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两百四十二章 欲穷钱立牧

书名: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24

掌灯衙门刑房里,太子面无表情的看着方世臣。

一堆刑具带着暗红的锈迹和血迹,摆在了方世臣面前,

太子拿起了一根烙铁,把玩了片刻,插进了炭炉,问道:“方侍郎,你知罪么”

方世臣低着头,满脸是汗道:“微臣办事不力,愿受殿下责罚”

太子拨了拨炭火:“就这一句办事不力”

方世臣接着说道:“属下无能,不堪重任,理应辞官。”

太子把火红的烙铁拿了出来,吹了吹火星:“辞官就完了”

方世臣跪地哭道:“臣就是个废物,殿下,您饶臣一命吧臣没有别的罪过了。”

太子冷笑一声,回头道:“史千户,你说说看,方侍郎还有什么罪”

史勋抿抿嘴唇,神情尴尬。

“殿下,微臣愚钝,一时也说不出来。”

他对掌灯衙门的业务,还不是太熟悉。

太子回过头,看着钟参道:“钟指挥使,掌灯衙门里没有会说话的么”

钟参看了看一众提灯郎,喝道:“刘大顺,你说,想好了再说”

不用想,这套业务刘大顺很熟:“兵部右侍郎方世臣,贪赃枉法,克扣军饷,中饱私囊,按律当斩”

方世臣闻言,差点跳了起来,指着刘大顺道:“你凭甚构陷我你诬陷上官,该当何罪”

刘大顺笑道:“方侍郎,你别急呀,是不是构陷,太子殿下自有分辨。”

这真不是构陷,在兵部干到这个位置,克扣军饷的事情肯定做过,贪赃枉法的事情也少不了。

太子用烙铁磕打了一下炭炉:“方侍郎,伱说冤枉也无妨,你是想让我抄家呢,还是想让我用刑不怕找不到证据,我就怕你身上不干净,骨头也不够硬”

方世臣不停磕头:“殿下饶我,殿下饶我隋侍郎把三万大军藏在什么地方,我是真不知道”

他的确不傻,他是装怂。

他故意说出一个三万,意在提醒太子,我已经把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你了。

太子明白他的意思,这次找他来,不是要问有多少兵,也不是要问兵马在哪,而是让他把兵调出来。

“我听说隋侍郎把三万大军放在了平洲,我出一道诏书,你出一道兵符,让他们随我去涌州”

“殿下,”方世臣哭道,“隋侍郎的兵,只听隋侍郎的话,臣的兵符不管用”

“那谁的兵符管用隋智不也就是個兵部侍郎么”

“他,他是左侍郎,位次在臣之上。”

太子笑了。

这个方世臣,总算把话说明白了。

太子冲着方世臣笑道:“方世臣,我若任命你为左侍郎,这三万兵马,调的出来么”

方世臣低着头道:“微臣无能,可殿下若是还信得过微臣,微臣自当全力以赴。”

“光有兵马不行,粮草军械,还需多少时日”

“粮草军械,本就是微臣的分内事,三日间,足矣。”

太子笑了,方世臣的答案让他很满意。

“三万大军少了些,方侍郎,还有别的办法么”

方世臣低声道:“若是发兵涌州,可以走平洲,过碌州,也可以走元州,过显州,虽然多绕了一些路,但元洲和显州各有三万驻军,一州调来一万,加在一起便是五万大军。”

元洲和显州紧邻西域,也是边疆,太子有些担心,怕西域梵霄趁火打劫。

方世臣道:“臣觉得妖族不会贸然出兵,图奴反复无常,妖族轻易不会与之联手。”

妖族是对梵霄的蔑称。

太子思忖良久道:“若是有利可图,只怕妖族也未必嫌弃图奴。”

方世臣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是臣愚钝了。”

他真的赞同太子的想法么

当然不赞同。

太子想要兵,有兵的地方都在边疆。

东边太远,南边就更远,北境湍、迅两州的兵马又不敢动,唯一可行的就是从西域调兵。

方世臣的出身不算显赫,官至兵部右侍郎,确有其过人之处,他料定西域此役不会对大宣出兵。

但方世臣从来不与位高者争辩,他只提建议而已。

太子了解方世臣的性情,也了解方世臣的能力,他采纳了方世臣的建议。

“你即刻发一道文书,让人带上兵符,去元、显两州调兵。”

方世臣道:“微臣无能,单凭一道兵符,调不动这两地兵马。”

“本宫再下一道诏书。”

“纵有殿下的诏书,恐怕还是调不动兵马,边疆大吏,脾气委实不小。”

太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方侍郎,你先去调拨平洲大军,待发兵之时,我去送你”

东宫,太子召来梁季雄、太卜和钟参,说出了计议。

“三天后,方世臣率三万大军前往涌州,圣威长老随大军同行,我自前往元显两州调拨兵马,大军在碌州会和,力争在十日内抵达双熊关,与图奴一决死战。”

梁季雄捏着下巴,连声长叹。

太子道:“圣威长老以为不妥”

梁季雄道:“且让方世臣独自带兵前去碌州,我到元显两州调拨兵马,殿下以为如何”

太子摇头道:“方世臣有些才能,但其性情诡谲难测,若无圣威长老随行,只怕途中又生变数。”

“啧”梁季雄连连咂唇,还是觉得不妥:“我随方世臣同去就是,但殿下不必去元显两州调拨兵马,可另遣一人前往。”

太子苦恼道:“让谁去合适呢”

“钟指挥使可担此任。”

钟参还真像试试:“自从进了皇城司,我就没怎么出过京城。”

太卜摇头道:“不是老夫看轻了你,边疆大吏跋扈惯了,钟指挥使去调兵,只怕两州知府,都不肯答应。”

钟参冷笑一声:“他们看不起我,难道就能看得起太卜么且让太卜去就是了。”

太卜摇头笑道:“老夫声望,与你伯仲之间,你调不来兵马,老夫也没那个本事。”

梁季雄对此并不认可:“既是大宣的地界,也是大宣的兵,有朝廷诏书,再加兵符,怎会调不来兵马太卜且做个法阵,我现在就去元洲调兵。”

太卜不作声,太子道:“圣威长老,你若去了元洲,谁给方世臣做监军”

“让太卜去就是,钟指挥使去也好。”

太卜摇摇头道:“却非老夫推诿,我与钟指挥使都不能轻易离开京城,否则公孙文这厮又要兴风作浪。”

梁季雄怒道:“公孙文早就该杀,还留着作甚”

太子摇头道:“这人不能杀。”

“为何不能杀”梁季雄不解。

太子道:“这人活着,可以利用他打散龙怒社的儒生,这人若是死了,儒生们同仇敌忾,反倒帮他们凝聚了人心。”

梁季雄摇头道:“公孙文乃龙怒社之首,贼首既死,儒生们无从依附,纵聚集起来,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太子道:“公孙文只是名义上的首领,龙怒社也好,怒夫教也罢,背后定另有主使,

公孙文只要在我们手上活着,儒生们便要听他的号令,儒生便在我们掌控之若是死了,背后主使之人借着公孙文之仇,另立一个首领,我们反倒不好应付。”

太卜频频点头,太子的眼界和谋略让他非常欣慰。

梁季雄却另有心思;“玉阳,你不该离开京城你监国短短几日,朝堂政务井井有条,而今正是大展身手之良机”

太子笑道:“长老过誉了,政务虽有起色,但却是诸位大臣的功劳,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有些棘手的事情,且等我打完了仗,再回来处置不迟。”

“等打完了仗,只怕”梁季雄话只说了一半。

傻孩子,等你打完了仗,昭兴帝要是醒过来了,这天下还是你的么

钟参也觉得太子不该走:“殿下,恕我直言,北境你也去过一回了,该攒的根基也攒下了,

这打仗的事情也不是非你不可,殿下且去元显两州把兵调来,剩下的事情交给圣威长老就是。”

梁季雄点头道:“指挥使所言极是”

太卜摇头道:“非也,殿下此役必须亲临战阵”

梁季雄怒道:“太卜,你且给我说出些道理,若是说不出道理,莫怪老夫翻脸”

二长老是真急了,太卜不帮着劝说太子,却还在这添乱,真不知他是何用心。

太卜道:“圣威长老,楚信于绝境之中苦战,又被诬陷倒戈投敌,这份冤屈,换做你我,却能承受得住么

在涌州临行之时,殿下曾答应楚信,要亲率大军前来,若是殿下一去不返,却问朝廷信用何在边关将士为何而战

若不待大军抵达,涌州已然失守,疆土沦丧,苍生涂炭,我等于此筹谋,又有何用处”

太卜一番话,说的梁季雄满心窝火。

他说不过太卜,但太卜为何就不明白他的心思。

他想让太子留在京城,坐稳朝堂。

哪怕昭兴帝醒了,梁季雄再设法逼昭兴帝退位,让他做个太上皇,让太子正式登基大宝。

如果太子和梁季雄都不在京城,等昭兴帝醒来,会立刻夺回皇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太卜这么聪明的人,这点道理想不明白

梁季雄恨道:“竖子不足与谋”

太卜一笑,没有作声。

他当然明白梁季雄的心思。

可惜我知你心思,你不知我用意。

想让昭兴帝退位,让他做太上皇

你也太小看昭兴帝了。

你没那本事,就算另外两位长老活着,你们三个加在一起都没这本事。

太卜看了看太子,随即闭上了眼睛,眼前呈现出了皇宫的模样。

太子监国这几日,已经收拢了群臣之心,监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让他离开正是时候。

有些事,必须等太子和圣威长老都不在京城的时候,才能动手。

圣威长老不在,没人掣肘

太子不在,可以洗清嫌疑

只有昭兴帝驾崩了,太子才能坐稳江山

三日后,徐志穹在十方勾栏找到了钱立牧。

钱立牧面色蜡黄,形容憔悴,这几日,精气消耗颇多。

钱立牧依旧看的专注,徐志穹不敢轻易打扰,等到台上舞姬换场,徐志穹坐在钱立牧身边,轻声问道:“钱大哥,十方勾栏可好”

“好,好是好,”钱立牧的表情有些麻木,“可好又能如何台上姝丽,来了又走,亦如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美景虽美,奈何转瞬即逝,难得天长地久。”

好诗意

徐志穹赞叹一声道:“钱大哥,你欲穷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54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