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九十四章 闲话香江电影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1

晚上,李民浩做东,宴请了金枝玉叶剧组的陈柯信导演,以及制片人曾智伟,演员章国荣、梅姐、苑咏仪等人。

而作陪的,当然就是宋元和王学涛、张维三人了。

陈哲虽然跟着过来了,却只是为了和哥哥以及梅姐见一面。

毕竟是给他留下过无限感慨与唏嘘的两位巨星级人物,可惜,却只能在梦境里化为了一道传奇的流星,虽然足够灿烂,却也道尽了遗憾。

都说残缺的美,才是最极致的美。

陈哲不同意这个观点。

在他的观念里,就算是残缺,也不能是以这样的方式做出告别,那不是残缺,是残忍。

所以,他也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影响甚至是改变一下既有的轨迹

一番热情的招呼寒暄,彼此介绍认识了一遍,这才纷纷落座,正好一大桌,十全十美。

曾智伟是个场面人,很善于调节气氛,也最懂得察言观色。

人情事故那一套,耍的贼溜。

看到李民浩的表情和态度,就知道这几个内地人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很自然的直接用了国语,“李生去内地发了大财,这是全香江都知道的,恭喜的话估计你也听腻了,所以,想来也不差我这一句。

“但是,dvd的推出,对于整个影视行业的拉动,还是肉眼可见的,而相应受益的,也是我们这些从业人员。

“因此,就算什么都不说,这份感激之情,我们也不会不记得,所以,这第一杯酒我得敬你,都在酒里面了。”

李民浩哈哈一笑,“伟哥”

话刚开口,陈哲就忍不住差点儿笑喷。

连忙摆了下手,“不好意思啊,忽然想起了别的事儿你们继续。”

众人一脸懵比,虽然觉得有些失态了,却没人会去计较这个。

唯独李民浩和宋元,都下意识的看了陈哲一眼。

这孙子一定有别的心思,不用猜都能知道。

陈哲的确是因为“伟哥”这两个字,忽然联想到了什么,就是不知道两三年后,曾智伟还愿不愿意别人再称呼他“伟哥”。

嗯,好像这会儿伟哥还没上市呢,不过很可惜,药品的成分和用途,应该早就申请专利了。

虽然,后来辉瑞在各国的专利,并没有得以保住,但这种药品却绝对是卖疯了,真的跟抢钱似的。

要不要插一手

他这边遐思无边,李民浩这会儿却没法追问,只能把话题强行拉回到原先的氛围里。

他轻轻和曾智伟碰了下杯,“伟哥是真的高看我了,真的不敢居功啊,说实话,真要说有这么一份功劳的话,那个人也不是我,而是咱们这位陈哲。

“dvd播放机,就是他一手研发出来的,所以,伟哥你要是真想谢的话,他才是主角。”

曾智伟反应相当快,“老弟,那这杯酒看来是不喝不行了,能不能给个面子,让我略表敬意”

陈哲当然不会驳了这种面子,花花轿子人人抬嘛。

当下端起自己的果汁杯子,笑道:“场面话我不太会说,我就是个宅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所以,有什么怠慢的地方,大家包涵一下。

“感谢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反正只要大家都能从中受益,那就让这样的事情,以后多来几个呗,能赚得到钱,才是最实惠的嘛。”

曾智伟笑得更欢了,“这话我喜欢听。”

陈柯信就在旁边一唱一和的跟着点头,“的确,这两年香江的电影,可是每况愈下了,如果真的能另辟蹊径,那也算是电影人的万幸了。”

他这话倒也不假,因为这确实是香江电影的现状。

而真要论香江电影的巅峰期,那就不得不说提一个年份

不是90年代的哪一年,而是年。

那一年,香江电影总票房第一次超过了10亿,而那会儿的平均票价,还保持在2223元的水平上。

而再次总票房超过10亿的年份,就是19911993这连续的三年了,但那会儿的平均票价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从1991年的30元,冲上了1993年355元的高度。

然后呢

1994年全年总票房是97亿,1995年这个数据,就跌到了78亿,而平均票价,却已经涨到了45元。

如果这个数字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从观影人数上,就能很清晰的看到这种变化了。

巅峰期的香江电影,也就是年,观影人数为4500万人次。

什么概念呢

就是相当于当年全香江每人进电影院看了8次电影。

因为那会儿香江人口不过560万。

而19911993年期间,观影人数就已经从3600万,降到了3100万左右,而到了1995年,这个数字是1745万。

是不是很触目惊心

但这就是现实。

所以,真正的香江电影巅峰十年,其实应该算是19993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年观影人数,一直保持在3000万以上。

而从1995年开始,这个数字就再没有超过2000万这道线。

由此可见,所谓的另辟蹊径,终究是镜花水月,啃点儿老本还可以,但是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那就真的很困难了。

这不止是市场规模与人口底蕴的问题,也是资本逐利与无法节制的贪婪所决定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一大批的从业人员。

而内地的电影圈子,在90年代到21世纪最初的几年,却恰恰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同样落魄,没有完成两地的无缝对接。

要不然,华语电影说不定就真的是另一番境遇了。

而陈哲,却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一个真的可以抓住一线生机的机会。

所以,他对于陈柯信的话,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但还不至于当面让人难堪。

所以只能笑了笑,“说实话,如果香江电影真的想另辟蹊径,那么除了走出去之外,其实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了,所谓的走出去,可不是和以前一样,只是在亚洲范围内转圈子,而是好莱坞或者欧洲市场。

“而这里面,就会有一个文化差异上的问题,让香江再出一个李晓龙的想法,是很难办到的。

“程龙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也才成功了一部红番区而已,想要真的在那边立足,还需要一部真正的大制作才行。

“所以,欧美对于咱们在文化上先天性的排斥,是不可能避免的,这条路,终究不是那么好走啊。”

李民浩和宋元就知道,陈哲这是在做铺垫了。

这孙子,从来都是恬淡少语的性格,但只要说得多了,那肯定就有别的企图。

再联系一下当初陈哲曾经和他们说过的话,那就再明显不过了。

倒是章国荣这时候却主动开口了,“这么说,你其实是不看好香江往好莱坞那边发展的”

哥哥的国语还是很地道的,毕竟专门练习过,就是不一样。

这里要插一句题外话,很多人都知道霸王别姬里哥哥的国语配音,是杨立新给配的。

却不知道,其实杨立新只是配了一部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哥哥的原声。

听不出来吧但这是事实。

从这一点上,就能知道哥哥的国语水平是怎么样的了。

陈哲看了他一眼,报以微笑。

却摇了摇头,“也不算是不看好,而是要讲究个方式方法,打个比喻,就算程龙在那边成名了,但也给香江电影,带不来太多的改变。

“毕竟,他那叫融入好莱坞,却不能说明是香江电影走进美利坚,这里面有什么区别,不用说得太明白了吧

“所以,真正能保住香江电影薪火传承的,其实还在内地。”

曾智伟和陈柯信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章国荣则选择了沉默以对。

至于梅姐和苑咏仪,那就是打酱油的。

所以,这会儿最适合说话的,反而是李民浩。

他也没有客气。

直接问道:“内地的电影市场,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发展的起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6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