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 分类:游戏 | 字数:0

114. 一个老中和三个老外的舌战

书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30

餐厅的一面墙上挂着个飞镖靶子,一环一环彩色的圆圈上,随意插着四五支飞镖,其中一支正中靶心。

飞镖靶旁边,还挂着冲浪板、滑雪板、一组斯诺克的桌球,让餐厅里的氛围,配得上门口招牌上的“美式休闲餐厅”这几个字。

然而,这时餐厅里的氛围却一点儿也不休闲。一个说着美式英语的声音和一个说着中式美语的声音,交替在餐厅里回响着,碰撞着,就所谓制度问题进行激烈的交锋。

经过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看戏的多卡集团员工们越看越有趣,而雷尔夫突然停顿了一下,看着自己手中的咖啡杯,好像进行了一番深度的思考,然后说:“我感到好奇,你的意思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希望维持现状?”

方自归的眼睛里,仍然像是落了一地闪闪发光的火星,“是的。如果实行你们那套制度,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将毫无意外地陷入混乱和动荡,这将直接威胁中产阶级现在稳定的并且越来越好的生活。”

“这可不符合现代政治学理论。”

“如果现代政治学让人民的生活更悲惨,那不如改名叫愚蠢政治学。就拿实行美国制度的菲律宾来说,与不民主的新加坡比,与不民主的香港比,菲律宾难道不是一个失败国家吗?美国制度,绝不是永远正确的,就像管理学中所说的情境管理理论,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最有效,要看具体的环境和对象。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管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政治。美国与中国之间在历史、文化、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上差异这么大,在美国有效的制度,当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你是记者,也许对我刚才讲的那个例子没有感触,但我相信那些领导过上百人、上千人、上万人的总经理们会深有同感。为了更长远的利益,政府其实偶尔也需要像一间公司的管理层那样做做坏人,可在你们的制度下,每个政客在选民面前都是好好先生,每个政客都喜欢做一些皆大欢喜的承诺,即使有些承诺是不负责任的。比如,欧洲一些国家的高福利,导致年轻人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福利基金难道不会出现赤字吗?可是,没有任何一个政客敢于削减福利,因为在你们的制度下,提出这个政策,便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结束。”

“我虽然没做过总经理,可是你也没有像我一样走遍中国,和中国的许多不同阶层深入交流过。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们的制度没有纠错能力,因为你们的人民不能制约权力。”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的制度下,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权力。我思考的结果是:这力量是有的。比如说,舆论的压力。大家不要忘记,人类首次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舆论,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力量这么大。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传播得这么快。给你举个例子,既然你是记者,你听说过发生在今年三月的孙志刚事件吗?”

“孙志刚事件?”雷尔夫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一个在收容所里死亡的大学生。”方自归道。

“啊……就是在广东……我想起来了。”雷尔夫做为记者,总算想起了这条本年度的中国十大新闻之一。

“那件事发生后,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肇事人员不但被严惩,中国政府也很快废除了《流浪人员收容法》。这,就是纠错能力。这,就是舆论压力。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一手遮天和为所欲为,是很难做到的。这就好像我做为总经理,虽然我没有拼选举的压力,但我也不会在公司内为所欲为一样。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要把公司管理好,我要完成那些KPI,我需要员工高昂的士气,这就需要我顾全大局、收拢人心,需要我在公司里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所以,我不可能在公司里肆意妄为。我小小一个总经理都懂的道理,国家领导会不懂吗?另外,也是我读了MBA才知道,我们政府还有防止错误政策产生的预防机制。”

“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预防。”人群中的托马斯笑着说。

“什么样的预防机制?”人群中又传出一个声音。

方自归眼睛里的火焰,这时温柔了一些,“这个机制,就是让各领域的专家、精英,做为政府的智库,帮助领导们制定政策。我之所以知道这个机制,是因为教我们的两个教授是上海市政府智囊团成员,教我们宏观经济学的那个教授亲口告诉我,上海市又要做什么规划什么项目了,他参与其中提供了咨询。其实,让智囊团辅助领导做决策,比让普通老百姓去参合去讨论高效得多。比如‘海绵城市’的想法,就应该找一帮同济、清华的给排水、建筑专业的专家来讨论决策。比如‘智慧城市’的概念,就应该找一帮来自北邮、北大的通讯、计算机专业的专家来讨论决策。老百姓懂什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要有效率,就应该精英集体决策,政府强力推行,绝不能让我们现在这些老百姓搞什么公投。如果像印度那样搞所谓的民主,才真是损害全体国民的利益。”

雷尔夫冷笑道:“可是你的长篇大论,漏掉了一个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而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角度,因为人性是永恒的。”

胡尔达小姐插嘴道:“漏掉了不止一个角度,比如还有法律的角度。”

雷尔夫道:“请允许我先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明民主为什么是必要的。一九九二年,《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出版了。Victor,你看过吗?”

方自归道:“没有。一九九二年我刚刚上大学,那时我倒真是崇拜美国制度,可现在我认为我那时的想法错了。”

雷尔夫道:“你应该好好读一读那本书,那是一本见解深刻的书,它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人性最深层次的追求,就是寻求被承认,做为一定价值和尊严的存在者被承认。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制度,使每个人都得到承认而又不带来暴政,那么这种政体将是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最稳定、最长久的政体,历史也将终结。这种政体已经被人类找到了,就是美国的制度。”

方自归道:“这种被承认的感觉,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是奢侈品。我们和你们不一样,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挣钱的自由,生活的自由,而不是投票的自由。请不要以为美国人认为重要的东西,中国人也认为重要。给你举个例子。我曾经在斯德哥尔摩的中餐馆里遇到一个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她告诉我说,她在斯德哥尔摩生活的最大感受,就是不自由。”

奥洛夫叫了一嗓子:“欧,瑞典可是个非常自由的国度!”

方自归向奥洛夫点点头,说:“请听我把故事讲完,谢谢奥洛夫。那位留学生来自西安,她告诉我,她在斯德哥尔摩不能自由地洗澡,因为晚上九点以后洗澡的话,邻居会投诉她洗澡发出了声音;她不能自由地打电话,下班后不能打给同事,晚上九点后不能打给任何人,因为太晚打电话就占用了别人的休息时间;她不能在周末自由地逛街购物,因为商店基本上都关门了;她不能自由地在工作到凌晨十二点以后去吃个夜宵,因为饭店都停止营业了;她不能自由地在自己过生日时,请朋友们聚聚,唱唱卡拉OK,因为当地最大的KTV包房,十个人都坐不下。但是,我上面提到的不自由,在中国都很自由,而这些自由,才是中国老百姓觉得更重要的自由。你说的那种自由,我们还没那么需要。我们需要女孩子不管多晚,都能够自由安全地去城市里任何一个角落,在纽约就没有这样的自由,而在上海就有这样的自由!”

“可是你知道吗?”胡尔达小姐又插嘴道,“Absolutepowercorruptsabsolutely,这是历史学家阿克顿的名言。”【译: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方自归突然被两个“Absolute”一夹击,有些发愣,正琢磨阿克顿的名言,这时奥洛夫说话了:“先生们女士们,正好借这个机会,接下来请胡尔达小姐分享一下她眼中的中国。胡尔达小姐为这次分享是做了准备的。”【译:绝对】

“OK,谢谢奥洛夫。”胡尔达小姐道,“那么,我开始我的分享。就从一个大人物的小故事开始吧。”

胡尔达就开始讲述她眼中的那个“黑暗”的中国。

方自归没想到,这次北京之行,会有这么多高潮,比在广东玩东莞三十六式都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3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