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两百四十章 公孙侍郎,本殿下回来了

书名:掌灯判官 作者:沙拉古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7:24

大庆殿,朝会。

龙椅旁边给太子摆了个专座。

因为皇帝还活着,太子没有登基,只是监国,还不能坐龙椅,只能坐在龙椅旁边。

但这并不影响太子理政的权力。

今天朝会,大小官员悉数到齐,前些日子失踪的官员都来了,连太卜都来了。

今天要处置的第一件政务,是关于公孙文的。

“公孙侍郎,”太子敲了敲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问道,“弹劾你的奏章共有一百一十六本,其中八十二本建议将你革职查办,剩下三十四本建议将你收监刑部,你怎么看”

“臣,问心无愧”公孙文对此早有准备,他料定太子会革他的职,甚至真把他送进监牢。

他会先在朝堂之上,带领一众弟子,据理力争,抗辩到底。

然后在朝堂之外,发动龙怒社一众儒生,在京城闹事。

太子监国之初,便闹出这么大乱子,他这监国的位子别想坐稳,公孙文甚至有信心把他从储君的位子上扳下来

所有弟子全都做好了舌战的准备,公孙文神情淡定,且等太子出招。

“好个问心无愧”太子一锤案几,微笑道,“本宫信你这句话”

他出招了

公孙文本以为太子这是在讥讽他,正要反唇相讥,忽听太子道:“公孙侍郎所言非虚,他做事虽说操切了些,但一番心意都是为我大宣社稷,京城之中出了不少暴行,但这都是龙怒社所为,与公孙侍郎无关,

今星文阁刚刚落成,尚未任命学士,且任公孙侍郎为星文阁直学士,以示嘉奖,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众臣愣了。

嘉奖

一开始听太子说嘉奖,众臣还以为是说笑,没想到太子是真心要给公孙文嘉奖。

吏部侍郎是正三品,直学士也是正三品,公孙文这是白捡了一个虚衔。

公孙文也始料未及,他是准备和太子打嘴炮的,这一下,所有的嘴炮都无从施展了。

太子并没有贬公孙文的官,没有给公孙文任何惩罚,公孙文就是想吵,也找不到角度。

可公孙文转念一想,这里可能另有说道。

他这是想用虚职来换我的实权,他下一步肯定要免去我吏部侍郎之职。

就算免职也没脾气,太子只是做了一次正常调动,我要说我就不想调,那反倒成了我不守人臣之道了。

无妨,你来软的,我也来软的,等伱要免我吏部之职时,我且要求暂时保留吏部职务,两個职务同时兼任,看你作何回应。

你肯定不答应,我便据理力争,到时候咱们还来硬的。

太子,我对你太了解了。

装傻充愣这多年,我知道你有点小聪明。

可这点小聪明救不了你。

朝堂之上的进退周旋,不是你一个少年郎能懂得的,你还要多学几年,有些事情你学一辈子,恐怕都学不到精髓。

太子看着公孙文道:“公孙侍郎,你倒是说句话呀”

公孙文有些出神,刚刚反应过来:“臣,愿听殿下安排”

“这就完了”太子不高兴了,“这事情我都和内阁商量好了,你愿听安排就完了”

和内阁商量好了,证明事情定下来了,公孙文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做什么多余的表示。文網

严安清提醒一句:“还没谢恩。”

差点忘了。

公孙文俯身施礼道:“臣,谢殿下厚恩。”

少年,你到这时候还不忘抖一下机灵,我看你这小聪明能刷到何时,等会辩争起来,可别说我不给你留颜面。

太子接着说道:“接下来咱们说说皇城司的事情。”

等等

公孙文一愣,我的事情这就算完了

你不是该免我的职么

准备了那么多嘴炮,太子根本没往下说。

公孙文的事情就这么处置完了,该钟参了。

这不是公孙文设想的套路。

太子到底要做什么

“钟指挥使,皇城最近出了不少事情,你皇城司难辞其咎,午后且把你部下史勋带来,问问他这掌灯千户还能不能干,若他就是个废人,且告老还乡就是,别再折了皇城司的脸面,

但瑕不掩瑜,过不掩功,你部下徐志穹在北境战士中战功卓著,提灯郎奋勇杀敌,这件事情本宫也是记得的,该赏的时候,本宫绝不吝惜,本宫同样加封你为星文阁直学士,这事情也和内阁商议过了。”

钟参赶紧谢恩。

“阴阳司在战事阁直学士”

太卜也赶紧谢恩。

一连串操作来的太快,公孙文来不及应对。

貌似也不需要应对,吏部侍郎的职位还在,无非加封了几个直学士的虚职,不予理会就是了。

看来太子学会了识大体,知道什么人不能招惹,知道如何守住自己的位子。

既然他有自知之明,朝堂之上且先放他一马,待散了朝,再向他施压。

太子接下来问了农事,户部尚书禀曰:今年的收成不及往年,但好歹保住了七成。

问了农事再问工事,修河堤、修水渠的钱该出还是得出,其余工事一律减免。

接下来问到了吏治,官员升升降降,太子没有理会,公孙文再出一口气,他提拔的那那些弟子也安全了。

再接下来要问兵务,这就是关键了。

兵部尚书空缺,隋智昏迷不醒,只剩下一个右侍郎,太子却要问个明白。

“兵部右侍郎方世臣,本宫问你,十万大军准备的如何了”

方世臣慌忙陈奏:“殿下,兵马筹备之事一直由隋侍郎办理,微臣一概不知。”

“隋侍郎病倒了,你现在跟我说一概不知,且问你这些时日都做甚去了”

方世臣道:“臣负责军中杂务,军库盘点、饷银发放、兵籍造册,都是微臣掌管。”

太子笑道:“这些杂务交给主事去办即可,朝廷又何必养个侍郎

方世臣,我给你两天时间,把兵马筹备之事弄清楚,否则便将你贬为庶人,届时可别怪律法无情”

方世臣不敢争辩,朝会就此散了。

公孙文心情大好,且回吏部准备奏章。

太子向他示弱了,之前的事情也不追究了,这就证明太子很爱惜自己的监国之位,不敢找公孙文的麻烦。

正好趁机上书,继续往朝堂安插自己的弟子。

尤其是内阁,这地方不能让严安清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安插进自己的人手。

写好了十几封奏章,送去了司礼监,公孙文估算了一下太子的反应。

太子肯定很为难,肯定想把事情拖下来。

不能给他拖延的机会,今夜就向他施压。

公孙文命人将龙怒社成员召集到城南,今晚的目标,是莺歌院。

去莺歌院作甚

自然是要把莺歌院砸了

莺歌院有伤风化,也是穷苦儒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处,砸了这地方,儒生们肯定拍手称快。

更重要的是,莺歌院是礼部之下的教坊,也是大宣文人的精神寄托。

砸了莺歌院,一来能震慑礼部,二来能震慑文人,让他们共同向太子施压,让太子明白龙怒社的实力。

入夜,公孙文来到城南,看到了十几名肆师。

公孙文皱眉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弟子们还没来”

肆师们默不作声。

公孙文勃然大怒:“你等聋了怎地听不到我的话么”

一名肆师道:“师尊,我知你自有苦衷,可此事来的如此突然,弟子们实在揣度不透师尊的用意。”

公孙文愕然道:“你等所言何事”

另一名肆师道:“师尊,今日星文阁来人,宣布解散龙怒社,今夜不得讲学,还说这是师尊的命令。”

“一派胡言”公孙文勃然大怒,却看见肆师递上了星文阁下的文书。

文书明确写着要解散龙怒社,日后龙怒神不得讲学、集会,否则以叛道之罪论处,当即逐出师门。

这是谁写的文书

看起来好像很明显。

字是公孙文的字迹。

下面还有公孙文的印章。

在所有弟子看来,这就是公孙文亲笔所书

“你们这群愚人,当真愚不可及”公孙文把文书扔在了地上,“但凭这封文书就把你们骗了,你们怎么不去当面问我”

已经肆师道:“周师兄去问了。”

“去哪里问的我怎么没见到他”

“他说去星文阁问的,他说见到您了”

“他见到我了”公孙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敢相信周开荣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你等信他了”

肆师一脸委屈道:“难道连周师兄都信不得么除了周师兄,还有几位师兄也一起去了,他们都说见到了您,他们都说是您亲自吩咐,解散龙怒社”

“荒唐,何其荒唐”公孙文咆哮道,“你们为什么要信他们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去星文阁找我为什么不去吏部衙门”

一名肆师一脸无奈:“师尊,都说您当上了星文阁直学士,难道这件事情也是假的”

公孙文沉吟半响,道:“是真的又如何星文阁怎就管得了我龙怒社我们可是天子门生”

“师尊,京城之阁掌管,里面还特地提到了龙怒社。”

公孙文只觉的头皮发麻,所有的思绪乱作一团,他必须好好整理一番。

当上了星文阁直学士,这没关系,一份虚职而已。

星文阁下了一道文书,要解散龙怒社,这不算什么高明的操作,这份文书冒用了自己的字迹而已。

可龙怒社就因为星文阁一纸文书被解散了,公孙文实在想不明白。

周开荣竟然还背叛了自己,这就让公孙文更想不明白。

想了许久,公孙文突然想明白了。

公孙文把文书捡了起来,从头到尾通读一边,他读出了这份文书的分量。

这份文书,说是假的,的确是假的,可要说他是真的,也是真的。

因为这是大宣正统的官方文书,对儒生本就有强大的震慑力,更何况文书上留着公孙文的字迹和印章。

公孙文犯了一个错误,一开始他就错了。

他以为星文阁直学士是个虚职。

实际上星文阁直学士不是虚职,星文阁也不是虚设机构。

太子从没说星文阁是虚的,这是一个被朝廷赋予了实际权力的机构,他对京城的学社有强大的掌控力。

太子用朝廷的实际权力,解散了龙怒社。

公孙文站在社馆之中良久无语。

夜风之中,他好像听到了太子的嘲笑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04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