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84章 狼狈为奸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对比于上次见面,薛元的态度已是大为改观。他不仅没有躲在书房等着儿子进去上请,还主动迎到了正厅的屋檐外,等着薛绍。只不过与上次见面不同的是,这一次薛元拄了一条拐杖。精气神,显得不那么健旺了。

薛绍上规中矩的上前,以子侄之礼相拜。薛元挺客气的回了礼,口称薛绍为“贤侄”,并亲自将他请到了正厅奉茶相待。

闲人退避,薛曜这位五品大员充当了茶水侍应生,恭身立于一旁亲自伺候薛绍与薛元。

薛绍明显的感觉到,薛元也颇为期待今天的这一次会晤。

人的政治报负或者说政治野心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败的。身为河东薛氏大族的领军旗帜,河东三凤之嫡子,当今天下文宗,薛元在文学、艺术和仕途上一直都挺顺畅,名声政绩双丰收。偏偏最近一两年来,已经入主中枢官拜中书令的薛元,受到了裴炎的强势冲击。到现在,居然还被迫淡出了政事堂,告病不出以避裴炎之锋。

一点也不难想像,像薛元这种奋斗了一辈子的政治强人,在遭遇了这种失意和挫折之后,不可能心甘情愿。

这也正是,薛绍想来“求助”薛元的主要动机。对政治家而言,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这一次自己能和薛元达成共识、追求共同的目标,就不难与他结成一个政治联盟。如此一来,再怎么样也比自己孤军奋战的好

刚刚分宾主坐下,薛绍不经意的一抬头,在正堂的主位屏峰上看到了一副匾。

眼熟。

匾上写着一行字薛子当为天下雄

薛绍不禁赧然一笑,拱手道:“小侄狂悖之言,叔父大人何必当真”

薛元抚髯呵呵一笑,“老夫是个势利之人,听闻贤侄在北伐之中屡立大功之后,就将这幅字裱装了起来,悬在了正堂之上。任谁到了老夫府上,都会看到这块匾。我汾阴薛氏人才辈出,西祖一脉向来文学昌盛。如今出了贤侄这样一位少年英雄,岂不快哉、壮哉”

“叔父大人,耻笑了”薛绍摇头摆手而笑,心想薛元号称“天下文宗”,除了文章锦秀更是天下道德楷模。能让他说出“老夫是个势利之人”这样的话来,也真是不容易了

显然,薛元是在以一种自嘲、谦逊和诙谐的手法,将他与薛绍之间不愉快的一页,轻松的就揭了过去。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的精熟交际手腕,着实让薛绍在心中感叹姜是老的辣,薛元的手腕刚柔相济炉火纯青,绝非等闲

“话说回来,贤侄初次从军就立下如此殊功,着实令人惊叹敬佩。”薛元话锋一转,好似就已经切入了正题,他道:“不知贤侄此次北伐,都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呢”

薛绍心中略微一凛,这样的话,裴炎也刚刚才问过。但是同样的问题两个不同的宰相问出来,显然是不同的出点与用心。

裴炎是顺藤摸瓜或者说敲山震虎,想弄清薛绍的立场;薛元,则像是在求助,他是真的想知道前线生的事情。

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言权。对薛元这样的宰相来说,如果能够切实了解到前线的真实情况,他就有底气重返政事堂,在那里表自己的意见。这正是薛元,对薛绍的期待。

如果没有共同的契合点,也就没有合作的可能性,在来薛元家里之前,薛绍就已经把这一层给想透了。于是,薛绍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将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对薛元说了,包括奇袭黑沙、并州一案与于都今山之战的内情与经过,重点当然是介绍了阿伏那伏念、艾颜、阿史德温傅父子这几个人的事迹。

只不过,薛绍仍是留了最后一手,于都今山一役之后的草原局势,他说得并不详细。只是简要的提了一句,“人心浮动”。

薛元这么敏锐又老辣的政治家,哪能听不出薛绍话中的重点与隐瞒。并州案是很重要,但都已经处理完毕了。朔州保卫战、黑沙奇袭战与于都今山之战可以说是北伐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但都不涉及到朝堂政治的根本,其中没有太多薛元想要知道的东西。

薛元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战后的善后问题。这也正是他与裴炎政见相佐的关键之所在。如果想要绝地反击打个翻身仗,薛元就迫切想要知道北伐之后,草原部族与大唐北部边疆的实情。前方传来的奏报大多语蔫不详或是有所遮掩,如果薛绍还不肯细谈,薛元就真的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这时候,薛元的心里也是相当的清楚。到了关键的时候薛绍嘎然而止,是希望从自己这里看出一点“诚意”。来而不往非礼也,指望他人不计回报的对自己坦白和付出,这在政治交往当中是绝不现实的。

“贤侄,果真是天生将才,百年难遇啊”听完薛绍的一番叙述之后,薛元慨然长叹道,“似贤侄这样的军事奇才,朝廷理当予以大力提拔和重用,好让你有更多的机会保境安民,建功立业。”

一语中的

薛绍心中再度略微一凛,薛元的头脑真是相当冷静,他早就看出了我的失意与渴望双方都有所求,这才有可能达成同盟

“叔父大人说笑了。”薛绍淡然的笑了一笑,说道,“适才不久朝廷下令,削我军职,拔我为兵部员外郎。”

“哦”薛元的表情显得很惊讶,“怎会如此”

薛绍苦笑了一声,“朝廷,有朝廷的考虑。小侄,只能接受。”

这便是言都有心,听者也有意了。薛绍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薛元用惊异对薛绍遭遇的待遇表达了同情与打抱不平。

双方心里都清楚,合作或者说联盟,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薛元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贤侄知本份、识大体,这是好事。但是朝廷用人,也该量才度用才是。不知如今北疆形势若何若得安宁,贤侄倒是的确可以做个清平附马,安享福贵;若是难以安宁似贤侄这样的将帅之材,岂能弃之不用”

薛绍一听这话,心里乐了。

这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薛元就是在开出一个空头支票以示诚意。他言下之意无非是如果你告诉我北疆的真实情况,助我在政事堂翻身,我便许你重回军旅,翻身再战首发

薛绍的心里,顿时有一种淡淡的“狼狈为奸”的感觉。不过反过来一想,我们这么做既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与报负,也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利益考虑,更没有毒害百姓祸害朝廷,算不上“奸”吧

心中这样自我安慰之后,薛绍心安理得的将自己在北疆的所见所闻,重点是战后的局势详详细细的跟薛元说了

薛元听得相当仔细,还命自己的儿子薛曜从旁笔录以备忘。尤其是薛绍说到,北方掳来的阿史那氏公主艾颜如今还在他家里时,薛元兴奋的几乎拍案而起,当下就道:“能让老夫见她一面吗”

薛绍心中会心一笑,说道:“朝廷迟迟没有出面接管艾颜,恐怕就是因为意见尚未统一。叔父大人在这种时候想要私下会见艾颜小侄说句不该说的话,这既不合时宜,也有一定的风险”

“无妨”薛元大气豪爽的将手一挥,“若能妥善处理好北疆之事,就是为国家百姓谋福。纵然事后老夫会遭致一些非议甚至赔上自己的前程命运,也都认了老夫拳拳报国之心可昭日月,不计身外身后事”新 手机端:

“好”薛绍大赞了一声,说道:“既然叔父大人如此慷慨大义,小侄愿斗胆相助择日不如撞日,今夜子时,小侄会秘密将她带到安全的地方,与叔父大人相会面谈。至于这个安全的地方选在何处,叔父大人不妨指点”

薛元的表情变得既兴奋又凝重,沉思了片刻之后,他说道:“地点就由贤侄来选。你办事,老夫大可放心”

薛绍听到这话,明知对方是在恭维,却心里隐隐痛快,这正是圆熟之人的高明之处。

“叔父大人,长安西南方向归义坊比较的偏僻,那里有一处庄院是宫人外出采买的歇脚之地,那里的人都很懂规矩也非常的安全。”薛绍说道,“叔父大人若是同意,小侄即刻便去安排妥当。”

“好。”薛元平日里相当谨慎的一个人,答应得斩钉截铁,“归义坊采买庄院,今夜子时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

约定之后,薛绍为了抓紧时间安排会面之事没有多作停留。离开薛元的家中之后,薛绍快马加鞭重返大明宫玄武门,此时宫门已然关闭禁止出入。好在守城的羽林军都认得薛绍,薛绍虽然没有入城,却转托城内之人前去向太平公主传话,说要借她身边的侍女琳琅一用。

禁宫森严地域广大,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多时辰,薛绍都有些饥肠辘辘不耐烦了。到了夜色深沉之时,玄武门被打开,从里面走出了一对儿白衣侠装的可人儿。

并蒂琳琅。

薛绍长吁了一口气,总算是来了。太平公主必然知道,我在如此深夜跑到禁宫来借琳琅,绝非儿戏必有要事。她虽然醋劲十足公主脾气也不小,但是关键的时候还是不会掉链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43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