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38章 醉酒

书名: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在商贸司里面,朱允熥坐在椅子上,随手翻看着账册,耳朵之中听着铁铉的禀报。

“殿下,除了黄金玉液的销售之外,还有景德镇的瓷器也烧制出来了,第一批已经售卖完毕, 百姓和商户都纷纷夸赞质量非常好,请求加大供应。”

“林正带着御器厂的窑匠正在赶工,也加大了产出,力求今年把瓷器售卖到江南各地。”

说着拿了一套瓷器餐具,放到朱允熥的身旁的案几上,

“殿下请看,这是已经烧出来的第二批,算是头窑,特地拿回来给殿下过目。”

朱允熥拿起那套餐具,有盘子也有碗碟,甚至连勺子都有。

将碗拿在手中,看来看花色,用手指摸了摸碗的质量,

只觉得这瓷器入手细腻,非常光滑,敲击之下声音清脆,显然质量极佳。

翻过碗来,只见底部写着“景德镇制”四字,字迹分明,笔挺有力。

朱允熥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不错,确实是好瓷器价格贵吗”

“回禀殿下, 倒是比平常的瓷器贵上五成,不过殿下不必担心,其他的商户看过之后也觉得很好,不愁售卖。”

“贵点就贵点吧, 你告诉林正, 哪怕费的人工和材料多一点,也要保证质量,只要咱们的名号打出去,将来这就是金子招牌”

铁铉行礼说道:“是,属下明白,殿下放心。”

又说道:“殿下,林正想要把周围的几个窑厂全都盘下来,然后统一制作景德镇的瓷器,以便能够扩大产出,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可以,你派人过去协助林正办理此事。”

“是属下遵命。”

瓷器每家每户都用得到,对于贫苦的人家用的质量差一点,凑合着过日子也就是了。

可对于家境稍好一点的,说实用的碗和盘子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百姓之家对于瓷器的使用非常小心,如果被打破了,只要还能修复,就会请锔瓷的手艺人修一修。

而这种手艺在近代社会依然能够看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许多普通百姓真实的写照。

可不管怎么说,瓷器都是古代百姓为数不多的消费之一。

朱允熥又吩咐说道:“今年商贸司不能在那么保守了,应该全面出动,还记得我告诉你的话吗,商贸司务必参与到大明的各行各业之中,凡是有利可图,必要成为其中翘首”

“今年你有什么打算”

铁铉躬身回答说道:“殿下,陶瓷的生意已经有了,相信今年能够扩张的不错,除此之外属下准备做布匹丝绸、盐、铁,还有茶叶、香料的生意”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嘱咐说道:“不错,这些都是比较赚钱的行当,你可以和各处的官店调配一下,今年年底就看你的账目了”

商贸司做的生意,除了户部现有的官店,和各种税收之外,就是皇太孙殿下的“皇店”了。

而且殿下的话说的很明白,既然有皇室的身份加持,那生意做起来岂不是非常便利

就拿各地采购茶叶来说,在差不多的价格之下,各地的富户豪商会怎么选择

所以有些话根本不必明说,只要稍微透露一点风声,别人就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铁铉负责的这些生意,肯定是有赚无赔

接着朱允熥又说道:“我尝过一种茶,话说是一个茶农家的孩子比较调皮,就把半干的茶叶扔到热锅里面翻炒,

后来被这个茶农发现,只好把那些茶叶堆在一旁,谁知道过了一些时日之后,这些茶叶竟然去除了青味儿。”

“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红润,色泽饱满,风味儿独特,你回去让人试试,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是,敢问殿下是在何处见的”

铁铉说道:“要是找到这样的茶叶做参照,想必事半功倍。”

朱允熥不耐烦的说道:“你只管去做,不必多问”

你问我,我问谁去

关键是我也只知道红茶的制作工艺,而且还是粗略大概,上哪儿找实物给你参照

红茶制作时先采摘符合需求的芽叶,之后把鲜叶均匀摊放在晒簟上晒至半干。

接着把茶叶投入热锅中揉捻炒制,再把茶叶放置在专门的发酵框或发酵车里,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最后对茶叶进行干燥,散去红茶上的青味。

最后一步是干燥了,红茶的烘干方式通常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毛火,第一次是足火,

让红茶蒸发水分、缩紧茶条、固定外形、保持足干,散去红茶上的青味,保留红茶独有的甜香。

要知道红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茶,红茶虽然起源于明朝,但具体的时间已经不可考了,

据说是由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

一千六百年的时候流入欧洲,后来迅速成为欧洲贵族饮品。

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来自明朝的正山小种红茶。

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且红茶价格异常得昂贵,唯有豪门富室方能饮用。

从那以后,凡是华夏大地售卖出去的茶叶,都是以红茶为主。

仅仅茶叶一项,将来等到海贸兴起,就能替朱允熥好换来许多欧洲的财富

朱允熥无比期待着那些欧洲贵族以喝茶为贵

就像后世从猫粪便里面搞出来的东西,许多人以喝那玩意儿为时尚

这背后,可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呀

自己必须抢占先手

“你把茶叶治好之后,先送到宫里来,既然是好东西,先让王公贵族尝一尝,只要他们都喜欢,那事情就成了”

“是,属下遵命。”

看着眼前面露浅浅笑容的殿下,铁铉无奈的摇了摇头

殿下一说到赚取钱财,就兴致很高啊

难怪别人说他是户部尚书

不过想想也对,古代一个朝廷出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的根本就在钱财上

别的问题都容易解决,可只要朝廷没钱,遇到天灾人祸没有钱粮救急,遇到征战没有钱财供应,每年朝廷都是赤字,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朱允熥明白,做皇帝就是要把钱、权和军队抓在手里,这样才能坐到安稳睡得踏实

秦王,晋王,还有燕王朱棣,是最后离开京城的。

其他藩王离开的时候,都会亲自前往东宫拜会,向储君辞行。

只不过有的藩王朱允熥见了,有的因为太忙就没有见着,让李福客客气气地打发走了。

照着朱元璋的话,朱允熥在东宫宴请了秦王、晋王和燕王三人,毕竟他们是朱元璋的嫡子,理应更加恩待。

而且只要有这三位藩王在,别的藩王就不敢作乱,也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按照礼法来说,皇位就算是轮,也轮不到他们

不过对于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来说,二人也都听天由命了,储君以立,君臣关系以明,

谁要再生事端,老爷子可不好惹

而对于朱棣来说,不管他现在甘不甘心,此时都只能隐忍

所以在东宫的酒宴,几个人频频推杯换盏,喝到高兴之处还行起了酒令,吵吵嚷嚷的声音,很远都能听到,

似乎在这一刻,皇室之间没有了任何的勾心斗角,没有任何的利益纷争,其乐融融,真是令人羡慕

朱棡喝的满脸通红,“砰砰砰”的拍着胸膛,手里端着酒杯,

大声说道:“允熥,你做太孙,做储君,很好老爷子没选错人就凭你把那些倭寇都杀了,我朱老三就佩服你”

“往后哪個兄弟,要是敢拿王叔的身份说事儿,你就给我写信,大嘴巴抽他来,喝”

朱允熥也有五分醉意,此时哪里还讲什么叔侄辈分,拍着朱刚的胳膊道:“有三叔这话我就放心了三叔请”

说着,扬起脖子“咕咚”一声,就把杯里的酒喝了下去。

“大侄子痛快喝”

朱棡也把满杯的酒灌到口中。

秦王朱樉双眼迷离,端着酒杯,醉醺醺的说道:“允熥,好好做你得太孙今天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兄弟都支持你”

“你放心,好好做储君,为老爷子分忧来来来,喝”

一旁的朱棣也有几分醉意,说道:“殿下放心,北边的蒙古人不必担心,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我们走了,父皇那边你多照应”

“多谢诸位王叔,有我在,你们放心吧”

最后几人喝下了一壶又一壶的美酒,直到宴会结束,都喝得满身酒气,双眼迷离,

晋王朱棡更是被直接抬上了马车,这才得以出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0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