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55章 人间富贵花

书名: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抛开徐妙锦在徐家如何受宠,也不管她地位如何,

就单说燕王王妃,以及代王王妃是她的姐姐,就是一条,就足够了

有这两位的王妃给她撑腰,谁敢小看

可以假设一下,徐辉祖的夫人如果和徐妙锦有矛盾,这两位王妃站在谁那一边

所以就算在家中,哪怕徐辉祖的夫人名义上内宅之主,也不敢惹她不快

所以徐妙锦,才是妥妥的人间富贵花

无论谁都得敬着,都得宠着

而朱允熥别看身为皇孙,可他从小没享受过宠爱,头上又有吕氏和朱允炆压着,别提多憋屈了

所以他就像是个草根逆袭。

而作为草根,最喜欢的的钱

上辈子穷怕,朱允熥虽然现在成了储君,也也不能免俗嘛

而得钱最方便的,莫过于抄家了

“启禀殿下,这是锦衣卫查出来的案件,请殿下过目。”

文华殿里,朱允熥正在和几位心腹议事,锦衣卫指挥使蒋欢前来禀报,呈送了奏章。

朱允熥从王忠的手中接过来,知道是自己让锦衣卫查的那些人,便当场打开观看。

在这份奏章上,写了那些非议选秀的人所犯的案件。

当然了,蒋瓛此时所呈上来的,是有重大案件的,这样处置起他们来才名正言顺,不让人觉得苛刻。

就算明知道这是打击报复,也让人无话可说。

朱允熥“啪”的一声,将奏章摔在作案前的地板上,

“好啊,这些人一个個道貌岸然,说起圣人之道,君子之言,一个个头头是道,教训起人来真和圣人尊师一个模样,可没想到这一家家都是藏污纳垢之处

你们也看看,这里面有多少人整天知乎者也,整天以师长自居,做的却是狗屁不通,祸害百姓之事”

齐泰弯腰将奏章捡起来,和暴昭、铁铉等人便看了起来。

直接上面记载的都是他们的犯罪记录,有的是侵吞百姓家产,巧取豪夺百姓人家的田亩,

有的隐匿人口田地,偷漏赋税,还有人欺男霸女,甚至还有人害人性命

朱允熥气愤的说道:“你们都说说,像这些混账东西,该当如何处置”

齐泰将奏章恭敬的放到桌子上,回答说道:“殿下,这些都是触犯了律法的,罪不可赦,臣以为应当按照大明律法,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暴昭也说道:“殿下,臣附议,臣以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国法难容,应该予以严惩”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些被锦衣卫调查的,都是妄议选秀之事的人,殿下要惩治他们,总不能真按照这个论罪吧,

虽然也不是不行,可总归有禁锢人言,有防民之口的嫌疑。

现在证据确凿,按照他们所犯的罪过处置,自然能够服众

朱允熥道:“还有这个解缙,皇爷爷让他父亲领他回家读书,没想到他非但不好好闭门思过,勤奋读书,还掺和进命案里去了,实在有负皇恩”

解缙见自己被朱元璋器重,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朱元璋读后,可是并没有采用,只是称赞其才,由此可见他也并不认同。

不久,解缙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又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

要知道李善长的罪名,可是谋反大案

他就这么不管不顾,横冲直撞的替人申冤,这不是找死吗

朱元璋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就让他父亲领他回家读书了。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躬身禀报说道:“启禀殿下,在锦衣卫调查到时候,发现解缙有一位远方表亲,在当地害了人命,惹了官司,就躲到解缙的家里来了,

而解缙明明知道对方有命案在身,还是故意把他藏在家中,致使州府找不到此人,百姓的冤案至今没有沉冤得雪”

他特意强调了解缙的包庇

因为窝藏罪犯比不知情,严重的太多了

你说不知情,可我就说你故意窝藏,你有什么办法

不止如此,蒋瓛又立即加了一剂猛料

“殿下,解缙还常与人说朝廷对于贞洁女子的倡导不够,应该大加弘扬才是,还说他他想编撰列女传,从新编排”

朱允熥不满的说道:“还敢私自重新编撰什么列女传,简直荒唐至极这乃是朝廷大事,岂是他一个闲散之人就能编撰的,这把朝廷置于何地”

“吩咐下去,这些触犯大明律法的人等,全部按照律例从严处置收没家产”

呵呵,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是,微臣遵命”

众人心中了然,非议选秀开始于吉安,而解缙是第一个非常明确的表示不满的,

也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再加上他几次举行诗社,所以才会导致此等言论泛滥开来,从而遍布天下。

可以说如果没有解缙的挑起事端,和他的影响力,别人就算是不满,也得忍着

铁铉劝慰说道:“殿下,这些人辜负皇恩,虽然富甲一方,却不能善待百姓,谨守朝廷律法,也是咎由自取,殿下不必生气”

“唉,我不是生气,是痛心啊,这些读书人,许多都有功名在身,为何就不能成为大明助力,成为百姓之福啊”

朱允熥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既能出气,又有能得利,真好

损人而利己,何乐而不为是吧

其他人也纷纷劝解,表达对大明忠心。

过来一会儿,朱允熥才说道:“诸位都是忠义之士,孤王心中甚慰呀”

因为乡试的时间到了,朱允熥也要选派考官奔赴各地,准备应付今年的秋闱。

此时在文华殿外面,十几个官员正在殿中等候,他们就是被任命的主考官。

“景大人,失敬失敬”

“韩大人也来了,久仰久仰”

“练大人,许久不见”

在这些人中,有都察院御史景清,都御史练子宁,有国子监的韩克忠。

还有站在一旁的夏元吉,他也是国子监今生出身,只是被任命为南城兵马司指挥,这是众人没有想到的。

景清上去说道:“夏大人,许久未见,依旧风采卓著啊”

夏元吉客气的说道:“兵马司事务繁多,我都有些难以招架了,文人的风采消磨殆尽了吧,呵呵呵”

几人寒暄一阵,就比太监的带领之下进入文华殿。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由此可见朝廷对于相识的看重,

所以景清、练子宁,包括暴昭,被选成为主考,就不在话下了。

这些人有些是翰林院出身,有些是朝廷官员,都是朱允熥提拔的人,一切自然是以他的令旨为尊。

朱允熥见了他们,把乡试的重要说了一遍,这些都是官话套话,随口就来,根本毫无压力。

接着朱允熥又说道:“汉代岁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

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说了这些之后,才图穷见匕

“所以,科举考试应当首重德行,朝廷选拔乃是选拔的人才,何为人才德行厚重,爱民守法,谨言慎行,如此才是人才

所以为了避免贪官污吏,避免残暴害民之徒,你们在开科取士的时候,务必要做好审核,考察,如果出去德行有亏之人,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问是一方面,能不能爱护百姓,踏踏实实为朝廷做事,为大明谋福这是另外一件事,这二者中间的区别一定要好好把握,古人之所以把孝廉看得那样重,原因也就是在此,

恶人居长则害百姓,比不可取也所以德行不足的人,即便是有一点学问,也必将成为祸害,这些你们都明白,孤王就不必多说了。”

“等待你们回到京城之时,孤王再给你们续功”

有些话不必明说,只要很隐晦的点拨一下,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事了。

“臣等遵旨,多谢殿下教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