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七章 搞什么标准之争?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1

要知道,后来的高通,之所以会被称为专利流氓,那绝对是因为人家确实有耍流氓的资本。

迪士尼之所以和高通并列,那是因为人家迪士尼,在版权意识上敏感到了变态的地步。

对此,有个极具讽刺的笑话,就很生动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说如果一个人流落在了不知名荒岛上,最好的求救方式是什么

答案就是在沙滩上画个大大的米奇老鼠,然后,迪士尼就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并对你提起侵权诉讼。

但高通呢

它就不是以这种方式去维权了,而是为了维权而维权。

这家公司为了将专利优势发挥到极致,后来围绕着功率控制、同频复用、软切换等技术,开始了自己的cda专利壁垒的构建之路。

它不仅仅只是自己申请专利,还发动自己的律师团队去到处玩碰瓷、打压、诉讼、收购等组合拳,耍的相当简单粗暴。

但效果却是刚刚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

天真

人家不但几乎把cda的核心专利几乎申请了个遍,还申请了海量的碰瓷专利,用这些碰瓷专利保证其核心专利。

简单地说,就是我新申请的碰瓷专利,就是原有专利的延伸,或者说就是技术里的一环,你不要碰哦。

碰了就得交钱,懂

这样一来,相当于直接封杀了cda内外围的所有技术。

再后来,就更牛比了,它直接把这些专利技术整合到了通信标准里,cda演算法也正式嵌入了芯片。

而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发送与接收、电源管理和数模转换给整合到了一个芯片之中。

这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soc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那么多公司,都和高通进行了专利交叉授权,却依旧要向它交纳相当大数额专利费的原因了。

就是因为,交叉授权可不是一换一那么简单的,而是以规模作为单位的。

什么叫规模,一个专利体系或一个专利池,那才算得上是规模。

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高通在3g领域的布局,是多么的成功了。

至于背后作为推手或助手的,究竟还有谁,那就不言而喻了。

反正打死陈哲都不会相信,没有了华府从旁的庇护,它会野蛮生长到那种地步

当然了,现在还是1996年。

1996年的高通,全球cda用户还不到100万,虽然在本土拿到了行业标准,却还要等几年才能真正开始大展拳脚。

这会儿它玩的最好的,其实还是利用商用卫星移动通信,搞起来的运输业onitracs系统。

而这次与ar在合作上的谈判,就是为了在圣迭戈制造自己的cda手机,直接配合推进cda网络在未来全球的普及。

但是对比一下gs当前的普及率,就可以看出来cda的存在感,确实有些弱了。

因为gs用户在两年前,就已经突破100万用户了。

那么截止到1996年的今天,gs用户又有多少呢

答案是5000万。

如果有这样的基础,陈哲都不会整出一套驱虎吞狼的把戏,那就太丢份儿了。

他完全可以在gs网络基础上,直接把未来的cda和tdscda给优化整合到一起,再加上自己不断拿下的专利申请,还会怕现在的高通

要知道,cda的四大核心专利中,软切换和功率控制,现在可是属于香江四维公司的。

甚至包括用于电信系统中,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通过接入信道高效发送信号、通信系统中重传信号的装置、利用空间分集的组合模块技术等3g领域的关键性专利技术。

所以,如果有了这些技术专利,gs从2g跨入3g时代,就不需要再去小心翼翼的,绕着高通的cda原理和pake接收原理去发展。

完全可以通过交叉授权的方式,实现公平的竞争与合作。

这样以来,陈哲推出的新技术标准,就可以实现在fdd和tdd两种方式下,和gs系统使用同一时钟,完成cda和gs的双模兼容工作。

要知道,未来的cda2000,是只支持fdd工作模式的,而tdscda则仅支持tdd工作模式。

所以,只要陈哲在算法上把信号调制、资源利用率、区域切换等优化整合到尽善尽美,那么,就绝对能把高通一直压制在一定的高度。

而相关于算法以及技术整合这方面,陈哲可不会虚。

毕竟,在这个领域,他的优势太大了。

至于作为过渡产品的gprs,或许生命力也就会更加短暂了。

毕竟,gprs虽然三年前就被提出来了,但是第一阶段的协议出台,却是在明年才能形成。

所以,如果陈哲能在它出台之前,就拿着这份新技术标准找过去,欧盟大概率还是无法拒绝的。

因为如果它们不同意,陈哲转过身就能和高通的cda合作,那就等于是再次把欧洲逼回了原路上。

而结果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做小。

想想gs没出来之前,模拟网络给全世界带来的压力吧

好大的心理阴影面积啊有木有

所以,拿捏整个欧洲很简单,就看上面会不会认同自己的主张了。

如果真不会认同的话,那他就只能选择另一个方案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哲也就顺势岔开了话题,“那就别管ar和高通的事情了,赵哥你先休息两天,然后,就帮杨若整理一下实验学校的资料吧。”

赵敬愣了一下,“实验学校什么意思啊”

陈哲就看了一眼杨若。

杨若也没有客气,“他和李总搞出来的事情,打算选一些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的地方,捐资兴建一批涵盖中小学,面向贫困家庭的孩子,施行免费义务教育”

陈哲在一边翻白眼。

连忙打断她的话,“不是免费义务教育啊,是我们捐钱资助扶持地方教育好家伙,你刚才那说法,置国家教育施政方针大计于何地啊,别玩我啊。”

杨若轻声笑了一下,“你也有怕的时候”

陈哲一脸无语的看着她,最终还是没有直接反驳。

忍了,咱们有账日后一块儿再算

赵敬却大体明白是个什么事情了,眼睛一下子就精神了很多。

连忙道:“我不需要休息的,这种事情也不算什么繁重的工作,绝对没问题的你和李总打算拿出多少钱来做这事儿啊”

陈哲抬手挠了一下头皮,“这个还真没想过具体的数字,这样吧,你们先和上面谈一下,最好共同成立一个基金什么的,然后所有的经费拨款,都由这家基金去操作。

“这个基金不接受外来捐赠,就是为了保证我们自己投进去的钱,一分不差的用到实处。

“至于这笔资金是多少,就先按照一个亿去做吧,做的好了,持续不断的投入,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敬再次怔住。

就连杨若的脸上,都出现了微微的错愕,“一个亿啧啧,你俩手笔够大的啊”

国家的希望工程到现在,已经有7年时间了,从海内外接到了多少捐款呢,也不过才5个亿多一点而已。

现在这两个人一出手就是一个亿,还真是豪啊

陈哲却对此不以为意,“挣钱不就是为了花但怎么花、花的有益还是无益,那还不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干嘛这么大惊小怪的,万金难买我乐意嘛”

杨若:“”

赵敬的目光在两个人之间来回转了一圈,才说道:“这样的一笔资金砸进去,上面肯定乐意,但是,这么多的钱,得建多少所学校啊,足够几百所了吧”

陈哲笑了笑,“杨若没给你说完呢,账也不是这么算的,反正你们抽时间再聊这个吧,也不急于一时,最好还是等李民浩回来了,再由他出面就最好了。”

杨若就补了一句,“这样也好,那我和赵哥先尽量在这几天里,把相关资料给整理好,不过,我觉的你一定还有别的没说是不是”

陈哲就揉了下自己的脸,“有是有,但却不是你们能做的了,我会让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再去做这些事情的,就当是勤工俭学了。”

赵敬皱了下眉头,“学生他们能做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80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