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85章 老来得女

书名:我要做太孙 作者:我要做皇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1

一个月去四次就不少了

这也就是孤儿学堂在东华门外,出了东宫穿过皇城就是,来往比较方便,也能够不引起别人注意,

否则离得太远,就要考虑到影响了。

徐妙锦心情非常高兴,跳起身来就要往外面走。

“哎,你干什么去”

朱允熥见她都快出书房了,赶紧问道。

徐妙锦高兴的说道:“殿下应允了此事,我去告诉君主呀,让她也高兴高兴”

朱允熥笑笑说道:“去吧,你们既然有这个心,就用心教授她们读书识字,可别自己糊涂,再教出一群小糊涂虫来”

“殿下”

看着那幽怨的眼神,朱允熥可不敢再说下去了,只是叮嘱道:“还有一条,可别闹出什么事,也别闹出什么动静,悄无声息的最好。”

“殿下放心,臣妾省得。”

“这件事是姐姐让你来的吧”

徐妙锦脸上一红说道:“殿下你都知道了”

朱允熥笑了一下,对窗外喊道:“姐姐,你还要偷听到什么时候”

朱依微知道藏不住了,索性就大大方方的出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允熥你这眼睛越来越厉害了我刚到窗外就被你发现了,大明储君慧眼如炬,明察秋毫,佩服佩服”

朱允熥说道:“好了好了,姐姐你就别再吹捧了,听着这些话,把弟弟的牙都要酸掉了,

刚才所说的姐姐你都听到了,一切以稳妥为主,不要走漏风声,否则让皇爷爷知道了肯定不会让你们再去,到那时候我也不好求情,只能还把你们关在东宫里了”

“好了好了,就会拿皇爷爷压人果然是有了妃子忘了姐姐既然这件事说定,那我就告辞了,省得搅和某些人的好事”

王忠的弟弟王义负责海上与倭奴国的贸易之后,因为在大明这边有户部商贸司暗中协助,

因此所需要的货物根本就不用操心,自然会有人准备妥当,他只要负责海上运输就行了。

可是随着对倭奴国南朝势力的支持,虽然是在暗中做的,可毕竟牵扯的数额极大,要想不走了风声是不容易的。

而且随着南朝的势力不但没有土崩瓦解,反而逐渐凝聚,一点一点的发展壮大,这顿时引起了足利义满的警觉。

他暗中派人去查这是怎么回事,可得到的消息却让他非常震惊

探子禀报道:“将军,根据属下的线报,南边这两年来暗中得到明朝海上盗贼的支持,向他们输送了大量的货物和粮食,

因此南边才得以喘息,在九州与各個大名做生意,不但自己获取重利,就是那种大名也因此获利,所以他们才暗中勾结在一起”

足利义满眉头紧皱了起来,他如今已经位极人臣,可是还不到四十岁,妥妥的人生赢家,

自小就非常有权势,再加上他为人聪明狡诈,在倭奴国翻云覆雨,让南朝臣服促进统一,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大的事也是最荣耀的事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今日却感受到了威胁

“即刻请大内义弘”

“父亲,如果让大内义弘知道这件事,他肯定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利的”

足利义持作为足利义满的长子,担心的说道。

足利义满摇了摇头,忧心的说道:“现在担心的不是大内义弘有什么好处才能收买,而是他站在哪边的问题”

“父亲,他就是个老狐狸,一旦父亲有求于他,他肯定会狮子大开口的”

“唉,那也是没办法,有些利益是必须让出去的,如此才能够让他继续支持我们这件事我会和国王商议”

足利义满目光冷冷的说道:“等彻底解决南边以后,我们再把丢失的利益拿回来不迟”

大内义弘在听到足利义满邀请自己的时候,便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随后又扶了扶自己的月代头,

他当然知道对方请自己的目的

既然有所求,呵呵

那就代表自己又有利益可得了

所以他当即表示愿意赴约。

大内义弘是大内氏的家主,和许多土生土长在日本的武士团不同,他们自认为是“渡来人”身份,其祖先为朝鲜百济圣明王。

他们的祖先不知道什么原因跑到倭奴国来,在周防国的多多良滨上岸,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了下来,后代便自称“多多良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多良氏成为周防当地的一大豪族,并世代在周防国府里担任官吏,后来把家族迁徙到了周防吉敷郡的大内村,便将苗字“多多良”改成了“大内”。

到南北朝时期,大内氏原本是效忠于南朝的,获得了南朝下赐的“周防守护”职位,讨灭了北朝的“周防守护”鹫头弘直,甚至还攻入了九州的丰前国。

对大内氏头痛不已的足利尊氏,以任命大内氏家督大内弘世周防、长门两国守护为条件,才换取了大内氏对室町幕府及北朝的降伏。

也就是说大内氏后来叛变,归附了北朝。

大内义弘还在其后的“明德之乱”中立下战功,获得了足利义满的加封,同时担任周防、长门、丰前、石见、和泉、纪伊六国的守护,权势达到鼎盛。

在忽悠南朝从而达到统一的时候,大内义弘就是中间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内义弘的势力不可小觑,是足利义满需要拉拢的,让出利益也是必然的

自从朱元璋让皇太孙监国以后,就很少举行大朝会了。

而且每次举行,朱元璋都不会参加,只是偶尔见一见朝廷老臣,或者在一些庆典的时候露露面。

再加上大朝会根本就谈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因此朱允熥也就越来越少召开。

五军都督府中,几位大将正在商议事情,下面的人禀报有宫里的太监前来传话,

太监被带进来之后,就说是陛下呢口谕,三日后举行大朝会,让各位将军及下属同僚有所预备,准备参加。

蓝玉冯胜的人都微微一愣。

就算要召开大朝会,一般也会由御前司知会,不会特意让宫中的太监传旨。

而且还是由退居幕后的陛下下旨,既然这样,陛下是肯定会参加的,这就足以说明这次朝会的重要

显然,这次大朝会陛下肯定有重大的事要当众宣布,与以往的朝会并不一样

同样的诧异,也发生在朝廷六部里面。

各部尚书侍郎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知道将有大事发生

文渊阁里,铁铉、景清等人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暴昭脸上带着思绪,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发生了,陛下要召开大朝会”

景清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眉头微皱,同样不明所以。

铁铉拿起一旁的折扇,一边扇风凉快,一边说道:“想也没用,还是做好咱们分内之事吧三日后,就自然会明白了。”

蹇义整理着桌案上的奏章,默默的点了点头。

景清也微微颔首,转过心思,就又忙碌了起来。

虽然这件事众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都知道事出反常,他们不敢议论,只能在心中不住的思量猜想。

听到朱元璋要召开大朝会的消息,朱允熥笑着摇了摇头,自己恐怕是最后知道的吧。

“告诉太孙妃,晌午我在皇爷爷那里用饭。”

“是,奴婢遵命。”

对于朱元璋要做什么事,他心里有三分清楚。

毕竟朱元璋曾经在私下里面说过要禅位于自己,让自己早日登基称帝。

当时自己并没有同意,哪怕是私下也没有同意。

不是因为要三辞三让,不是害怕朱元璋有什么想法,而是朱允熥觉得有朱元璋在皇位上坐着,同样也有好处。

因为现在自己监国,除了皇位不是自己的,大明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做主,这就已经掌握实权了

难道非得急不可耐的坐上那个位置才行吗

纵然朱元璋是真心实意的向上,可诸位藩王,和天下的百姓不一定会怎么想啊。

毕竟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马上得来的天下,而且还是推翻了外族统治,使汉人得到释放,天下的汉人谁不感念这样的恩德

这也正是朱元璋在历史上名声极大的原因

这样的开国皇帝,自然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皇位坐的非常稳固

李渊例外

可自己的推脱并没有起到作用。

年前的时候自己准备让翰林院编撰女子所读的书籍,已规范女学,可朱元璋却让自己登基之后再做,以免抢了自己的“功绩”

还有别的大事,也都暂且搁置,没有去做,

这就说明他是多么急不可耐的要禅位了

毕竟,有些朝廷大事是不能等太长时间的

而且过完年之后朱元璋就生了一场病,虽然不是太重,却也足以消耗这位老人家的精气神。

“皇爷爷,您可真是清闲自在啊”

来到后宫,看到朱元璋正在抱着一个幼女,便说道:“这位就是小姑姑吧来让我抱一抱”说着伸手就要去抱。

朱元璋一把将女婴抱到一旁,一脸嫌弃的说道:“毛手毛脚的,这要摔着了怎么办。”

“不过有句话你倒是说对了,这就是你的姑姑,见了是得行礼了,来,给你姑姑行礼问安吧”

朱允熥顿时面露露苦色:“皇爷爷,孙儿就是现在行礼,小姑姑也听不懂啊,还是等姑姑长大之后再补上吧

对了皇爷爷,您给小姑姑可封了尊位”

这个女婴就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女,生母张氏,朱元璋临终遗诏,嫔妃一律赐死殉葬,虽然在一些杜撰的故事中,张氏因宝庆公主故免于殉葬,

但事实上,据明朝官修史明太宗实录记载,宝庆公主“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朱元璋驾崩后,宝庆公主生母张氏也在宫中死去,并未免于殉葬。

虽然知道她就是宝庆公主,可朱允熥还是当做不知道,毕竟朱元璋现在还没有给她封号呢。

把女婴递给宫女,朱元璋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胳膊,说道:“你觉得呢,应该给她你小姑姑一个什么封号”

朱允熥明白了,他是在故意拿这个怼自己呢,一口一个“小姑姑”

“皇爷爷,这里哪有孙儿说话的份儿,一切全凭皇爷爷做主就是了,孙儿可不敢越俎代庖”

“那你觉得“宝庆”怎么样咱就想着让她平平安安,无病无灾,那才值得庆贺呢”

只可惜这只是朱元璋美好的愿望罢了

历史上,朱棣即位之后,公主只有八岁,朱棣命徐皇后照顾年幼的妹妹,如同照顾自己的女儿。

永乐十一年宝庆公主十九岁,当时千户赵辉在镇守金川门,二十有余,相貌英俊非凡,因此被选为驸马,公主的嫁妆非常丰厚,是其他公主的好几倍。

婚礼时,皇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姑姑到住处,尤为殊荣。

宝庆公主性情纯淑,宣德八年去世,享年三十九岁。驸马赵辉纵情声色,寿九十岁,成化十二年才去世,

真tnd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皇爷爷老来得女,如获珍宝,天人同庆,宝庆,这个名号确实不错,皇爷爷真是学府五车、博学多才啊”

朱元璋笑了笑,显然也很觉得舒心畅快,老来得女,尤其是像他这个岁数,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少拍马屁,说吧,今日来咱这里所谓何事咱刚召开大朝会你就来了,怎么,咱连这个权利都没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880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