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038章 一言九鼎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薛绍搬了把椅子往审讯堂里一坐,表示自己并不干预审案,只是旁听。

但是,这让来俊臣的脑仁都疼了。

其实在场的人全都知道,薛绍是为救皇嗣而来。但他一开始就把话挑明了,是想亲耳聆听案情,想要知道是哪个“将军”参与了谋反。

案子本身不关薛绍的事情,但在朝的“将军”薛绍全都管得着。那么他突然出现在审案现场,似乎也就说得通了。

与此同时,薛绍还无形之中把案件的审讯,拉进了一个最让来俊臣头疼的“误区”必须要有带兵的将军参与,才有可能是真的谋反。否则,光凭孤家寡人的皇嗣和眼前这几个乐工仆婢,能干得出什么大事呢

骑虎难下的来俊臣也没办法了,只得按部就班的审案子。他再傻,也不会傻到当着薛绍的面去对皇嗣李旦用刑,于是审讯就真的只是口头的审问而已了。

皇嗣李旦的心里,对薛绍的来意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于是他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谋反,对于自己两个妃子行巫蛊之事也并不知情。

于是这案子就像是肥皂剧一样的,绕过来绕过去的不停审着,一直快要到了傍晚。

就在来俊臣准备宣布择日再审时,女皇居然亲自来了。

和她一同来的,还有刚刚升任内史令的宰相李昭德,宰相狄仁杰,以及御史中丞魏元忠。

这三位,都是如今朝堂之上“拥李派”的骨干力量。来俊臣等人一看这架式就明白,皇嗣李旦这是要获救了。他不禁暗暗替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还好我没来得及对皇嗣动用大刑啊

李旦见了女皇,匍匐于地的跪着一声不敢吭。

薛绍上前,拜见女皇。

“薛绍,你不是应该在金谷园举行婚礼吗,又怎会在此”武则天当着众人的面,问。

薛绍答道:“臣听闻有人谋反,特意前来询问案情。陛下圣听,但凡谋反都离不得将军与军队的参与。臣必须第一时间知道有哪些将军参与到谋反当中来,然后着手处理防犯于未燃。因为事出匆急臣一时之间没得来及向陛下秉报,还望陛下恕罪”

武则天“嗯”了一声,再看了一眼堂中,惊问是何人流出的鲜血

来俊臣连忙上前,将那名乐工自剖胸腹的事情对武则天说了。

武则天大为惊奇,当下决定先去看一看那位不怕死的乐工,他是一位安国归顺来的胡人,名叫安金藏。新 手机端:

安金藏倒也命硬,受了那么狠的伤居然还没有断气。武则天见他昏迷,当下叫人将他抬入内廷请御医国手精心治疗,又叫来俊臣暂将皇嗣收押等候圣令行事,还特意叮嘱了一句“不得虐待”。

然后,武则天谴散了狄仁杰等人却叫薛绍随她一同回宫,她要好生问话。

薛绍心里清楚,眼下已经不能用“将军参与谋反”这种拙劣的理由来搪塞了。这种借口顶多只能用来糊弄来俊臣那些“下人”,对武则天是没有用的。

关键时刻,自己必须直陈立场表明心迹,否则就是掩耳盗铃,心怀不轨。

君臣二人坐下,武则天开门见山,“承誉,对于皇嗣谋反一案,你有何看法”

薛绍拱手一拜,说道:“陛下圣听,臣无法判断皇嗣是否真要谋反,臣也并不关心他是否真的谋反了。”

“哦”武则天略感惊奇,问道,“此话何意”

薛绍正色道:“臣以为,无论皇嗣是否想要谋反,他都掀不起大浪。只要臣一天还活着,就绝不容许任何人犯上作乱,威胁到神皇陛下的安危。”

“好。”武则天颇为欣慰的点头微笑,再道:“那你又为何匆匆忙忙的从婚礼现场脱身,赶到了丽景门呢”

“那是因为,臣不希望皇嗣死于酷吏的刑法。”薛绍直言。

武则天眉头微皱,“为什么”

“因为他是陛下的亲生儿子。”薛绍说道:“臣也是为人之父,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骨肉相残。臣愚见,无论皇嗣犯下了什么样的过错,陛下可以随意的处罚他,多重都行。但陛下不应该处死他或是让酷吏残害于他,因为陛下一共就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时间会带走一切的恩怨情仇,但骨肉亲情一但折损,就真的再也无法弥补了。因此,臣才会甘冒风险闯入丽景门阻止来俊臣动用重刑。只要陛下能够饶皇嗣不死,臣自愿承担这一次的犯上逆旨之罪。请神皇责罚便是”

听完这番话,武则天沉默了良久。

这时御医来报,说安金藏苏醒了。

武则天连忙起身,“承誉,陪朕一同前去看望此人。”

“是。”薛绍应诺。

君臣二人去了偏厅,见到了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安国乐工,安金藏。

安金藏见到了女皇特别的激动,想要起身,却起不了。

“躺着别动。”武则天走了过去叫侍从取来坐蒲在病榻前坐下,问道,“你为何要剖心明志,为皇嗣辩解”

安金藏一边流着泪,一边用他细弱的声音说道:“神皇明鉴,审案的官员要对我们这些服侍于东宫的仆婢和乐工动以酷刑,逼我们构陷皇嗣谋反。臣只是一个未蒙教化、不识大义的卑微乐工,但是臣就是说不了假话。臣觉得,与其被酷吏用刑折磨然后屈打成招,还不如剖心一死来得干脆。皇嗣没有谋反,臣不能昧着良心污蔑于他啊”

“”武则天良久无语,轻叹了一声,说道:“安金藏,你的心朕看到了。那的确是一颗良心。”

“陛下”安金藏泪如雨下,“臣斗胆进言,虎毒尚且不食子啊现在你的儿子居然还需要臣这等卑微之人舍命去救,陛下,良心何安”

“贱人大胆”近旁的宦官怒斥。

“住口”武则天低喝了一声,站起了身来,大步朝外走去。

薛绍觉得,安金藏这个不怕死的人,句句话都像是毒针一样,刺中了武则天的要害。

果然,这世上最牛逼的永远是不怕死的人

薛绍眼神清冷的环视在场的御医和宦官人等,说道:“好生照顾安金藏。稍有闪失,唯尔等是问”

“是”

薛绍大步走出,追上了女皇。

武则天大步不停的走回了房间,坐在坐位上,脸色苍白冷汗淋淋,连眼神都有些空洞起来。

薛绍还从来没有见过武则天,像现在这样仓皇失据过。他有点犹豫,还要不要继续留下。

于是他试探的道:“陛下,臣先请告”

“坐着别走。”薛绍话没说完,武则天急语道,“哪怕今天是你的新婚大喜,朕也必须耽误你一回”

“陛下说哪里话”薛绍道,“比起陛下的安危与国家的宁定来说,臣的婚事微不足道。”

“嗯”武则天有点茫然的点了点头,愣神了良久,方才说道:“薛郎,你说朕究竟该要怎么办”

这句话,武则天问得很无助,也很失落。

薛绍沉吟了片刻,说道:“陛下,臣理解你的苦衷。儿子也好侄子也罢,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伤了哪一个,痛的都是陛下本人。”

武则天的眼睛微微一亮,认可的点了点头,“这种话,也就只要你会才对朕说起。”

“陛下如今的处境,不得不让臣想起,前朝的一棕旧事。”薛绍说道。

“哪一棕”

薛绍说道:“当年贞观一朝后期,太宗皇帝也曾经因为立储一事而大伤脑筋。朝中大臣,也因为夺嫡之争而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彼此明争暗斗水火不容。这导致君臣猜忌、父子猜忌、兄弟相残、朝堂内乱、天下不宁。”

武则天双眉微拧的缓缓点头,薛绍说的这些事情是她亲身经历过的,哪能不知道呢

实际上,武则天远比薛绍知道的,要多得多。当时她还是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与后来的太子李治相识相爱,继而改变了人生,甚至改变了这个天下。新 电脑端:

“臣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在本朝生。”薛绍抬起头来,正色看着武则天,认真的说道,“臣也无法容忍任何人做出伤害陛下的事情。无论他是谁,只要他敢动手,臣一定谬力诛之,不死不休”

武则天的表情微微动容,她听明白了薛绍的弦外之音无论是皇嗣还是武承嗣,只要他们生出不臣之心想要谋反,我薛绍就要亲手弄死他们

此刻,武则天的内心真的是百感杂夹。

眼下,拥李派和拥武派两系人马为了夺嫡,已是闹得水深火热。如果再不阻止,真的难保他们会不会兵戎相见重演“玄武门”的惨剧。然而无论是皇嗣还是武承嗣,他们全都过不了薛绍一关。只要他们敢有异动,必然是粉身碎身的下场

正如薛绍所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武则天绝对不愿意看到李旦或者武承嗣当中的任何一个,落得如此下场。同时对于薛绍立场坚定的“誓死保卫”,她又非常的感动。

然而还有一个最为残酷的事实,武则天做不到视而不见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没有息事宁人之说。万一真被逼到了绝路上,谁都不会坐以待毙,豁出命去誓死一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政变,本就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博。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宫庭政变”生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薛郎,那朕究竟该要立谁为储呢”武则天总算是问出了这一句,她早想问起却一直没问的话。

“无论陛下立谁,臣都拥护。”薛绍正色说道,“臣只想说,现在的确是到了不得不立的时候了。再作放任,其势将不可收拾,朝堂会因此而乱,天下会因此而乱”

“哎”

武则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双手撑住额头,闭上眼睛,露出一脸的痛苦之色。

武则天的心中清楚,其实薛绍已经表明了态度,之前他说的那一棕“贞观旧事”就是证明。当时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了太子之位争得不可开交,结果李世民把他们两个都给舍弃了,从而改立另一位皇子李治为太子,并让他接手了江山。

薛绍的表态无疑非常的巧妙,但对武则天而言,也相当的有说服力。同时最不能让武则天忽视的是,薛绍轻意不表态、表态之后就一言九鼎的行为作风

良久过后。

“承誉。”

“臣在。”

“朕要劳烦于你,亲自派谴得力精干之人,秘密的将庐陵王从房州接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16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