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274章 说好研究光刻机,你造个工厂【万更求订阅】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你可是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大惊喜啊,谁都没有想到如此脑洞大开的项目,反倒是最先拿出成绩的,说实话刚接到消息时我还不敢相信。”

燕京科学城光刻工厂内,院长白新周握着徐源的手激动说着。

全程丝毫没有掩饰脸上的笑容。

他作为科学院院长,虽没有具体参与项目,但承担的压力并不小。

尤其海外的文件正式生效后,基本上每周都会接到上面领导打来的电话,询问关于极紫外光刻机的情况。

可以说非常的关注。

白新周对此则只能硬着头皮回应。

毕竟截止到现在,光电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依旧没有明显的进展。

他就算想汇报点好消息,也压根找不到。

只能自己承担起来。

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因此就去催促罗亚杰,把这份压力带给科研人员。

主要他心里很清楚,极紫外光刻机的研发难度。

不是施加压力就能有进展的。

相反说不定还能起到反向作用,对项目的研究进度带来影响。

虽说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是一件好事,能够加快项目的效率,但如果压力过大那则就直接被压碎了。真要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无疑是雪上加霜,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事。

白新周当初听完徐源的光刻工厂方案,和其他人的评价基本相同。

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

脑洞大开。

出于对徐源的信任,外加杨老的支持,所以批准了此项目。

并同意对科学院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改造。

不过在他心里,像这种大脑大开的项目,又是走的全新方向道路。

没有经验可以参考。

怎么看在研究进度上面,都应该慢于传统极紫外光刻机的研究才对。

因此平时他的重心,还是在光电技术研究院那边。

无论罗亚杰院士有什么需求,院里这边都会尽可能的满足配合。

但万万没有想到。

最终的结果竟如此出乎意料。

文件生效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光电技术研究院那边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别说是7纳米光刻机,就连22纳米的工艺都不成熟。

想依靠国产光刻机,来改变眼下国内半导体行业面临的困境。

怎么看都不太可能。

也偏偏正是这种局势艰难的时候,科学城光刻工厂突然传来了好消息。

由于光刻工厂项目,徐源全权负责。

又处于保密状态。

他这个院长还也不知道,具体研究到了哪一步。

因此从徐源口中得知,光刻工厂已经建造完成,并且还要进行7纳米芯片光刻实验,瞬间整个人的大脑只能说完全是宕机状态。哪怕他见惯了各种大场面,面对这样的消息还是无法保持冷静。

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如此脑洞大开的项目,进度上超过极紫外光刻机也就罢了。

结果告诉他都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

当时脑海里就剩下几个字。

我的天啊!

很快回过神来后,再三向徐源追问确认,确定不是自己听错。

便立刻安排起来。

对今天的光刻实验尤为重视。

徐源听完院长的话,对这种反应,可以说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完全属于正常。

相反不感到惊讶才令人称奇。

毕竟这可是光刻工厂。

“这都要感谢院里的支持,以及项目上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徐源和院长白新周的手松开后,嘴角噙着淡淡笑容比较谦和的回应了句。

并未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

虽说没有他掌控方向,仅凭其他人,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彻底完成光刻工厂。可若是只有他自己参与的话,照样无法做到今天的效果。

只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越是重大的项目,越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他这话确实没啥毛病。

不过他的话音才刚刚落下,没等面前的院长白新周开口回话,便听旁边的一位院领导接过话茬附和。

“能这么快把光刻工厂项目做出成果,当然是因为有徐院士在。”

白新周显然也很认可这句话。

闻声稍微点了下头,然后又继续说道:

“总之这次你们光刻工厂的喜讯很及时,如果真能够实验成功,凭借这座可以大规模同时生产不同规格芯片的光刻工厂,我们在半导体行业很快就能绝地反击,在国际上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怎么样?”

“有多大把握?”

白新周或许是顾虑,来见证的人比较多,其中还有很多大领导。

如果实验失败的话,到时候如何收场会成为问题。

所以才向徐源多询问了句。

也好让心里有个底。

徐源听到院长这句话,哪里不知道对方的意思。

但既然选择在今天进行实验,并且还邀请了那么多人前来见证,肯定是有着足够的把握。要知道面板上已经达到百分之百的进度条,便是最好的说明。

从某方面来讲,在决定进行光刻实验时,最终的结果就已经注定。

思维快速运转之下,徐源并未停顿什么。

接着便开口回应,并给对方先打了剂强心针,省得等下过多担忧。

“院长你是知道我的,你见我什么时候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

说这句话时脸上始终对着自信笑容,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果然。

白新周听完徐源这句话,笑容顿时更盛,原本心里的那丝担忧也顷刻消失。

“倒是我忘记这个了,既如此今天我可就放心了。”

再次和徐源寒暄了这么两句,然后才分开暂时到旁边座位上休息。

距离今天的实验正式开始还有时间,加上还有人员没有全部到齐。

来的比较早的,就只能先耐心等待。

而徐源刚招待完白新周,很快便又看到一个熟悉正朝他走过来。

主动迎上进步后,当即打起招呼:“罗院士。”

没错。

在他面前停住脚步的,正是光电技术研究院院士罗亚杰。

负责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的研发。

“恭喜啊徐院。”

“当初我就看好你的光刻工厂方案,现在果然把方案变成了现实。”

“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给我们减压呢。”

罗亚杰一副老朋友的样子,笑容满面很是真诚的同徐源说着。

他讲的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心里话。

研究国产极紫外光刻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无法制造高端芯片的问题。

和自身能获得什么样的荣誉并无直接关联。

现在能看到徐源成功研发出光刻工厂,直接让国内芯片制造迈入全新层次,他面对这个消息毫无疑问是高兴都来不及。

哪怕他们院的其他项目成员,也都对光刻工厂这个脑洞大开的项目感到震撼。

至于减压的事,则就更没毛病。

毕竟国家有了光刻工厂,也就没必要继续在极紫外光刻机上浪费时间。

他们也能抽出身,去参与其他项目的研究。

主要极紫外光刻机是海外产品,其存在的意义自然是为了适配那边的市场。

但国内市场有所不同,既然找到了光刻工厂这种自己擅长的研究方向,自然不会再去走别人的路。

徐源脸上陪着笑容,随即也不忘和罗亚杰相互寒暄了几句。

约好以后有机会互相交流学习。

就这样伴随时间流逝,当见证人员来的差不多,距离光刻实验正式开始也越来越近。

正当这个时候,容光焕发的赵翔走了过来。

近前后主动开口对徐源说:

“华威的董事长任董这次也来了,他似乎还不太清楚这件事。”

“你要不要去见一下?”

自从华威在目前这种局势下,依旧选择公开发布自家的自研5G芯片,徐源和赵翔便动了念头,决定把这枚高端芯片作为光刻工厂的首个产品。

所以这次芯片光刻实验,特意和华威方面进行了相关工作对接。

只是没想到,任国非居然亲自过来了。

但转念一思索,这关系到公司未来发展,特意跑过来见证也正常。

因此徐源听完赵翔的话后,略作迟疑最终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对这位有魄力的公司董事长,他先前并没有见过。

眼下刚好有机会的话,趁着还有时间,见一面倒也没有什么。

“那就见见吧。”

说完便和赵翔一起,朝着任国非所在地方走去。

——

话说任国非和徐伟丰这边,他们来到科学城后,从其他人的谈话中,才得知国产极紫外光刻机根本就没有研发成功。

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其他的芯片制造方案。

刚听到这个结果,本来他还有点担心,不清楚这个新方向究竟如何。

直到听说项目负责人是徐源后,整个心情瞬间便兴奋激动起来。

对这种新的研究方向也不再质疑。

甚至心里面也终于明白,怪不得这么快就要进行光刻实验,敢情是徐源院士全权负责的。

那自然就没事了。

“居然能想到建造工厂来制造芯片,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应该也只有徐院士这样的顶级天才,方能想出这种大胆的方法了,希望真的能够满足7纳米芯片工艺。”

座位上徐伟丰满脸敬佩的说着,自从得知光刻工厂的事后,他整个人的情绪便迟迟无法平静下来,仿佛身体里面的血液都因激动在沸腾。

尽管他还不太清楚,光刻工厂具体情况,但机器和工厂的区别相信是个人都能分辨。

明显技术力是远远超过海外的。

对他这种相关行业内的人来说,国内能研发出和阿麦斯公司同等水平的光刻机,就已经是巨大成功,称作谢天谢地都不为过。

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俨然是直接弯道超车了。

甚至海外还能否看到这边的车尾灯,都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旁边的任国非,尽管勉强保持着平静,但心里面还是翻起了惊涛骇浪。

有这样一座真正工业明珠的光刻工厂在,在整个国际上都将形成绝对优势,更何况还第一个为他们公司的自研芯片代工。

对于公司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虽说眼下还没有真正看到光刻工厂工作的样子,但心里面已经做出决定。

等回到公司之后,要立刻召开高层会议。

对公司后续发展的规划,重新讨论建立,眼光要更加大些才行。

起码国内芯片市场份额,没必要再给海外公司了。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才回过神来,没管旁边的徐伟丰自顾自感慨道:

“不愧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两院院士,也只有这种顶尖天才,才能够另辟蹊径,在短时间内研发出光刻工厂这种奇迹存在。”

“咱们国家需要一百个徐源啊!”

话语中满是对徐源的欣赏敬佩,恨不得各行各业都能有徐源存在。

就在他们俩人坐那感慨时,突然一道由远及近的喊声传进耳中。

“任董。”

“徐院士来了。”

任国非尽管线下没有见过徐源,但新闻上面的报道可没少看,闻声抬起视线看见来人真是徐源后,连忙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尽管他是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可这个身份在徐源面前还真没啥看头,所以哪怕徐源才三十多岁,比他的年龄小的多,还是展现出了自己最大的热情。

毕竟单从公司而言,要不是徐源研发光刻工厂,华威结局如何都没法保证。

“徐院士你好。”

“之前一直在新闻上见你,今天荣幸总算能有机会面对面交流。”

“尤其刚才听赵教授说,是你提出用我们的自研芯片来进行光刻实验,这可是非常大的荣誉啊!”

“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了。”

任国非这话可没有说错,谁心里都清楚,光刻工厂只要公开亮相,必然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

而作为从光刻工厂走出的首枚芯片,肯定也会被大家提起记住。

相当于芯片还没进入市场,便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用户基础。

不知道比得上多少宣发营销费用。

徐源对任国非感观还算可以,面对对方的热情,他伸出手握了下后,这才噙着笑容往下说。

“任董事长客气了,你们能坚持自研芯片,我们科学院肯定也会支持。”

“真要感谢的话,就给国内的用户和市场,拿出性能更优越价格更实惠的芯片,让外界看看咱们自己的芯片可一点不输海外。”

“我们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任国非接过话茬回应。

同时还在心里面想着,等回公司后要给科学院捐助上一笔经费才行。

尤其还有徐源数学奖那边。

也算为支持国内数学发展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肯定不能待在这里和对方过多交谈。

随即又简单聊了两句,便离开前往光刻实验室。

……

上午十点。

徐源和前来见证这一刻的相关人员,站在核心操控室外面的房间。

目睹稳态微聚束光源对芯片完成EUV光刻。

至于具体的实验负责人员,徐源交给了赵翔担任。

很快随着实验正式开始,徐源也不忘给在场的人介绍起这座光刻工厂。

“正如大家眼前所见,借助稳态微聚束理论,和这座高等同步辐射光源,我们成功建造出了可以正常运行的光刻工厂。”

“借助光刻工厂中的不同波长光源,理论上可以同时生产各种规格的芯片。”

“相当于几十台光刻机一起运转。”

“而今天要进行的实验,则是波长为13.5纳米的极紫外光源光刻,用于生产华威技术自研的7纳米规格5G麒麟芯片。”

“另外可用于制造6纳米甚至更精密芯片光源,我们目前也在研发中。”

“相信不用多久就能宣布实现。”

“未来光刻工厂起码要达到能稳定生产3纳米芯片的水准。”

“这次实验其中晶圆片由国内华芯集团提供,光刻胶则是箐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合作研发。”

随着徐源的话音落下,在场众多领导和科学院方面人员都流露出震撼,没有想到一座光刻工厂,居然比极紫外光刻机强出这么多。

妥妥的技术领先。

“好啊。”

“有小徐在,是国家的荣幸。”

这时随着领导对徐源不吝啬的夸奖,现场一位参与了光刻胶研究的箐华教授,则忍不住特意告知了大家关于光刻胶的事情。

“我们能成功研发出,品质不输霓虹东景信越的高端光刻胶,也离不开徐院士的参与和指点。”

“要不是徐院士帮忙,我们恐怕都研制不住这款国产高端光刻胶。”

毫无疑问这位教授的话,又给了大家新的震撼。

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想象,徐源在负责光刻工厂建设的同时,竟还有精力和时间过问光刻胶的研发,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他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呢。

光刻工厂能在这么短时间,达到今天这种程度。

绝对不会有人因此认为,光刻工厂的研发简单,这种想法不是愚蠢至极,便属于单纯的坏。

在大家看来,徐源必然是凭借自身天赋,以及大量的精力付出,这才成功研发出光刻工厂,及时扭转国内面临的困境。

可现在他们却听到了什么,原来徐源除了研发光刻工厂。

居然还顺带攻克了高端光刻胶技术。

实在是太过震撼,让人甚至都找不到词来形容。

思来想去脑海里就剩几个字。

太变态了。

“徐源你还参与了高端光刻胶的研究?”

院长白新周显然也对这个消息很陌生,回过神来后当即看向徐源询问。

本来今天的重头戏是光刻工厂,徐源也没打算现在去提高端光刻胶的事情,但既然被别人说了出来,那倒也不会掩饰什么。

“高端光刻胶在芯片制造中同样必不可少,关系到芯片的良品率,刚好我在材料研究上还算有些经验,便顺道参与进去了。”

白新周听完徐源的话,想到徐源先前确实有过材料研究经验,便也不再多想什么,权当是徐源在材料领域天赋得天独厚。

但该说不说,徐源原本作为一个数学家。

却在跨界的领域做的这么出色,真不知道会让多少相关领域内的专家汗颜。

明明在此领域深耕了大半辈子,却愣是比不上徐源这种跨界选手。

“看来这次又要有很多奖项,在等着你了。”

最终白新周毫不吝啬的对徐源说了这句,然后又把注意力放在实验上面。

毕竟今天的光刻实验是最重要的,关于国产高端光刻胶的研发,后续可以另外找时间深入揭秘。

——

值得一提的是,进行芯片制造实验,并非简单的在少量晶圆片上进行光刻。

而是要一次性生产出一批芯片才行。

这样才能通过对芯片检测,得出芯片的良品率。

并且保证数据的精准。

对各大晶圆厂来说,芯片的良品率,代表着生产的成本。

光刻机的工艺和光刻胶的质量,都会影响到芯片的良品率。

也只有良品率越高,芯片的生产成本才会越便宜。

光刻工厂在生产效率上,毫无疑问远远超过极紫外光刻机。

但若是芯片良品率数值太低的话,就会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无法称作是一项成熟的项目成果。

要知道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本就是消耗大户,运行起来投去成本并不小。

只有保证足够高的良品率,才能把性价比提升到极致层次。

于是现场在芯片开始光刻生产的过程中,大家也都比较紧张。

对最终结果如何非常期待。

就连任国非都有些沉不下心,情绪略显忐忑。

没办法。

芯片的成本价,可决定了代工生产的费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到中午吃饭时间,尽管徐源让人提前准备好了饭菜并送过来,但可能是碍于心情问题,有胃口吃的人可谓寥寥无几。

在不看到最终的结果前,只怕没心情吃饭。

不过在众人中,徐源是完全例外的,不但主动吃了准备好的饭菜。

并且胃口还非常好。

主要相比较大家心里面的忐忑,他非常清楚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所以并不需要担心什么。

倒是像白新周这样熟悉徐源的人,看到这幕则反像是吃了颗定心丸,毕竟徐源作为项目负责人,眼下越松弛说明越有把握。

就这样很快时间来到傍晚,原定预定要生产的芯片数量终于完成。

接下来便是等待最终的芯片检测结果。

“徐源你觉得通过光刻工厂制造出来的芯片,良品率能达到多少?”

或许是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有些空闲,这时白新周突然朝徐源走过去,并面带微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眼下大家对光刻工厂能生产7纳米工艺芯片,已经没有任何担心。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现在就能正式对外公布。

宣布国内已成功具备7纳米芯片制造能力,给广大网友一个惊喜。

所以真正关心的,就只剩下芯片良品率。

而坐在不远处的任国非,对这个问题显然也非常的感兴趣。

不由得有意识把注意力投过来。

面对白新周的问题,说实话现在徐源也没有办法拿出准确数值。

毕竟芯片良品率能达到多少,依靠进度条又没有办法推断出具体的,只能结合各个情况进行分析。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想了想开口说:

“院长。”

“单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光刻工厂,在很多地方优势都要高于极紫外光刻机。”

“另外我对我们的高端光刻胶也很有信心,稍微自信点说质量应该能超过信越,并且同时成本价格更低,所以芯片良品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没有问题。”

当初因为氮化镓材料的事,霓虹东景信越方面借助自家的高端光刻胶,可没少给国内制造压力。

这个场子肯定要找回去。

所以他在研发国产高端光刻胶时,定位便是质量更好成本更低。

主打一个全方位碾压信越的产品。

正常来讲,要追求更高的质量,在成本上肯定会出现上涨不受控制。

想去掉所有缺点只保留优点,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研发难度只能用直线上涨形容。

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不短尝试实验,最终找到满意的配方。

不过在徐源这里却不需要太麻烦。

借助面板进度条,可以有效避免无意义的试错。

从无数排列组合中,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正确结果完成计算。

借助这种优势,再加上箐华和燕京大学方面的帮忙协助研发。

这才在光刻工厂最终实验前完成,也算是刚好成功赶上。

至于他回答白新周所说的话,里面也没有任何的夸大事实。

现在光刻工厂使用的这款光刻胶,质量上严格来讲就是优于信越的产品,关键其生产成本相当之低。

白新周听完徐源的话,得知芯片良品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

脸上也顿时堆满了笑容。

“你小子的话我还是非常信任的,看来明天就可以正式对外公布了。”

“广大网友们可是一直在等这个消息。”

“另外明天晚上举行庆功宴,这次必须好好庆贺。”

就在白新周和徐源两人笑着交谈时,任国非也听到了徐源的回答。

同样心中大震。

“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芯片良品率,并且光刻胶的成本相比信越还下降,或许国内芯片代工的费用会低于海外其他晶圆厂。”

来之前的路上他可谓是考虑了很多,其中便包括代工费用这点。

甚至都做好了,国内代工单价高于海外的准备。

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

似乎还是国内的单价更低。

真要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后续说不定就算是海外的芯片公司,都会选择这点进行代工生产。

直到逐渐拿下全球的订单市场,到那个时候,场面必定非常惊人。

不过他虽然想到了这些,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尽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又过去半个小时。

就在众人开始有些焦急时,突然有人很是惊喜的大喊了句。

“来了!”

闻言大家立刻顺着方向看去,只见赵翔正小跑着便这边过来。

并且手中还拿着份文件。

顿时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上面,甚至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赵翔此刻的心情自然也很激动,没有任何迟疑径直走到徐源跟前,然后把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

“徐院。”

“这是芯片检测结果报告,你请过目。”

徐源尽管不止一次想象过这幅画面,但当真正到来时心里还是难掩激动。

在深吸一口气后,伸手从赵翔手中接过报告,打开的同时直接把上面的数据结果念出来。

“经过检测我们的芯片良品率为百分之九十六。”

几乎是随着徐源的话音落下,除已经知道这个结果的赵翔外,其他人尽皆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对这个数据感到非常吃惊。

因为从海外几家晶圆厂公布的数据看,百分之九十六的良品率已然实现超越。

这种数据再加上光刻工厂的效率,以及光刻胶成本等因素,毫无疑问是妥妥的全方位降维打击。

要知道在此之前,国内还面临着无法生产制造高端芯片的困境,为研国产发极紫外光刻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

而现在只因一座光刻工厂,不但追赶上国际水平。

还直接超越领先了。

有种跑步比赛时,明明已经超过对手到达终点,却刹不住车继续跑出了一大截。

如果只是研发出极紫外光刻机,或许大家还能够坦然接受。

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但现在实属是控制不住心情。

在经过短暂的大脑宕机陷入沉默后,随即整个房间内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哪怕是已经年龄超过六十的领导,都和年轻人一样欢呼着。

“我们成功了。”

“百分之九十六,天啊!”

“徐院!!”

“徐院!!”

……

到后面传入耳中的声音,便只剩下徐源的名字。

如果不是现场还有那么多领导在,估计项目成员中的青年人,早就把徐源举起来进行欢呼庆祝了。

整个热闹的氛围足足持续了将近三分钟,待欢呼逐渐平息下来时,白新周这才找到机会笑着开口说起另一件重要的事。

“既然我们已经成功具备了高端芯片生产能力,也是该对外公布给大家一个惊喜。”

“海外那些家伙可还等着咱们妥协呢。”

“等下我就联系各大官方媒体,明天上午对光刻工厂正式报道。”

不过白新周的话才刚落下,便听旁边一位领导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这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不能只有咱们知道,应该要第一时间和民众分享。”

“我提议晚上先在新闻联播报道,明天早上直接把消息传到全世界,让所有人知道以后谁才是半导体行业上的真正明珠。”

说完后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徐源,并主动征求起徐源的意见。

“对于这个决定徐院士以为如何?”

徐源闻言自然没什么意见,虽说眼下距离新闻开播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但在这种程度的事情上,临时紧急播放自然没任何问题。

“我没意见。”

于是随着徐源的点头,这件事也立刻安排下去。

……

……

晚上6点50分。

燕京。

东三环。

形似大裤衩的总台大楼内,某演播厅内一男一女两位新闻主持人已经坐好,为即将开始的每日联播新闻做最后准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演播厅的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

使得栏目负责人的脸色瞬间拉了下来。

“我说多少次了,这时候……”

在节目马上要开始的时候闯进来,很容易就会造成播出事故。

到时候很多人都要问责。

可刚想开口骂人,抬起头看见那张熟悉的脸庞后瞬间蔫了下来。

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句亲切称呼。

“台长?”

闯进来的台长并没有回应,拿着份稿子快速走到那两位主持人身旁。

对其中那位男主持人说:

“小康。”

“今天紧急插播一条紧急新闻,放在今天新闻内容的最前面,等下由你来进行播报,绝对不能有差错。”

被称作小康的主持人没有任何异议,当即把稿子从台长手中接过。

同时神情变得格外认真。

作为资深专业新闻主持人,像这种紧急插播的新闻并不少见。

但能让台长亲自过来,并且还这么紧张,那绝对是很难见到的。

所以趁着距离开播还有点时间,他立刻认真查看起稿子内容。

接着瞳孔中顿时浮现出一抹震惊。

不过到底是专业主持人,很快他便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

不多时。

当时间来到晚上七点,随着熟悉旋律响起,每日准时的新闻节目也正式开始。

伴随两位主持人说完开场白播报日期,然后镜头便来到了男主持人身上。

“今天为大家报道一则特殊新闻,今日燕京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内,成功实现了7纳米芯片的制造。”

“这标志着我们彻底掌握了高端芯片制造技术,不再受海外影响。”

“本次实验由科学院院士徐源负责,通过稳态微聚束概念打造光刻工厂……”

……

最终针对光刻工厂的情况,播报了长达十分钟的时间之后,才算结束进入今天原本的内容,毫无疑问今天的新闻起码要四十分钟。

只是尽管报道的还算详细,但因为时间方面有些来不及。

画面只有几张光刻工厂的照片。

并没有相关视频。

对喜欢看新闻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能会感觉有些枯燥听不太懂。

众所周知。

近些年来伴随互联网发展,智能手机和电脑的逐渐普及。

还愿意看电视的人数,已经下降的非常厉害。

且剩下的主要用户群体,也基本都是养成习惯的中老年人这些。

所以当有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在贴吧和企鹅群里分享这件事时。

几乎无一例外其他人都表示怀疑。

认为太过于离谱。

以至于就连群里喜欢潜水的人,面对这种新闻都忍不住公开发言。

“这是从哪听来的谣言,咱们到现在高端光刻机都还没有研究出来,你告诉我建成了光刻工厂,还成功完成了7纳米芯片制造实验?”

“估计是自己编的段子吧,光刻工厂,我挺佩服你的想象力。”

“都不用看,这绝对假的。”

“今天又不是愚人节,孩子这并不好玩。”

“只能说脑洞挺大。”

“别说什么光刻工厂了,能搞定极紫外光刻机,都已经算牛了。”

“哥们谁给你的自信,我都不敢这样吹。”

……

偶然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新闻的群友,面对这么多人的质疑自然是气不过。

奈何他太过高兴,忘记了用手机录下来,只得打字进行反驳。

“我说的绝对是真的,今天新闻上讲的,项目负责人是徐源院士。”

“光刻工厂地点好像就在燕京科学城,听着感觉很牛的样子,谁要是不信就自己去找新闻,估计很快网上就会有消息了。”

“反正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高端芯片制造技术。”

群友看到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还搬出了徐源这位定海神针,原本质疑的念头也开始在心里动摇。

于是纷纷切出企鹅群,去网上搜索相关消息,毕竟真上了新闻的话。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会出现在热搜。

而事实情况是,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群里支持的声音便越来越多。

到后面直接盖过了质疑言论。

从发群里的消息看,完全能够体会到此刻大家心中是何种心情。

“卧槽,这事好像是真的。”

“我也看到了。”

“太牛笔了,徐院士真搞了个光刻工厂出来。”

“虽然看不懂,但确实很强。”

“怪不得徐神没有参加光刻机项目,原来是早就有了解决方案,造不出光刻机直接造个光刻工厂,这脑洞简直没谁了。”

“这么长时间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直到实验成功才稍微露出风,这也太能藏了吧。”

“大家快去网上看,已经上热搜了。”

“怎么就只有几张照片,更详细的信息呢,官方媒体咋还不赶紧端上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1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