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36章 我们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是徐院士和研究所的李院士,他们人来了,摄像快和我跟上。”

2028年8月31日,周四。

科学岛人造太阳项目新闻发布会现场,随着徐源等人的身影出现在会场,顿时引起周围记者的骚乱,立刻拿着话筒扛着相机围过去。

全都显得非常激动的样子,想趁机会进行提问。

这次突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已然引起了全世界各方的密切关注。

大家都对发布会的内容无比好奇。

因此无论谁先报导这篇新闻,都代表着巨大流量。

这份诱惑对新闻人是无法抗拒的,尤其是那些没有被邀请进入内场的媒体。

只能选择在外面,用这种方法来获得消息。

不过以徐源如今的身份,哪怕是出席这种自家发起的发布会,安保力量也是非常到位的,甚至是由王老亲自安排的人员。

所以对于这些体量小的媒体记者,还没近前便被拦了下来。

只能站在外圈向徐源提问。

“徐院士,能和大家讲两句吗?”

“请问今天的发布会内容,真和磁约束核聚变装置有关吗?”

“我们以后会不会考虑激光核聚变方向?”

“什么时候玄鸟无人空天战机有新的亮相活动,可不可以提前透露下。”

“讲讲吧徐院士。”

徐源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刺并不意外,除了这次突然发起的新闻发布会,确实在世界上引起了较大的轰动。

他本人许久没有在镜头面前露面,也是一部分原因所在。

边走边将这些喊声听进耳中,最终略作思索还是暂时顿住了脚步。

然后转过身同那些记者开口说道:“很感谢大家对我国核聚变研究的关心,至于今天这场发布会的内容,大家等下可以自行观看直播。”对具体的发布会内容没有透露半个字。

随即话音落下,徐源也再次迈动脚步,和其他人走进发布会内场之中。

——

上午10点左右。

伴随徐源李国建和沈鹏等人,坐在台上座位,这场场发布会也正式开始。

放眼望去,会场台下所坐着的,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媒体。

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是受到邀请,且有着等下在提问环节提问的权利,此刻表现的都比较镇定,并没有扰乱现场的秩序。

按照流程李国建作为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负责人,率先讲起开场白。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媒体朋友们,感谢你们来参加今天,关于人造太阳项目的新闻发布会。”

……

“接下来请我们的项目总设计师徐源院士,来具体介绍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果。”

李国建并没有过多浪费时间,简单说完开场白,便直接把话语权交给了徐源,显然心里面很清楚,现场记者和屏幕的观众最想看到什么。

而与此同时,各平台转播的实时直播,其弹幕数量也飞速增加。

仿佛所有人心里的期待值,全因为徐源被彻底调动了起来。

都想知道发布会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如果不手动按下暂停键,这种刷新速度,甚至肉眼都无法看清弹幕内容。

“来了。”

“终于等到最激动的时候了,没白在直播间蹲那么长时间。”

“要揭晓了吗?”

“期待。”

“到底是不是咱们的磁约束装置有新进展了?”

“希望是个好消息吧,这几年咱们的核聚变研究确实不如海外。”

“照我看还是要趁早更换研究方向,早点进行激光核聚变的研究才是正途。”

此刻徐源被万众瞩目,身体承受了来自各个地方的无数目光。

在从李国建那里接过话语权后,先是轻咳两声来了个战术咳嗽,下秒直接开局放出王炸丝毫不拖泥带水。

“今天举办这场新闻发布会,确实是有一个消息要面向全世界进行宣布。”

“是的。”

“我们已经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并建造了世界上首座核聚变电站。”

徐源很清楚大家最期待的是什么,所以发布会刚开始他便进行了满足,在核聚变的事情上并未拐弯抹角。

就是要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所有人我们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不过这个消息所带的范围攻击,对现场媒体人员以及直播间的观众来说,无疑是太强悍了些。

就像是直接被一根棍子,在脑袋上狠狠敲了下。

整个大脑都处于宕机状态。

迟迟回不过来神。

完全傻眼。

本以为只是一个好消息,结果直接丢王炸可还行。

关键零帧起手,连思想准备都没有。

约摸过去三四秒的时间,大家的思维才仿佛重新恢复了运转。

脑海中瞬间充满问号。

我听到了什么?

对于媒体人员和观众来说,再没了解过核聚变领域的相关问题,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还是知道些常识的。

其中最知名的,海外劳斯伦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激光核聚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聚变装置。

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属于错误的方向。

人造太阳项目疑似暂停。

然而现在从徐源的口中,他们听到国家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甚至还建造了世界首座核聚变电站。

怎么看都有种,突然一觉醒来,科幻电影中的先进科技照进现实的既视感。

实在是太过惊人震惊。

随即先是台下记者爆发出一阵骚乱,接着各直播间弹幕出现数秒的暂停后,突然迎来狂风骤雨般的刷新。

“卧槽!”

“真的假的?”

“我们已经实现了核聚变,还建造了核聚变电站?”

“这也太让人惊喜了吧!”

“问咱妈到底偷偷搞了多少好东西。”

“太突然了吧,根本不敢相信啊,说实话真懵逼了。”

“徐院还能骗咱们不成。”

……

对于广大网友来说,尽管一时无法接受这件事,可因为对徐源的滤镜在,同样不相信这会是假的。

毕竟完全没必要。

总不能上面专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还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媒体参加,就为让徐源说一句假话吧。

总之此刻所有人都陷入了疯狂。

彻彻底底的疯狂。

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每个人便会接触到地球上的能源问题,对可控核聚变能源更是有种特殊的希冀。

不夸张的讲,简直做梦都想看到,可控核聚变变成现实。

要知道和证明世界数学难题,研发出先进战机,送航天员登上月球不同,可控核聚变的解决,则是密切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

比如使用核聚变能源后,电费价格的下降,交通运输工具的升级。

甚至连带前往太空的成本,都会大幅度下降。

或许以后哪怕普通人,也能够前往太空体验,而不是所谓超级富豪的专属。

另外人类文明的生存环境,或许今后也将不仅仅被局限在地球内。

徐源将台下媒体人员的神情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但基本也能够想象的到,嘴角和脸上都不由得爬上了笑容。

旁边的沈鹏同样满脸自豪,心想终于等到了这天。

而就在所有人心情都激动着的时候,徐源则没有再给其他人留消化时间,下秒又接着刚才面向世界宣布的消息继续往下讲。

“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人造太阳项目从来都没有暂停。”

“在整个项目团队的努力下,我们成功突破了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的局限,最终打造出新的超环三号,并顺利通过了点火稳定反应实验。”

“还有我们的世界首座核聚变电站,同样已经稳定运行了很长时间。”

“可以告诉你们,目前庐阳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正是核聚变电站提供的电力能源。”

“后续国家将建设更多的核聚变电站,并重新向下调控电费价格。”

如果说刚才徐源给出的消息,是一颗在水下爆炸的原子弹,那么现在披露出的内容则属于燃烧弹。

面对这么多的爆炸性消息,大脑都疑似有些处理不过来。

不但这些年因为海外激光核聚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瞬间一扫而空,更是从里到外骨髓都仿佛沸腾起来。

只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待徐源暂时详细讲了段相关内容消息后,这时哪怕专业素养再高的记者,也无法在这个时候保持镇定。

顾不上眼下是否到了提问环节,立刻争相恐后的向徐源提问问题。

其中还以海外记者的反应最大。

面对如此情况,徐源和李国建对视了一眼,然后果断选择先对记者媒体的问题进行回答。

“徐院士,请问贵方是否真的已经攻克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并不是错误的方向吗?”

“贵方的核聚变电站是什么时候投入使用的,可以去现场参观吗?”

“如何证明这件事是真的?”

“请问贵方会把可控核聚变技术开源吗?”

……

徐源将这些提问悉数听进耳中,当然他肯定没法全部都给出详细的回答。

于是在脑海中经过筛选,挑出几条提问频次最高的问题开口进行回应。

“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并不是错误的研究方向,海外实验室做不到的事情,但在我们这变成了现实,相反它的优点要远高于激光核聚变。”

“我们的首座核聚变电站已经很成熟,届时会放出拍摄的专题纪录片,大家可以从那里进行了解。”

“至于我们拥有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相信我们能够让人类文明有更高的发展。”

原本按照原定的发布会流程,全程并不会耽误多长的时间。

毕竟只是面向世界宣布个消息而已。

奈何徐源和李国建他们,还是低估了大家的情绪。

以至于最终发布会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快吃中午饭时,才算宣布结束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顺利退场离开。

不过这并不代表,关于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超环三号的事情就结束了。

相反才刚刚是一个开始。

最热闹激烈的,毫无疑问要属国内各大平台。

基本上所有知名的网站平台,话题热搜板块全部都被超环三号占据,至于其他的热搜内容,可以说想搜那都搜不出来。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中。

互相激烈讨论着。

“虽然我猜到突然召开发布会不简单,但万万没想到竟公布了这种消息,谁能想到昨天还在念叨激光核聚变啥时候能有新进展,今天咱们自己的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超环三号早就已经成功了。”

“我就说人造太阳项目怎么可能暂停,原来一直在暗地里进行研究。”

“早该想到的,当初徐源在人造太阳项目那露面,肯定是被安排了特殊任务。”

“连核聚变电站都已经投入使用了,那岂不是说超环三号早就成功了,能保密到现在才公布真神。”

“你以为呢。”

“别忘了徐源中间还攻克了力场驱动装置,不愧是有史以来最有天赋的科学家。”

“以后我看谁还敢说,托卡马克装置是错误的方向。”

“想知道海外激光核聚变实验室那边,要是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直接吐血。”

——

而相比网上互相讨论的网友,最惊喜的则还要属生活在庐阳的人。

毕竟谁能想到,原来自己每天使用的电,竟来自核聚变电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世界上最先体验核聚变的人类了。

中午十二点。

依旧在讨论超环三号的网友们,突然发现各大平台同步上线了一个几十分钟的纪录片。

正是对首座聚变电站以及超环三号的拍摄内容。

其中里面还有着徐源的身影,以及亲口讲述研究超环三号的心路历程。

原本大家很多都是出于对徐源的信任,所以原因相信超环三号和核聚变电站都是存在的,但没法亲眼看到实物难免会感觉少些什么。

刚好这篇纪录片,使得大家对超环三号有了具体的印象。

于是纷纷第一时间打开观看。

当大家看到徐源成功合成出了常温超导材料,感到吃惊的同时,也终于明白磁约束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之前无法理解想不通的地方,也都在这一刻彻底恍然大悟。

伴随着视频继续播放,在镜头视角首次对准,那座全新设计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超环三号后,大家不约而同按下了暂停键。

沉浸在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独特美之中。

那种仿佛连接着未来的科幻感,在和现实碰撞后产生的独特感觉,对人类来说是绝对会被吸引的。

最终在这则纪录片的评论区,很多人也都留下了自己的感想。

除了感叹科技的伟大,为国家实现可控核聚变高兴自豪之外,还不忘顺便提了嘴海外的激光核聚变。

“没想到徐院士真的合成出了常温超导材料,怪不得磁约束核聚变能取得这么大成果,希望我们这边也能早点使用上核聚变电。”

“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电费太贵了。”

“已经能想到,接下来的数年,人类文明会迎来怎么样的科技爆炸。”

“能不能先多造几艘核聚变飞船,把去太空旅游的门票价格给打下来,人生能体验一次真没遗憾了。”

“又多了一个努力活下去的理由,说不定以后能去火星移民。”

“看来海外是合成不出常温超导材料,才说这种材料根本不存在,去大力推崇激光核聚变,现在咱们都用上核聚变了,他们的激光核聚变还有研究下去的必要吗?”

“可控核聚变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真怕海外会狗急跳墙搞事情。”

“放心好了,既然咱们保密了这么久,突然选择现在对外公布,那肯定是做好了准备,真当咱们的玄鸟无人空天战机只能飞啊。”

……

上午新闻发布会当场宣布实现可控核聚变,中午又放出专题纪录片,披露了通过合成常温超导材料,来突破托卡马克装置局限性,成功研发出超环三号攻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内幕。

在这种情况下,就国内而言,可以说已经基本不存在怀疑。

都坚定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骨子里的那种自信和骄傲,也在这一刻达到顶峰。

整个下午关于超环三号的讨论,其话题热度都始终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甚至热度指数一次次打破记录。

就连一些平台的日活用户数量,都达到了新高度。

可见大家对核聚变的关注。

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希望国家能加快核聚变电站的建设和使用。

也好早日用上便宜的核聚变电能源。

另外虽然有人对此有些担心,害怕这时候公布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消息,会成为众矢之的引起混乱。

但既然敢如此高调的宣布,那便说明对于可能引起的结果是知晓的,并且也压根不害怕狗急跳墙,分析出这个情况后,倒是让不少网友跃跃欲试,开始越发期待海外方面的反应。

很快时间来到晚上七点,持续多少年未曾更改的新闻联播也如约开始。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电视无疑是个比较陌生的东西,不过由于今天发生的大新闻,很多人便想看看今天的新闻会不会报道。

所以早早便提前准备好,准时收看起了新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9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