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62章 量子引擎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依旧是百分之五,看来这已经达到了核聚变引擎的极限飞行速度。”

徐源看着眼前屏幕中,量子计算机给出的结果。

忍不住叹了口气。

眉头微皱。

这些天他全身心扑在引擎上面,希望能设计出,速度更快的引擎。

好用于新型星际飞船的动力。

奈何,尝试了几种方案,都仅仅是,把原本的核聚变引擎提升到百分之五光速的程度。距离理想中的速度,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对于他而言,向来是不惧怕失败。

更不会因此放弃。

所以甚至没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便又投入其中。

更换新的思路。

可惜,最终经过‘九章六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并未发生变化。

似乎现有核聚变引擎的上限,便是百分之五光速。

无法进一步提升。

正常情况下,面对技术革新上的问题,首要选择,肯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

更新版本。

这样起码有着一个基础,上手往往会快很多。

何况打造新型星际飞船,派遣人类先锋队伍,前往比邻星的任务比较突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办法让核聚变引擎技术升级,无疑是最适合的。只不过徐源没有预料到,核聚变引擎的潜力如此有限。

竟然连百分之十的光速都达不到。

眼下面对如此局面,继续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核聚变引擎上面。

显然有些不太合适了。

需要重新选择一个思路方向。

哪怕是从头开始。

尽管,这可能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但现在有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帮助,倒也不是不能去做。

只要能取得成效,那便是值得的。

毕竟,他也想看看,作为太阳系邻居的比邻星,究竟会有什么样奇妙的发现。

或许能让人类文明发展更快。

伴随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很快便又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

而这次他直接排除了核聚变引擎方向,把目标放在了其它引擎概念上。

“无工质引擎”

“虫洞引擎”

“空间折叠技术”

“曲率引擎”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虽然很多科学技术,都还处于没有突破的阶段。

但对于未来科技的‘概念’研究,却是非常的超前。

或许很多概念,都只呈现在科幻电影中,可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只不过未能找对方向。

就拿最有代表性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和量子计算机来说。

哪个不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可现在,人们早已在享受,核聚变和量子计算机,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当然徐源自己也有着清楚的判断。

像虫洞引擎、空间折叠技术这些,肯定不是人类文明现在就能实现的。

这里面是文明等级的差距。

哪怕他再有天赋,现在也不可能研究成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只有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成长发展,具备走出太阳系,探索银河系的能力,或许这些高文明技术才有可能,被未来的科研人员发现并成功研究。

他现在能做的,便是当好一个文明引路人的身份。

最终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曲率引擎”的概念,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只能从‘曲率引擎’来入手了吗?”

嘴唇蠕动,轻声低喃的同时,目光立刻便的坚定起来。

似乎暗自做出了什么决定。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只要是科幻迷,都不会不知道曲率引擎的概念。

这是一种通过改变时空结构来获得速度,使飞船的速度超过光速的特殊引擎。

具体来说,是收缩前方空间,扩张后方空间,这会使飞船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前进。飞船周围会形成一个“时空泡”,飞船在“时空泡”中相对静止,但“时空泡”本身在移动,从而带动飞船前行。

不过曲率引擎概念,已然是超光速存在,远远高于了徐源的预期。

现在就要着手曲率引擎的研究,难度无疑非常大。

就算徐源自己,都没多少信心。

但此概念超纲归超纲,里面却有不少可取的地方。

哪怕只是搞出来一个伪曲率引擎,可以让飞船速度,达到百分之二十光速以上,那便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足以满足前往比邻星的需求。

“可以试试。”

想清楚这些,徐源紧接着便也不再迟疑,当即着手开始曲率引擎的研究。

并借助超导量子计算机,来辅助计算分析。

而接下来让徐源感到惊喜的是,在进行曲率引擎概念的相关研究中,他赫然发现在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眼前虚拟面板上生成的进度条,这么多天来终于出现了上涨趋势。

这说明他眼下选择的方向和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如此就算研究不出真正的曲率引擎,想必解决新型星际飞船的引擎问题,应该没有什么悬念了。

确定了这件事之后,他的信心也是增加不少。

研究的进度异常顺利。

要知道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以及持续学习补充,他所拥有的经验是其他人,根本没有办法可以比的。

因此看似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只要让他找对方向,进展就会很快。

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费多大力气。

……

就这样。

转眼又是数天过去。

徐源对新引擎的研究,也终于有了些进展。

心情舒缓下来后,并没有持续工作,而是特意来到何鲁平和伍德教授所在的办公区域。

看看最近联盟内关于火星环境改造项目,其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主要为了引擎问题,连续工作这么长时间,连火星环境改造的事都没有过问,眼下确实想要了解下。反正关于新型飞船引擎的问题,眼下已然有了明确思路。

火星环境改造项目,第一步控制适合的小行星,对火星表面进行撞击。

以求增加火星气压的目的。

虽说眼下已经圆满完成,但却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还需要在火星南极和北极,着手建立人工磁场。

还有大量的核聚变反应堆。

这些都属于长期的大工程,哪怕有征途号星际飞船来帮忙执行去完成,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有所进展。

因此对于联盟的科研人员来说,往后想闲下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为此,正在闷头谈论工作的何鲁平和伍德,直到徐源走进办公室之后,视线这才算注意到。

接着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笑容,连忙走过来打招呼。

“徐首席。”

同声问候了句,还没等徐源开口呼应,下秒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紧接着补充道:“难道是新引擎有进展了?”

何鲁平很清楚,这段时间徐源没有露面,就是在解决新引擎的事情。

按照对方平时的性格,如果没有突破的话,应该不会突然过来这边,所以无比惊喜之下才忍不住询问了一句。

徐源闻言,目光落在两人的身上,倒也没有卖关子。

面对两人那殷切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嘴角噙着笑容缓缓回答。

“是有些进展。”

“不过还需要点时间,才能正式制造。”

根据曲率引擎的概念,外加自己的理解认知,最终他摸索出一种类似量子引擎的新东西。

和传统发动机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原理和特性。

属于全新的动力和推进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曲率引擎是量子引擎的延伸。

算是研究曲率引擎的一种过渡产物。

但对于眼下的人类文明来讲,这已经够用。

虽还没有彻底完善,但根据他的推测,和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分析结果。

这种量子引擎,绝对能让飞船的速度,达到百分之二十光速以上。

顺利的话说不定还会更快。

按照这种速度前往比邻星,往返也只需要小几十年。

他大概率能够等到,飞船返回地球。

而此时面前的何鲁平和伍德两人,听完徐源这番话,脸上顿时堆满了灿烂笑容。

他们可太知道徐源的实力了。

既然能这么说,那便表示新引擎已然十拿九稳。

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太好了,看来咱们的第二艘星际飞船,马上就能正式动工制造了。”

“我早就说过,这对徐首席来说,并不是难题。”

虽说徐源对自己这次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讲还算是比较的满意。

但被两个小老头如此称赞,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干咳了两声后,只得主动岔开话题。

“对了,关于火星环境改造项目,现在进展的怎么样了?”

听到徐源终于询问起这事,何鲁平率先回答道:“前不久我们成功完成了目标小行星,对火星表面的撞击,并且全程都进行了直播。”

“现在从监测设备同步回来的数据看,火星气压水平,确实出现了上涨。”

“基本都在按照大模型演算的进程发展。”

“并且这次任务,也给民众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大家现在都对改造火星环境非常信任。”

“另外,接下来我们计划,使用征途号星际飞船,往火星投放大量工程机器人,以此来加快后续计划的顺利展开,尽可能缩短项目周期。”

他前脚刚说完这些,旁边的伍德教授也接过话茬补充。

“这次控制小行星对火星撞击,确实进行的很顺利,主要原因还是有着大模型,帮我们提前消除了隐患,否则没有准备的话可能会很棘手。”

“相关新闻我已经看了,你们这次任务,完成的确实非常漂亮。”徐源点头,并未吝啬自己的称赞。

而既然特意抽出时间来这一趟,徐源也肯定不会浪费。

接下来几人,便又谈论起工作。

其中重点,自然是火星环境的改造项目。

比如后续建造人工磁场的关键,以及工程机器人的使用。

核聚变反应堆建造问题等。

直到天色渐晚,徐源这才离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间无论何鲁平还是伍德,都提出可以去给徐源帮忙。

只是又害怕会给徐源拖后腿。

说这句话时,底气都显得有些不是很足。

徐源倒不是不想找人帮忙,主要何鲁平和伍德他们,还要负责火星环境改造项目。

确实没有办法撒手不管。

再说徐源研究出的量子引擎,又属于新的东西。

就算何鲁平和伍德帮忙,只怕也难有进展。

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

甚至徐源还把自己的助理秦鸣,都给暂时安排到了何鲁平那边锻炼。

对此,何鲁平和伍德等人,自然不会对徐源的决定有什么异议。

于是便这样确定了下来。

——

距离小行星成功撞击火星,已经过去一段时间。

在联盟的规划下,全新升级的工程机器人,也乘坐征途号星际飞船,往火星表面运送了一批。

它们将在未来十几,甚至几十年内,承担建造人工磁场和核聚变反应堆的任务。

同时于小行星撞击的区域,打造一座火星城,以此来让科研人员入驻火星,好更方便的研究改造环境。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火星城就相当于是放大版的月球科研基地。

有着月球上的成功经验,复刻到火星上并不太难。

经过量子计算机估算,只需要十几年,便能让火星城达到少部分人生存的程度。

届时也将是人类文明新的里程碑。

同样也被无数民众期待着。

至于徐源这边,在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后,依靠着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辅助,对量子引擎的研究可谓是飞速上涨。

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便基本让量子引擎达到成熟。

且在超导量子计算机的验证下,搭载这种量子引擎的星际飞船,其飞船速度最快有望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光速,这可以说已然超过了预期数值。

所以徐源满意之下,立刻便正式向联盟方面,递交了打造人类文明第二艘星际飞船“远航号”的申请。

而联盟方面得知这件事后,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第一时间通过申请。

并为“远航号”的制造,抽调各种资源。

不出意外的话,在这种力度下,有着征途号的经验,用不了多久,远航号便能正式踏上前往比邻星的星途。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5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