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55章 都想要火星土壤样本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火星表面,航天员们的考察还在持续,在放置完全部的任务仪器设备后,开采到足够的火星土壤样本,翟智航这才下达返回飞船的指令。

可以说,人类首次对火星的访问,圆满成功。

而当任务顺利完成后,征途号并没有要在火星表面停泊的想法。

加上飞船内的物资,都留在了月球上,用于人类首个外星基地的建造。

因此根据原定任务计划。

最终征途号重新启动核聚变引擎,离开火星表面返回地球。

毕竟这次开采回来那么多火星土壤样本,且布置那么多科学仪器,能够让人类对火星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那肯定要立刻展开研究。

说不定,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主要火星和月球一样,人们对其都有着特殊情感。

如果未来真有希望,可以改造火星环境,使之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又怎么能不去做呢。

甚至不单单是全球太空探索联盟的科研人员,对这批火星样本很感兴趣。

哪怕徐源都想参与研究。

反正眼下征途号圆满成功,他手上也暂时没有什么重要的项目。

刚好可以研究下火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月球基地那边,想要全面建成还需要时间,所以火星之行结束后,直播间画面便成为了固定月球监工视角。

能让大家看到,各种工程机器人,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工作。

对此甚至还有不少网友,私下给每个工程机器人取上名字外号。

丝毫不夸张的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恐怕这都会成为热度最高的话题。

——

由于征途号的速度非常快,只需要几个小时便能回到地球。

为隆重迎接征途号凯旋归来,地面指挥中心大厅内只听徐源主动开口说着。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我们可还要欢迎我们的英雄从火星归来。”

眼下时间已经来到了后半夜,但现场所有人都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尽管徐源明白大家的激动心情,最终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两句。

果然前脚话音才刚落下,紧接着便听有人接过话茬在后面笑呵呵回应。

“都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怕是就算躺到床上,都兴奋的睡不着。”

何鲁平接过话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丝毫没有掩饰脸上几乎快要堆满的笑容。

而这话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

“老何说的没错,我到现在心跳都还快着呢。”

“这一想到,咱们终于首个登上火星,整个人就兴奋的不行。”

“今天确实高兴。”

对于大家来说,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出身自航天科技集团。

还记得国内刚发展航天事业的时候,海外早已登上了月球,双方之间差距很远,甚至可以说都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但就是这种局面下,航天科研人员拼搏努力。

逐步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轨道对接。

用超出海外想象的时间,成功搭建出世界上第二个天宫空间站。

到后面更是凭借新一代航天飞行器,顺利实现了载人登月。

不过对全世界来说,他们始终是,第二个登上月球的国家。

而现在,自己国家的航天员,首个在火星表面留下了脚印,也算彻底弥补登月时的些许遗憾。有这些诸多因素存在,确实很难让情绪快速平静下来,要说睡不着也没什么毛病。

甚至就当大家,还在讨论对火星的科学探查时,不远处的伍德教授也认真开口。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研究那些火星样本了。”

“相信它们肯定会非常有趣。”

到是王老在旁边,把大家的话听进耳中,下秒笑着帮徐源说话。

“徐源说的很有道理。”

“你们可都是整个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必须要保证好身体健康才行。”

“否则那可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

话讲到这里,稍微顿了两秒,又缓和语气讲:“还是听徐源的先都回去休息吧,明天可还有其它事情等着你们去做呢。”全程丝毫没有摆自己的架子。

他这番话也确实没有说错。

毫无疑问,全球太空探索联盟,已经是人类研究太空最强有力的官方团队。

里面的每位科研人员,对联盟来说都至关重要。

哪怕是其中一个人,身体出现问题,都会对太空领域探索带来影响。

或许以徐源的年纪,凭借自身素质,还能为工作熬上几个通宵。

但对于其中一些七老八十的人来说,坚持到后半夜已然是很不容易了,就算保持着情绪的亢奋,精力和身体方面怕是也有些撑不住了。

话都说到这里,其他人已然不会再有什么异议。

最终大厅内只留下少量监测的换班人员,其他科研人员则回去休息。

……

翌日下午。

以徐源为首的上百位联盟科研人员,和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不少海内外的重要人员,均聚集在某处新修建的机场安全区。

这里距离飞船制造基地不远,属于是新修建出来的机场。

不过和常人认知中的常规机场不同,现场除了必要的地勤车辆外,可以说周围再找不到一架飞机。

因为这是专门给征途号星际飞船使用的。

众所周知。

此次征途号展现出了自身的水平,哪怕飞到火星也只是几个小时的事。

在如此快飞行速度下,之后必然会频繁执行任务。

甚至还有可能去太阳系内更远的行星探索。

而飞船每次起飞出发前,肯定都要往飞船中装载大量的物资设备,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场,再做这些事情无疑会提高效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除了这些之外,还能看到不少正架摄像机的摄影师和记者。

全部对准着半空中。

显然想要拍摄到,征途号下降时的照片。

按照航天科技集团以往的传统,航天员执行完任务顺利返航后,集团方面是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来汇报成绩以及展望未来计划的。

徐源既然担任着全球太空探索联盟首席科学家,又有着华方负责人的身份。

那肯定也要召开发布会。

面向全世界,再次公告人类火星之行的圆满成功。

只不过征途号的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计划安排上显得时间有些赶。

很快。

随着不知道是谁突然大喊了一句,瞬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你们快看,是我们的征途号飞船。”

“他们回来了。”

下意识抬起视线集中注意力朝天上望去,视野里只见云层中,果然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显然正是快速接近的征途号星际飞船。其中底部核聚变引擎喷射出的强大能量,更是增加了给地面众人带来的视觉冲击。

这时现场大量摄影师,纷纷调试摄像机角度,生怕错过这震撼的画面。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合适的高度后,在核聚变引擎的推力下,飞船降温速度猛然一缓。

接着平稳降落在机场空地上。

使得安全区内人员,可以感受到脚下明朝震动。

和传统称作返回舱回来的航天员不同,征途号飞船安装了力场驱动装置。

哪怕身处外太空,飞船内的重力环境都不受影响。

能让航天员们,像在地球上那样正常行动。

所以眼下重新回到地面,身体方面倒也不会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甚至都不需要地面人员操作什么,很快便见征途号飞船的舱门,从里面缓缓打开,露出门后那些站队整齐的翟智航等航天员。

除留守在月球基地的几人外,其余全部到齐。

“航天员翟智航向徐首席报告,征途号星际飞船已完成全部任务。”

“全体航天员安全返航。”

“请徐首席指示。”

翟智航走出征途号飞船后,主动来到徐源面前,以标准的姿势进行报告。

本来有王老在身旁,徐源并没打算发言,想着有王老负责就行。

毕竟他对这种场合多少有些不习惯。

只是他没想到,翟智航会第一个向他报告。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只好点头回应句,让他们先赶紧回去休息。

“你们大家辛苦了,接下来你们要做的事情,暂时只有一件。”

“那就是好好休息。”

“是徐首席。”翟智航代替身后的航天员回答。

而这一幕,也都被周围的媒体拍摄记录下来,可以想象接下来几天的新闻内容。

随着关于航天员的事情解决完,最让科研人员期待的环节终于到来。

那便是从火星上开采回来的大量样本。

如今月壤虽然已经不再希奇,稍微好点的高校实验室里都有样本,科研人员对月壤的研究也基本结束。

但火星上的样本,却是之前不曾研究过的。

大家都非常期待,在这些火星样本中,会不会发现什么新的科研成果。

最好能帮助人类更加了解火星。

这样也可以根据火星最真实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对环境改造,使其变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没办法。

谁让太阳系中,能作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就属火星最为合适。

“这些火星样本全部送到联盟总部实验室,届时会在那里对其进行开箱。”

伴随徐源安排完事情,相关人员也不再耽搁,当即走进飞船内将封存好的样本搬运出来。

现场将这幕看在眼里的科研人员,眼神和目光中也都充斥着火热。

视线基本牢牢锁定在那些箱子上。

甚至丝毫不夸的讲,如果要不是眼下这个时候,周围没有相应的研究设备仪器,估计都会有科研人员忍不住现场开箱。

毕竟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面对这些充满诱惑的陌生物质是没有抵抗力的。

而趁着这个时候,旁边的科学院院长白新周,也没有让自己闲着。

朝徐源迈了两步近前后,嘴角上扬噙着笑容主动说起事情。

“我说徐首席,这些从火星开采的土壤样本,可要给我们院留一份。”

徐源虽说是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但眼下具体负责的工作,毕竟是全球太空探索联盟首席科学家,科学院想要索要火星土壤样本,该有的正式程序肯定是不能够少的。

将白新周的话听进耳中,徐源倒是不觉得意外,反倒是嘴角微微上扬。

显然相比较耐心等待,太空探索联盟这边,对火星土壤样本的研究结果。

科学院方面更希望自行研究。

不过只是一份火星土壤样本,那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先不说这里面的关系,单是科学院研发的工程机器人就应该分到样本。

毕竟它对外星基地的建设太重要了。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到时候给院里几斤。”

也几乎是徐源这句话落下的同时,周围其他人也都反应了过来。

纷纷开口为自己所属的高校机构索要样本。

其中便包括燕京大学和箐华大学方面。

甚至到后面,那些来自海外的联盟科研人员,也表达了想要索求样本的想法。

面对这种局面的发展,饶是徐源也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只能说从火星表面开采回来的土壤样本,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无论从哪方面都碾压月壤。

最终徐源略作思考,把这些请求全部答应下来。

没办法。

谁让翟智航他们比较卖力,开采回来的火星土壤样本数量足够多。

再说今时早就不同往日,以前那种为了1克月壤到处求人的情况,永远都不可能再发生。

无非大不了再让征途号去火星走一遭。

另外那么多科研机构实验室,一起进行对火星土壤样本的科学研究,或许能够做到查漏补缺,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新东西。

这有助于对火星样本的研究。

只是最终事情的走向,还是有些超出徐源预料,当这件事情被报道出去后,很快便让网友们的情绪快速高涨起来。

纷纷表示应该给大家也抽上几份火星样本,毕竟这单是纪念意义就非常大。

考虑到以前开采月壤的时候,就有过抽奖活动,于是最终徐源便同意了下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