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孙伴读,你得磕几个头?

书名: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24

次日天明,太子愁眉苦脸到了前院,叫醒了徐志穹。

“今日你别跟着去了,丢脸的事,我一个人去就是。”

徐志穹诧道:“殿下有何顾虑”

“今日父皇也去天章阁,你若辩不过公孙文,却又遭父皇奚落, 若是你忍不下这口气,和公孙文打起来,这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徐志穹摇头道:“我是殿下的贴身侍卫,自然要寸步不离,我若不去,陛下又要责怪我,事情还是不好收场。”

太子叹口气:“罢了, 你去就去,但得听我的, 一句话都别多说,我被别人嘲弄惯了,多被嘲弄一次,又能怎地”

太子带上一众侍卫,连同徐志穹,一并去了天章阁。

天章阁里今天可真是热闹,来了七位公主,三位亲王,五位郡王,八位世子,还有龙图阁、天章阁、御文阁的学士,外加御史台十几位御史,前后将近一百人,一起聚在天章阁门前,等候公孙文讲学。

这些学士和御史都是昭兴帝叫来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言官。

这些当中有不少人帮着武栩和徐志穹说过话, 王彦阳就在其中。还有不少人贬损过武栩和徐志穹,争执最为激烈之时, 双方曾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

今天把他们叫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当着他们的面羞辱徐志穹一番,再借他们之口,把事情传扬出去,把黑白颠倒过来,让世人皆以为徐志穹是愚钝痴蠢之人,他冒犯皇室威严属于痴蠢之举,皇室宽容,饶了他一条蠢人性命。

以此延伸下去,将徐志穹说成十恶不赦,纵使不杀他,也能让他身败名裂

届时再说什么不善言辞之类的借口都无济于事,蠢人的名声坐实,所有人都只会记住他在天章阁的丑态。

此举,一来找回了皇室颜面,二来敲打了太子,也教训了徐志穹, 三来可以拉近公孙文和怀王的关系。

拉近他们二人的关系,对昭兴帝有着重要的意义。

辰时, 昭兴帝驾临天章阁,讲学开始。

今日讲学的内容是“无过论”。

这是公孙文最具有挑衅意味,也是最擅长的话题,核心思想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过错,只存在愚者和智者的区别。

这种理论,徐志穹在前世也曾经接触过,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世间所有事物、所有行为、所有想法都是正确而合理的。

公孙文对这种理论还进行了延伸,认为之所有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都源自于愚者对事物有着愚昧的理解。

公孙文讲了一个实例:“某少年求学之时,曾见一耄耋农夫,带着金粟纸如厕”

话音落地,众人笑了起来,金粟纸是大宣质量最上乘,也是最昂贵的纸张之一,一张纸能卖到一百多文,比丝绸的价格还要昂贵得多,结果却被个农夫带去如厕了。

公孙文接着讲道:“我也好奇,便问这农夫,这金粟纸从何而来”

农夫回答说,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纸,只知道有一名书生曾住在他家里,觉得他孙子性情聪慧,便给了他两张金粟纸的字帖,让他孙子学认字,这农夫觉得认字没什么用处,直接拿着去了茅厕。”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所有读书人,都对这位农夫极为厌恶,因为他的行为触碰了读书人的底线。

在大宣,纸是神圣的,且不要说金粟纸,就是最普通的纸,也不能用来如厕,如厕要用竹片神圣的纸张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不容玷污

调动起众人的情绪,公孙文引出了他的话题:“纸有错吗金粟纸乃大宣文房至宝,何错之有

书生有错吗看到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有读书的天分,送他两张名贵字帖,难道不是出于好意何错之有

那么错在谁呢太子殿下,可愿指点一二”

这厮又来挑衅了。

太子不想理他,可昭兴帝一直看着太子,所有人都在看着太子,太子不能不回话。

“依我看来,是这农夫错了,他不能带着金粟纸如厕。”太子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可他只能给出这样的答案。

公孙文点头道:“殿下知道不能金粟纸如厕,证明殿下是智者。”

话音落地,众人大笑,这话听起来像是赞许,其实带着很深的挖苦。

公孙文接着说道:“可那农夫是愚者,他没有殿下这样的智慧,他不知道金粟纸的价值,总觉得这东西如厕正合适”

众人笑声不断,公孙文道:“依愚者之心,金粟纸如厕无错,依智者之心,纸无错,书生也无错,以两心而论,这世间根本没有对错唯愚人之心与智者之心,相差甚远”

一番讲述过后,王室成员和大小官员皆连连赞叹,怀王起身施礼道:“先生一言,实令吾茅塞顿开,今得陛下恩典,来此听学,方能有幸,闻听先生教会。”

公孙文还礼道:“怀王过誉了,可惜智者之言,难入愚者之耳,某在东宫讲学之时,却受了不少挖苦。”

怀王愕然道:“何人敢挖苦先生此真愚人之举先生若是不弃,可来舍下讲学吾以上宾之礼恭候先生”

怀王对公孙文如此看重,其余亲王、郡王纷纷上前附和:

“公孙先生,真乃当世神人”

“犬子不才,愿出重金为束脩,恳请先生稍加点拨”

“先生若得空闲,且往舍下一聚”

各阁学士和御史之中,也有擅长谄媚之人,争先上前,献上溢美之词:

“公孙先生,真乃当世之圣贤”

“吾只见公孙先生之书,未见先生其人,实乃憾事,今日蒙陛下厚恩,终如愿所偿”

“先生可愿到学馆讲学京城万千儒门弟子,苦等先生教诲”

在皇帝的示意下,就连公主们都纷纷上前求学,七公主对六公主梁玉瑶道:“姐姐,我们也过去求先生一句吧。”

“求他作甚”梁玉瑶皱眉道,“你怎恁地下作”

七公主低声道:“姐姐,却不见父皇一直看着咱们”

梁玉瑶低头道:“要去你去,我学不会他这些口舌之能。”

王室的席位上只剩下六公主和太子。

梁玉瑶低声对太子道:“他去你东宫讲学时,你怎就不揍他一顿你若没胆量,我叫红衣使揍他就是”

太子抽抽鼻子,一脸委屈道:“还是六姐心疼我”

“莫扯闲淡,谁心疼你我就是看不惯这小人,只懂摇唇鼓舌的小人”

太子神情端正:“摇唇鼓舌,你也要学呀”

梁玉瑶冷笑一声:“我学来作甚”

太子道:“我是真心喜欢”

梁玉瑶静默片刻,转脸啐了太子一脸唾沫。

捧着公孙文的人很多,但也有不买账的。

老御史王彦阳就是其中之一。

“公孙先生,依你之见,这世人连对错都分不清楚了”

一听有人挑衅,公孙文笑了:“不是分不清对错,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对错。”

王彦阳放声笑道:“老朽枉活一把年纪,还从未听过这等古怪论调。”

公孙文道:“这论调叫做两心之论,乃学问之大成,你知道自己枉活了这多岁月,还算有药可救,如今虚心请教,好好研习,却也不算蹉跎了一生”

王彦阳勃然大怒:“老朽愚钝,先向公孙先生请教一事,先生说这世上没有对错之分,我且问先生,盗窃之举,难道不是错的”

徐志穹闻言一皱眉。

老御史中招了。

不要问这样的问题。

他有一百种方法能证明盗窃是对的。

果不其然,公孙文开启了两心之论模式:“依愚者之心,盗窃自然是过错,依智者之心,盗窃非但没错,却有功绩”

王彦阳笑道:“恕老朽孤陋寡闻,依我大宣律,盗窃是重罪,既然有功绩,为何要以罪论处”

公孙文笑道:“愚者行盗窃之事,自然有罪,智者行盗窃之事,便是有功,昔日大宣征讨妖族,车骑将军设计盗取敌军敌军粮草,兵不血刃,大破妖族,依你之见,这却算车骑将军有罪么”

王彦阳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强辩抢夺敌军粮草,不算盗窃,这与盗窃之罪绝不能一概而论,战场瞬息万变,岂能以常理随意推断”

老御史越说越急,说出了一堆道理,可没人愿意听。

在这种场合下,没人听得进去太多道理,道理讲的越复杂,反倒越吃亏。

看老御史气得浑身发抖,公孙文笑道:“王御史稍安勿躁,盗窃本身没错,却分愚者之心和智者之心看待,你年纪大了,再学智者之心恐为时已晚,且待余生多开心窍,多听些智者之论,也是幸事”

王彦阳气得说不出话来,公孙文收去笑容,现在该收拾太子了。

“我时才说盗窃无错,太子殿下可有异议”

太子不作声,知道争不过他,就不和他争,他觉得徐志穹说的挺有道理。

公孙文又问:“我昨日说杀人无错,殿下可有异议”

太子还是不作声。

梁玉瑶在旁一声嗤笑。

公孙文皱眉道:“玉瑶公主可有异议”

梁玉瑶道:“本宫一介女流,听不懂先生的大道理。”

公孙文没心思和梁玉瑶争执,转眼看向了徐志穹:“徐灯郎,我且问你,盗窃无错,杀人无错,研习一些外族的修行术法,难道就有错吗”

好你个杂种养的,在这等着我呢

研习外族的修行术法,说的就是蛊术。

蛊术没错,杀人也没错,梁玉明岂不就是没错

我杀了梁玉明有错吗我杀人是不是也没错

要是这么争论,我就上了他的当了。

他会用一百种方法证明我是个愚人,愚人杀人肯定有错,但梁玉明是智者,梁玉明做什么都没错。

一场辩论不能定我的罪,但今天我会被他贬损的一文不值事情传扬出去,连同武千户,连同掌灯衙门,连同那两万多生灵都会被贬损的一文不值

狗东西,就凭你那根三寸舌,只配给梁大官家舔皮燕,还想来贬损我

徐志穹笑道:“公孙伴读,我以为你心智还算健全,怎么连对错都分不清呢”

公孙文一笑,这愚人又上钩了,还敢和我争论对错。

“简单一件道理,却不知要跟愚者说上多少次,我且耐下心来,再跟你费一次口舌,你且说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若说不清,却要在此给我磕个响头”

徐志穹笑道:“我若说清了,你得给太子殿下磕个响头,再给我磕个响头”

公孙文厉声道:“一言为定”

太子低声道:“莫再说了,你争不过他”

梁玉瑶咬牙低语:“还特么争什么对错,就该找个时日,痛打这厮一顿。”

徐志穹一笑,对公孙文道:“看你这样子也不太聪明,道理说多了,你也未必听的明白,我精于数算,且说个题目,你说一加一等于三,是不是错了”

公孙文闻言,放声大笑:“这算是数算之题”

怀王连连摇头:“这愚人也就能算个一加一的事情。”

徐志穹对公孙文道:“公孙伴读,我说了,你不是个聪明人,题出难了怕你听不明白,你就说一加一等于三,是不是错了”

公孙文道:“依愚者之心,自然是错了,在愚者眼中,一加一就能等于二,但智者眼中,一加一等于三当然没错一男加一女,生出一个孩儿,这却不是三个人吗一雌一雄两头牛,生下个牛犊,这不是三头牛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不明白”

众人闻言,对着徐志穹大笑,怀王慨叹道:“跟愚者说清一个道理,就是这么费力气,还得举出这么粗浅的例子,真是难为先生了。”

梁玉瑶咬牙切齿道:“荒唐,真特么荒唐,一加一等于三都能说出理来”

太子心里发慌,他知道徐志穹绝不肯下跪,可这事情怎么收场

昭兴帝默默看着徐志穹,脸上隐隐露出一丝笑容。

徐志穹笑道:“依愚者之心,一加一等于二依智者之心,一加一等于三”

公孙文道:“这就是两心之论,我让你涨了一回见识你有何异议若无异议,过来磕个头”

徐志穹诧道:“先生还没说完呢,第三颗心呢”

公孙文一怔:“哪来的第三颗心”

徐志穹道:“一颗愚者之心,加一颗智者之心,不是三颗心么”

“这,这,这怎么会是三颗心”公孙文有些慌乱。

徐志穹笑道:“不是三颗是几颗一加一等于二,是愚者之论,你若说只有两颗心,你便是个愚者”

公孙文错愕无语。

徐志穹又道:“一加一等于三,是智者之论,一颗愚者之心,加一颗智者之心,等于三颗心,你且把这第三颗心说个明白”

众人笑声戛然而止。

公孙文脸色惨白,半响无语。

梁玉瑶笑道:“公孙先生,本宫听不懂大道理,一加一等于几的事情,本宫倒是听的明白,你且说说看,那第三颗心到底在哪”

王彦阳也问道:“老朽年迈,不懂智者之论,也请先生说说,那第三颗心到底在哪”

一群御史和学士不停追问,怀王脸色十分难看,皇帝的脸色更难看。

可难看也没用,这群有骨头的言官,从来不看皇帝的脸色。

公孙文默然良久,突然开口了:“第三颗心,是一颗公心,为天下苍生的公心”

徐志穹一怔:“烦请先生详述”

公孙文道:“天下苍生,多为愚者,然一国之君,乃是智者中的智者,国君对子民不离不弃,一颗公心,正摆在愚心和智心中间”

让他圆回来了

不仅圆回来了,还顺道拍了皇帝的马屁

好修为呀难怪倩娘都辩不过他

徐志穹笑了:“如此说来,先生讲的不是二心之论,是三心之论”

公孙文气得咬牙切齿:“且莫管是几心之论只问你有何异议”

徐志穹笑道:“异议自然是有,且问先生一句,一加一等于一万,是对了还是错了”

公孙文急火攻心,身体有些颤抖。

徐志穹收去笑容道:“若错了,你就是个愚者,若说对了,你且把这一万颗心一颗一颗说个明白”

公孙文面色惨白,双眼充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徐志穹笑道:“说不明白,今天就要磕头,给太子磕个头,给我再磕个头,一个头加一个头,且说你一共要磕几个响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16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