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 分类:游戏 | 字数:0

120. 问题来了

书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30

功能测试工作站附近放了一块白板,白板上画了一个表格。每天早上,线长会把前一天各生产过程的缺陷以及各测试工作站的测试数据填在这个表格里。陈顺风每天都会在这块他最钟爱的白板前主持晨会,在晨会上对徳弗勒八大金刚训话,特别能够让他产生自我实现的感觉,他擦掉写在表格里的一条刚刚完成的改进措施,特别容易让他产生高潮。但晨会上方自归的时不时缺席,就让八大金刚有时变成了江南七怪,让陈顺风有些恼火。

方自归敢于缺席晨会而陈顺风也不好责怪,是因为那几台没有人性的机器老是有各种状况。保证质量达标和生产线正常运行是最重要的,操作员和质检员随时可以要求方自归对设备异常进行纠正或调整,即使是陈顺风在晨会上达到高潮的时刻。

这天陈顺风的高潮又被叫方自归去修机器的操作员打断了,这次方自归不一会儿就解决了问题,重新回来时晨会还没结束。方自归在晨会上汇报了一下机器刚才出现的小故障,然后陈顺风就双手抱在胸前,以一种君临天下的气概说:“看来,只好采取一次性解决方案!”

八大金刚面面相觑,方自归心想,莫非管理层下决心换一台新机器了?可是方自归想得太美,陈顺风看看气氛已经酝酿得差不多了,抛出了他的一次性解决方案:“我决定,请美国最资深的工程师给这台机器做一次大修。Victor,你跟着一起学,一起参与整个大修过程,这对你也是一次最顶级的培训。”

这台插件机天天被方自归颠鸾倒凤,其性能和性情方自归已然非常了解,因此对于陈顺风的“一次性解决方案”能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怀疑主义者方自归非常怀疑。这就好像一台看了十几年已经看不清楚的电视机,不是一个所谓最资深的维修工程师拆拆装装,然后换几个小零件,这电视机就能返老还童的。然而,方自归玩这台机器也就玩了半年,也不敢说机器老是出状况绝对跟自己的技术水平无关,方自归对陈顺风的方案不敢太质疑,于是,这个方案就在晨会上定了下来。

不久后,美国原厂的工程师杰夫来到了苏州,计划用四天时间完成设备大修,并且完成对方自归的高阶技术培训。杰夫看到那台老爷机器时,竟然张开双臂做了一个拥抱动作,笑道:“This is my baby!”【译:这是我的孩子!】

据说这种型号的机器自诞生之日起,杰夫就已经在那家美国公司工作了,所以杰夫对这机器感情很深,了解也很深。

机器被杰夫大卸至少八十八块后,他的自信和资深就彻底表现出来了。杰夫对方自归说,他能够不看图纸把机器重新装起来。所以,杰夫到来的第三天,杰夫就哼着美国乡村音乐,在方自归钦佩的目光中,像搭积木一样一步一步组装机器,并且一边装一边给方自归讲解这机器的要领。

机器装完后,杰夫哼着小曲打开机器开关,接下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结果:设备初始化动作完成后,只要一开始生产,插件头快速下降到离印刷线路板大概两厘米的位置,就戛然而止。

杰夫关掉机器电源重新开机,怪毛病依然如故,不要说方自归没见过这种故障,这机器的祖师爷杰夫同志也没见过。

出问题后的第二天,思考了一晚上的杰夫把整个和插件头有关的部分又大卸八十八块,再重新装了一遍。这一次,杰夫同志韬光养晦了,是看着图纸装的。可印刷线路板上方两厘米处就好像人生的终点,插件头依然一到那个位置就停在那里,无论如何无法逾越。

出问题后第三天,杰夫把自己能想到的办法一个一个地试,把苏州工厂现有的备件一个一个地换。然而这机器就好像流行歌曲《我一见你就笑》,区别只是这机器唱的是“我一到那儿就停”,导致杰夫几天来嘴里哼着的小曲儿也停了,脸上的微笑也停了,然后开始对这台机器进行间歇式的诅咒:“Fuck Sinapore Machine!”【译:操新加坡机器!】

看样子,杰夫把机器大卸八十八块时,不巧触发了某种疑难杂症,问题就严重了。杰夫来之前,设备虽然不稳定但至少还能生产,现在设备“我一到那儿就停”,将导致后道的SMT停产,于是直接威胁到了SMT生产线辛辛苦苦一个多月生产出来的那两周用来救命的库存。

出问题的第四天是周六,杰夫对这台插件机做各种垂死挣扎的折腾时,老卑和陈顺风抱着双臂就站在边上看着。在这种压力下,杰夫尽最大的努力挣扎,可杰夫从早上一直折腾到晚餐都送进来了,插件头还是“我一到那儿就停”,简直是莫名其妙。这个意外,把许多计划都打乱了。

按照原计划,这周六的晚上杰夫应该已经回到美国温暖的家,方自归应该陪着好不容易才能来一趟苏州的莞尔……当然生产计划被打得更乱。

晚上九点多,方自归心情沉重地回到宿舍。这天莞尔一个人在外面吃的晚饭,方自归面对莞尔心情更沉重,愧疚道:“果果,我……机器还没修好,我要陪那个老外,实在走不开。”

“难道我就不忙吗?”莞尔叹一口气,“你知不知道来一次苏州多不容易。”

虽然上海苏州之间有了高速公路,可乘汽车与乘火车比并不省时间。每次莞尔周末下班来苏州的这段路,就好像逻辑学上著名的三段论,要先从某个点到上海的火车站或汽车站,再乘火车到苏州火车站或乘汽车到苏州汽车站,然后再从苏州火车站或汽车站到方自归的宿舍,怎么绕都绕不过去三段论,单程至少三小时。莞尔到方自归宿舍时,常常筋疲力尽,而且晚饭还只能让她这个吃货在路上随便对付一下。

“我也没想到老外来大修,倒把机器给修坏了。”方自归道,“这是个意外。果果,下次我一定补偿你,我带你去吃大餐。”

“谁稀罕什么大餐?”莞尔大声说。

方自归一时愕然。在学校时,两人时不时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情拌拌嘴,可毕业后,大概是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相会,两人还真是连一句话都没吵过。方自归呆了一会儿,默默地张开双臂把莞尔拥在怀里,再去吻莞尔的唇,莞尔脸一扭拒绝了。

“你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回上海?”莞尔厉声责问。

方自归放开莞尔,面露难色道:“还要再等等。老卑对我不错,而且公司现在真是用人之际,要是现在我提出辞职,就太不地道了。况且,现在辞职要赔不少钱。我们不是想在上海买房子吗?我已经有点儿积蓄,赔给公司多可惜。前几天有个同事给我说,中国的银行也要开始像新加坡的银行那样做按揭了。我想最多三年,正好我合同期满,我就可以用这几年的积蓄付个首付,贷款在上海买房子。那时,我就可以顺顺当当来上海,永远不离开你。”

“三年?”

方自归微笑着,想开个玩笑改变一下沉重的气氛,“我们都这么忙,三年很快就过了。道路有点儿曲折,前途一片光明。”

可莞尔并没有笑。方自归认为,用三年时间取得胜利已经相当快了。

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莞尔的尺度就与方自归的尺度大不一样。莞尔道:“一点儿也不快!”

“这还不快呀?”

“毕业的时候,你说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见面的。你板着指头算一算,毕业九个多月了吧,我们见了几面?”

“会好转的。”方自归道,“老板已经同意招几个工程师助理,我也会有一个助理。等助理的技术过关以后,周末设备保养就不用我去弄了。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通用在上海建厂了。老板说,一旦拿到上海通用的订单,我们就要买最新型号的SMT生产线,而且可能会买好几条。新设备不容易坏,坏了也容易修,因为供应商在上海都有办事处,备件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绝不会设备趴窝几——”

“你的助理什么时候技术才能过关?”莞尔有在纷繁中抓住关键问题的能力,就像在审计时面对一大堆单据发现主要问题那样,“上海通用的订单什么时候才能拿到?”

“培训一个助理能够独当一面,大概要半年。上海通用的项目,据说工期很紧,他们应该今年就会下单。所以这些问题,最迟年底就能解决了。果果,你给我点儿时间。”

莞尔平静地说:“自归,我告诉你一件事。”

莞尔语气的变化,让方自归突然觉得很紧张,“什么事?”

“我爸的朋友,一对老夫妻两个都是大学教授,他们,向我父母提亲了。”

方自归只听见,自己脑袋里“嗡”的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