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60章 远航号,直播撞击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对于公众来说,能够亲眼见证,航天员登上火星,并带回土壤样本,已经称得上是件让人无比震撼的事情。

沉浸在科技快速发展,所产生的骄傲自豪中。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却突然告诉他们,登上火星只是前菜。

实际要对火星环境进行改造。

面对如此大的世纪工程,其心情可想而知。

有些人甚至刚看到新闻报导时,大脑先是出现了短暂的宕机,过了数秒回过神来,这才陷入到狂喜中。

至于联盟还宣布,将打造第二艘星际飞船的公告,则反应平平。

很显然。

如今大家心里都认为,只有一艘飞船,要有些不够用了。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联盟方面并未说清这艘飞船的用途。

若是让大家知晓,新的飞船将会驶出太阳系,带领人类先锋军前往比邻星,只怕情绪会更加震动。毕竟对未知探索感到好奇,可是人类具有的天性。

而随着这两件事情被全球报道,世界主流媒体争相转发。

网络上针对改造火星环境话题交流。

热度越来越高。

根据各平台统计的数据,巅峰时期足有十多亿人参与了话题讨论。

所关心的内容,基本就只有三点。

什么时候能完成改造?

有机会当火星人吗?

会直播吗?

反倒是改造方案的危险性,几乎没什么人提起。

按照大家的说法,既然是徐首席拿出的方案,还经过了模型的验证,那有什么地方好担心的。

支持就完事了。

随便点开一个相关视频评论区,都能看到类似的留言。

“卧槽,这也太效率了,刚登上火星没多久,就要开始改造火星环境了!”

“我还以为是谁自制的文案,结果是联盟官方账号发布的。”

“方案是徐首席制定的,那肯定稳了。”

“终于要启动第二家园了吗?”

“期待。”

“听说要控制小行星撞击火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全程直播,这可比去影院看科幻大片带感多了。”

“恐怕咱们这代人,是看不到最后成果了。”

“还是有机会成为火星人的,看公布的计划内容,虽然整个改造周期较长,但中间会率先打造一座火星城。”

“还要制造第二艘星际飞船,估计是为了更好的改造火星环境。”

……

而就在网上热闹非凡的时候,徐源则早已回到了实验室,并立刻着手开始安排联盟内部后续的工作安排。

主要眼下除了改造火星,还需设计新的星际飞船。

两个项目同时进行,难度也是大幅度提升。

好在火星环境改造方案,经过了大模型的验证,相对会轻松些。

“情况你们应该都已经清楚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会很重。”会议室内,徐源坐在长方形会议桌主座,看向两旁联盟内的核心科研专家,再次提起项目内容。

话音落下。

场内众人脸上,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

可谓是跃跃欲试。

身为科研人员,自然不会因为科研任务,而畏缩不前打退堂。

相反正是追求那种,攻克某项技术难关后,所产生的精神上的满足感。

本来为了拿出可行的火星环境改造方案,在这件事上大家可没少付出精力,最终所幸方案通过了大模型的计算验证。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肯定是希望,这份火星环境改造方案能够具体实施。

这样他们的心血才不算白费。

原本有不少人担心,各成员国可能会因为,火星环境改造方案的周期跨度长达百年,而蒙生退意最终否定此方案的执行。

现在方案顺利通过审批,还面向公众进行了公布。

他们肯定是高兴都来不及。

于是当念头停留在这里,当即便听坐在左手边的何鲁平率先开口。

“这项百年世纪工程,就由我们这些老人,给后面的新人完成一个漂亮开局。”

“如此也算是提前弥补遗憾了。”

何鲁平口中所说的开局,自然就是控制小行星对火星表面进行撞击。

主要方案是他们制定的不假,但因为项目周期时间过长的原因,他们注定没有办法全程参与,也不可能看到火星环境改造完成后的样子。

但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等完成此世纪工程的开局,哪怕见不到最终的景象,从自身而言也不留下什么遗憾了。

同样对火星环境改造无比兴奋的伍德教授,闻言也立刻接过何鲁平的话说:“目前我们已经在小行星带搜索了大量的小行星,相信很快就能确定合适的目标,然后就要请星际飞船的帮忙,在小行星上安装大功率核聚变引擎了。”

“这件事我们确实应该尽早完成。”后面的其他人这时也附和起来,“我们的进度快一点,后面的人就能早一天完成对火星的改造。”

徐源将大家的话悉数听进耳中,整个人顿时显得轻松了不少。

对于何鲁平和伍德教授的能力,他无疑是非常信任的。

好歹也和他们共事了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徐源对此也不再耽搁,当即将目光转向两人颇为郑重的说道:

“我们的火星环境改造方案,已经通过了大模型的相关验证,接下来只需要按照方案去执行。”

“关于控制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的任务,则就交给你们负责具体执行。”

“我接下来需要花点时间,来设计全新的星际飞船。”

和征途号的定位不同,新的星际飞船是要离开太阳系前往比邻星。

除了要保障船员们几十年的生活安全,还需要应对宇宙中复杂多变的环境。

这就需要搭载上强大的武器系统。

毕竟哪怕是太阳系内的太空环境,都有很多地方充斥着危险性。

更不要说是完全陌生的宇宙。

另外便是飞船的航行速度问题。

尽管征途号星际飞船,使用了全新的核聚变引擎。

加上力场驱动装置,使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百分之一的光速,但要前往比邻星,这个速度还是太慢点。

按照徐源心里的理想速度,起码也要保证飞船,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光速才行。

否则旅途耗费时间过长,飞船上的船员,恐怕其寿命都不足以支撑到返回地球。

何况在飞船上生活几十年,本身就是枯燥。

谁让现在人类文明,还尚未研究出休眠舱,让人进入一段时间的深度睡眠。

会议室内的何鲁平和伍德教授,都跟随徐源参加了那场线上会议。

所以自然清楚关于新飞船的事情。

听到徐源再次提起这件事,眉头不由得微皱了起来。

顿了顿说:“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要研发出能够前往比邻星的飞船,还是太过吃力了。”

随着何鲁平的话音落下,周围其他人虽没开口,却也忍不住面露难色。

很显然都清楚,这个项目中的挑战性有多大。

丝毫不夸张的讲,已然超过了对火星环境的改造。

毕竟改造火星环境,听上去是件无法完成的事,实际更多的是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

在技术难度上,尚处于可接受的范围。

否则建立起来的大模型,也不可能一次就通过了此火星环境改造方案。

徐源对设计全新的星际飞船,实话实说并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但现在也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尝试研发出速度更快的引擎。

想着只要能解决飞船的飞行速度,剩下的东西就简单了很多。

当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当即摆了摆手说:“这件事就交给我来负责吧,你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要顺利完成火星环境改造方案的第一步。”

何鲁平和伍德教授都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楚认知。

明白在新型星际飞船的研发上,确实帮不了徐源什么。

甚至如果贸然参与的话,说不定还会因为某些错误的方向思路,导致徐源被带偏。

真出现这种情况,可就反而拖后腿了。

就当下而言,正如徐源所安排的那样,完成火星环境改造方案的第一步,才是他们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

想清楚这些,两人当即现场表态。

“是徐首席,保证完成小行星撞击火星任务。”

接下来的时间。

徐源又针对,控制小行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对何鲁平和伍德教授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虽然在大模型的模拟计算中,控制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非常顺利。

但在未知的太空中,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出现什么特殊的变量,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所以必须要提前制定相应的方案,才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临危不乱,将严重后果提前扼杀在萌芽中。

而不得不说,徐源所讲的这些,让他们两人都收获良多。

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更加有信心。

就这样。

当会议结束之后,大家也都再次进入了忙碌紧张的工作状态。

开始为控制小行星做准备。

至于徐源这边,这基本上算是进入了闭关状态。

除了吃饭休息之外,基本上都待在联盟总部,专心寻找升级核聚变引擎的方法。

是的。

他准备先解决能让飞船速度更快的引擎问题,然后再对飞船结构外形进行设计。

不过关于这艘飞船的名字,这早就定了下来。

由他本人命名为远航号。

毕竟前往四光年多之外的比邻星,对现在的人类文明来说,确实称得上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航。

而和以往研究这些科学难题不同,如今人类已经拥有了超导量子计算机,徐源也能借助量子计算机,来计算核聚变引擎升级的方向思路。

这无疑能够为他省去很多时间,对研发新型星际飞船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存在,徐源才比较痛快的答应了联盟上面的方案。

不把全部希望都放在火星环境改造上,另外前往比邻星系进行探索考察。

否则没有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话,他肯定不会同意现在就派遣飞船前往比邻星,这对尚未研究完太阳系内的人类文明来说,确实是有些早了点。

——

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在全球民众的关注下,全球太空探索联盟方面关于火星环境改造项目的进度,只能用进展飞速来形容。

不但短时间内,在数量庞大的小行星带中,选择出了较为合适的目标。

还在征途号星际飞船的帮助下,依靠工程机器人,在小行星上安装了核聚变发动机。

这些发动机将为小行星提供动力,使其脱离原本的运行轨道。

经过加速后静止撞向火星表面。

而因为控制小行星撞击火星,其目的主要是通过释放气体来提高火星气压。

所以这也就注定了,这个小行星的直径肯定不会太小。

否则到时候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恐怕还需要选择第二颗小行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大家的愿望,联盟方面通过讨论决定,对此次控制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将会进行实时全球直播。

当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后,可谓是瞬间引起的所有网友的沸腾。

对于曾经遭受过小行星撞击的地球,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恐怖,但是却没有办法亲眼见证,欣赏这来自宇宙中的伟力。

但现在人类文明,将依靠自身的力量,人工复刻出这个大场面。

不说其他,单是这个噱头就足以引起大家的疯狂。

总之说什么都要观看。

本来大家已经看了这么长时间的月球基地建设,相对来说没有之前那么感兴趣,现在有了全新的直播可以参与观看,那自然是早早便冲进直播间等待。

为此就在小行星发动机即将启动的当天,全球观看直播的在线人数,再次创造了全新的纪录。

尤其在征途号星际飞船视角的拍摄下,直播画面中清楚显示出,安装在小行星上的核聚变发动机,直播间那个弹幕刷新频率瞬间暴涨。

“终于要开始撞击了。”

“这么大的小星星,还好砸的是火星。”

“不敢想,要是给地球来一下会怎样?”

“这简直就是缩小版的行星发动机,直接全方位吊打以前看过的所有科幻电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