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9章 雪山来客

书名: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7

————宣威城,费家

正手持玉简的费南応听得自家老妻入内,当即迎了上去。怎料这番好意却只换回来了一记白眼,韩宁月瞥他过后,冷声言道:

“疏荷这侄女好似是从我韩家出来的,好容易回一次门,你这做亲伯伯的偏却避而不见。这便算了,却把我这外姓人推出去应付一通。你这老贼当真要脸不要?”

费南応被自家正妻这般呛了也不着恼,只笑着应声道:“夫人莫怪,非是为夫不愿意见,而是生怕见了,那丫头眼眶一红,我便就随她予取予夺了。家中物议方才平息,再在此时生出风波,未免不好!”

“好嘛,你当是我是个恶人不是?”韩宁月又嗤一声

“非也非也,为夫只是觉得夫人蕙质兰心、玲珑心窍,当能比我更能把握许多分寸才是。”

“我那丫头哪有你说得那般不堪,”韩宁月听得更加不满,柳眉倒竖,复又取出一个储物袋来,只道:“疏荷这一回回来,是专给你这个伯伯还账来的。”

“还账,什么账?!”

“你这老贼只会惯装好人,那灵胤焕彩丹不是你要康小子折成灵石还到家中的?”韩宁月气得一拍书案,又道:“晞哥儿入道都已一年了,你也不管不问,这可是你们费家所出的骨血,不是那些上不得台面的糟烂血脉!”

费南応被自家老妻喝得稍稍一愣,继而言道:“为夫本来只是想让康小子莫要懈怠,哪有人专心寻他灵石?至于晞哥儿,为夫不是也已遣人送了资粮赠去么?!”

“勿论你是真心索还是假意要,这一回人家不都送来了?疏荷这回也已讲了,她家现下只够得五一之数,余下的慢慢还来。至于你那些只与寻常嫡脉一般无二的资粮,晞哥儿那三灵根资质如何够用?!”

言到此处,韩宁月更是不满,又一指储物袋,恨声道:“更何况,说不得也尽都凑来还与你这外伯祖了!!”

“哪有夫人所说这般夸大,重明宗这些年生发不少,便连好些假丹门户看了也是眼热.”

费南応才言到一半旋即就反应过来,只道:“夫人此番做了这般大的反应,定是又答应了疏荷那丫头什么吧?且说来听就是,又何消与为夫唱这出戏。”

韩宁月美目一瞥,只道:“疏荷想求一求你,下次五族演武的时候,能不能与康小子一个名额。”

“当然不行!”费南応答得斩钉截铁,韩宁月却甚是不悦:

“康小子现下的本事,歙山堂中假丹以下你能寻得人比?本来五族演武向来就有外姓女婿参与,亦不算你是在徇私情,更不会扫了歙山堂的面子!”

费南応避而不谈,走出书房,心头念道:“他小子现下一身麻烦,哪里还有空演武去争那结金丹?!只盼那雪山道护寺堪布来了,莫要寻他晦气才是。不然这一回纵是我要救他,也需得沾惹好大因果。”

————雪山道、本应寺

由万载玄冰雕凿的千阶长阶尽头,立着一座灿金色的高大寺门。

寺门泛着一层淡淡的血色光晕,便算是连天的鹅毛大雪亦是难掩盖住。

门外八根合抱粗的盘龙金柱上头,一根根龙爪尖趾所扣着的并非琉璃宝珠,而是数不清的婴孩头骨。

部分头骨上头甚至还有皮肉残余粘连,一个个小眼眶里头不见痛色、只犹自流转着淡粉色的欢喜禅光。

护寺大阵“红尘颠倒界”终年笼罩绯红薄雾,修为不达元婴境界者若是误入此间,皆会产生极致欢愉幻觉,直至笑着剖开自己肚腹。

主殿檐角悬挂的人皮转经筒被寒风吹动,经文是用金丹处子的细嫩脊髓混合庚金细粉书写,蕴着一丝极难察觉的甜腻香气。

殿内欢喜佛金身高约百丈,眉眼含笑、微微俯首,看上去尽是慈祥慈悲。这佛爷佛掌中托着的不是旁物,正是位不着寸缕的小巧明妃。她明明宝相庄严、旁人观之却难不生出淫靡之念。

心性薄弱者难以直视,或许只就数眼即能令得人血脉沸腾、涨热而死。

明妃凹凸有致的诱人身躯上头缀满了佛光舍利,金光为其互相勾连成了一件似隐似现的贴身小衣,耀眼非常。

相传每当本应寺每二百年一次的万僧梵唱响起时,这欢喜佛爷亦会跟着淡笑诵经,其掌中的明妃更是会随着这诵经声胡旋起舞。其间盛况,足以惊得天下任一未见得此景的修士瞠目结舌。

主殿深处有一所地宫入口,藏在最里间的三世佛莲座之下,蜿蜒向下的甬道墙壁嵌满了难数清的合欢灯盏。

其中灯油采自八十一种情毒淬炼的“赤莲脂”,乃是上乘的释家媚药。灯火中散出的酥油香气甚是腻人、跃动的火苗中也不时浮现交媾虚影。

地宫最里的血池中间歇不停地冒着气泡,咕嘟声经久不息。血池内里布满着石制莲台,坐=落着一个个满面红光的大和尚。

这血池的来源自是这雪山道数之不尽的凡人百姓,这全道亿万生灵,皆是寺中佛爷的血肉膏粱。

无数雪山上头的那些农奴,一个个面黄肌瘦、佝偻如虾,额头上生长着每日诵经汇成的佛光法螺。佛光散出的些许温暖,能够给这些浑身污垢的可怜人带来身上薄衿难带来的些许温暖,能够令得他们如行尸走肉一般的艰难度日。

每逢当年的青酒酿成之际,这些虔诚信徒便就会寻到各个驻村沙弥,割开手腕,肆意地让鲜血洒落入沙弥经师手上的钵盂之中。似也只有那等时候,他们方可享有片刻的安心。

在这茫茫雪域之中,离了这些慈悲的佛爷,农奴们确难活得下去。自愿拿些许鲜血供作孝敬并不为过,天下任一人都难能指摘。

“铛铛铛”

高悬在佛塔顶端赤色梵钟时隔百二十年再次响起。

这梵钟通体是由四阶灵物宝光赤铁所铸,钟身密密麻麻刻满了历任方丈和尚交媾时候的经文。钟锤击在钟声之上发出闷响,难称脆色,反倒像是谁在拿白骨相撞。

只听得赤色梵钟连响一十二声,又有十八具飞天女尸从冰塔林中苏醒。

这些被抽离魂魄的鼎炉踏着红莲业火升空,纱衣下裸露的肌肤布满金色梵咒,于雪中翩翩起舞。

倏地,风雪中传来本应寺方丈格列禅师的沙哑笑声,震得方圆百里的冰层都裂开蛛网纹。冰碴缝隙中源源不断地渗出着欢喜禅息,似蜂蜜一般的粘稠非常。

两列红衣僧踏着梵音打开寺门,拾阶而上。一双双赤足碾过冰面时,足底浮起朵朵业火红莲。

穿过绘满双修壁画的回廊,檀香混着尸油味刺得人喉头发紧。

灿金佛像各生恶相,每张脸孔上头都嵌着一样样生灵眼珠,随着绵连不停的诵经声骨碌骨碌转动不止。

回廊两边的一张张香案上头,供着一具具剥皮童尸。

粉嫩细腻的血肉被本应寺手法独到的上师们削成了莲台形状,他们还心灵手巧地用一根根纤细惨白的脊骨组成了一个个悬挂金灯的好看灯架。其间散出的怨气亦非无有用处,它们正连续不断地汇入金灯以作燃料。

红衣僧们次第有序地抄起了回廊上头的金灯,廊中脚步声愈发整齐响亮。

这声音震得回廊尽头的黑铁玄门上的罗刹娑幻像倏然睁开了双眼,继而张开大嘴,伸出鲜红的舌头将一盏盏金灯尽数吞入腹中。

倏地,黑铁玄门轰然洞开,格列禅师一丝不挂的法相正悬在一处粘稠的血池之上。

三丈高的肉身泛着青灰,八只手臂各自掐着一名濒死的金丹,乳白雾气正从交合处源源不断抽离。血池中浮沉着数百具枯骨,颅顶皆开着小孔,一个个脑袋浑似被吸干了髓液的核桃。

就在红衣僧们踏入玄门的瞬间,寺内无数的檐角铜铃忽地狂震起来、在整座寺庙响起骨骼摩擦的咯咯声。

格列禅师的真人法相睁开额间竖目,用赤红瞳光扫过众僧,无人敢视,似霜序时节熟透了的青稞一般倒下一片。

格列禅师开口时候,要比赤红梵钟还要洪亮:

“闭关已逾三百年,吾已证得‘三身合明相’,通了修持至‘毗卢遮那幻身持明大士相’、进阶化神的修行之法。依着匡掣云当年与先师所约,本寺当已可往雪山以东传法、匡家宗室再不能拦!”

金色法音将无数冰棱自檐角下簌簌坠落,在绘满了唐卡的石板上砸出片片血花。

红衣僧们齐诵欢喜咒为格列禅师庆贺,每声经文都似冷风、冰寒刺骨。

雪山巅诡异地腾起黑雾,裹着无数挣扎的透明人形,最终汇入格列禅师真人法相大张的口中。供台上的童尸莲台倏地绽开新蕊,血肉纹理间渗出大片的粘稠金液。

完成了此前历任方丈都未完成的宏愿、能得逐鹿中原,格列禅师心情大好,悦声问道:“今代可有弟子修持我修之法?”

红衣僧众闻声过后,或喜或忧。

有一无眉老僧掩下眉宇间喜色,匍匐出列行到格列禅师足下伏地拜道:“弟子经堂管师马尨钦座下福能,忝任本代护寺堪布,已证‘净莲初地相’,只待天时来临、遴选明妃修法,便可进阶‘金刚慧海相’,聆听方丈玉音教诲。”

“善,”格列禅师收了法相,换回一丈高矮,随即又笑一声,“唤来拜吾。”

“诺!”

马尨钦方才喜不自胜连声应道,刚要返身,便就见得门外又有两名身着紫红色朗袈的禅师提着个面容俊彦的年轻和尚进来,先不及欣喜,旋即又老实地匍匐地上,叩礼相迎。

待得二位禅师笑呵呵的挨个与格列禅师碰过额头,其中身材胖大那位便先开口言道:“闻听得方丈笑声,便晓得‘三身合明相’定已现世,这便将这堪布提来拜见。”

那身材瘦削的禅师亦是淡笑,却未出声,只看着年轻和尚毫无尊严的从门前一路匍匐,直待挨着马尨钦过后,方才伏地拜道:“第百廿十六代护寺堪布福能拜见方丈、拜见桑纯首座、拜见葛巴伦首座。”

“不错,是已修得了‘净莲初地相’,尚算不错。”格列禅师见得过后,也不与福能再言几句,只是掐指算过一阵,过后便又笑着从额间竖目中挤出一滴清泪,雾化成雨、洒在后者身上。

做完这些,格列禅师方才笑道:“天时何消等、佛法何其贵?吾现以此泪除你因果、免你蹉跎。不消等啦,这山南道中自有你造化。待你采得明妃、证得法相,再来见吾。”

“诺!”

“当代佛子何在?”

红衣僧中出来一年轻和尚,与福能一般,皆是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佛子尕达,拜见方丈!”

“哦,不足百岁,业已结丹,当是不错。”格列禅师满脸细褶皱成花来,随后却又言道:“不过,待得福能证得‘金刚慧海相’后,你这佛子,换他来做。”

“.”

“嗯?”

一双血瞳看了过来,尕达终是不敢不应,俯首贴地、不敢再起,朗声应道:“诺。”

“福能,”

一声轻呼将护寺堪布从眼前似梦的景象中抽脱出来,他顾不得心头狂喜,只有又将脑袋紧挨地上,再不愿起。

“弟子在,”

“若证不得.哈,勤修佛法吧。”格列禅师言到一半,又笑一声,继而又朝向身侧二位禅师言道:“二位师弟,咱们明日便赴京畿去会卫主如何?”

孰料闻听此言,身材胖大的桑纯首座却是面有难色:“方丈、这事情或还需得从长计议。”

格列禅师面上笑容渐渐淡了下来,语气中的愉悦也已尽都不在:“是匡家出得上品金丹了?”

一直未有开口的葛巴伦上修应声言道:“禹王道那边传来消息,似是外海也有异动。”

这事情不消说得太清楚,天机明明混沌难辨,可格列禅师只又选了个字随手一掐,便就换做了肃容:“吾晓得了,”

他再与足下的福能开口时候,语气已少了初时的从容味道:“此次往山南道一行,选得明妃过后便就回来,莫要多生事端。”

待得福能俯首应过之后,格列禅师又取出一物出来,只轻声道:“这《乐空无二持明咒》是吾这百年来心血来潮所得,今传于你。

此法可将明妃从一化九,奠定法相根基。待你成就‘金刚慧海相’过后,还有诸般妙用可以施为,好生修佛。”

“诺!”

“去吧,去了山南道后,莫要理会匡家宗室,忍着些。”

“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2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