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6章 落地生根(三)

书名: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7

————重明宗议事堂

裴奕并不晓得此时正遭人惦记上了,他正有些疲惫地听着主位上头的康大掌门侃侃而谈。

“老叶,这一回共募得多少人家?”

叶正文应声答道:“此次共计辟出来了各阶灵地四百六十七处,其中二阶中品灵地野狐山一处、二阶下品灵地六处、一阶各等灵地一百廿六处,近灵之地三百三十四处。

二阶中品灵地野狐山本宗留用,六处二阶下品灵地中,巧工堡、禾木道各占其一,除此之外,还新募得叶州阳家兄弟入驻一处。有一处依着师兄所言,备给唐固明家所用。

至于余下的两处二阶灵脉,洪县贺家、长县马家、采石陆家三家主事人也都寻过某,皆想花重金求得一处。师弟不敢答应,还需得掌门师兄定夺。

依着掌门所言“宁缺毋滥”为本,一百廿六处一阶灵地派发出去了九十三处,还余下一阶上品灵地十处、一阶中品灵地八处、一阶下品灵地八处。这些日子师弟会好生筛一筛那些备选的人家,不会令得这些灵地空置太久。

此外,还有七处一阶灵地都有现成出产,半为矿脉、半为灵珍,品阶皆不算差。依着掌门师兄所讲,这七处灵地也留作自用。

师弟已在善功堂内挂了任务,每处灵地各征募一名练气后期以上弟子以作总管。再由牛匡牛师弟统管全局,每月呈报所得于甲丑兵寨百艺堂处便是。

至于最后那三百余处近灵之地,尽都派发出去了。这批灵地募得的皆是些小户、孤身散修,其中大部都算得忠厚老实。

但其中确也有那些许桀骜的,却都是是有些手艺的人家、不招亦是可惜。是以师弟事前都好生敲打过一番,将来再着重看其表现,便算亦是不驯,想来应也起不来什么水花。”

“嗯,”康大掌门颔首过后,便又开口:“那这一回,咱们又收得多少保金回来?”

叶正文又取出来一枚玉简,验看过一阵过后方才答道:“合计壹拾陆万伍仟伍佰伍拾叁枚灵石一个碎灵子零百金,其中七成为实付、抵押所得,三成为各家从重明小楼贷出。”

堂内不少弟子只听得这个数字,便就被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左近几州内多少看上去花团锦簇的经年大派,怕是都拿不出来这个数字。

康大宝闻言过后倒不惊诧,只又问道:“老叶你再将租庸调钱估一估,收得多少?”

叶正文想了想过后才言:“购地钱每岁一万二千灵石是咱们之前便算过的,半甲子收完截止,没得涨头。

至于其他,若是各家在灵地上头都能正常出产生发,那么头一二年租庸调钱或能得到四五千上下、三五年内能得倍许,十年过后,每岁当能够过三万之数才对。”

袁晋眯着眼睛念出了声:“这可远要比平、斤二县多出许多。”不过他自也晓得这灵石自不可能由重明宗尽拿走。

州廷那些大员重明宗鏖战时候皆是坐视不理,可一见得有灵石可拿,那眼睛便就难挪走了。

事实上,莫看康大掌门兼着统管平、斤二县就以为能占得多少好处。

朱彤这一二年对这些入了大卫仙朝舆图的熟地看顾得很紧,每岁重明宗能以诸般手段,从过手的那些油水中分得一二千灵石进账便算好的。

若真要做得太过了,州廷纠魔司说不得便要上来锁人入监了。

“依着朱彤的性子,少说也得收个三一税吧?”裴奕想想便是心如刀绞。

“裴师弟怕是还将他想得太好了些,”康大宝嗤笑一声,随后又言道:“租庸调钱待我先去想想办法,过后再议。

咱们先将收得的保金大略还清之前从平、斤二县府库支应的灵石过后,再将剩下的分做七份。自留三份、一份给戚夫人、一份给我那岳家、一份给无畏楼、一份老叶你草拟个章程,各家均分。”

叶正文蹙眉言道:“无畏楼与戚夫人未必会收。”

“但我们却不可不送,”康大掌门未再给叶正文争论的机会,只有随手召过袁晋立在堂中:“老二,你那青玦卫可操练好了?”

后者面上有些为难之色,只道:“师兄,宗门弟子数额还是不够,现只勉强抽得出来不足二佰人马。”

“嗯,也是难为你了,我晓得了。传令下去,近三年内宗内升仙大会,适龄根苗家族子上限由八岁改为九岁,暂停‘亲父亲母任一为修士者,不取’之规。

余下参会根苗骨龄上限由十二岁改为十三岁,同时暂停问心阵关卡,四灵根以上若无硬伤,皆入宗门。只是,”

康大宝扫了一圈,寻到了野瑶玲身上,唤她出列、叮嘱言道:“只是这些弟子入得育麟堂过后需得更细心些,莫要有半点放纵。”

野瑶玲不晓得多少年才能得一回康大掌门独与她一人耳提面命的机会,自是不敢怠慢,连声应诺。

裴奕细咂摸一阵康大宝所言,亦跟着野瑶玲出列应道:“师弟忝为传功长老,亦会重视此事,不与掌门师兄平添烦恼。”

康大宝又摇了摇头,将目中那丝心痛之色按下过后才道:“裴师弟言重了,小儿辈正该施为,莫要看轻了他们。师弟照旧统管全局,莫要因了此事过多心忧,好生筹备筑基才是正理。”

与裴、野二人又言过一番过后,康大宝自晓得这般施为亦是远水解不得近,

重明宗升起太快,在左近筑基势力之中门人本就算不得多。前番又在寒鸦山脉中死伤近百,这用起来便更是捉襟见肘。

于是康大掌门便又出声言道:“戍卫甲丑兵寨一事,便以一佰青玦卫来做骨,请盟中各家再凑成一营人马(五佰)。另,着令平、斤二县乡兵,亦需得各选调精卒一佰,每岁轮驻。”

“那便是要修一座大几百人兵寨了,每岁耗费怕是不少。加上年俸派发、装具损耗、丹药法器.”

裴奕这账都还未有算好,叶正文便与其一道蹙起了眉头,直言道:“这每岁开销怕是都需得过万了,咱们在唐固县那处灵石矿脉一年都难分得这般多。”

康大宝面上则还是无有担忧之色,只是又淡声言道:

“无事,平、斤二县乡兵就用各自公帑。至于其他几家的开销,皆从每岁的所获里头出,算下来亦不过六七千灵石上下。况乎那一佰青玦卫便算驻在宗门不出,也需得花费宗内公帑,还不如就走一走这份公账。”

这数额对于之前估算的所获而言确实算不得太高,养兵的事情便算揭过了。

只是对于刚提起的唐固县灵石矿脉这桩事情,叶正文则又有话说:“掌门师兄,自铁家被调至白沙县老牛山过后,唐固县那处灵石矿脉便由云威郑家主管。

初时咱们几家份额都还照旧发放,后来先是去岁子枫谷与单家陆续出局、过后到了今秋,郑家便连书剑门与禾木道也踹开了。

现下便只有我们重明宗与郑家两家门户在灵石矿上还有进项。咱们还是两成、他家却连黑履师叔的份额都吃掉了,已拿了足足八成。”

康大宝显是并不太在意云威郑家在灵石矿脉上头多吃多占这件事情,便连一双小眼里头都未显出怒色。

他只沉声道:“眼下我家在州廷一众大员眼中还是碍眼,莫要与云威郑家因了此事成了冤家。他家从前在京畿道时有些人脉,跟不少上修都能勉强攀上些交情。”

蒋青黑着脸开腔言道:“不过这郑家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他倒不是有多么在乎黑履道人在灵石矿脉那一成半的份额,只是单纯不喜欢有别人动后者的东西。

康大宝亦跟着摇了摇头:“听人说他家从前在京畿道伏低做小惯了,来云角州拿自家子弟人命赚了不少苦劳过后,现下也算是落稳了脚跟,终能扬眉吐气过后,自是有些难按住手。”

袁晋语气也是低沉许多,只道:“明珲世叔事前亦说郑家在唐固县盘剥的厉害,甚至有好几次都不顾忌我们,要想要对明家动手。”

“此事我也曾有所耳闻,是以才在寒鸦山脉为明家也谋了一处地方,”现在大把灵土新辟出来,手头事情千头万绪,康大掌门当真是得不得半点闲暇,确不是招惹郑家这京畿寒素的时候。

康大宝沉吟半晌,过后又道:

“老叶你去外间看看,能不能寻得一个够分量的中人。之前依着州廷落的契,新云盟各家对于唐固县灵石矿脉的开采时限,应是在乾丰四百六十年春止。距今约么还有六年时间,算下来我家可得灵石三万六千。

现下老叶你寻到中人过后,便请他去问一问郑家能做主的主事人,若我家将这灵石矿脉份额作价二万五千灵石贱卖给郑家,他们要是不要?”

“掌门师兄以为,郑家或要将咱们重明宗也挤出去?”裴奕出言过后,堂内众修面色都是不好。

康大掌门却照旧面色如常,只言道:“不消管他,左右现在我们急需灵石做事,郑家若是愿意收了,倒算好事。

若是郑家愿买,老三你去再问一问明珲世叔,问他愿不愿将学林山族地一道卖给郑家?!想来左右不过是一阶灵地,便算明家世居于此,开垦颇熟、当也不会太难舍弃才是。”

蒋青出列迎了,周宜修听了则是连连摇头:“咱们重明宗本来哪有这般稀缺灵石,这是掌门师兄获将那些散修的抚恤定得太高了些。

一百灵石一条命,大部散修哪能值得这个价钱?!这数额放在坊市里头,都能买得两个不错的练气炉鼎了。”

堂内众修事前显也不晓得周宜修对炉鼎物价这般了解,面色各异,几个师兄弟倒是都为他这老当益壮颇感欣慰。

康大宝干咳一声过后,他也并不与散修出身的周宜修议论散修命贱与否,只是又出言道:“周师弟,前往野狐山开垦灵田的事情可安排妥当了?”

言及涉及自身的正事,周宜修面上的戏谑之色骤然淡了下去:

“荣泉转修功法约么还需得半载工夫,这段时间师弟带着莫苦等一众入阶稼师先去试一番便是,定不会耽误了师兄修行。”

听得周宜修如此笃定,康大掌门自无有不放心的道理,只是又叮嘱道:“做完此事过后,周师弟便暂留甲丑兵寨统管百艺堂与重明分楼吧。你三师兄这件事情可远不能比你做得好,多费心些。”

“掌门师兄放心,为宗门分忧,乃宜修本分。”

“师弟辛苦。”

“二阶灵地野狐山那处,老二暂带另一佰青玦卫前去驻守,暂也不需得大兴土木。待得此间事了,我也过来寻你。”

袁晋应声出列:“师弟晓得了。”

康大宝颔首过后,又将堂下门人一一扫过,随后才又正色言道:“莫看寒鸦山此役新募来这四百余户人家数额不少,要比平、斤二县原有的一百九十四户有名有姓仙道人家还要超出倍许。

但寒鸦山中各处灵地经由山蛮荒废、仙朝弃守、大宗摒弃距今,却也已逾千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蛮荒生地,毒虫、妖兽定会时常出没。

这四百余户人家若无有甲丑兵寨驻军以及百艺堂协助,定也只会与当年那些弃守此地的先人们一般,得一个落荒而逃的下场。”

开辟灵土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就能做得成的事情,过往那些将此事视作轻而易举的高修们便是不晓得这个道理。

便算灵稻种子入了灵田,尚且需得除草施肥、排水掐虫。

这一户户人生地不熟应募而来的小家小户,便就是一粒粒干瘪的稻种,哪有落进土里头就能自己长势颇好的道理?

这些高修们只盼着早日五谷丰登,偏却在饲弄种子的时候毫不上心,自难有几颗稻谷能得丰满;

这些高修们也不晓得为这块空荡荡的灵田安置草人,用以恫吓飞鸟。那仅剩的那么几颗稻谷,自也只有被啄食干净这么一个下场。

康大宝在甲丑兵寨安置百艺堂,不止是为这些小家小户提供了诸多便利,对于兼修百艺的重明弟子亦有莫大好处。

他们非但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历练、精深技艺,还可得到善功、灵石,以为将来的修行资粮,确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重明楼分楼则更是如此,便算这些散修再是精穷,但这独家买卖哪有不赚钱的道理?

这周遭足有三四百户人家样样稀缺,重明楼与百艺堂若不想方设法将他们身上的灵石赚过来,那便只有让别人赚了。

康大掌门在这些人家身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制定的各项举措也足算宽容慷慨。这自不是因了康大宝慈悲心肠,而是哪有庄稼未熟,便就挥起镰刀的道理?

依着康大掌门所想,在这半个甲子之内,他对寒鸦山脉这些人家的优容态度都不会改。

重明楼各项灵珍可以便宜售卖、百艺堂各项所请亦可减免费用。

甚至一些粗浅杂乱的荒阶中下品功法传承,康大宝亦在让叶正文抽空整理、好生批注。这对于稍有传承的家族而言都是不值一提,但对于那些当真难求真法的散修而言,或就能算得至宝了。

这类“宝物”,在寒鸦山范围内,康大掌门亦打算让重明楼以一个相对公道的价格,勾得那些散修倾家荡产地买了回去。

非止于此,甚至重明宗往后每月还会遴选真传弟子在野狐山外好生讲法,每年抽个筑基长老云里雾里讲个一通。

既是要收人心,亦是要将这座独属于重明宗的血库慢慢壮大!!

他们的灵田会愈来愈肥沃,出产会愈来愈多丰;他们的储物袋会愈来愈满、采买时候会愈来愈大方阔绰;他们家中人口会愈来愈殷实、修士会愈来愈多;他们的修为会愈来愈高、重明宗编练成的军阵会愈来愈强;重明宗的敌人会因此愈来愈怕、愈来愈痛.

说到底,康大掌门表面上便算再怎么良善,也还是难脱他那游商本性,自不会大发慈悲给这些可怜的小人物们发去白得的便宜。

不过这一宗设想将来若是落成了,亦是柄双刃剑。但康大掌门亦有自信,操剑甚稳,这把剑只会越来越利,且定斩不得他!

堂内檀香灰烬落地,细不可查的响声将康大宝从思绪中回转过来,待到其接着上述言谈再开口时,语气却又重了几分:

“重明门人都需得记住,这些小门小户和散修若是跑了,只凭咱们,可占不住这些地方,这贷出去的大把灵石亦收不回来。

且某还要在此再赘述一遍:‘我重明宗不能出一个衙内混账,千万莫要把人家性命太不当性命!’”

“是!”

大议甫一散场,康大掌门便顾不得歇息,直去青菡院中寻了费疏荷。

(话说落地生根这几章大家真的都觉得很水吗,其实写起来还挺累。大家可以发言讲一讲,如果大部分读者老爷真都觉得水的话,我就尽快结束这一趴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