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33章 囊中之锥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薛绍的话,让薛元哈哈的笑了起来。两人心照不宣的认定,照这样展下去,裴炎早晚都要自取灭亡。

但问题是现在他正当红,谁跟他作对谁就很有可能会要倒霉。

薛元今天也算是没把薛绍当外人,全都说的心理话。他对薛绍说道:“朝堂之上,裴炎与天后强强联手,把整个大唐的朝纲把持得牢牢实实滴水不漏,连皇帝陛下都受到了他们的扼制。但是军队,永远都是他们最缺乏信心的地方。前有闻喜公让二圣既用且防、既爱且恨。现在有你薛驸马与裴炎势同水火,不受节制。但是与闻喜公不同的是,天后对你特别的器重与喜爱。老夫仿佛嗅出了那么一点味道,天后也希望能让你这一位少壮派的军帅对裴炎形成一些压力,以便她老人家从中驾驭。”首发

“叔父是说,天后也有些忌惮裴炎的势力太过膨胀了”薛绍明知故问,这个想法其实在他的心中由来已久。

“呵呵”薛元抚髯而笑,“若非裴炎太过势大,老夫又岂会复出说起来,老夫还得拜谢裴炎。若不是他锋芒毕露连二圣都感觉到了一些威胁,我这一把老骨头恐怕早就埋在汾阴薛族的祖坟之中了。”

薛绍点了点头,薛元这话说得在理。政治斗争永远是你死我活,像薛元这种倒台了又复出的,确属罕见。

薛元又劝道:“贤侄,现在老夫要劝你两件事情,你肯听么”

“叔父,先请说来听听。”薛绍大约猜到了,他想劝什么。

“先,你还是按捺怒火,回去向裴炎道个歉,认个错。”薛元说道,“逞一时之怒乃是匹夫之争,贤侄是个有智慧、干大事的人。这一点道理,你还不懂”

“我懂。”薛绍点了点头,说道,“但是,我永远不会向裴炎道歉认错。哪怕有一天我就要死在他的手上了,我也不会”

薛元苦笑,“老夫大概猜到,你会是这样的答复。年轻人哪,就是这样的血气方刚,咽不下一时之怨气。须不知,小不忍则乱大谋。你这样和裴炎撕破面皮了公开对抗,对你而言,真的没有一点好处。只要你主动开口道歉,裴炎也不至于得势不饶人。不过是说几句便宜好话哄哄他而已,有什么困难的”

“是不难。我曾经向很多人道歉认错,唯独裴炎,我绝对不会对他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屈服与示弱。”薛绍说得斩钉截铁。

薛元眉头紧皱,“我知你一向与裴炎不和,但仅限小事。但不知你何时与裴炎,有了如此深仇大恨”

“今天刚刚有的。”薛绍眉梢飞扬面露愠色,“他居然敢当着我的面轻慢裴公,此举无异于刨我祖坟此仇不共戴天,叔父也不用劝了”

“”薛元怔了半晌,再一苦笑,“贤侄,仍是年轻了一些。再多经历一点磨励,或许不用老夫来劝,自己就懂该要怎么去做了。”

薛绍没有答话。薛元说得没错,自己是年轻冲动但如果一个年轻人就跟成了精的老头似的,那世间就真的不需要热血男儿了吗

“老夫劝你第二件事情,还是不要去洛阳了。”薛元说道。

薛绍皱了皱眉,“为什么”

薛元说道:“二圣虽然与你亲近,但那毕竟只是私人的关系。永远不要忘了,他们是治管天下的二圣,心中装着社稷与大局。一但私情与公义生了冲突,二圣的第一选择,永远是公义”

薛绍皱了皱眉,说道:“叔父是想提醒我,如果我去往洛阳僭越报丧,二圣就会治我的罪”

“治不治罪,目前还不好说。”薛元轻抚须髯,表情严肃的说道,“但是,当一位中郎将与宰相有了重大的政治冲突,二圣的选择显而见。”

薛绍沉默了。

“岂不说你只是一位四品中郎将,裴公北伐归来之时的情景,犹然在目啊他之所以告病引退,还不是因为裴炎的忌惮与排挤么”薛元再一次举例提醒。

薛绍双眉紧皱的点了点头,心里知道,薛元这位成熟又理智的老宰相老政治家,说得非常的在理。如果是私人的小过节,二圣一般不会过问。但如果是重大的政治冲突,二圣恐怕就要权衡利弊,做出一些取舍与牺牲了。

裴炎威胁的话语仍然响在薛绍的耳边,只要自己敢去洛阳报丧,就“好自为之”。到时,裴炎这个留守长安的辅政宰相,大可以明正言顺的对薛绍进行弹劾。到那时,就算二圣有心偏袒薛绍也是爱莫能助既然他们授予了裴炎的参政议政与监国辅政的宰相之权,就必须要尊重这位宰相的意见与权力。

否则,二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私废公,失信于天下

薛绍自忖,自己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与魅力,让二圣做出这样的选择。除非某天他们不想用裴炎了

“贤侄,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薛元苦苦劝道,“你不向裴炎妥协与讲和,这一点老夫表示理解,也姑且不勉强于你了。但是你亲往洛阳报丧这件事情,绝对使不得那无异于自己往火炕里跳,往裴炎设下的陷阱里钻这种自投罗网自取灭亡的事情,岂能去干你跟着裴公学习兵法,莫非都是白学了”首发

“”薛绍沉吟了半晌,总算是按捺住了内心的冲动与火气,抱起拳来对薛元拜了一拜,说道:“多谢叔父大人点醒我便听了叔父大人之劝,暂且不去洛阳报丧了”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薛元抚髯而笑,非常的欣慰。

“但是,西征大军的帅印与兵权,我还是想要争取。”薛绍皱着眉,苦着脸,小心翼翼的问道,“叔父大人,可否教我”

薛元皱着眉头苦苦的摇了摇头,“老夫何尝不希望,你能继承裴公留下的兵权与遗志可是这件事情,就目前而言阻力实在是太大了老夫认为,裴公的突然逝世,甚至会让朝廷取消这一次的西征”

“什么”薛绍一怔,“难道就放任十姓突厥在西域作乱,不管不问”

“那肯定不会。”薛元老眉深皱苦思冥想,说道:“老夫觉得,朝廷在无奈之下很有可能会行一出下策。”

薛绍心头一凛,“征召王方翼去讨伐西突厥”

薛元眉梢一扬,“贤侄睿智其实早前政事堂里早有定论,如果裴公不能挂帅,那么王方翼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但是王方翼镇守夏州,责任重大”薛绍急切之下快语说道,“如果将安西虎师调至西域用兵,河陇与北方失去镇辖,将很有可能生出乱子这与剜肉补疮何异”

薛元的表情非常凝重,凑近了一些小声说道:“若能免于心腹之患,剜肉补疮也并非完全不可”

薛绍的心中如同一道闪电掠过,清醒了

原来,把二十万王师交给裴公以外的人,在朝廷看来都将是“心腹之患”;与之相比,拆东墙补西墙的征调王方翼去平叛,这其中的风险还要小得多

“如此说来,我倒成了裴炎的心腹之患了”薛绍冷笑不迭。

“任何执掌军队大权之人,除非是裴炎亲自提拔与信任之人如程务挺等,否则,都将是他的心腹之患”薛元做出了总结。

薛绍冷笑了一声,说道:“裴炎一介书生,不懂军事。他怕的就是军队里的人不听他的指挥。所以当他看到我们河东薛氏居然在军队里活跃了起来,他便有些慌张了。”

“没错真正让裴炎对你心生忌惮,是从薛仁贵复出一事开始”薛元眼睛一亮,说道,“因为他看到你不是在孤军奋战小打小闹也没有一味蛮干,而是真的已经扎根于军队,并在开枝散叶了”

薛绍眉头一拧,他知道薛元的话里是什么意思裴炎不会惧怕一个单独的个人,像薛元这种立鼎朝堂几十年的天下文宗老宰相都被他摁住了。裴炎怕的,是一个足以与之对抗的军队派系

所以,不懂军事的裴炎,一直都把他的同宗裴行俭当作最大的政敌之一。

现在薛绍明白薛元为什么要叫住自己说这一番话了。他是为了提醒自己裴公一去,裴炎的下一个重要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裴公的学生,薛绍了

“叔父,那西征大军,就要这样解散了不成”薛绍满怀遗憾的叹息,“裴公若是知道了,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啊”

“解散,暂时还不好说。”薛元轻抚须髯,一边思索一边悠然说道,“毕竟花费了那么多的钱粮与人力物力才组建的一支军队,朝廷应该会慎重对待。再加上现在正临迁都关中缺乏兵力,如果这支军队不西征了,将其调往洛阳护卫东都以备不时之需,这个可能性比较大”

薛绍眉头紧皱重吁了一口气,“只要这支军队不被解散,我就还能留有一丝希望,他日或可执掌兵权”

“对”薛元点头赞道,“贤侄,此时此刻你务必要隐忍,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要往裴炎的刀口上去撞。大唐现在极度缺乏你这样能征惯战的年轻将领,只要你耐心等待时日,国家必有用你之时。”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拱手而拜,“多谢叔父教诲”

“囊中之锥,必有脱颖而出之时。”薛元欣慰的点了点头,带一点调侃意味的笑道:“贤侄,薛子当为天下雄,你可千万不要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0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