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75章 力战群雄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薛绍走到了政事堂的门口,已经可以看到里面端坐着的许多尊大唐朝堂上的大神们。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战场上的近身厮杀,更加见多了惨烈死亡,薛绍感觉此刻自己的内心是相当的平静。哪怕明知道今日这一场会议很有可能是自己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也有可能是大唐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但是薛绍就是紧张不起来。

杀人不过头点地,对于经历了太多生死的薛绍来说,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称得上是“大事”了。

面带微笑步步从容的走进了政事堂之后,薛绍对着武则天与裴炎等众多宰相大夫们拱手拜了礼,在最末位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现场的气氛很压抑,无论是武则天还是裴炎仰或是任何人,脸上的表情都相当的严肃,如临大敌。唯独薛绍神态轻松举止从容,仿佛与眼前的局面很是格格不入。

该来的人,都来了。

武则天最先开腔,说道:“薛绍,你今日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煽动朝臣还敢当众羞辱宰相,有些过了。今后,不得再犯”

“臣知错。臣以后不会了。”薛绍拱手一拜,算是认了错。

可把裴炎给气得胸膛鼓起胡须直抖当朝辱骂宰相、还诋毁宰相通敌卖国,就被你这样三言两语给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

这分明就是包庇纵容

在场众人都是在朝堂之上混了几十年的人精,查颜观色的功夫全都非比等闲。御史大夫骞味道就坐在裴炎的对面,看到裴炎气成了那样,他马上坐直了身子对武则天拱手一拜,说道:“太后,薛绍今日之举已不是犯错那么简单,他分明已是犯了罪,岂能三言两语就此盖过”

“骞大夫,你身为位比宰相的御史大夫,怎能不分轻重缓急”武则天一点也不给面子的当众斥道,“现在是讨论这件小事的时候吗”

“小事”骞味道愕然。

“今日御前会议,是要商议重大的军国之事。”武则天有点恼火了,“薛绍最多就是触犯了违反朝堂纲纪之罪,之后交由殿中侍御史着情判罚便可轮得到你堂堂的御史大夫,将事情拿到御前会议上来说吗”

“呃”骞味道直轮眼珠子一张老脸抽搐了几下,无言以对。

薛绍反倒是笑了,“太后,臣也有那么一点不识时务,很想在这御前会议之上浪费大家一点时间,听骞大夫说上一说,我薛绍究竟所犯何罪我是捏造了哪件事实,还是污蔑了哪位王公大宰”

“你”骞味道正待发作,裴炎怒瞪他一眼,他连忙收了回去端正坐好不再言语。

薛绍笑而不语,你说嘛,我还真期待你和我说下去。顺着你的这个话题,我就要拔出萝卜带出泥,把裴炎的所有罪状在这政事堂里说个清楚明白,看看到头来会是谁吃大亏官大就不起叫你给老子上纲上线

这时,武则天开启了话题:“今日御前会议所议之议案由尚书省吏部提出,,是关于军队将领的更迭与调整。吏部给出了一份人员调整名单,其中有十四位将领将要被调整官职或是任地来人,将案卷分发下去”

政事堂的书令使拿着一摞文书,发给在场的众人。

薛绍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妈的果然来了这一手还以为把我叫来政事堂是继续吵架,没想到是商量这件事情天才一秒记住噺バ壹

片刻后文书发到了薛绍的手上,他连忙展开一看,瞬间心头火起

议案当中涉及的将领,薛绍本人首当其冲。关于他的事情已经在朝堂上提出过了,吏部是想调薛绍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另有一位军界大佬黑齿常之,朝廷也准备将他调回来接替程务挺留下的位置,担任左羽林卫大将军。而朔方军的李多祚,也要被调回朝廷担任右羽林卫将军,和黑齿常之一同统率北衙御林军。

此外,还有刚刚接手了薛仁贵旧部屯守在新云州的薛讷,朔方军的薛楚玉、郭元振、独孤祎之与沙咤忠义四员大将,都要被调回。

另有一些薛绍不是太熟悉的其他军镇将领,做了平级调动或是职务转换,用来填补李多祚等人留下的空缺。

最后还有两位被调整职务的长安将领,就是如今率领城外渭水野战大军的党金毗和郭大封,朝廷派他们去河北听命于程务挺麾下,各自镇守代州和云州。

薛绍看完这份议案,杀人的心都有了。

这分明就是不懂军事的门外汉,凭着一颗玩弄权术的心,在对大唐的军队进行大洗牌。几乎所有的手握兵权的重要将领,全都被更换了工作岗位。

有的将军,是平级调动换了军镇。这样一来他就离开了那些有感情的熟悉的袍泽,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短时间内很难再竖立起个人威望,那自然也就无法倚仗兵权对朝堂上的这些文官构成威胁了。可是这样做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打起仗来就会无从指挥甚至是不服号令绝对是取败之源

还有的将军直接被剥夺了兵权变成一介文僚,如薛绍、薛讷和薛楚玉、郭元振等人。

薛绍心想,这份狗屁议案居然把大唐几乎所有能打仗的将军,全都挪了窝。除了程务挺和王方翼,这两个人暂时实在无法调动。因为王方翼实在太远了,数千里外的西域。那地方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王方翼一把年纪了哪里吃得消,他倒是盼着回归中原或是回到朝廷,可是裴炎等人偏就不让。王方翼本就功成名就威望不小,再加上平定西域这么大的功劳,万一王方翼回朝变成了下一个裴行俭,这绝对不是裴炎等人愿意看到的。

至于程务挺,他因为政变之前开小差溜号一事,可能和裴炎之间有了一点裂隙。现在程务挺刚刚才离开长安没几天,没理由马上就将他召回或是更换任职地点。否则,程务挺肯定知道这是裴炎在报负于他,那两人之间的关系就等同于彻底撕破脸彻底闹僵了。

程务挺对裴炎来说,总还有那么一点价值也有一点挽回的余地。所以,裴炎现在还不会这么做。

这时,吏部尚书魏玄同开始说话了:“这是吏部根据大唐的律法章程,对军队里的将领进行的例行调动。有的将军是任期已满甚至早就满了,因为战事紧张一直没有调动职事,比如黑齿常之、党金毗与郭大封。有的将军任期未满,但是因为常年累月的征战已是相当疲惫,且与家人长期离居两地。吏部按照特殊章程,予以例行调动令其回京改换职事,以彰显我大唐朝廷之恤下仁德。”

魏玄同说完了,没有人插言。

薛绍脸色紧绷,眼中精光毕露。

武则天道:“诸公都已看过了议案,但有意见,只管说来。”

“只是按章例行的官职调动,臣无异议。”专门负责审核工作的门下省最高长官刘齐贤,最先发话。

在这种议案的判决之上,没人比门下侍中更有发言权。刘齐贤这一发话,俨然就是一副先声夺人、一锤定音的姿态。

裴炎没有吭声,御史大夫管不了三省六部的这件事情,其他的大小宰相也纷纷附合,表示无异议。

薛绍见状,已是无法忍了

“我不同意”他站在起来,大声喝道。

薛绍的这一举动仿佛是在大家预料之中,因此无人吃惊,甚至无人理睬。只有刘齐贤冷冷的说了一句,“你凭什么不同意”

言下之意,你都没有在政事堂挂衔,连副宰相都不是你有资格吗

“就凭我今天已经来了”薛绍大声道,“就凭我是先帝临终托孤的将军,对军国之事有参议与否决之权我、不、同、意”

刘齐贤到了政事堂大有一点回了“主场”的感觉,不再像刚刚在朝堂上那么局促不安了。他听了薛绍的话只是冷笑一声,淡淡的道:“薛将军,有理不在声高。单凭你高喊的我不同意这四个字,是无法驳倒政事堂的重大议案的。”

武则天接了一句,“薛绍,说出你的理由。”

“好”

薛绍慷慨的应了一声,大步走到政事堂的中央,先对着魏玄同问道:“魏尚书,薛某斗胆请问于你吏部是干什么的”

魏玄同被他这么一问有点恼火,“吏部为六部之首,统领天下百官,又何必问”首发

“对,吏部是统领天下百官。”薛绍说道,“那我再问魏尚书,吏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让百官更好的效力于朝廷、治理好百姓,为帝分忧为民请命”魏玄同一板一眼的答道。

“说得好”薛绍冷笑一声,说道:“吏部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为帝分忧、为民请命,为使大唐繁荣昌盛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我大唐更加太平安乐、繁荣昌盛,对不对”

“”魏玄同眨了眨眼睛,感觉有点像是被薛绍下了套,但一时都无法查知这陷阱在哪里,只好吱唔的应了一声,“对”

“说得好。”薛绍微然一笑,说道:“我相信,不止是吏部,所有的大唐官员都应该追求国家太平百姓安乐,大唐繁荣昌盛威服四海。换句话说,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所有的大唐官员,都应该致力于并服从于国家利益魏尚书,我说得对不对”

魏玄同长吸了一口气努力的琢磨了半晌,终于是一点头,“国家利益对”

“那么,好”

薛绍长喝了一个“好”字,让魏玄同周身一震我中他的计了吗

“既然吏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那么为何,你们这一次提出的议案,却将要极大的损害国家利益”薛绍闷哼了一声,“吏部口口声声说,按例、按例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究竟是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还是你们吏部那一套盲人摸象、按图索骥、墨守成规的按例至高无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88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