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烹程万里

作者:空谷流韵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公主的计划

书名:烹程万里 作者:空谷流韵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9

刘映又道:“东西你都细细查过了么?可是济事的?”

李秀拍胸脯:“便是拉去北边杀燕人,都算上乘货色了。公主放心,手刀、钢槊、弩机、兜鍪、背甲,一千件只多不少,公主府上的勇士们,届时都能用上。”

刘宸满意地点点头,眼角略弯,杀意多过笑意。

像,真像。

熟悉女帝刘昭举手投足的沈、李二人,不约而同发出感慨。

即便此刻穿着从一个管事家仆身上换下来的衣服,刘宸也透出成色十足的杀伐果决之气。

“盟誓吧。”刘宸取出匕首与木碗,摆在经幢的底座上。

三股鲜血,依次流入碗中。

三人肃然地看着深红的液体,仿佛已在畅想几日后的画面。

奢美华丽的禁廷之内,女帝与她的男宠倒在血泊中,换来他们所要的皇权、兵权,还有,自由。

“李公先行一步,我有事要与沈公再议议。”

李秀拱手告辞。

他只在心中短暂地好奇了一下,公主是不是,要趁着如此难得的机会,与沈琮于密林之中,幕天席地快活一回。

李秀在被刘宸笼络的最初,就深信,公主与沈琮,早已银河迢迢暗度。

李秀的背影消失后,刘宸的狠戾之色褪去几分,和声问沈琮:“冯府的那个小翰林,如何了?”

沈琮恭敬道:“冯鸣她,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刘宸抬眼斜瞥着沈琮,略带揶揄:“我就晓得,对青春年少的女娃娃,你这样的道行,去拿捏她们,简单得如探囊取物。”

沈琮没有继续接茬,而是走近刘宸,伸出手,指尖触及她的左脸,十分轻柔地往上推了推,仿佛一位严谨的画师,在斟酌自己如何运笔。

贵为国朝唯一的公主,刘宸没有对沈琮没有丝毫的抗拒,因为她十分清楚,这种举动,与男欢女爱的亲昵,无关。

刘宸甚至主动开口讨论:“本宫的脸,已经比冯鸣那种小丫头,差多了,对吗?她毕竟,才二十出头,女子成年后的肌肤,相差七八年,就是天渊之别。”

沈琮不理会公主的自嘲,又转到她的侧面,一面认真观察她的眼角,一面缓缓道来:“人的左右两边脸,肌理、骨肉的生长,都不一样。公主的左眼,也开始有细纹了,右边就好许多。”

刘宸扭头盯着他:“我坐上龙椅后,必要拿北境的七州,换他回到大越。但,就算燕人不再狮子大开口,成事也还得两三年。届时我已过而立,这副皮囊,就有劳沈公你了。”

沈琮应道:“公主放心,磨刀不误砍柴工,臣月初时,还照着一个少年药人的脸,给另一个三旬药人的脸动了刀。”

刘宸眼睛一亮:“结果如何?”

“这一回,年纪大的药人,没有出现不能哭笑哀愁的情形,伤口也愈合了,臣应是,摸到了如何隔着皮肤牵引骨肉的门道。”

“哦?甚好,”刘宸又问,“那疤痕如何恢复如初呢?”

“臣还在用那些少年女子的新鲜皮肤,细细琢磨。”

“还在死人么?”

“有,但不多。”沈琮的口吻,像在谈论天气一样淡然。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家丁仍未找到臣那个徒弟。”

“就是那个,江夏王送给你打杂的娃娃?”刘宸摆摆手,“不必花功夫了。此前,咱们不过是怕那娃娃认出了我的人,去禀报圣上。圣上不会在意你弄死了多少女子,但会疑心为何你与我过从甚密。现下刘映一家也完了,还怕那娃娃逃回江州王府告密?咱们举事也已箭在弦上,莫再理会此一节。”

“好,臣明白。”

刘宸轻叹一声:“沈琮,你我与李秀不同。他心里,只有兵权二字,而你我,还装着一个‘情’字。待我黄袍加身之日,你的夫人,必有三品诰命。”

沈琮跪下:“臣叩谢公主两年来护我妻儿周全。臣只求,余生能堂堂正正地为人夫、为人父。”

刘宸俯身,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那你得好好报答我,让我来日与他相见时,一如当初与他分别时的少女模样。”

……

一只鸽子被松绑双羽,从经幢间腾空而起,飞向夏日晴空。

几个步伐敏捷的侍卫,立刻自密林深处现身,护送他们的公主殿下回府。

少顷,不远处传来独特的鸟鸣,知会留在原地的沈琮,山路上无异样。

沈琮将公主侍卫们事先准备好的草药筐,系在马匹一侧,才翻身上鞍,放了马速,疾驰出慈云岭。

耳畔风声呼啸,沈琮踟蹰了片刻,便转而往凤凰山南麓奔去,直到离凤山县衙附近。

未时末刻,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县衙前却人头涌动,比赶集和看花魁行街还热闹。

江夏王的嫡长女、圣上的堂侄女啊!

比永平公主也就差那么一小点的金枝玉叶,一夕之间沦为罪眷,进了教坊誓死不从,被拉到衙门前示众。

如此好戏,钱州的平头百姓,怎么舍得不来围观。

沈琮虽离人群尚有百步,但因坐于马上,仍能看清,那个靠着覆盆莲花石墩子的年轻女郎。

江夏王刘映,与王妃感情甚笃,子孙缘却来得较晚。

王妃头胎产女时,刘映已过而立。女婴出生没几个时辰,眼睛还半睁半闭着,便会抿起嘴角笑,王爷王妃爱得不行,给她起名刘颐,小名“解颐”。

沈琮记得,庐山白鹿洞书院升级为国子监、刘映执掌祭酒一职时,刘颐约莫十岁。

江夏王府自有专门的“师傅”与“文学”,教习、侍从王府子弟,但刘颐常跟着王妃,来书院的女舍。那些父亲是五品以上官员、故而可以入国子监读书科考的小女郎们,都很喜欢这个漂亮又聪慧的王府明珠。

也正是在那时,沈琮与刘颐的侍女相遇,继而情起,直至成为暗夜里坚持的夫妻。

沈琮一动不动地坐在马背上,望着同样纹丝不动的刘颐。

刘颐的身边,摆有一只木桶,里头堆了几块从凌阴运来的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6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