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57章 朱元璋受到的侮辱

书名: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当时明军不但彻底控制了山东,还派遣大军向河南推进,兵强马壮,马上就能够一统河山此时孔克坚也终于收拾行囊,启程南下。”

“到了淮安正好碰到敕使,孔克坚一听敕文内容,非常惶恐, 赶紧前往京城拜见陛下”

当时明军夺取天下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再加上朱元璋满含威胁的诏书,孔克坚不害怕才怪呢

马和只觉得嗓子堵得慌,暗暗清了清嗓子,顶着压力接着说道:“陛下知道孔克坚到了金陵后,就在皇宫谨身殿召见了他。”

“洪武元年十一月, 陛下让孔克坚儿子孔希学,袭封衍圣公, 并置衍圣公官属六人。”

关于朱元璋和孔克坚的谈话, 史书里面有记载,对话的内容也被刻了下来,被保存在现存于孔府二大门里的楷书白话碑上。

内容是:“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者,休怠惰了。于我朝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呵不好”

在这里朱元璋也是极尽敲打,首先是让他逍遥快活, 不再委派官职

而孔克坚在元朝后期世袭公爵,官至秩二品, 有礼部尚书和侍御史等实职,非一般读书人可比。

因为衍圣公从元朝时, 兼任国子监祭酒, 但是朱元璋却让他远离朝堂,根本没有机会再接触朝廷的政务。

再加上没有直接教读书人,也等于消弱了衍圣公的影响。

朱元璋对孔氏是教训的口气,一是教孔克坚遵守祖宗法度,效忠于大明王朝。

二是教训孔家不读书,让孔克坚多读书写书,以训诫孔氏子弟。

齐泰满心复杂,行礼说道:“殿下,孔家轻易动不得呀,当年陛下对孔家尚且多方施恩,殿下应当效法陛下才是”

齐泰的意思,朱允熥非常明白,因为在对待孔圣人上,朱元璋连续两次栽了跟头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除曲阜外各地均不得祭孔,孔庙的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

除此之外也让孔家搬离孔庙,不再孔庙居住。”

这意思是除了在曲阜本地之外,其他的任何地方都不能祭祀孔子

要知道读书人在学堂里面,在各处, 经常有祭祀孔子的活动。

毕竟曲阜虽然是圣人故乡, 但毕竟距离太远了,有几个人能够专程跑到曲阜祭祀

而让孔家离开孔庙,是在进一步剥夺孔家的影响

进庙烧香,要先拜庙门

有孔家在那里,谁去了不得和他们亲近亲近

这是朱元璋想要进一步削弱孔家的影响啊。

只是受到百官拦阻,阻力实在太大了。

就连强硬如朱元璋,也不得不收回成命。

后来朱元璋又下令把孟子的牌位,移出了孔庙位,让他不再享受祭祀。

朱元璋为了不听官员对他的劝谏,所以在把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之后,他还下令:“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

刑部尚书钱唐抬棺上殿死谏,哪怕是死也要请朱元璋收回成命。

即使中箭倒地也没有退缩,爬也要爬到朱元璋跟前,最后朱元璋也无可奈何,害怕这样下去就犯了众怒了,

所以他就下令把钱唐抬回去治伤,也不杀他,收回了把孟子牌位移出孔庙位的决定。

可是朱元璋后来仍然下令,把孟子中的一些对于皇权不利的言论给删掉,但是这一删,就删掉了全书的三分之一。

在对待孔子祭祀和移出孟子的事上,朱元璋可谓是全败

齐泰的意思就是要告诉朱允熥,孔家的影响非常大,是会引起百官反弹的

不过朱允熥却说道:“而且我也只是在想如何处置孔家而已,对于圣人的教导还是非常尊崇的”

“况且当年皇爷是因为大明初立,各项事务都不完善,因而没有和他们一般见识,可今时不同往日”

“孔家行为不法,作恶多端,士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不严肃的惩处他们,大明威严何在任何人都绝不能够凌驾于皇权之上,否则,本王就砍了他的脑袋”

想当年朱元璋大有贬低儒家,甚至想要把法统凌驾于道统之上,这可是要刨读书人的根哪

那自然会引起激烈反对。

谷滈

可是朱允熥并不准备这么做。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就算孔家再过分,儒家学说也轻易动不得,那可是要威胁统治的

自己要处理的,只是以衍圣公为代表的孔家而已

相对来说,阻力会小很多。

就算是把孔家推倒了,只要还尊重读书人,读书人应该就不会动摇大明根基吧。

朱允熥气恼的说道:“你们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吧,天下两家半,龙虎山张天师家族为一家,一朝一代的皇帝家族为半家,他们入户孔家为一家”

“哼哼,皇帝才只是半家,他们孔氏就敢成为一家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齐泰心中苦涩,只能劝说道:“殿下,这只不过是流言蜚语罢了,不能当真”

铁铉也急忙说道:“是啊殿下,流言蜚语当不得真,那只不过是无知之人的戏言罢了”

朱允熥却说道:“你们也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们说是流言蜚语,那我问伱们,此等言论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

二人顿时哑口无言

因为这种说法,刚开始的时候仅仅流传于曲阜,后来才扩散到天下。

而曲阜作为圣人之乡,孔家光是男丁就过万,这种言论就是出于他们之口

齐泰顿觉头皮发麻,违心的说道:“殿下,这应该是孔家旁支的粗鄙小人,喝醉酒胡言乱语的话,这才传了出去”

“齐泰,孔家作为曲阜第一大族,又有人担任曲阜县令,为何就没有人出来制止衍圣公难道是耳聋眼瞎吗,为什么不澄清此事”

朱允熥道:“就算这话不是出自衍圣公之口,可他纵容泛滥,由此可见在他心中,根本没有把大明皇帝的权威放在眼里”

孔家这么做,恐怕是看朱元璋两次想要打压儒家学说,都受到百官反弹,没有得逞。

所以孔家就觉得天下的读书人,都和孔家站在一边,甚至连皇帝都要退让

因此生出骄纵之心,这才默许了这种侮辱皇家的话

不过这一点,朱允熥并没有说出来。

毕竟这是让朱元璋受到侮辱的事,也有损皇家威仪

“如此辱没皇家,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你要知道,这和赵匡胤纵容属下,给他黄袍加身有什么区别”

默认,就等于认同

出现大不敬的话,你身为家主,却在那里装聋作哑,这和亲口说有什么区别

赵匡胤也是默许,可他篡窃了皇位

二人都不敢再说,事关皇权,谁敢乱说

谁都知道孔家这么做确实非常过分,再为他们辩解,就要惹恼殿下了

而且,总不能为了孔家,不要脸皮吧

当年朱元璋忍辱负重,这是他的一块心病,也是他所遭受到的屈辱

可是,朱允熥却不愿受辱

重活一世,如果还活得窝窝囊囊,真是愧对上天

铁铉握紧手掌,下定决心说道,“殿下,请恕属下愚钝,不知殿下准备如何处置孔家,如何处置衍圣公”

朱允熥并没有明说,而是道:“孔家做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肯定要严肃处置否则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彰显朝廷法度”

“至于衍圣公本人如何,那就要看他在这件事中牵涉到的有多深了”

齐泰撩开衣袍,跪地说道:“殿下,无论如何,请保留孔家衍圣公的名号”

“衍圣公可以换做他人,可是也要保有这个尊号,否则这会在天下读书人当中,引起轩然大波与殿下不利,请殿下三思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