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两百三十三章 公孙文要搞大事情

书名: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24

京城寒意还不算浓,可北境的大雪已经铺天盖地。

徐志穹站在城头,看着双熊关的雪景。

双熊关和普通的险关不太一样,普通的险关是在险要之地设置一道关口,双熊关是在两山之间,从北到南,设置了两道关口,在两道关口之间,形成了一座规模中等的城市。

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双雄关的地理位置太好,地处交通要道,两边峭壁绵延。

面向北方的关隘叫做前关,面向南方的叫后关,前关一旦失守,后关还可以独立作战,继续抵挡敌军,中间夹着一座城市,还可以保证关隘的补给。

可惜的是,涌州知府不懂军事,战争开始之初,觉得双熊关地理位置便捷,就直接把双熊关的粮食补给用光了,又从双熊关征调了大量民夫投入战场,以至双熊关很快成了一座空城。

若是双熊关补给充足,楚信这一仗也不至于打得这么苦。

可即便失去了补给,双熊关的价值也非同寻常。

楚信曾说,单从军事价值来看,双熊关抵得上半个涌州。

可也就是因为双熊关如此特殊,倘若被图奴攻陷,大宣也很难打回来,也就基本失去了收复涌州的可能。

双熊关前驻扎着图奴大军的主力,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十万大军时,徐志穹还是颇感震撼。

前世的时候,徐志穹见过数万人的样子,在隆重的节日里,在街道,在景区,甚至是在车站,徐志穹体会到过挨肩迭背的压迫感。

但对当时的徐志穹而言,那些人并不危险,可眼前这十万人,他们随时都想要了徐志穹的命,他们想杀人,他们想杀了双熊关里的每一个人。

十万人的杀气集中在一起,让徐志穹感受到了久违的恐惧。

不光是徐志穹,都说三品能抵千军万马,可粱季雄每次面对敌营,都能感受到震慑。

楚信对梁季雄道:“二长老,我实话对你说,十日之内,图奴必定大举攻城,涅古来活着的时候,图奴还心存幻想,想通过两面围堵困死三座险关,

如今涅古来一死,涌州南部重归我大宣,图奴如果不想此战空手而回,势必要强攻双熊关。”

太子问道:“但凭当前所有兵力,能守住多久”

楚信道:“那要看怎么守倘若只为死守这一座险关,当前兵力能支撑一个月,纵使前关丢了,待退守后关,还能再守一個月。”

“可光是守关也不是长久之计”太子瞭望着敌阵,陷入了沉思。

他说的没错,一味坚守险关,没办法改变战局,只会白白消耗珍贵的兵力。

太子又问:“如果想打赢图奴,需要多少兵力”

楚信道:“那要看怎么赢,倘若只是挫其锋芒,逼其暂退,再有五千人足矣,然图奴不会离开涌州,

如果想把图奴逐出涌州,至少要三万兵力,待图奴整饬人马,还可能卷土重来,

如果想重创图奴,令其元气大伤,至少要五万兵力,杀其主将,灭其七成之军,可令图奴十年之内,不敢再犯大宣,

如果想让图奴血债血偿,当有十万大军,直接攻占图奴南御行省,逼迫图奴割让土地,令其再不敢直视我大宣。”

一番话,说得粱季雄热血沸腾,他指着地图,问楚信;“这道险关如果攻下,南御行省可得否”

“虽不可得全境,但至少可得其四成之地。”

“四成也好”难怪粱季雄这么兴奋,大宣开国至今,向图奴陆陆续续割让了将尽两州之地,从来都是大宣吃亏,这次终于有了一次翻身的机会。

众人讨论的兴高采烈,可太子一直默默不语。

粱季雄问道:“玉阳,你有何顾虑”

看到将士们斗志激昂,太子不好开口,等找个机会把粱季雄带到一旁,小声说道:“二哥,咱们一万大军都凑不齐,还想什么十万大军的事”

粱季雄道:“此事我自有分晓,明日我便回京城,非得把这十万大军要出来不可。”

“若是要不出来又当如何”

“若是要不出兵马,我便把皇帝抓来,我和他一起战死在城头,以告慰涌州将士”

太子眨眨眼睛看着徐志穹。

徐志穹没作声。

二哥又冲动了。

你想抓,可你抓得到么

龙图阁将五道奏章摆在严安清面前,让严安清拟诏。

第一道奏章,是吏部提议任命周开荣为龙图阁学士。

公孙文升任吏部侍郎后,立刻将周开荣官复原职,依旧担任吏部郎中,五品官,龙图阁学士也是五品官,看似不过加了个贴职虚衔。

但大宣的内阁设置在龙图阁,做了龙图阁学士,就意味着周开荣进了内阁。

接下来四封奏章内容相同,都是举荐官员担任龙图阁学士。

而这些人都是公孙文的弟子。

内阁阁臣一共只有七个人,公孙文想安插进来五个,内阁首辅严安清自然不会答应。

“这些奏章,圣上看过么”

公孙文道:“圣上若是没看过奏章,我岂能送到内阁来”

严安清逐一翻阅着奏章,问道:“奏章向来是由司礼监送来,为何今由公孙侍郎送来”

公孙文道:“事态紧急,陛下让我亲自送来。”

严安清没再多问,拿起纸笔,当即拟诏,对公孙文提出的所有人选,一律驳回,不予任用。

公孙文看了一眼票拟,叹口气道:“严阁老,何必如此呢让这五人入阁,其实就是陛下的旨意。”

严安清道:“不知圣旨何在”

“陛下只传了口谕。”

“既有口谕,还请把司礼监陈秉笔叫来,做个见证。”

公孙文看着严安清,目露寒光。

一股浩然之气突然袭来,撞得严安清后退了好几步。

严安清站稳身子,轻轻咳嗽一声。

两名门生来到背后,一左一右,各用浩然正气和公孙文相抗。

公孙文冷笑一声:“就这两个小厮,也想挡住我么”

严安清笑道;“公孙侍郎客气了,且问大宣境内,还有谁能挡得住公孙侍郎”

话里带着讥讽,却也有些无奈。

严安清的两个门生都是儒家六品,刚会使用浩然正气,他们两个青筋暴起,身体抖战,已经到了极限,只要公孙文稍稍发力,就能要了这两个门生的命。

可严安清不慌,因为这里是龙图阁。

龙图阁属于皇宫的一部分,在皇宫里,公孙文不敢做的太过分。

果然,公孙文收手了。

他拿过严安清起草的诏书,当着严安清的面,撕了个粉碎。

“严阁老,你是不是以为没了内阁,大宣的政务便要停滞我自拟一道诏书,找陈秉笔为我批红,又有何不可”

严安清道:“你想坏了祖宗的规矩”

“规矩是该改一改了,内阁权重势大,连圣上都不放在眼里,已成朝堂积弊,积弊不除,天子威势何在”

公孙文拿走奏章,转身离去。

严安清咬牙切齿道:“此贼何其猖狂”

公孙文的确猖狂,可严安清也只敢暗自咬牙。

朝堂之臣人人自危,但凡有丝毫忤逆,当晚儒生就会上门,辱骂、殴打乃至杀人,他们什么都做的出来。

龙图阁已经成了严安清最后的庇护所,他现在连家都不敢回。

公孙文自己拟了一道诏书,来到了司礼监,放在了陈顺才面前,要求陈顺才批红。

陈顺才很是不满,他没想到公孙文竟然越过司礼监,直接流转诏书。

他耐着性子看了诏书,刚看了两句就觉得不对。

这不是内阁的笔记,也没有内阁的印章。

这是什么诏书

“这是内阁拟的诏书”

公孙文直接回答:“内阁首辅严安清,妒贤嫉能,打压异己,不肯拟诏。”

陈顺才放下诏书,叹口气道;“无内阁拟诏,却叫咱家如何批红此事还需与诸位阁臣细细商议。”

公孙文道:“朝政当由天子决断,为何事事都要经过内阁”

陈顺才笑了:“公孙侍郎,伱是第一天做官么大宣自开国以来便是这般规矩,难道你觉得”

“这规矩就该改”公孙文打断了陈顺才。

“怎么改改由你吏部侍郎拟诏吗”陈顺才的语气变了。

公孙文神色淡然,似乎不认为他做错了什么:“为朝廷举善荐贤,正是吏部的本分”

“别跟咱家绕弯子”陈顺才冷笑一声,“举荐人才归你吏部管,可票拟是内阁的事情,你凭甚插手”

公孙文道:“陈秉笔,你伴君日久,却不见内阁几度犯上,忤逆圣意你心里却不为圣上不平却不想为圣上分忧”

陈顺才笑道;“公孙侍郎太看得起咱家,咱家只一心侍奉圣上,圣上是何心意,咱家从不妄自揣度,也请公孙侍郎知道些分寸。”

公孙文点头道:“是我不知分寸了,陈秉笔,当初你叫我惩治佞臣贼子,助圣上重整朝纲,公孙文德薄能鲜,不堪重任,请陈秉笔另选贤能”

公孙文走了,陈顺才长出一口气。

走了好,终于是走了。

公孙文已经失控,他若不走,陈顺才也该赶他走了

可陈顺才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公孙文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怎可能轻易罢手。

次日天明,一群官员坐于皇宫门前,要求废黜内阁,还政于天子

这些官员哪来的

一部分是公孙文的门生,自公孙文进了吏部,短短几月时间,已经扶植了一群门生入仕。

另一部分是被公孙文打怕了的官员,威逼之下,也只能跟着公孙文的门生,一起到皇宫门前施压。

出乱子了,这回出大乱子了

陈顺才无奈,跑去向皇后求助。

皇后正带着宫女打理花园,一脸不耐烦道:“朝廷的大事,你总问我一个妇道人家作甚

再说了,圣上一直厌恶内阁,趁此机会把内阁废了,不也是件好事”

“可这事情,总不能让公孙文做主。”

“他不做主谁做主当初是你找的他现在若是信不过他,只管把他革职就是了,以后那些官员再来闹你,我看还有谁帮你抵挡”

皇后力挺公孙文,陈顺才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回了司礼监,陈顺才苦思半日,想找个万全之策把局面稳下来。

办法没想到,却听内侍来报:“周开荣要带领大臣们闯进皇宫,面见圣上”

陈顺才怒道:“这到底是要作甚”

他急忙来到宣德门,但见周开荣率领一众官员,已经冲散了门前侍卫。

“杀佞臣,清君侧,还政于天子”周开荣率众冲进了宫门。

陈顺才傻眼了,这种状况该如何处置

杀了他们容易,可这些都是朝中大臣,事后却要如何收场

犹豫之际,忽听一声巨响,地面出现一道陷坑,周开荣连同一群大臣全都掉进了陷坑里。

“你这鸟厮,当初便说你给脸不要,你还敢闹到皇宫里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23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