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项目与钉子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1

随着南老这边操作系统项目的正式启动,陈哲也开始盘算着,怎么去重新整合研发中心的结构体系了。

毕竟,安大的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差不多也快要结束实习了。

至于他这边,能从这些人里招揽到多少,那还要看最终的工作效果,而这项工作,也一直由赵敬在负责。

本校的应届毕业生,倒是问题不大,全部留下不可能,但留下一半左右,还是有些把握的。

而这对于研发中心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毕竟,随着东芝那边一大批实验仪器和精密设备的到来,研发中心这边,其实具备立项条件的科研项目,会有很多。

但是相对于紧缺的科研人员,在这个事情上,就有些需要慎重了,闹不好还得做出进一步的取舍。

所以,这已经成了陈哲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他已经从李民浩那边,借调了不少的人手,开始前往各大高校,进行相应的校招工作。

当然了,他并没有把目光放在那几家顶尖的学府上,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哈工大、西北工大、成电等专业高校上面。

还是那句话,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定就需要那些所谓的高手,只要基本功扎实,水平中等靠上,差不多就足够了。

陈哲甚至觉得,别说硕士博士了,就算全部都是本科毕业生,他也能把这些人给带出来。

毕竟,真正需要天赋的,还是那些项目负责人或者学科带头人。

而陈哲觉得在这方面,自己还是“能一个打十个”的。

所以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样的道理,放在这里也是适用的。

况且,还有工业学院的那些老教授,也在一直帮衬着他。

这些人可都是一把好手,也很能替陈哲分担一些工作,用一句老当益壮来形容,还是绝对不为过的。

这也是陈哲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把他们当成宝藏的原因了。

而当前由他们带领的几个项目组,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gs手机以及声卡与显卡两个研发上,也都进展的相当顺利。

这里面,有陈哲从整体上的统筹调度与进程把控的原因。

但具体的团队协从,以及具体事务上的管理,却一直都是这些老教授在亲自把关的。

所以,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为如此,他暂时对于顶端人才的需求,并不是特别的迫切。

南广义和景如章两个人,那属于特殊情况。

所以,在别的项目上的未来主导,他既可以自己去慢慢寻找,也不耽误从现在开始,就在内部进行培养。

这两种方式,同样可以兼而有之,反正只要有合适的,他绝对不会错过。

毕竟,梯队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肯定是越早解决就越好的。

至于新项目的立项,他还是决定等到招聘工作结束之后,再综合一下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去做出抉择。

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等得起的。

但他自己也不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比如那个闪存。

为什么一定要从东芝手里拿到闪存相关的专利技术

就因为它的应用领域太广了,拿不到手,就是九天科技的一块短板。

小到存储卡,大到p3、u盘、手机、数码相机、固态硬盘等消费电子产品,甚至是以后的汽车、工业、通信、物联网以及其它的相关产业。

可以说,闪存技术覆盖的范围还是相当大的。

而基于闪存技术派生出来的nand和nor两个分支,就属于各具优势,需要应用于不同场景的亲兄弟了。

前者成本低、容量大,但读写速度慢,后者则恰恰相反。

当然了,闪存的速度和性能,不只是取决于架构设计和接口,和操作方式效率、频率也脱不开关系。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陈哲现在是可以直接实现c颗粒技术的。

他完全可以把存储容量,直接推到或者256上。

因为今年的闪存芯片市场上,已经有3264容量了。

而拿出和256的闪存芯片,就可以在今年圣诞节或是明年暑假,直接推出p3。

不需要机械微硬盘,直接走小巧、轻便的简约风。

甚至都不需要装在包里,直接挂脖子上当个饰品都完全可以。

这样以来,相较于随身听,不管你是卡式的还是碟式的,这种差异化上的优势,就立马突显出来了。

至于音乐手机,这个可以适当的往后推一下。

因为不管是p3还是u盘,想要推上市场,可不仅仅是一款电子产品上市那么简单。

它还涉及到了接口协议,以及驱动适配的问题,而这个,可就不是陈哲这边一家的事情了,是需要和相应的pc生产厂家联合协商的。

这个,就不太适合九天科技去做了,能出面的,只有在老美那边成立的矩阵科技。

在这方面,陈哲其实也早有布局,前不久让赵敬给陈瑞送过去需要申请的专利中,就有几项是关于硬盘方面的。

比如巨磁阻效应磁头技术,就是可以进一步使磁头敏感度提升,进而提高储存密度的新技术。

而且,陈瑞也已经抢在希捷前面,以此和康诺以及昆腾联合组建了一家新的公司。

新公司还是叫做康诺,也是以康诺为基础,合并了昆腾的硬盘驱动器业务部,再加上矩阵科技投入的资金和专利技术。

这样以来,矩阵科技反而以37的股份,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原康诺公司占股34位列第二,康柏和昆腾公司则落在了后面。

而且,那边马上就要拿出新产品了。

要知道,巨磁阻效应磁头和r磁头虽然工作原理类似,都是利用了磁阻效应。

但是,巨磁阻效应磁头使用自旋膜的电阻变化效果,却数倍于r膜。

也就是说,即使磁场变化不大,gr膜的电阻也会有较大的变化,这也是巨磁阻效应磁头灵敏度得以提升的原因。

而这,就是综合采用多种材料的多层结构,对单层结构的碾压。

最为关键的,还是两者在制造成本上,是基本上没有差距的,无论是在存储密度还是读取功率上,gr都占有巨大的优势。

而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让康诺联合矩阵科技,提前两年推出uda66规格了。

毕竟,相对于现在的uda33,uda66在数据传输速率上,可是前者的两倍,正是市场最受欢迎的。

大不了,还可以拉着ib和希捷、迈拓一起嘛,了不起交叉授权一下技术专利而已。

对于这个,陈哲向来是持开放态度的,毕竟在他的观念里,机械硬盘独大的时间,也就还能坚持十来年左右,固态硬盘取而代之,肯定是早晚的事情。

只要借此机会,在相关的协议标准里插一脚,拿到点儿话语权什么的,那就算是皆大欢喜了。

比如参与一下在总线、接口上,新一代协议上的标准制定什么的。

这样想着,陈哲正打算抽时间联系一下陈瑞呢。

结果想啥来啥,那边堂哥就直接把电话给打进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845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