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章 愿合步骑十万,为君匡君济民(求追读!)

书名: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作者:落花时节不见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5

陶谦要让徐州给刘备,其实刘备这些天跟手下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徐州人会这么急,陶谦那边才死几天,这帮人就迫不及待地要扶立新主了。

刘备这几天也没少和手下人商讨这件事,但一直没商量出个结果来。

直到现在,刘备集团对于是否接领徐州仍旧心存疑虑。

这边徐州人催得紧,刘备集团却还没做好准备。

一道而来的陈群站起身来,喊一声:

“……使君。”

刘备侧目看去,只见陈群面色肃穆地摇了摇头。

刘备便转而对麋竺等人说道:

“袁公路近在寿春,君可以州与之。”

“……使君,这!”

麋竺没想到刘备会拒绝,有些不知所措。

陈登是官场老油子,他一眼看出这是刘备的缓兵之计。

便顺势给台阶下道:

“袁公路骄横淫奢,非治乱之主也。”

“今我等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君济民,保扶王室。”

“下可以割地守境,以成诸侯之功。”

李翊在一旁冷笑,这陈登也算是画饼头子了。

真个能吹,合步骑十万,怕不是要上天。

历史上,陈登确实许诺要帮刘备搞出十万步骑出来。

但这只是陈登想忽悠刘备接受徐州而画的大饼罢了。

因为直到最后,陈登也没有帮助刘备搞出来。

相反,在吕布偷袭徐州后,陈登也并未为刘备保全徐州,反而他和他的家族顺势就迎了吕布入徐州。

这当然不是说陈登比起刘备更喜欢吕布,而是徐州这些世人豪族发现吕布要比刘备更好控制。

陈登为什么这么希望刘备接领徐州?

因为陈登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整个徐州士人豪强的观点。

他们在徐州作威作福,却没有能力抵御像曹操那样的外敌。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能力很强的打手,而刘备就是他们相中的人选。

可刘备是什么人?

百折不挠,终不为下。

他是有雄心壮志的豪杰,怎么可能任由徐州世家摆布?

所以当徐州的士人豪强发现刘备并没有那么好控制时,与他的关系便开始逐渐疏远。

而恰此时,一个同样军事水平出色,但政治能力又远不如刘备的吕布出现了。

那徐州的士人豪强当然更乐意迎奉吕布。

现在的陈登就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希望帮徐州迎奉一个新的主人,尽快保境安民。

其实这些地方豪族最不喜欢的就是乱世。

因为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会打破旧秩序。

最吃亏的就是他们这些已经爬上金字塔顶端的既得利益者。

陈登态度非常坚决,语气肯定地说道:

“若使君不听见许,则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意思是使君要是不答应我们的请求,那我们也不能听从使君的安排了。

摆明是上威胁了。

陈群见状,大觉愤慨,在旁侧怒叱道:

“陈元龙何以如此无礼!”

陈登看一眼陈群,道:

“足下莫非是豫州陈长文乎?”

陈群点头,“正是不才陈群。”

陈登拱手道:

“久仰先生大名,今我等奉陶使君遗命,欲托徐州于玄德公。”

“玄德公既为汉皇后裔,胸怀仁义,岂忍见徐州百姓捐于草野?”

“使君又岂无英雄血气,无有匡君济民之心乎?”

不得不说,陈登的确才智出众,从道义和现实两个角度入手,迫使刘备接受徐州。

但陈群也是个聪明人,陈登这番话也就听听得了,不可轻信。

你说要帮刘备合十万步骑,这十万大军搁哪呢?

之前曹操屠徐州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拉出来?

割地守境又是守谁的境?

是帮你们徐州豪族守境吗?

陈群冷声笑道:

“元龙言说要为使君合十万步骑,实乃大言欺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割地守境一说未免过于悖逆。”

陈登听了也不恼,反而面色从容,神色泰然地回复道:

“我徐州虽遭屠戮,可仍有户口百万,良田无数。”

“况徐州毗邻东海,民殷国富,实乃称雄之地也。”

“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大丈夫遇事,断不可错失良机。”

陈登说话滴水不漏,他着重强调徐州底子还在,也不完全算是吹牛。

因为徐州确实没人比陈登更了解徐州的实际状况了。

陶谦在任时,任命了陈登为典农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部长。

陈登确实大才,在他的治理下,不仅减少了徐州的饥荒,还积累了大量粮食。

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归附的同时,更是为徐州积累了无数财富。

以至于中原各州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徐州竟还有闲钱去盖金佛寺。

不过古人在涉及到数字的时候,向来是信口开河的。

前脚陈登张口就说要帮刘备搞出十万大军出来,后脚又扬言说徐州在遭受劫难之后仍有户口百万。

古代也没有详细的统计表,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眼看陈群与陈登两人争锋相对,李翊这时候出来解和道:

“两位不必争执,徐州牧一职责任重大,非一时可决。”

“请容我等商议一番,如何?”

这话说的圆滑,两边不得罪。

陈登见李翊丰神飘洒,器宇轩昂,张口问:

“足下莫非是助使君大破曹军的李子玉先生么?”

“正是鄙人。”

李翊颔首,微微笑道:“陈校尉消息倒是灵通,余不过出山几日,陈校尉竟便知晓在下名讳。”

李翊暗叹古代消息如此逼仄的环境下,陈登居然能这么快知晓自己的名讳。

只能说不愧是世家大族,手伸得确实宽。

陈登给李翊的感觉有点儿像笑面虎,但他此时笑容的倒是十分和善,没有显露出太多恶意。

“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何况是子玉先生这样的天下奇才呢。”

“曹操二伐徐州,不可一世,我徐州军累败其手,先生初次用兵便能将之击败。”

“叫登着实佩服。”

虽不知陈登这话是否真心,但李翊还是感激地拱了拱手:

“若论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翊远不如陈校尉。”

这虽然是一句恭维的话,但陈登听了却很受用。

他本就是一个自负的人,李翊对他的这句评价正是他心目中对自己的评价。

“……哈哈哈。”

陈登大声笑道:

“看来登在徐州遇着知己了,只叹现在尚有公事在身,不得分神。”

“不然,当与君共饮千杯,一醉方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