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八十一章 实验室系统工程

书名:1995之未来不是梦 作者:方格化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31

招待所与工业学院只有一街之隔,倒是不需要坐车。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转过街角,就直接进入了校园。

说心里话,工业学院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毕竟,这些人都是名校出身,随便哪一个人的母校,都是工业学院所比不了的。

无论是历史底蕴、规模程度、建筑风格还是师资配比上,都算得上天差地别。

但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工业学院就是再默默无闻,那也只是以前了。

单是以它孕育出了研发中心和九天科技,传出去就是一朝成名天下知,所以自然而然的,这里,其实已经有了它自己的传奇。

而这一点,在这些人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组与实验室之后,就完全认同了,也再次明白了什么叫做名副其实。

因为你很难相信,在这时候的一家民办高校里,都可以看到能做气相沉淀的设备仪器。

各种波谱仪、分光计、电镜、分析仪、色谱仪等。

简直闪瞎了大家的眼睛。

他们可都是识货的,一眼就能看的出来,这些差不多都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而这样的配置,在目前的国内,除了国科院以及几个实验室或科研院所之外,有的甚至连那几家最顶尖的大学,都还没有呢

陈哲很满意这样的效果。

也多亏了东芝那边的动作还算麻利,也没有玩什么花样,而是规规矩矩的,按照自己列出来的清单,实打实的予以了满足。

当初这批仪器设备进来的时候,那些老教授以及带教老师、实习生们,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仪器,就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眼睛和工具。

你再有想象力,再有能力,离开了这些东西,离开了数据支持,那就什么都不算。

因此,它真的不可或缺。

南广义一边看着,一边对陈哲感叹,“不容易啊,国外一直在飞速的发展,我们却还在苦苦的挣扎,这就是差距啊。”

陈哲默然,“落后嘛,就只能挨打喽,而且,您不要忘了,仪器仪表的技术壁垒,可是比其它领域更为壁垒森严的,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却恰恰就掌握着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因为跌倒了一次,就失去了竞争的资格。

“但是,现实如此,除了奋起直追,说什么都不如直接去做,没这份执着和坚持,才是真的堕落的开始。”

陈哲的话,引起了南老的共鸣。

要知道,在高端仪器领域,国内在开始时并没有落后多少。

就比如电镜,国内在50年代就研制出了透射电镜。

再比如质谱仪,同样也是50年代就研制成功了,甚至还在60年代,就拿出了四极质谱探漏仪。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内仪器行业在十年动荡中,还有很多相关的项目,其实是并没有停滞的。

却在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却被国企改制冲刷的土崩瓦解。

而接下来,就是“造不如买”的口号骤然响起,被有心人给宣扬的到处都是,再然后,就是倒闭、被收购、进而被国外巨头取而代之。

同样的套路,熟悉的配方,各个领域概莫如是

南广义语气中带着些沉重,“是啊,这就是科研啊根据前两年国科院的数据统计,国内在科研领域的投资,70以上,都是用于进口实验室设备器材的。

“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很难接受的一个现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很多顶级的实验室,在实验室仪器方面,其实很多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用的,通用设备仪器,有时候只能作为常规应用。

看看那些诺贝尔奖得主,半数以上,其实都是用自己设计的仪器,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这种情况,已经很能说明一些什么了。

而实验室作为科研、检测、教学这些无法回避的场所,其重要性究竟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陈哲觉得自己该说点儿什么了,当下呵呵一笑,“南老放心,未来这两个是自带不可捉摸属性的,所以,别强求,咱们还是把握住眼前为好。

“您看看,以前这边还都是水泥台子呢,现在不也改成实验家具了这就是肉眼可见的进步啊。

“而且,我可以告诉您,咱们新的研发中心那边,配置的可是更为专业的实验室,不是基于土建设计上的,而是优先考虑了实验室建设中,在工艺设计上的规划。

“所以,在设备仪器和实验家具之外,我们还考虑到了专业的系统体系上,把实验室布局和实验流程进一步优化。

“把水电、排风、安全、环保看作一个系统的工程,然后加以设计和建造的。

“而在这个系统中,实验家具也不再仅仅是仪器试剂和实验用品的载体,而是兼具支持实验、保护实验者、营造实验环境,甚至是方便日常维护等功能。

“我总觉得,专业领域的东西,就应该用专业的思维去考虑,这才是最专业的方向。”

南老再次被陈哲的话给打动了。

刚刚看过的那几个研发项目,虽然已经很让他感觉不可思议了。

但是,毕竟是技术方面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有迹可循。

而像这样,在整个实验室未来发展规划上的前瞻性,可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了。

这种大局观与意识思维,也不是一般人就能拥有的。

如果换做是国科院的某个大佬,能亲口说出这样一番话,他还可以接受。

但是,陈哲

好吧,这个人已经给了自己太多的震惊,真的很难再以常理去揣测他的想法,没相比的。

那就只能跟在身边默默观察了。

好在,陈哲以及这边的科研氛围,已经给了他足够的信心,说实话,他也挺喜欢这样的环境和氛围。

那就,用时间去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吧

晚上,陈哲在招待所内和大家一起聚了个餐。

没有搞什么形式上的接风宴,搞技术的不喜欢那个。

大家只是很自然的聚在一起,吃个便饭,顺便相互认识一下而已。

比如刚刚在项目组里见过面的那些老教授,比如正在带着团队,在虎须岭建晶圆厂的景如章他们那些人。

反正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虽然领域不同,却性格上却先天就有种亲近感,因为都是一些很纯粹的人。

所以,他们说话行事,举止言谈中,提到的也大多都是工作上的东西。

简单、直接、朴实、真诚,而且能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让彼此受益匪浅。

这,才是陈哲最喜欢的场合。

他希望一直保持住这种风气,无论九天科技走到哪一步,站的多高,最起码在研发上,可以确保这种纯粹一直延续下去。

他知道这很难,但还是想去尝试一下。

不是为了证明一些什么别的东西,仅仅就是比较喜欢而已。

所以,他深信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59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