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章 登堂入室

书名:重明仙宗 作者:爱吃han烧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7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过去。

这日天色微明、晨雾缭绕。冬日的山风吹拂起来有些凉人,便连惯来早起的雀儿,也歇在了草窝里头。

灵田之中,霜如银,寒风吹过,枯草堆发出沙沙的响声。

眼前这幅绝美的画卷周宜修早已看得厌倦了,他轻轻挥动着灵锄,凿开一块块已被冻实的灵土,洒下一把把红色泥。

只忙活了不大会儿,他的额头上便就渗出细汗。

这是周宜修在小环山上饲弄那几多灵植的时候中,几年都见不到一回的景象,足见洪县这块二阶灵田带给了这位重明宗灵植长老多大的压力。

“呼,周师,你今日怎么这么早便出来了?”

康荣泉打着呵欠,扛着锄头,穿着一身粗布灵裳,足下踏着一双由红灵稻草编成的草履,一副睡眼稀松的模样。

只这副扮相,任谁都难将其与重明宗第一真传的名号相连起来。

周宜修没有抬头,灵锄又在灵田里凿出来一个浅坑,一把红泥唰唰落下:“再不来?等会儿霜露散了,这掌门师兄好容易淘换来的二阶杜梅泥肥田的效用,起码要降低一厘,岂不可惜?”

康荣泉自听得出周宜修口中的不满,当即应道:“呀呀,师侄我也晓得这个的。这不是昨日裴师兄与段师兄同来洪县,我们师兄弟许久未见了,所以才与他们吃酒吃得晚了些么。不过周师你放心便是,我定耽误不得正事的。”

“你们呐,年少时候倒还肯勤勉些。掌门师兄将你们惯得太过了,战场舍不得你们上、杂事不舍得你们做,要养出来一群衙内罗。”周宜修想起来当年全宗上下一个不少,尽在灵田中饲弄白苜蓿的场景来,幽幽叹了一声,再不说话。

吃醉酒误了事的康荣泉自也不敢吱声了,只闷头做起活路。

康荣泉的到来却是令得周宜修轻松许多,凡人都晓得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后者自是深有体会。

周宜修乃是乾丰三百五十年生人,算下来都已逾九旬,将要百岁。

这在练气修士中,已与年轻二字难挂上边。是以饶是周宜修稼师经验还要胜出康荣泉许多,但只过了不大会儿工夫,这田头的活路便尽都被后者揽了过去。

康荣泉的稼师天资当真不俗,距离成为一阶上品稼师只差火候,就等那临门一脚再迈过去。

周宜修心头欣慰、落寞倏地交织一处,愣了半晌,还是坐回了田边的那张木椅上头。

“哈哈,做一番活路下来确实松快。”康荣泉甩下来一通热汗,头发丝尖上都在发亮。

他掏出一壶灵酒来,给周宜修倒了一碗,待几息过后酒已温了,才恭敬地递了过去,继而轻声道:“周师尝尝看,这可是我用了小环山上栽得灵果酿的,虽未入品,却有些滋味。”

“嗯,有点门道。”周宜修咂摸了一口,面上浮出些享受模样,但却未有再饮,只叹声道:“年岁大了,这一碗吃下去怕是要吃醉了,再耽误了正事。”

康荣泉倒是毫不嫌弃,接过来咕噜噜畅快饮下,才接着说道:“段师兄昨晚也说这酒滋味不错,让我定个方子、起个雅号,或可放在重明小楼里头去售卖,也好宗门再添一笔进项。”

周宜修点了点头,概叹道:“你们这些小的,也就只有安乐最有正事。你回去调试方子的时候问问我那徒弟,她上次与我来信时说,她在宗内驯养灵蜂已经初见成效,第一批灵蜜便是一阶中品。你或可将其加入这酒里头,去些果子带来的酸涩味道。”

康荣泉听后倒是一喜,言道:“张师妹这般能干么?”

周宜修长叹一声:“她连个内门弟子都未能做成,若再不想想法子在宗门师长里头露个脸,将来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康荣泉听后嬉笑言道:“长云马家前些时候不是说要礼聘张楽做嫡长孙媳么?那可是筑基大族,周师你否了不成?”

周宜修斜瞥康荣泉一眼,闷声道:“说是筑基大族,他家那马文涵怕是都挺不过今冬了,掌门师兄哪里肯干?便是他肯干,我也不许。

我那徒弟是个没姿容的,我又还能活得几天?待我死后,她连个长老弟子的名头都没得背了,那马家长孙怕是连个好脸都吝得给她了。”

“嘿嘿”

周宜修说得直接,康荣泉听了只乐,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得前者突地肃了脸色,沉声言道:“上一季月蕨种的不好,差点便连这一季的种子都难凑够了。

这是我失了考虑,未想起来这一片灵田前些年种过一阵龙骨兰,忘了将土气排空,以致于双气失和、阴阳难调,冲得月蕨灵根发烂,自难长成。

这一季可不能再有疏忽了,掌门师兄难得安排咱们爷俩做件事情,莫要再令他失望才是。”

康荣泉面上也敛了笑容,正色应是。

“裴师兄好些了么?”周宜修的面色又凝重一分,康荣泉也跟着挂上一丝忧色,想了想后方才言道:“上次我回宗门的时候专去看望过师父,他老人家面上倒是无恙。”

周宜修不满地念了一声:“你这徒弟当的.”

他一双浊目中现出些担忧之色,裴奕自去岁筑基失败过后,便折了寿数、伤了全身经络,要不是康大掌门又舍了脸皮去费家求了二阶丹师登门来救,说不得便算保全了性命,也难有几天活头。

饶是如此,那位二阶丹师对于裴奕伤势的评价也不见得好。

毕竟经络好养、寿数难补,裴奕明明有大好前程,但自败在了筑基这道关隘过后,说不定还要走在周宜修的前头。

康荣泉晓得周宜修心中担心,感动之余却也劝慰言道:“周师放心,我师父这些日子已经好了许多,听裴师兄昨日说,他都已经开始下榻炼丹了。

你信不过我,难不成还信不过裴师兄么?。他可是最讲孝道的,便连我叔祖爷爷都曾夸过。你不见他这些时日都出来耍了吗?听说再过些日子,就要回商队再与明师弟作伴了。”

周宜修琢磨一阵,也觉颇有些道理,想了想过后,才又言道:“我在西边那半亩地还种了一十七株慕阳草,过几日当就熟了,你记得去收。下次回宗的时候你帮我带给裴师兄,嘱咐他用火时候略微加些,多少能去些火毒,于他身子有益。”

“嘿嘿,拿宗门的土产做自己的人情,周师,你这可算假公济私了。”

康荣泉这才在笑,下一刻却是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把烂土。

“把土再翻一遍,我那灵壤堆在库房里头,你自去取!等到下午时分,和着灵水放进田里沤着。”

周宜修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与康荣泉闹了一阵过后便觉有些累了,收了灵锄,背身负手而去。

这老头临了还在低声喃喃:“这小子,越大越没个正形,也不晓得后头还要不要将昕然嫁给他。反正罢了,昕然那丫头还与我置着气呢,我也做不得主,索性不去管他。”

也就在此时,一只小雀衔着山风从周宜修的头顶轻轻飞过,这老头抬眼看去,只觉有些眼熟。

“这好像是费家嫂嫂常带在身边的那只雀儿,嫂嫂今番来洪县是做什么?”

————洪县,重明宗稼师驻地

“弟子段安乐/裴确,拜见师娘。”

未想过今日费疏荷居然会来,段安乐与裴确昨日宿醉的酒气还未消去,是以拜见之时不禁自觉有些失礼,话音方落,面上便生起来些赧然之色。

费疏荷哪会有怪罪意思,只笑吟吟地应了一声,摆手一招,萍儿与玉儿便各端来一个精美盛器。

只听费疏荷轻声念道:“我刚从腾文府回来,途径此处,便想着周师弟与荣泉在洪县怕是有些清苦,便想着下来送些补给。倒是未想过你们两个哥儿也在这里,这是我从万宝商行采买来的一批玉器小件,都是些不值钱的物什,尚算能用,本就是特为你们这些元从弟子买来玩儿的,便由你们先挑吧。”

段安乐与裴确晓得自家师娘的大方性子,知道这时候推辞,后者心头便会跟着不喜,是以便未有拒绝,各自俛首拜谢,上前拣选。

二人都是学过《鉴泉声论》的,见识算不得差,但却还是低估了费疏荷的手笔。

但见足有三四十件一阶玉器码放得整齐有致,其中大部在一阶上品中都足算上乘。亦就是说,其中任一件玉器都需得他们这些真传弟子三四年年俸才可挣得。

裴确心头不由生出些讶异来,暗忖道:“师娘到底带来了多少嫁妆?!”

两个小辈再次俛首拜谢过后,第二任周单氏方才闻讯,忙不迭出来相迎,口称有罪。

费疏荷与这未见过几面的弟妇亦是热情十分,只是三两语下来,便就令得这小妇人顾虑尽失,亲切许多。

“呀,嫂嫂来啦?不晓得掌门师兄是不是也来了?”

周宜修放下锄头,他是个安心埋首于稼樯之事的老实性子,少有与费疏荷这位巨室贵女这般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是以看上去倒有些茫然失措。

“叔叔辛苦,外子过些时候便来。你们兄弟一日不见,便就都互惦念着,却是招人羡慕。”

费疏荷笑语盈盈却又不失端庄,令人亲切之际,也能使人感受到似有似无的一层边界,却是好本事。

段安乐是个内秀的性子,自家师娘话甫一落地,便就晓得了其不是专来为周、康二人送给养的,怕是来等师父才对。

周单氏怕周宜修这一身土气惊扰贵人,便带着些歉意地朝着费疏荷笑了一声,正待带着老修下去换身场面法衣,却见周宜修将她挡了下来,朝着费疏荷轻声问道:

“可是白沙县朱刺史那边又在催兵了?”

费疏荷显是未想到周宜修居然猜得这般清楚,错愕之色只是一闪而过,便就又笑言道:“袁不文发了狠,衮假司马与我家六婆婆联手都难止住。郑家那位丹主险些直接殁在阵上,是以这局势便就又紧张了些。”

费疏荷说得轻松,堂内众人闻言却是陡然色变,周宜修脸上的沟壑旋即便被担心填满,忙出声问道:“那二师兄与三师兄他们.”

周宜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上月白沙县才传来消息,说是袁、蒋二人各自在阵上斩了一名筑基同侪,正是最容易遭人记恨的时候。

“放心,自是无事。若真有事了,又怎会不与你们讲?”

眼见费疏荷说话时候表情自然,不似作伪,堂内人这才放下心来。

说话间,康大掌门昂首阔步进来,先朝着费疏荷笑了笑,又扫到了本不该在此的段、裴二人,才轻声道:“正好都在,说些事情。”

周单氏极为识趣地行礼告退,待其走后,周宜修便开了静音禁制,康大宝依次言道:

“前次咱们攒的黑瞳白猿精血有些多了,重明小楼销了一年,连本钱的十一都未收回来。确儿你这次回转商队过后,便就与明师侄多注意着些,看能不能找个大主顾一道销掉,这物什存得越久,卖价越贱。”

“徒儿晓得了,”裴确当即领命。

“周师弟,这一季月蕨,可能收得好些?”言及此事,康大掌门的语气显是又变得郑重许多。

“当不负师兄嘱托。”周宜修正色以回。

“不要虚话,师弟只消跟我讲,可与不可?”康大宝叩了叩手边桌案,周宜修倏地换做肃容,斩钉截铁、毅然答道:“定能比这一季收得好!”

“嗯,那便辛苦师弟了,这事情可拖不得。”

康大掌门的眸子似是又亮了些许。得了周宜修肯定答复过后,他心下稍安,转而言道:“我来前接了朱刺史急讯,说是袁不文昨日又发疯了,非但伤了六婆婆,还连斩一十一名筑基真修,遂伯爷便急令我调兵驰援。这一回只是派老二、老三过去撑场面,却是难应付了,我们推诿不得。”

他这话虽要比费疏荷说的情形更加凶恶些,但大家倒是未有紧张。毕竟若是袁、蒋二人有事,他康大掌门绝不会是这副模样。

不过要驰援白沙县,却是件苦差事。

刺史朱彤在那里可被袁家为首的荆南土族与两仪宗辖下的增援修士揍得灰头土脸,便连费家真修在那里都有折损,足见形势之紧迫。

其实如果想谈,倒也能谈,康大宝只要肯将袁夕月交出去,说不得袁不文便就会开始磨洋工了。只消去了这位可敌金丹的顶尖丹主,朱彤的压力便就会骤然下降。

但勿论是南安伯还是朱刺史却都不会赞同这项决议。倒不是在为康大掌门心疼,而是因了关乎南安伯的脸面。

袁夕月不是不能送,却不能作为求和的条件送出去。

便是要送,也该是袁不文被州廷大军镇得永世不得翻身过后,才准许袁夕月归家才对。

“那师父来洪县是做什么?”一直未有开腔的段安乐出声问道。

康大宝淡声答道:“问问寒山四友有无有出征意愿,他们只要还在云角州过活,只要舍不得这些才吞下来的这些坛坛罐罐,便早晚是要被州廷征辟的。

躲不掉的,岳家与铁流云那头也遇上了麻烦,前次招来的定州修士在阵前反水了,岳檩来不及走,受了轻伤,连岳家都有好几个筑基殁在阵中。要是没有普州石山宗在外支应,我看他们这形势比白沙县也好不得多少。”

“那伯爷是允了师父另起一路人马?!”段安乐旋即猜到,惊呼出声。

“也可这么说吧,伯爷允我召集全州一十七县县兵,招募义从、编练队伍,最好在两月之内,便就点齐人马。但将来荆南州方面只要朱刺史不走,定还是以他为首的。”康大掌门言语里头难掩疲敝。

“师父这回不是将,而是帅了?”裴确领会到了意思,当即言道。

“什么将、帅的,莫要胡言。”康大宝面露不喜,告诫言道。

费疏荷则是也才晓得这个消息,美眸当即一变。不过州廷对于康大宝这重明掌门的态度转变却也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而今重明宗只算本宗,便就已有了四名筑基真修,若是算上康大掌门的姬妾,那便有七人。

虽说其中连一个后期修士都无,除了康、蒋二人之外,也都只是青叶道基,但其中少有庸人。

康、蒋二人自不消多说,手上的同侪人头都能串串了。袁晋才将筑基,便就已在白沙县战场上连斩同阶真修。

费疏荷家学渊源,任谁都不晓得她有什么底牌;袁夕月勿论她身份尴尬与否,这些年却是被康大掌门滋养得修为精进许多,便连距离突破到筑基后期都是不远。

叶正文与张清苒便算斗法手段差些,却也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

是以勿论怎么看来,重明宗在云角州内都已算得一方大派,若要再加上黑履道人,那便更了不得了,在匡琉亭眼中的重要程度,怕是连云威郑家都难比拟。

费疏荷才想到这里,却听得康大宝开口唤她。

“夫人晚些时候与我一道去趟鹤灵山吧,也好为我撑撑场子。”

“诶,自是应当的。”费疏荷并不为即将到来的战事而感到恐惧,她应声过后,只觉心头倏地涌起来一丝甜意,“我这胖郎君,终于也要登堂入室了么?!”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7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