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 分类:游戏 | 字数:0

57. 懒神不再是懒神

书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30

宽敞明亮的洁净厂房,猛一眼看去,只有那两扇镶嵌着透明可视窗的门是浅蓝色的,眼睛里剩下的就基本上是一片纯白的世界。

一条U型组装生产线的影子倒映在像一面镜子似的白色地坪上,铝合金板组成的墙面泛着白色的金属光泽,白色的天花板上,完全镶嵌在天花板里的长方形的灯发出温柔的暖白色光线,让沐浴在这灯光中的一切显得那样精美,那样轻盈,就连有洁癖的甄语都被打动了,站在车间里感叹了一声:“哇,太干净了,太漂亮了!”

浑身上下被白色防尘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方自归笑着说:“这是按照FDA标准建造的无尘车间。”

也是一身白色连体防尘服的甄语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佩服!我真是想不到。”

“想不到什么?”

“你知道吗?以前你在我们班女生心目中,就是邋遢没内涵。”

“嗯,我大概知道我以前在你们心目中的悲惨形象。”

甄语“扑哧”一笑,“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在群里偶尔说几句话呢,给人印象也蛮深的。”

方自归进了班级QQ群,才知道自己并非电十八班在苏州生活和工作的唯一同学了,班花甄语现在也在苏州,就和甄语加了QQ。而甄语通过班级QQ群,才知道方自归正在苏州创业,并且主要工作是做研发,就对方自归的公司和工作产生了好奇。甄语此时在苏州一家外企做研发总监,一天下午没什么事,就通过QQ问方自归有没有空,自己想过来参观一下方自归的公司,切磋一下各自的研发心得。方自归乐于在同学会前,向本班班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就,便答复说“欢迎莅临指导”,甄语就来了。

甄语先参观了位于科技园写字楼里的复行科技总部,在里面细细看了研发部,觉得挺惊讶赞叹的,然后再来到离复行科技总部不远的工厂,就完全被这个刚刚完工的一千五百平米的洁净厂房震撼到了。这个设施,完全颠覆了甄语之前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印象。

“你的工厂,甚至超过了许多知名外企的工厂。”甄语道。

方自归向甄语抱拳拱拱手,“同学,你过奖了,但是你这样说,我觉得非常高兴。你的反馈至少能够反应出来,我们还是坚持了我们的原则。”

“什么原则啊?”

“Dothethingsrightthefirsttime.这句话,是当时德弗勒汽车系统的亚太区总裁,在我们到达新加坡参加第一天培训时对我们说的话。”【译: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他说的很对,这和‘持续改善’一点也不矛盾。”

“没错。当时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新加坡参加完培训后到苏州建厂,那我们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们自己建厂的时候当然要用。既然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跟两大巨头抢夺国际市场,我们的生产设施跟巨头比,就不能有先天的缺陷,这就是Dothethingsrightthefirsttime.为了省钱,我们暂时不把非生产部门搬过来,但比如说我们洁净厂房用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必须是世界一流的!”

甄语笑了,“我还记得,上大学时你的绰号是‘懒神’,他们说你一条裤子可以穿一个学期都不洗。”

方自归也笑了,“创业比上学要专业多了,我当然不能像在学校里那样随便。”

接下来的参观,甄语又有一个惊讶的发现,就是工厂的厂长竟然是个日本人。甄语走出车间前,北岛向甄语鞠了一躬,用日本式汉语说:“谢谢,欢迎您再次光临。”

“我曾经做过日本人的下属。”走出车间后,甄语向方自归感慨道,“想不到有一天,日本人也可以做中国人的下属。”

接下来方自归带甄语去工厂的茶水间,甄语对茶水间的设计和装修又赞叹一回,两人就坐在茶水间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继续聊起来。

“我当时想,要创新,我就不能有任何条条框框,我甚至不让我的工程师看竞争对手的产品。”方自归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九十几项专利了。”

“你的很多思路,我想我确实可以借鉴。”甄语点头道。

“好了,我的底细你已经摸清了,现在说说你。我有一点好奇,你在上海发展得好好的,怎么想起来到苏州来了?”

“在上海住了几年,觉得在上海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后来出差来过几次苏州,就喜欢上苏州了。”

“看来,你我都是另类。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大城市。”

“各种机缘吧,也是在工作碰到问题的时候,苏州有一个特别合适的机会。”

“哦,交大MBA,美国PMP的资历,工作上也会碰到问题?”

甄语就讲了讲她来苏州前,在职场上的那一段蹉跎岁月。

在一个猎头的怂恿下,甄语两年前去了上海郊区一家职工几千人、产值十几亿的民营企业做副总。这企业的管理相当粗放,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董事长也意识到内部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便请戴着MBA、PMP以及外企经理人光环的甄语收拾旧河山。甄语没有管理过规模这么大的工厂,去的时候满腔热情,但很快就发现改革难以推进。

到了二十一世纪,对大型工厂来说,ERP是居家旅行的必备系统。但做ERP也要有基础,比如零件起码要有个编号,否则电脑没法识别,但该厂的产品BOM表上的物料基本上只有描述没有编号,所以工厂管理缺少系统,也缺乏数据,导致有时一个订单做完了,都不确定这个订单赚不赚钱。

问题很多,甄语新官上任三把火,开始推进工厂的标准化并开始建立工厂各个层面的管理系统,但是,到了任务截止日期,重要的任务都没完成,为此甄语狠狠发了一通火。然而,不管是三把火还是一通火,都没太大用处。

厂内保守势力强大,工作习惯难改,特别是那几个分厂厂长,都是董事长的发小或兄弟,苦干和蛮干的精神他们是非常饱满的,但他们都是小学中学的文化程度,也没怎么见过现代化的工厂,要他们很规范地去做,比如什么5S、项目管理、标准化管理等等,他们不愿意做。但是,他们给甄语的答复比较标准化:“很忙,没时间做。”

改革阻力重重,后来甄语便从外面招了几个人,做为推进改革的生力军。谁知生力军放出去以后,在公司各个部门不受待见,不要说配合,生力军连好脸色都不大遇得到。甄语是董事长请来的外企美女职业经理人,厂长们一般不给甄语脸色,但对甄语的手下就不客气了。工作没进展,吵架经常有,处理这种矛盾甄语头就很大,导致甄语本人也发飙,在董事长面前跟厂长们吵,后来搞得董事长也很头大。

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越来越公开化,于是甄语向董事长提议,若要改革成功,非把几个知识和姿势跟不上形势的厂长换掉不可。但是,董事长下不了换血的决心。董事长的理想,是甄语不要动他那帮兄弟,然后也能推进改革,做出成绩,公司上市,自己变现,以后也就没这些烦恼了。

再后来,甄语认为董事长不懂事,董事长认为甄语太幼稚。看着自己招进来的那几个改革生力军天天唉声叹气,甄语不知道怎样做下去。于是,就在甄语、董事长、分厂厂长们、改革生力军们都感到比较痛苦的情况下,甄语接受另一个猎头的怂恿,去苏州一家外企做研发总监了。

甄语在这家民营企业,生存期十个月。

“像你们这种民营企业,最高管理层有知识有格局,我觉得才有前途。”甄语对方自归说,“像我上一家公司,九十年代野蛮生长起来的,管理层都五六十岁了,学习能力又没有,占着位置又不肯退下来,我真是不看好这种民营企业。本来想着,有了副总资历,将来好申请总经理职位的,可是这段资历,真是没有什么用。”

“你还想做总经理啊?”方自归笑道,“你不是想当作家吗?”

“这个不矛盾啊,我可以先做总经理,再做作家啊。”

“做总经理,那么我也有一点点经验。我觉得吧,做总经理还是挺操心的,好像不太适合一个喜欢文艺的美女。”

“那也不一定,你看柯达中国区的总经理,人家不就是美女嘛。”

“嗯,业界女强人。”

“其实我的想法是,四十岁之前,尽可能在职场上发展,至少要做到总经理。四十岁之后呢,再动笔开始写作。”

“为什么要等到四十岁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两个原因。一个是,越晚动笔就能越多地累积生活的阅历,能够写得更生动更真实。当然也不能太晚动笔,到六十岁,可能就写不出来了。另外一个原因,开始写作后,我就想全身心投入,不打算再出去工作了,那么我也需要时间累积一定的财富。”

方自归笑道:“我还记得,咱们班吃毕业散伙饭,我和你坐一桌,你在饭桌上说,中国还没有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你的理想就是为中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印象很深。”

甄语却收敛了笑容,说:“但是……我已经不想得什么诺贝尔奖了。”

“怎么,被生活磨掉了棱角,对理想降低追求了?”

“倒不是。我对诺奖完全不感兴趣了。”

“为什么?”方自归有些奇怪。

“因为我觉得,外国人根本没有欣赏和评价中国文学的能力。”甄语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二零零零年时,西方媒体评出来一个什么‘影响世界的一百部经典’,这里面,竟然没有《红楼梦》!我觉得简直莫名其妙。后来我才渐渐想明白了,西方人其实欣赏不了中国文学。”

“哦,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象形文字和西方的拼音文字,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比如‘鸳鸯’这个名字,老外给翻译成‘WildDuck’,你懂了吗?中国的诗词歌赋更是如此,翻译成英文,意境就毁了。象形文字能表达的一些东西,用拼音很难表达出来,所以老外没资格评价中国,所以老外评的奖,我也不稀罕。”【译:野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5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