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98章 倭寇的踪迹

书名: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朱允熥突然吩咐道:“来人,命商贸司郎中铁铉觐见”

不一会儿,正在文渊阁当值的铁铉就来到谨身殿,行礼道:“微臣铁铉,拜见陛下”

朱允熥让他平身以后,说道:“铁铉,方才王义去当铺买估衣,没有买到合身的,大明现在鲜少有卖新制成衣的,大多都是估衣,你觉得商贸司在大明开设新制成衣店,能否获利”

之所以朝见铁铉,也是朱允熥突然想到,古代几乎没有卖成衣的。

虽然也有成衣铺子,但是里面卖的却是定制的衣裳,并没有现成的成衣。

客人到了铺子之后,要先量尺寸,挑选布料,然后裁缝制作完成之后客人来取,或者送到府上。

真正卖成衣的其实就是估衣店,或者是当铺,卖的是富裕的人家穿剩下的、或嫌过时,再或者是已经破旧的衣服,都送到专门收售旧衣物的店铺,

当然了,也有当时手头紧,不得已当卖出的。

别人来买布衣,有时候就要碰运气,有没有运气碰到与自己合身的,那就不好说了

千万不要小看衣裳在古代的利益

在明朝时期,布匹所带来的收益,仅次于食盐。

衣食住行这四个字,在任何朝代都是通行的

不过排在首位的,乃是“衣、食”。

人只有解决了这两种需要,才会考虑住和行的问题。

铁铉再商贸司经商好几年了,早就从小白变成了老奸巨猾,商人的嗅觉早就培养出来了。

“回禀陛下,现在大明所缴纳上来的布匹丝绸,每年就有几百万匹,衣物对于百姓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要开新制成衣商号,可以打上统一的商号标志,即便普通百姓不会购买,那些家有余财的,必然趋之若鹜,所以微臣以为可行”

“那好,既然如此你就试试看,今天让你过来,另有要事”

朱允熥也无法估算这个生意有多大,当然也不可能亲力亲为,就交给铁铉去做了。

“王义,说说你在与倭奴国贸易的时候所了解到的情况吧”

之所以让铁铉参与,是因为王义与倭奴国私下进行的贸易,所有的货物都是由铁铉操办准备的。

二人在这件事上合作过多次,彼此并不生疏。

“是小人遵命”

王义躬着身子,说道:“承蒙天恩,小人带领上商船在东海之上的小岛落脚,铁大人每次都把货物准备好,小人只是运送到倭奴国而已”

先是谦虚了几句,又接着说道:“在外人和倭寇看来,小人就是一個海上强盗,只不过是在大明有些门路,这才能收到大量的货物,

十余日前,有人突然找到小人,愿意出高一点价格,让小人有利可图,将货物卖给他们”

王义因为是和倭奴国的南朝交易,所以每次运送的货物数量都非常大。

而海上的倭寇和盗贼许多都彼此联络,彼此相熟。

毕竟是同行嘛,对于行业的信息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而且因为要面临明朝官府的打击,所以有时候他们也互通消息,以免落了圈套。

小倭寇、小盗贼,在抢了东西之后也得有地方销赃呀,所以通常他们就会把赃物卖给大海盗

在他们中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如此才能保证“产业链”正常运行

时间往回拨十日。

这天,王义正在宁波“销赃”,却被人给盯上了

毕竟明面上王义是个海贼,他从倭奴国获得的除了金银之外,为了掩人耳目,还有一些精美的倭刀和扇子。

这些东西在大明是紧俏货,利益非常不错。

黄昏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王义回到住在客栈里面,正准备用饭之后就躺到床上歇息,就有人过来敲门。

因为王义怕引起官府的注意,所以让底下的人分开,住在不同的客栈。

自己带着几个兄弟要了客栈里面一处小院儿,并没有包下整间客栈。

听到敲门声,底下的人瞬间紧张了起来,立刻拿出匕首短刀警戒了起来。

“大哥,有人敲门,不知道来者何人”

王义听到敲门声很有节奏,力道不轻不重,不像是官府拿人,也不像是黑吃黑,就让下面的人把刀收起来。

小院门外的来人,隔着院门说他是居住在客栈的客商,看到王义也是个商人,就想打听一点儿“市场行情”。

在古代消息不便利的时候,这种情况非常正常

很多消息都是口耳相传,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竞争对手,谁也不会藏着掖着,毕竟自己也要靠别人的消息获利。

所以王义就让人把门打开,见来人二三十岁,面色平和,身上穿着绸缎做的衣裳,手里面轻轻摇着折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

身后跟着一个壮汉,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请入房中之后,那位公子打扮的自报门户说道:“在下浙江平阳人,姓高名原,家中排行老六,今日冒昧前来打扰,想向尊驾打听一点儿行情,恕罪恕罪”

王义笑呵呵的说道:“哪里哪里,高公子一表人才,一看就知道是高门大户,能够屈尊来到在下这里,是在下的荣幸

在下姓王,单名一个杰字,呵呵呵,家里老父母希望在下出人头地,却不想成了一个小商贾,惭愧惭愧”

二人客气了几句,王忠试探的问道:“不知道高公子家里是做什么产业的实不相瞒,在下也就做了一点小生意,来往的地方也不多,不知道公子想打听哪方面的行情”

高原将自己的折扇合了起来,“王兄客气了,小弟家里做了一点绸缎生意,想问问王兄京城绸缎布匹的行情如何要不然那么远的距离运过去,却无利可图,那岂不是要亏大发了”

“哎呀”

王义懊恼的说道:“不巧,在下做的是粮食生意,对丝绸锦缎这种高价货物,实在没有能力染指,所以不知道行情,惭愧惭愧”

高原但脸上并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而是有些惊喜道:“王兄是做粮食生意的这可太好了

实不相瞒,小弟家中对于粮食生意也有涉猎,家父想要让我打理这一块,今日遇到王兄真是遇对人了”

“高公子真是家大业大啊,各种生意都有涉及,真是让人佩服,公司能够得到令尊的器重,能耐自然不必多说”

“哪里哪里,王兄谬赞了,做的生意虽多却没有一样出类拔萃的,说出来实在令人汗颜啊”

王义不动声色的称赞了几句,就把京城的各种粮食价格说了一遍。

高原摇了摇头一副可惜的模样,“没想到京城的粮食价格也不高,要是从广东布政使司运送过去,这一路人吃马嚼,消耗极大

王兄在做粮食生意,想必其中有些门道吧不知道能否指教一二”

“不敢,在下也就是在京城附近收购粮食,到近处贩卖,路程近一点儿,不过也只是赚个糊口的钱罢了”

“王兄谦虚了”

见王义始终不显山不露水,高原便问道:“王兄,小弟想把粮食贩运到倭奴国,不知倭奴国的行情如何能否获利”

王义的眼神瞬间变得非常凌厉,如同一把刀一样在高原的脸上刮过。

而高原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浮沫,将茶杯凑到嘴边,轻轻的喝了一口,

又把茶叶的香气通过鼻孔出来,接着点了点头,似乎是在称赞茶叶的滋味。

“高公子,朝廷可有禁令,民间商贾不容许贩卖货物与外国,这要是被别人听到了,报到官府,高公子就麻烦了”

“哈哈哈,在下也就是说说而已,想必王兄不是那种喜欢告官的人吧”

高原道:“对于王兄所做的贸易,许多人都非常眼红,也唯有王兄这样有根有底,背景深厚的人才有这样的机会,其他人恐怕是羡慕不来啊”

王义此时已经明白他知道了自己的根底,便也不在掩饰,

退去了小商人的市侩,整个人的气势露了出来,眼神坚定。

“大家为了钱财各凭手段,别人羡慕在下,在下又何尝不羡慕其他人高工资你说是不是”

“那是那是王兄说的对”

高原试探着问道:“王兄,小弟今日前来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受人之托罢了,有人也想做些生意,只可惜没有货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听说了王兄的事,就想请王兄帮忙,不知王兄以为如何

当然了,别人可以处高价收购,只要货物充足,一切都好商量”

由于大明现在采取禁海政策,沿海地区又有大量的卫所,这些卫所不单单防备倭寇,也有肃清地方,剿灭贼寇的责任。

在做海外贸易的时候,往往要使用大船,这样才能行驶在海上不惧风浪。

否则如果是那些小船,先不说承载的货物有多少,如果遇上天气不好,一个大浪打过来船就翻了,

得不偿失啊

所以唯有那些大海贼,才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海外贸易

既然要做贸易,那肯定要有货物来源。

由于大明在这方面查的比较严格,货物的来源就成了一个问题

那些海盗的固然可以勾结内陆的商人准备货物,也可以收买地方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没有足够高的利益,那些商人怎么敢冒着杀身灭族的危险,将货物卖给他呢

而收买的地方官一旦调往他地,或者在朝廷反腐高压之下丢了性命,那这条财路就断了

要重新收买地方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货源

没有货源就没有贸易

就只能看着大把的钱财,却赚不到手里

而这位高公子自从知道王义每次都往倭奴国运送大量货物的时候,就不由得动了心思

既然他能卖给倭奴国,是不是也可以卖给自己

王义抬了抬眼,也想要摸清他的用意,便说道:“实不相瞒,在下的货物也非常有限,而且已经答应了货主,订立了合约,实在没有多余的货物让给他人

而且在下跑这条商路也跑习惯了,和货主也比较熟悉,让在下去别的地方,呵呵呵,不习惯啊”

“还请高公子见谅”

高原赶紧说道:“王兄不要误会,委托小弟前来的人,虽然非常仰慕王兄,可是他对那个地方不熟,没有门也没有门路,所以并不准备抢王兄的生意”

同行是冤家,高原为了避免他误会,只能排除他的疑虑。

否则无论是谁,都不会同意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王义一幅明白过来的模样。

高原又解释了几句,道:“只要王兄有足够多的货物,不用王兄劳累运送,我们愿意出高于行情三成的价格收购,

而且绝对不会对王兄的生意有任何妨碍,否则王兄大可断货物供应就是了,小弟绝无二话”

“还请王兄成全”

二人又谈论了许久,王义的脸上这才露出放松的神情,似乎放下心中的戒备。

“不知你们需要哪类货物多少货物”

听到这话,高原顿时大喜

“实不相瞒,委托在下前来的,想做一些盐和粮食,以及钢铁的生意”

场景回到谨身殿这里。

王义把那天自己和那位高公子的相遇,以及他们的谈论,详详细细的做了禀报。

最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请罪道:“陛下,小人觉得这位高公子肯定不像是看起来的那么样简单,怀疑他可能与喊道或者倭寇有所牵连,

因此便答应了他,向他交付货物,以便能够顺藤摸瓜,查出他的底细,为大明铲除这个祸害”

“小人擅自做主,请陛下责罚”

侍立在一旁的王忠顿时紧张了起来,自己这个弟弟真是无法无天

既然怀疑对方暗通倭寇,直接报给官府把他抓了就是了,怎么还答应他

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就算是想要立功,也得看看自己的斤两啊

被人抓住把柄,那就是暗通倭寇的重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62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