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十五章 实践与经验结合,才是王道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1

杨毅忠可不是一般人,那是上过战场,混过官场的牛人。

稍加思索,就明白了陈哲的算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陈哲报以微笑,算是默认。

其实,他的想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在相关于dvd的开发上,陈哲可以免费授权给合作方,换取合作方来安阳建立一个合资厂,主要就是生产dvd播放机的激光头所需的零部件。

至于计算机光驱的生产,陈哲不打算现在就涉足。

在哪儿建厂是人家的事情,也不会强求。

而最关键的,就是关于那座晶圆厂了。

陈哲的打算,是由索尼和飞利浦联合出资,在安阳投资一条05微米8英寸生产线。

明面上,是为了供应东升电子的dvd播放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所需要的芯片。

而实际上,却只会派过来一个小团队,主导权还是陈哲的。

这样以来,等正式投产的时候,估计已经是一年半之后了。

如果再加上不断调试与工艺制成上的摸索与改进,那就是一年半或两年的事情了。

估计到了那会儿,别说这条05微米制程的生产线了,或许都可以抛开035微米的制程工艺不谈,去关注025微米制程的新一代生产线了。

这样以来,落后两代的水平,也就没有了转让变卖的阻碍。

所以,陈哲只需要和对方在私下里,签署一份为期两年的隐性强制条款,就能在两年之内,按照约定的价格,顺理成章的接手这座晶圆厂。

对于索尼和飞利浦来说,压根儿就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得到抢先一步占领整个dvd光驱的市场。

何乐而不为

飞利浦能吃下的利益只会更大,因为阿斯麦的光刻机,就能吃下整个晶圆厂近20的投资额了。

而现在的阿斯麦,可不是后来那个舍我其谁的霸主。

这会儿,它还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尼康和佳能后面,谨小慎微的步履蹒跚呢。

像这样一个单子直接砸到脑袋上的事情,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啊好不好

当然了,陈哲就算是想得再好,也不代表别人就会像个提线木偶似的,随着他的想法打转儿。

所以,这里面,不排除会有诱发任何意外的可能性。

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看的,终究还是面对面的交锋。

真要以为手里握有足够的筹码,就可以想当然的认为胜算十足,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不是傻子,就是疯子。

反正不会是一个正常人。

陈哲是一个正常人,所以他相当的清醒。

这让盯着他一直看的杨毅忠,感觉十分欣慰,“那么工业学院是怎么一回事儿技术又从哪儿来”

陈哲看到话题终于回到了工业学院上,却没有直接从工业学院这里进入。

而是绕了个弯子,“您知道国内工业落后在哪些方面吗”

他说的是一个疑问句,却不需要杨毅忠去回答。

而是自认而然的继续说了下去,“是精密机床和材料,材料这个东西吧,说实话,有时候就是全凭运气,它没有捷径,靠的是时间和经验的沉淀以及积累,是反复的试错和排除。

“这也是为什么说,一家实验室最宝贵的财富,一定是数据的原因所在了。

“因为就算是那些失败的数据,在别人眼里,也足以大幅度缩减重复实验的时间。

“这个咱们暂且不提,而另一个,就是精密机床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控机床。

“国内为什么连仿制都做不到除了材料的原因之外,也是因为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在国外也叫pc系统,或者称为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国内在这一领域,只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现在就算进口,也只能买来通用类型的,至于高精尖配套的,那就不好意思了,人家不卖。

“我们可以仿制硬件,就算精度达不到,用的时间也不长,但是最起码,还能可以拿来应付应付。

“但是数控系统这个玩意儿,会涉及到高精密度的程控设计,看起来简单,无非就是机械执行指令的流水线,但一点点差距,就是天上到地上的距离。

“这也是压在国内工业领域头上的两座大山。”

杨毅忠听的很仔细,也很有耐心,也会偶尔用笔记下一些东西。

这是他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

听到陈哲不说了,才疑惑的抬头,“这和工业学院有关”

陈哲点了点头,“相当有关,因为我需要大量的基础实验人才,高端的临时不需要,但是必须有一大批能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科研人员,而工业学院那边,就有现成的。”

杨毅忠瞪了他一眼,“我问的是技术,技术哪儿来”

陈哲尴尬一笑。

却理直气壮的拍着胸脯,“理论我这边有一些,至于硬件方面,就要蹭那个晶圆厂了,因为光刻机从本质上来说,其实也是一台数控机床,还是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一台极其精密的仪器。

“只要有一个精通软硬件的带头人,有足够的工程师,在关键的各种微调中,积累足够的数据与经验,就能摸透它的系统和结构,进而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嵌入式系统。

“而这个嵌入式系统,只要稍微改动一下,就能做出多轴加工中心或者车铣一体机,您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啪”的一声。

杨毅忠一拍大腿,差点就激动的跳起来。

今天在大侄子面前,终于彻底失态了,“做,一定要做,砸锅卖铁也要做。”

他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那意味着劈开了国内工业发展之路上的那座山,意味着军工、航海、航天等国防领域的就地腾飞,意味着很多,很多

陈哲却苦着脸,满腔的幽怨:您下次能直接拍自己的大腿吗

杨毅忠最终还是离开了座位。

在客厅里来回走了几圈,才慢慢冷静下来。

思维恢复正常,也终于察觉到了某些疑点,“但是据我所知,国内的研究所,好像在前两年,就已经仿制成功了一台光刻机吧怎么就没见他们做出什么数控机床”

陈哲轻轻揉了一下自己的脸,“这就是我不愿意和这些机构,掺和在一起的原因所在了。”

杨毅忠再次眼睛一瞪,“好好说话。”

陈哲偷偷撇了下嘴,“我知道那台光刻机,就是仿制的nec的2微米分步重复投影光刻机嘛,但那只是个样子货,是造不出芯片的。

“听说他们还在研发0微米的,但在我看来,那都是无用功,是个死循环:研发、出成果、验收、获奖、供起来做纪念、再投入资金、研发

“您说,这能起什么作用又积累到了什么经验和技术,于国于民,又做出了什么有意义的贡献

“您要知道,光刻机这东西,别说不能用了,就算能用,还得讲究一个良品率和工作效率呢,所以,抛开了系统和精度,无法应用于商用,只专注于荣誉,是有失偏颇的。

“您要知道,每一代晶圆厂的生产线,都是用订单喂出来,然后还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实践,调整,进而提升工艺制程。

“起步晚了,就要奋起直追,但无论怎么追,也是要实践与经验缺一不可的,而晶圆厂和工业学院,就是两条腿,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快,然后才能学着去跑。”

杨毅忠默然,因为有些事情,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他虽然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

但是,他相信陈哲的话,都是真的,因为这个是瞒不了人的。

而同时,陈哲今天给他的印象,还是让他在心里极为感慨。

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2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