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61章 超时代构想

书名:极品驸马 作者:萧玄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4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寒冬就降临了。

这是薛绍穿越之后度过的第一个冬天。他现,大唐时代关内的天气并非像21世纪的北方那么寒冷,降雪不多也不是特别的干燥,最冷时也不过零下三四度的样子,倒有点像现代江南的气候。

这非常有利于冬训的进行。

大唐的所有军队,都是要进行冬训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冬天没有农忙。

北衙讲武近在咫尺,千骑和羽林军都卯足了力气在苦炼,希望在第一次举行的北衙讲武大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军人都是争强好胜的,胜利和荣誉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再者,北衙讲武并非只是单纯的比武竞技,它还关系到吏部对武将的政绩考评。就算是最普通的士兵,如果他能在北衙讲武的大会上一鸣惊人,那也极有可能被破格提拔为将官。

二圣都直接关注了北衙讲武,而且赋予了讲武院一部份低级将官的提拔权力。虽然这个指标不多而且最高级别也只能提到旅帅,但这对普通的士卒来说,“由兵到官”是他们从军一辈子也可能无法逾越的天堑。薛楚玉那样的绝顶牛人当年从军于西域,征战五年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加入羽林军,也只是做了一名队正而已

北衙讲武,让其他的南衙十二卫的府兵眼红到想要杀人。因为目前,这一场军中盛会规定只有北衙禁军才有资格参加。这也就意味着,南衙的所有将士提着脑袋在战场上玩命才好不容易攒到的一点军功,还比不上北衙禁军在讲武大会当中夺得一个名次。

公平吗

这当然不公平

但是,谁叫人家北衙禁军是天子亲军

南衙府兵当然不敢把矛头指向皇帝陛下,于是乎,主持这一场盛会的薛绍成了“众矢之的”。

但是,他们又拿薛绍没有半点的办法

同样是人,凭什么人家薛绍就能有这样的创意同样以前也是带府兵的普通将官,凭什么薛绍就能混到天子御前去统帅禁军同样是投胎,凭什么薛绍就投在了皇亲国戚家同样是男人,凭什么人家薛绍就娶到了公主

不管是羡慕嫉妒还是恨,针对薛绍的争议再一次弥漫在了朝堂内外。御前红人薛绍,又因为“北衙讲武”在这个冬天里大火了一把。

眼见“北衙讲武”还没有正式举行就在军队里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反响,薛绍灵机一动找到了兵部尚书岑长倩,向他提议说,是不是可以用兵部的名义布一份布告,就说,目前北衙讲武只是在北衙禁军当中“试行”。一但这套方案得到了完善,就会在全军推广。到时,所有的大唐军人都有机会参与“北衙讲武”当然,仅限各卫各府选拔出来的精锐前来参加

岑长倩主持兵部的工作已有多年,凭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当下就觉得薛绍的主意绝对可行。现在,全国上下军府无一不是府兵兵源奇缺,勉强从军了的府兵也缺乏一股奋向上的激情。如果有北衙讲武做为诱饵,相信会对军队产生极其正面的督促和刺激作用,会让大唐的军人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也积极的投入到训练当中来,以期待凭借过硬的军事技术在北衙讲武当中夺魁,从而完成一次“科举及第”似的鲤鱼跃龙门

于是,岑长倩非常果断的同意了薛绍的提案,并且向朝廷做出了汇报。朝廷也是立刻拍板,准许执行。就这样,薛绍的大名和这一份朝廷的诏令一起传遍了大唐军队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现在凡是有了大唐卫士的地方,就绝对有人知道“薛绍”之名

其实,薛绍在向岑长倩说出这个提案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开创武举”的念头。这个提案本身,也很有通过武举来选拔人才的雏形。但薛绍也知道,目前开创武举的环境和条件还很不成熟,先通过北衙讲武在全军、全国进行一番预热,绝对是个好主意。一但让大唐的军人和百姓对习练武艺、提高军事技能有了热情和期盼,并形成一套成熟的选拔机制与操作模式,那时再要正式的开办武举就是水道渠成

这个时候,薛绍这颗来自21世纪的脑子挥了巨大的时代的作用。他记得,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大致成型于隋朝,但是武举却是创办于唐代。很巧,历史上开办武举的还正是薛绍的丈母娘、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

从武则天伊始,武举在中国历史上一脉相承的保留了下来,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止。

薛绍心里的想法却是,既然我都一手创办了“讲武院”并立志将它建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正规军事院校,又岂能让“创办武举”这样的事情再让武则天去办首发

先用“武举”从广大百姓和军队的各个角落里广泛的遴选人才,再将其中的精锐选入讲武院来学习深造,再由讲武院向军队里输送各类军事人才这样一套完整的时代的军事人才培养构想,已经在薛绍的脑子里面逐渐成形了。

如果这个构想能够成为现实,薛绍知道,那用不了多少年自己真的会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武宗”。

理想是远大的,但事情要一件件的来做。目前,薛绍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了这一次的北衙讲武上。随着大会日期的一天天临近,薛绍越来越忙,夜不归宿都成了常事。

有了此前的几次争吵与冷战,现在太平公主更加懂事也更加理解薛绍了。

这一次薛绍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回家了,太平公主居然亲自带上煨好的补汤来了北衙探望薛绍。她既不吵也不闹更没有半点愠恼的表现,但是非常固执的一口一口亲自喂着薛绍,“逼”着把一整罐汤都喝光了。

然后,太平公主自己乖乖的回了家。

薛绍无疑是很感动,他身边的所有人都一致来劝让薛绍今晚回府一趟。他们说,讲武院再忙也还有我们撑着,将军千万莫要冷落了太平公主这么温柔体贴的好妻子

薛绍也就不再矫情,将重要之事对属下做了一番交待之后,他骑上威龙宝驹就直奔太平坊。新 手机端:

在离太平公主府不远的里坊街道中间,薛绍看到了一辆熟悉的太平公主府专用制式的马车正从往对街驶去。这附近一大片全是太平公主府的地界,显然那辆马车是刚刚从太平公主府里走出来的。

薛绍正准备开声问一句是何人车马,那马车倒是自觉的停住了。车上下来一人,穿着一身简约朴素的襦裙女装戴着一顶长及脚腂的黑纱帷帽,就在街边拜倒了下来。

“贱妾拜见夫君”是陈仙儿。

薛绍不禁有点好奇,这种流行于武德年间的及脚帷帽早就过时了,现在的大唐贵族女眷出行戴的帷帽最多只遮到腰间,大多数的都是飘抚在胸前卖弄性感。陈仙儿的这一身打扮显得极其保守,甚至可以说是古板老土。

“免礼。”薛绍问道,“天色已晚,你穿成这样要去哪里”

“回夫君话,贱妾这是这是”陈仙儿耷着头,有些吞吞吐吐。

薛绍眉头一拧,“怎的像做贼一样难不成你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陈仙儿顿时就慌了,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就磕起头来:“夫君明鉴,贱妾万万不敢越雷池半步”

薛绍不由得咧了咧嘴,“起来说话,大街上的跪什么跪。你若有事要办,就去办好了。我只是出于好奇随口问上一问。”

正说着,太平公主闻声从府里走了出来,“咦,夫君回来了仙儿你不是去见你娘舅了吗,怎么又跪在这里”

薛绍略微一愣,“她舅舅”

陈仙儿这才说道:“是的,我舅舅刚到了长安,住在郭元振郭将军家中。我表妹郭夫人派人来请,让我过去拜见舅父大人。”

薛绍眨了眨眼睛,“岳丈来了,居然都没听郭元振说起过。”

“你们两个大男人都把整个人都扑在了北衙,又哪里还知道家中之事”太平公主数落了一句,又道,“仙儿你快去吧天色将晚了,你去回。”

“是,殿下。”

陈仙儿刚要走,薛绍说道:“仙儿,跟你舅舅说一声。明日不妨来府里做客。”

“多谢夫君,我一定转告舅舅知道”

陈仙儿再次登上马车走了,太平公主喜出望外的上前来,“夫君,你终于肯回来啦”

薛绍呵呵直笑,“你都亲自跑到北衙去寻人了,我哪里还敢不回来”

“胡说,我哪有去寻人我只是去送汤而已,嘿嘿”太平公主笑得贼兮兮的,欢喜的挽住了薛绍的胳膊拉他一起进府。

薛绍顿觉婉尔,别说,太平公主干的一些事有时候的确是蛮可爱的。她如果是咄咄逼人的跑到北衙去要人,薛绍或许也会回来,但回家后的场面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温馨。但她只是跑去送一碗汤只字不提要薛绍回家的事情,这既在同僚面前给薛绍留足了面子,又达到了“寻夫归家”的目的。

小伎俩,其中却蕴含了为妻之道的“大智慧”。薛绍越觉得太平公主真是冰雪聪明,非比凡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23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