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有合适的合作对象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1

刘富贵连忙摆了下手,“那倒没必要,你能帮我们到这种程度,已经不知道怎么感谢了,又怎么可能再让你去保证什么”

陈哲也没有继续往深里说。

而是解释道:“其实在青苗基金成立之前,我们就有这个想法了,毕竟,九天科技也不一定,就一直有这个能力持续往里面投钱,这不是最好的良性循环。

“所以,以这个基金的名义,因地制宜的,在当地扶持起一批小微集体企业,然后把盈利再投入到实验学校的教育上,形成源源不断的输送供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也才算最合适也最健康的循环模式,等以后这一批批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了,如果能再回来继续建设自己的家乡,那就等于是直接完成一代又一代的新老更替。

“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又何尝不能携手完成发家致富,直奔小康的目标呢”

刘富贵被感染到了。

嘴角带着微笑,目光里饱含憧憬,心里填满了希冀

想想都美的不得了啊

杨若就在一边剜了陈哲一眼:差不多得了哈,灌鸡汤很有成就感吗

陈哲就轻轻挑了下眉:真心不是画大饼,而是实打实的未来蓝图。

说心里话,他对于这事儿还是挺上心的。

倒也谈不上什么达则兼济天下,但是,在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改变一下身边的人和事,还是不在话下的。

教育上的现状,他看不过眼。

所以,想尝试一下竖起另一个模板。

底层劳动人民的现状,他觉的现在自己有那个能力,去帮一把。

于是,就毫不犹豫把相当大一部分的资源给堆了上去

别的不求,求个问心无愧而已

杨若很能解读他的眼神和表情。

当即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嫣然一笑,然后就继续研究那两只“蚂蚱”,觉的怎么都研究不够似的。

刘富贵那边也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一脸郑重的表情,“那什么话都不说了,这边的事情,交给我就行。”

陈哲当然不可能不放心,他向来也习惯了甩手掌柜的做派,做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既然刘富贵能主动把事儿给揽了下来,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而且,这个人给他的感觉,也还是很不错的。

年轻,有想法,也有一定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有他自己的担当。

更不要说,能和宋元走得那么近的人,陈哲也没理由去怀疑。

兄弟都信不过,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中午的时候,两个人是在刘富贵家里吃的午饭,没有什么三菜一汤,就是简单的一人一碗面,猪大油用葱花炝的锅,再加上两个荷包蛋,足够了。

但陈哲和杨若吃的很高兴,吸溜吸溜的,吃得那叫一个香。

看的刘富贵的老婆和父母都笑得很满意。

就连躲在妈妈怀抱里,之前怎么都不肯抬头见人的小丫头,都忍不住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时的转过头来,偷瞄他们几眼

回去的路上,杨若偶尔会看着开车的陈哲,出现短暂的失神。

过了好久才轻声说了句,“原来,很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过得这么清贫啊。”

陈哲眼睛盯着前面的路,“没办法,如今的国际形势,确实容不得我们自己懈怠,面对外面的群狼环伺,上面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另一个层面上。

“所以,有些侧重和忽略,都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挫折与磨难,有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儿。”

杨若轻轻在心里叹了口气,“道理我也懂,就是心里不怎么好受罢了。”

陈哲飞快的撇了她一眼。

轻声笑道:“那就更应该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啊,想得再多也没用,还不如转化成动力。

“等你觉的更有实力和能力,去造福全人类的时候,那就可以化身命运女神,直接遍撒甘露施惠于人间然后,就可以嫁给我了嘛”

杨若被这个突兀的转折,给逗乐了。

拿着手上的蚂蚱,轻轻朝着陈哲甩了一下,“什么乱七八糟的,就这么迫不及待啊要不咱俩回去之后,就偷户口本,再找个地儿开介绍信去”

陈哲乐的嘴都有些歪了,“求之不得啊,就是咱俩年龄上,好像还差那么点儿意思,也不知道能不能走一下后门。”

杨若嗤笑出声,“滚一边儿去吧你,故意刷着玩呢有意思吗”

陈哲不敢笑了,“都有些习惯成自然了,那啥,从长计议哈,就当是彼此盖个戳了。”

杨若懒得理他。

想了想,还是转开了话题,“上午你提到的那些现代化农场机械设备,国内好像还生产不了吧,你怎么考虑的”

陈哲有节奏的轻轻拍着方向盘,一脸的自信,“以前生产不了,但并不代表现在还做不到嘛。

“虎须岭那边的研发中心,已经可以启用一部分了,那批从东洋引进的高端机床设备,也可以派上用场了。

“所以,其实很多设备,完全可以当作拿过来练一下手了,几款农用机械设备而已,简单的很。”

说归说,但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暂时根本用不上那些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

但是必要的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犁、排灌机、播种机、抽水机、喷药设备,以及配套的农用车、秸秆打捆机、粮食烘干设备、一般的农机具等,还是不能少的。

从土地整理、耕整、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秸秆处理、粮食烘干等每一个环节上,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都得慢慢拿出来。

当然了,这会儿还没必要玩那些高大上的。

什么智能、全自动、替代人工作业啥的,统统不需要考虑。

国内也不缺劳动力,只需要节省大量繁重的人力工作,对于当前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还是那句话,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嘛。

再说了,中平市的这些个围绕实验学校而选择的帮扶试点,也毕竟范围有限。

陈哲只是想立起一个标杆,让大家亲眼见证一下,农业机械化是可以普及的,这就可以了。

而剩下的事情,也根本就用不着他去推动,多的是人会去主动做呢。

这就是标杆的作用以及影响力了。

所以,他完全可以忽略这个方面,只需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先把这种模式给做起来,目的也就达到了。

杨若当然看得出来陈哲的轻描淡写之余的认真,却没有直接点破。

而是轻轻安慰了一句,“其实不用过于着急的,我们还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精力,去慢慢做好的。”

陈哲就笑了笑,“放心吧,我也不是那种喜欢给自己施加压力的人,懂得张弛有度的道理。”

他其实考虑的最多的,不是设计、技术、生产制造工艺什么的。

这些东西他不缺,只要拉着工业学院的一大帮子学生打个辅助,很轻易的,就能完成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

他最愁的,反而是找哪家单位去合作。

反正他是不想再让九天科技去涉足这个领域了,那样的话,以后的公司体量,可就真的太招仇恨了。

那么,其实可供选择的目标,也就很简单了,无非也就是机械厂、农机公司等有限的几个单位。

但是,对于这些单位,他打心底是不想和对方沾边儿的。

管理制度上的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上的拖沓低下,质量管控上的将就和不严谨,这些都是他极度反感的。

作为一个搞科研的,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粗心大意。

所以,他很不想和这样的单位或者企业合作,躲着走都来不及呢。

看来,还是得请老丈人指点迷津啊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杨毅忠虽然不老,但却绝对是宝中之宝,还是很能打的那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4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