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 分类:游戏 | 字数:0

20. 重新发现老同学

书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5:30

教室里坐满了人,但却静悄悄的,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沙沙声。

日光灯投射下来白丝丝的光,照在没被试卷覆盖的桌面上,让崭新的贴面板桌面产生了反光,映射出一团模糊的轮廓。离《马哲》考试结束还有四十分钟,席东海正认真地偷看捂在手下的一张纸条,而方自归随意看了眼已经被自己填满的试卷,觉得不必再检查一遍。

自从和卢莞尔开始谈恋爱,方自归觉得日子一下子过得快了,转眼就到了考试季。

爱因斯坦说,所谓相对论,就是一个男人坐在火炉上,然后这个男人再坐在美女旁,二者比较,该男子对时间的感受。爱因斯坦为此写了篇论文,刊登在《热科学与技术学报》上,方自归根据这个研究成果和自己最近的亲身体验,得到一个推论:美女是一种时间加速器。

爱因斯坦的研究不够深入,他还没有研究一个男人坐在火炉上和一个男人坐在美女上的区别,否则,他应该会得出美女是时间加速神器的结论。

因为有把握超过六十分,方自归提前四十分钟交卷。

回到宿舍,想起今天轮到自己和老夏值日,方自归便拎着四个暖水瓶去开水房打水。走出宿舍大门,方自归正要与一人擦肩而过,却听见一声呼唤:“方自归!”

方自归停下脚步,发现来人好不面熟。

“我是应辉,怎么半年就把我忘了?”来人一拍方自归的肩膀。

方自归幡然醒悟,原来这是高中同学,没想到能在这里相见。方自归叹道:“哎呀应辉,你怎么……好像长高了。你上大学以后又发育了?你在哪里上大学?”

应辉笑道:“你才发育了。老子在同济。”

印象中的应辉,好像不是这种风格。他上来就是“老子”……看来他在大学里混了半年,一下子就成熟了。方自归发现应辉成熟得这么快,非常高兴,赶紧热情地把两个热水瓶塞给他,让他帮自己一起去打开水。

应辉拎着两个热水瓶,边走边说:“我们班,还有交大的赵小川在上海。上次他来同济找我,说咱班只有三个人在上海,你在工大,但没有你的通信地址。他叫我来找找你,有时间了到他那里去玩玩。我们期末考试刚结束,所以我过来碰碰运气。没想到,在校门口一问,就问到你了。你在你们学校挺有名的嘛。”

方自归在新生文艺汇演上火了一把后,在年底的迎新年晚会上又参加表演,说了一个叫《东八楼一零一室》的相声,反响也很热烈,从此奠定了方自归工大第一活宝的地位。如此一来,不但大一新生都认识方自归,高年级同学里面,也有不少认识他的人了。

“我在迎新晚会上讲过相声,所以学校里很多人认识我。”方自归道。

“是了,你在高中时就讲过相声。”应辉道。

“反正没什么事,弄着玩玩而已。”

“下学期,我们到交大去玩玩吧。”

“交大在哪里?”

方自归自从高考放榜,到学校一看分数,心里一凉,便扭头回家了,并没有关心过其他同学的情况,也不知道上海还有两个高中同学,更不知道他们求读的交大和同济在什么地方。

“交大在闵行,离我们杨浦就是有点儿远。”应辉道,“上次小川来同济,他坐车坐了整整一个上午。”

方自归对乘上海的公交车,深恶痛绝,心想自己能从杨浦坚持到外滩,那靠的全是爱情的力量,靠和赵小川那点儿交情,是无论如何坚持不到闵行的。

“下学期……我还挺忙呢。交大那么远……到时候再说吧。”方自归道。

“同济近,下学期来同济来玩。”应辉道。

两人打了水,回到宿舍叙旧,方自归才知道,原来高中同学以在成渝两地上大学为多,特别是像自己这种考分不高的。但出川的同学,比如去北上广的,基本上念的都是名校。即使六出祁山没有出得太远,只出到西安的,也是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这种水平。方自归听应辉说了这些,心内暗暗又唏嘘了一回。

晚饭时间到了,方自归便请应辉去食堂吃饭。走出宿舍楼不远,只见前面围了一堆人。方自归近前一看,韩不少在人群中间正面红耳赤,看样子他这次是在公开场合成了小宇宙的中心,便上前去探个究竟。

原来,一个女生丢了车,这日去食堂打饭,正撞见韩不少骑的车是自己丢的那辆,便揪住不放,说是韩不少偷的。而韩不少分辩说,这辆车的车架是捡的,自己好不容易才配了两个轮子,把车修修好,是绝对没有偷车的,所以两人就争得不可开交了。

“你怎么证明这车是你的?”韩不少反问。

“我有发票!”女生也反问,“你怎么证明车是你捡的?”

这就到了辩论的关键时刻,方自归是知情人,赶紧上前帮忙,说:“我能证明车架是捡的。我是他室友,我们宿舍的其他室友也都可以证明。你看,”方自归对那女生说,“这两个车轮,新旧不一致。还有车铃,也是旧的,肯定不是这辆车原配的。”

女生把车仔细打量一番,确实如此,但是她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爱车,哪有轻易放弃的道理。

“我不管,这车就是我的,我有发票!”女生理直气壮。

“我买了这许多配件,花了这许多时间,把车弄好了。我就这样白弄啦?”韩不少做委屈状。

“同学,”方自归对女生说,“你呢,也不要说是他偷的,确实没有偷。兄弟,”方自归对韩不少说,“人家一个女生,又都是一个学校的,别太计较了。”

虽然不太痛快,委屈的韩不少,终于还是渐渐松开了本来紧紧握在车把上的手。胜利女生骑车绝尘而去,连声“谢谢”都没有,看热闹的人群也就散了。

“第一次来工大,就让你见笑了。”方自归对应辉道,“我们这种破学校,破事就是多。”

“不是这么说。”应辉道,“同济丢车也很严重,天下乌鸦一般黑。”

其实听赵小川说方自归上了工大,应辉对方自归还是刮目相看的。高中时方自归做为差生坐最后一排,应辉还以为方自归是那种考不上大学的同学。方自归考上的工大虽然是三流大学,不是重点大学,好歹也是大学。重点是,这个非重点大学也同样在伟大而破破烂烂的杨浦区,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方自归和应辉在食堂里吃着饭,聊着天,应辉又怂恿方自归到同济去玩。

“那么,同济有什么特色?”方自归问。

“好玩,好吃。你不知道‘吃在同济’吗?而且还便宜。我们同济一块大排只要七毛钱。”应辉一句话,便亮出了同济的三大亮点。

方自归眼前一亮,怦然心动。看来,同济确实是值得去的,特别是月底时。让同学接济,才是“同济”这两个字的精髓。

“那下学期开学了我一定去。”方自归道。

“好,非常欢迎啊。”应辉道。

“那,玩有什么好玩的?”

“周末有舞会——”

“别别别,舞会就饶了我吧,不喜欢玩那个。”

“踢足球。”

“诶?踢足球可以。”

“周末还有不少活动啊,看表演啊。还可以下棋,打牌。我在同济认识了几个老乡,棋下得不错。”

“看来这半年,你在同济很嗨皮啊!”

“那比高中好玩儿多了。就是……前几天,听一个大咖来同济做个讲座,把我给噎了一下。”

“大咖说什么,把你给噎了?”

“他说,同济只有两个学院,一个是建筑学院,一个是其他学院。”

方自归看着露出愤愤然表情的应辉,一边儿咀嚼嘴里的大排,一边儿咀嚼这句话的意思,咀嚼了一会儿,突然明白了,“哈哈哈,你是其他学院的。哈哈,你们被鄙视啦。”

“大咖是建筑系毕业的。你说,我在台下听到这种话,噎不噎?”

方自归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工大第一系,计算机系,那抽象的背影。说话可以有偏差,但不能偏差太过分,就像上高数课你可以睡觉,但你不能在课堂上一边睡觉一边打呼噜。方自归当即替应辉愤怒道:“妈的,带领你们学院的兄弟,踏平建筑学院!”

“妈的,建筑学院两个院士,几十个博导,这还踏个屁呀!”

这个,就是性格的不同了。

应辉认为,力量太悬殊的比赛,是不值得打的。而方自归以为,没有奋斗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因为方自归还需要为第二天的考试临时抱一下佛脚,应辉吃过晚饭就告辞了。

方自归看着应辉骑车远去的背影,想象着同济大学档次更高的风景。

高中时,差生方自归坐倒数第一排,好生应辉坐正数第二排,两人交往很少,没擦出火花。现在,高中同学们念大学分散于全国各地,而应辉和方自归都在杨浦区,他们俩后来,就擦得火花四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6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