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32章 一场暗战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有了薛楚玉这个得力臂膀,薛绍心里多了许多底气。

薛楚玉虽然年轻,但他是名符其实的将门虎子,还在母亲怀里吃奶的时候,就耳濡目染跟着父亲薛仁贵与从小随军从征的长兄薛讷,学习军事。

在薛仁贵的五个儿子当中,嫡长子薛讷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那天烧尾宴时,薛讷自己就曾对薛绍说过,在他薛家五子当中,庶出的第五子薛楚玉才是真正继承了父亲衣钵的那一个。

五年前,年仅十六岁的薛楚玉突然悄悄的离家出走,以“楚玉”之名应募朝廷的“举猛士诏”,参与了大唐与吐蕃之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薛楚玉当年就像薛绍今天以“承誉”之名来投军,从一介小卒干起。不同的是,薛绍是目的明确的来“深入基层煅炼”,而楚玉则是怀着一颗复仇与证明自己的心,去参的军。

当年薛仁贵在大非川一役败给吐蕃,因此被贬十年之我,并导致薛家从此家道中落。那个时候的薛楚玉还只有十岁,这一场经历肯定给他的少年时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时统兵与吐蕃会战的是中书令李敬玄,他不知兵。唐军大败全军溃走。但是薛楚玉一介小卒非但不走,反而翻身杀进了追杀而来的吐蕃敌群之中。一把方天画戟杀得号称“天下无敌”的吐蕃铁骑人仰马翻,单枪匹马丝毫不伤的在万军丛中杀了个无数进、无数处,这比演义小说里面的赵子龙在长阪坡的举壮,更加惊人。

薛楚玉,几乎成了那场战役唯一的亮点。

薛楚玉的惊人之举,得到了名将黑齿常之的注意与欣赏,将他招到自己麾下挡任一名越骑火长。后来多次战斗,薛楚玉无不身先士卒杀敌无数,成了一把寒光四射的杀敌快刀。

神奇的是,他身经百战,但是从来没有受过任何一丝一毫的伤

最有名的一次,李敬玄大败之后步步后退龟缩营盘不敢交战,吐蕃人步步紧逼。黑齿常之率领五百死士组成一只敢死突击队,趁夜袭杀了狂妄托大不设防的吐蕃人的数万大军敌营,搅得敌军阵营大乱,连战连胜兵势正旺的吐蕃人,居然因此而撤军。李敬玄这才得已挥师而退,没有被吐蕃人追着打垮。

历史,有时候比小说还要更加夸张。那一战,成就了黑齿常之的赫赫威名。现在,他已是威名远播的大唐名将,率领大唐的精锐西军镇守河套,令吐蕃人不可逾越。

薛楚玉当时就是黑齿常之麾下的五百死士之一,他第一个跃马杀进了吐蕃敌营

当时,他已经是第三年的老兵了,年仅十八岁。

战役结束后,薛楚玉被召回了朝廷,因战功策勋被提拔左羽林卫七品越骑队正,成了一名皇家御卫的小将。

怪只怪薛家没落了根本没了后台,薛楚玉也只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庶出之子。他完全是以一个白身小卒的身份,自己给自己杀出的一条人生之路,和薛仁贵当年在高丽之战非常的神似。所不同的是,薛楚玉没有他父亲的运气那么好,他的英勇事迹没有李世民那样的带兵皇帝在阵前关注,并且亲自夸奖、破格提拔。

年仅二十二岁的薛楚玉,能够得到征战一生的沙场宿将李谨行的殊爱,不是没道理的。

如果薛家没有没落,以薛楚玉的能力和战功,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做一个四品郎将,丝毫不为过。要用“怀才不遇”来形容现在的薛楚玉,并不为过。

对于薛楚玉的那些往事,很多羽林卫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只当他是一个出身河东薛氏南祖将门的官二代,在羽林卫当中混了个队正小官。薛楚玉虽然傲气凌云,但不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薛绍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当然是得益于他的“好老师”安小柔的各种灌输。首发

薛绍等三人聚在一起,花了很长时间一起商议,将要如何要训练和打造新的第三旅。

薛楚玉本就是越骑出身,如何练骑兵,他是最拿手。薛绍的脑子里则是装满了21世纪的特种训练与作战经验,将它们灵活变通的拿出来与薛楚玉的越骑战术相结合,现代科学配合实地经验,当然是事半功倍。

郭元振这个人,薛绍也不是随便叫上的。先他是天后特别赏识与器重的年轻人,再者,虽然他在能力与经验上比二薛有不足之处,但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有着惊人的天赋。当然更重要的是,薛绍认为,自己身边有一群同甘共苦共同走过来的小伙伴,这远比去巴结程务挺和李谨行这样的成名大将要强。

李谨行这些人再有名望再有能力,他们终究是老了。时代是属于年轻人的。现在薛绍最指望的就是将来自己的这些小伙伴们,全都成长为军中的大将。他更加指望自己接下来带出来的那些新兵当中,能有无数人成长为大唐的中坚军官,甚至成长为一代名将

短期来看,傍上裴行俭这样的大腿固然是有万般好处,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实在。就好比今天李谨行称赞薛绍也没忘了加上一句“裴公门生”,而不是真的在夸他薛绍本人。

招牌终究只能是招牌,还得是要自己做大腿才是真正的王道这就是薛绍心里的想法。

议定办法之后,薛绍找到李多祚,这事儿还得是他这个勋一府中郎将帮忙去打点。李多祚先是看了薛绍的面子,再者这也是他自己所在军府的家事,因为半点推搪也没有的帮忙了。

很快,在亲府与勋一府所率领的五六万新军当中,掀起了一股类似nba选秀的“越骑参选”热潮。

三卫五府本来就是新兵们特别向往的,如果是三卫五府当中的精锐越骑部队,就更不用说了。这就好比是打街边篮球的小伙伴,仰望nba的球星一样。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他们的一员,当然是激动万分。

新兵团的各团校尉们也积极配合,自己带出来的新兵能够一跃万为三卫五府的精锐越骑,他们脸上也有光。薛绍给了他们五条选兵原则,二十五岁以下,通文识字,弓马娴熟,敢签生死状,最后一条不算严格的标准,算是潜规则性格桀骜不驯为佳

校尉们不解,说带兵的人都喜欢听话的,你为何要喜欢犯事的

薛绍说,我要的是一群吃人的狼,不是摇尾巴的狗。

七天的时间,全军上下热火朝天的大选兵。一旅兵员只有一百人,但薛绍要了三百个百里挑一的精锐。打算自己再亲自从这三百人当中,进行汰淘制竞选。

就像当年,特种部队用魔鬼训练营来挑选特种战士一样。

七天里,薛绍去查看了两次和月奴秘密联络的大树,也去看了一次牛奔。一切无恙,吴铭在大都督府里潜伏得很好,密信暂时没有找到。

让薛绍有点狐疑的是,那一群从小村子里招来的乱兵,安安静静的就被大都督府领走,然后恢复了军籍重新编组为兵继续服役,都督府的功曹甚至还给他们了一笔酒肉抚慰物资,有些人还给记上了一些军功。就连薛绍半道上捡来的那些杂兵,待遇也都不错。没有听说惩罚了任何一个人,有伤的治伤有功的记功,一切进行得非常安稳。

薛绍觉得,太安稳,反而是不安稳。李崇义这个老狐狸,警惕性果然极高他仿佛是有意“夹起尾巴”来做好人,不想再落下任何口实把柄,让我借题挥。

薛绍与李崇义这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说过一句话,但是一场暗战,已经悄然拉开。还有藏在暗处的那个李仙童,薛绍时刻都在小心提防着他,也让吴铭帮忙在都督府里打听他的消息。

到目前为止,吴铭还没有查到李仙童的动静。他说,兴许李仙童本人现在,没在并州大都督府里。否则,没理由一点关于他的风声也没有。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薛绍早就认定李仙童是一个极为“阴鸷”的人,鬼知道他又躲在哪个暗处,在死死盯着自己了。

一定要小心防范

七天后,薛绍手下有了三百个新兵竿子,梦想成为三卫五府精锐越骑的年轻热血男儿。

薛绍对李多祚提出申请,要带这三百个新兵去朔州进行淘汰遴选,为期一个月。李多祚惊问,要练兵哪里都行,我们勋一府大营盘方圆数十里容不下你们三百人吗,为何要去前线朔州

薛绍没有多作解释,只说“若论骑兵战法,普天之下恐怕无人能出恶来程务挺之右。我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让新兵和恶来的精锐野战骑兵一起训练,再好不过”

李多祚也就不好多问只得同意,打通了上头的关节获得准许,拨了一笔物资给薛绍,并派了三十个兄弟部队的老兵担任这些新兵们的临时火长,准了薛绍带上这批人,去了朔州。

薛绍在大树枝桠上给月奴留了一封信,带上人马,往朔州而去。

离开并州唐军大营不久,这些满怀激情与热血的新兵们,恶梦就降临了。 ǎng

薛绍独家的大唐版特战魔鬼训练营,正式开始。

请大家多多投票,定阅正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52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