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44章 敲山震虎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最近洛阳的朝野上下和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同一件事情,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那就是太平公主再次向大唐万民诠释了一回,什么叫做“宠冠天下”。

事情的起因原本不值一提,那就是太平公主想要借金谷园一用,至于用来干什么,她没必要向谁解释。大唐的公主办这么一点事情还能主动向朝廷请示一下,那就已经是很低调了。

负责管理金谷园的衙门官员自然是诚惶诚恐的马上答应,还主动派出了吏员和工匠对金谷园进行清缮和打扫。但是幽居于偏殿的皇帝李旦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特意去求见了一回武则天,以“拉家常”的形式向武则天提出了请求,说既然太平皇妹喜欢金谷园,不如就赐给她罢。b小说r

虽然同为武则天的子女,但是李旦几兄弟远没有太平公主和武则天那么亲近。李旦提出这样的请求,明显是在示弱和讨好母亲及妹妹。

武则天大概也是对李旦的这个态度比较满意,于是说既然天子金口已开,就必须照办。

就这样,原本归于属大唐国有的西晋古迹、洛阳名景金谷园,从此归属于太平公主的私人名下。

其实,太平公主得赏这种事情本不足为奇。真正引起大家注意的,是自从嫁为人妇之后,太平公主只在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再无抛头露面。此次她“借”来金谷园是为了给新任洛阳令魏元忠操办烧尾宴,这本就是一个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活动。现在加上武则天和皇帝的推波助澜,朝野上下的仕民百姓不禁想道大唐第一公主,从此就要粉墨登场于政坛了吗

金谷园的烧尾宴,盛况空前。

原本以魏元忠的资历威望和官品衔级,是不会有那么多人来赏脸赴会的。就算他是一名风头正劲的朝堂新贵,那也不足以惊动众多宰相尚书和皇亲国戚这种级别的权贵。结果烧尾宴的当天,大唐中枢三省六部九卿的所有最高长官和政事堂的宰相们,几乎全来了。还有李家的皇亲国戚和武家的子侄们,也都来了不少。

既然都有了武则天和李旦在背后联袂推助,凡在洛阳的官员都得赏脸,否则岂不是不给太后和皇帝的面子了

这一场宴会,显然已经越了“烧尾宴”本身,继而演变成了一场政治交流会。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魏元忠仍是惊呆了。虽然他也见过不少大场面了,但这样的事情还真是头一遭经历。最后,魏元忠当然是借此大大的风光了一把,从此他这个洛阳令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声响彻整个洛阳。首发

但真正获益最多的,是太平公主。

朝廷迁都,本就万象更新。金谷园一宴,使得一直退居薛绍身后的太平公主,摇身一变成为了满洛阳和新朝廷的风云人物。

烧尾宴罢后,薛绍和太平公主双双入宫谢恩。幽居于偏殿的皇帝李旦形同虚设手无寸权甚至没有太多的人身自由,但是请自己的家人吃一顿饭的权力终归还是有的。

于是薛绍和太平公主,与武则天一同赴了这一场“家宴”。

李旦的妻刘氏现在已是皇后,她带着五六岁的皇太子李成器一同参加了家宴。同时赴宴的,还有李旦的另外几名嫔妃。

宴会本身没有什么可提,有武则天在场,李旦和他的皇后嫔妃们无不战战兢兢。与其说是在吃饭,还不如说她们是在受审。

但是有两个人引起了薛绍的注意,先就是皇太子李成器。

薛绍很清楚的记得历史上的李成器,身为李旦的嫡长子,他最应该继承皇位,但是却成了大唐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让皇帝”。原因,当然是因为他有一个在历史上更加鼎鼎有名的弟弟,唐明皇李隆基。

而这一场家宴,也让薛绍“见”到了李隆基。只不过现在这会儿,他还窝在他母亲窦德妃的肚子里,眼看就要十月临盆呱呱坠地了。

有一件事情薛绍不可能忘记,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正是死在她的好侄儿李隆基的手上。同时在李隆基的刀下香销玉陨的,还有上官婉儿

看到李旦这一家人,薛绍没理由不想到这些。因此这一餐饭,薛绍是吃得有些心烦意乱。

武则天显然是对薛绍的情绪变化有所觉,于是趁着一次薛绍来给她敬酒,她说道:“你怎么心事重重”

薛绍便说,近日事多,金谷园一宴颇费力气,改旗易帜劳心费力但仍旧进展缓慢,因此稍稍有些疲累之感。

武则天没再多作追问,却仿似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你去了一趟长安刚回来,西京那边情况如何”

薛绍的心中稍一凛神:这话问得蹊跷西京情况如何,问得如此漫无边际,莫非她是另有所指

“西京一切如昨。”于是薛绍也答了一个漫无边际。

“留守的老宰相刘仁轨都去了,岂能一切如昨”武则天说道,“近日来本宫正在遴选一位大臣接替刘仁轨,担纲新的西京留守。你觉得你的兄长,薛顗如何”

薛绍的心里顿时一醒神这不妙

留守西京的人选至少也得是宰相级别,要么位高权重要么在朝堂之上德高望重。因此,怎么也轮不到薛顗这个刚刚在朝堂之上立足不久的司农少卿。首发

敲山震虎

薛绍已经完全听出了武则天的弦外之音,她一定是知道了一些什么

“太后,臣以为家兄还不太够格,担任西京留守。”薛绍道,“其实,臣倒是希望司农寺和国子监都能早一点搬迁过来落户神都。这样家兄和舍弟也能一并迁居洛阳,我们一家就能团聚了。”

武则天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仿佛是对薛绍的这个回答比较满意。因为薛绍这话里表达出了几层意思,一是薛顗位卑言轻不足以成事;二是不希望薛顗继续单独的留在长安,以免再次遭受李温之流的骚扰。迁居洛阳之后,薛绍自己可以“监督”他。

虽是轻描淡写的支言片语之交流,武则天问清了薛绍的态度,而薛绍隐隐就看到了暗藏其间的刀光剑影。

家宴罢后,太平公主像儿时一样腻在武则天的身边撒娇,还扬言今晚要陪母亲去睡。武则天虽然没有答应,但顺势就将薛绍和太平公主一同请到了她居住的宫殿,说要和太平多聊一些家常。

薛绍心里哪能不清楚,自己这个心细如城府精深的丈母娘,是在等着自己主动向她说明一切情由。假如自己错过了现在这个楔机,那无疑就是心中有鬼刻意隐瞒。等她开口说破或是由得他人揭,自己和大哥就已经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百口莫辩了

曾经李治在世之时,二圣来了洛阳一般都住在贞观殿。这次迁都来了洛阳之后,武则天却没在贞观殿住过一天,而是选择了贞观殿西侧的迎仙宫,住进了集仙殿里。

迎仙宫内外,皆由千骑把守。

随着越来越多的权力往武则天手中集中,千骑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个曾经由太宗李世民组建、只负责陪同皇帝打猎的私人小卫队,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最重要的宫廷武装。

在陪同太平公主和武则天进入迎仙宫时,薛绍特别留意了一下那些千骑卫士,其中居然没有一个是自己认识的了。看来之前自己听到的某些“小道消息”倒是真的,那就是,至从上次自己带着程务挺闯宫见驾之后,千骑再一次进行了内部大清洗。估计现在,这个离皇帝最近的千人队伍,其中已经全部是武家死忠,再也找不到一个自己平定白铁余时,所带过的那些麾下部曲。

这时,薛绍不得不联想到了镇守皇宫的羽林军。千骑是离武则天最近的心腹卫队,羽林军则是保卫皇宫内廷的主力队伍,也是具备远征实战能力的皇家亲勋部队。近几年朝廷动荡频仍,武则天几次扩充羽林军,人数已经由以前的总数六千左右,升级到了左右羽林卫各有六千余人,加起来刚好是差不多一个“军”的建制,一万二千五百人。

虽然现在左右羽林卫各设了一名大将军李多祚与张虔勖,但两卫人马形同一体,李多祚就是羽林军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

“一但政局有变,羽林军和千骑都具备厘定胜负、扭转乾坤的能力”薛绍鬼使神差的想到了这件事情,冷不丁的心脏都收缩了一下我为什么要想这个呢好吧,不管怎么样,李多祚能够担任羽林军的最高统帅,对我来说是件好事。可是现在武家子侄正在依次鸡犬升天,权欲飞膨胀。他们不可能没想过要拿掉李多祚这个碍眼的家伙,改由他们自己来执掌羽林军,这个最有具有含金量的皇家亲勋部队。

“我必须阻止这样的事情生。类似的人物还有洛阳令魏元忠,夏州都督府的代理长史刘幽求也该扶正了,朔方军的主要战将薛楚玉与郭元振等人也不能动”薛绍只能暗暗在心中自己计议

“这一场暂时还没有燃起硝烟的战争,其实早就已经打响了。在关键的位置上有我的人,这就是实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87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