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50章 什么叫首席的含金量,这就是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最终,在系统性测试下,确定了九章六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综合性能。

除拥有百万量子比特,纠错方面也在合理数值。

已然达到,理论量子计算机的要求。

随着完整报告出来,现场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甚至神情还有些恍惚,不敢相信升级优化后的九章,竟能爆发出如此大的潜力。

回过神来后,看向徐源的目光,则越发炙热。

仅用数个月的时间,便完成对九章的升级,并且性能提升高达百倍。

只能说,真不愧是国家的擎天玉柱。

首席当之无愧。

正当大家为之庆祝时,潘宪峰则来到徐源身边,脸上罕见浮现出些许不好意思,“徐首席,这次真是感谢您帮忙,否则‘九章’在我们手里,可就是宝珠蒙尘了。”说话的同时,心里无比庆幸自己先前的决定。

邀请徐源过来指导,是对的。

否则真直接把九章五号发布出去,简直就是浪费常温超导材料。

哪怕上万的量子比特便已经没有对手。

“潘院这话严重了,能让国家拥有真正的量子计算机,是好事。”徐源摆摆手笑着说。

潘宪峰猛地点头:“没错。”

与此同时,脸上也重新涌现出激动表情。

先前他一直都处在震惊中,因九章六号带来的惊喜,有些不知所措。现在冷静下来,才算想到量子计算机问世,所能给国家乃至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

下意识,便不受控制脑补起来。

脑海中快速闪过,未来科技大爆炸的情景。

稍微顿了顿,他又抬起视线,看向徐源说道:“还有一件事,现在‘九章’升级成功,所以我想重新召开全球量子计算大会,届时还希望您能出席。”

“日子定下了吗?”徐源想了想询问。

潘宪峰立刻回答:“随时都可以。”

如今九章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肯定要重新召开量子计算大会,向全世界宣告这个消息。

让所有人知道,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谁在负重前行。

不过徐源在九章的升级上,帮了这么大忙,若不出席的话显然不妥。

所以大会的具体时间,不是由他来决定。

而是要适配徐源的安排。

说实话,徐源对这场全球量子计算大会,兴趣不是很大。属于那种去不去都行的情况。

毕竟,量子计算机升级的事已经完成,剩下的就不需要他操心了。

后面他的重心,还是会放在征途号星际飞船上。

这可关系到,人类未来能否真正走出地球。

但面对潘宪峰的真诚邀约,略作思索,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就放在下月初吧。”

“没问题,我们马上就着手安排。”潘宪峰闻言面色一喜,连忙拍板确定下来。

……

显然,潘宪峰也清楚,徐源时间的宝贵。

在测试结束后,当即便开始进行量子计算大会的事。

这次还特意进行了宣传。

可以说当天下午,关于全球量子计算大会重新召开的消息,便已经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首,尤其表示将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

很快引起网友们的热议,纷纷猜测起来。

“推迟了几个月,又要重新召开了吗,不知道这次谁能掌握量子霸权。”

“对于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各国实验室一直在竞争,不过既然咱们主动召开,想来应该是在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上有了新进展。”

“绝对稳了。”

“该不会又要见证历史吧。”

“海外的几个量子实验室也不容小觑,听说拥有的量子比特数量已经破千。”

“咱们可有常温超导材料,让量子计算机升个级,肯定没问题。”

“可惜徐首席还要负责征途号飞船,不然得话,估计量子计算机早就彻底搞定了,哪还用像现在小打小闹。”

“没办法,毕竟徐首席只是一个人,精力肯定有限。”

……

相比较国内网友们的讨论,当消息传到海外后,倒是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其中便有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旗下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彼得教授,更是公开表示,会带着自家的最新研发成果,前往庐阳参加大会。

本来他们还有些担心。

害怕全球量子计算大会,延长的时间过长。

这样保不齐,华方真有可能凭借常温超导材料,研发出更先进的量子计算机。

到那时,他们的鱼鹰,也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可现在只过去几个月,对自家产品的信心方面,还是比较足的。

转眼十天过去。

在量子创新研究院的紧急筹备,以及科学院的支持下,全球量子计算大会顺利召开,出席参加的除了各界量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还包括全球一百多个量子计算公司和实验室。

12月4日。

周二。

下午三点。

会场内人头攒动,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量子计算领域人员。

以及全球知名媒体报社记者。

潘宪峰作为名义上的大会主导人,率先上台致词,之后则先由海外公司实验室代表,发表演讲分享自家动向。

徐源则坐在台下第一排,只当做普通观众。

并没有露面的打算。

不过就算如此,还是让后排的一些人,忍不住犯嘀咕。

“彼得教授,那位徐首席也来参加大会了,会不会对方插手了量子计算机项目?”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梅斯特取出自己的老花镜戴上,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人,心中顿时一阵担忧,小声同身旁的彼得说。

他们这次来参加大会,就是要公开,自家“鱼鹰”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成果,实现量子霸权,让所有人知道华方并非在任何领域都领先。

哪怕这只是暂时的。

可看到徐源也在这里,对自家产品的信心,就显得不足了。

谁都清楚,如果徐源插手量子计算机项目,那放眼世界,绝不会有一个对手存在。

到时他们的量子计算机,可就成笑话了。

彼得听完梅斯特的话,脸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但既然都已经来到了大会现场,无论结果如何,肯定都只能按部就班走下去。

当他想清楚这点,还不忘对梅斯特安抚了句,“应该不太可能,星际飞船可是全人类的项目,他不可能还有精力插手量子计算机。”

要知道越是划时代的项目,在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

将彼得的话悉数听进耳中,梅斯特也不好在多说什么。

只得把这份担忧压下去。

祈祷今天的大会,自家的鱼鹰能一鸣惊人。

就这样。

随着大会进行,像谷歌、剑桥量子计算等代表,都分享了自家量子计算机的最新动态。

不过就算是最好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也才仅拥有两三百量子比特。

这让坐在台下的彼得和梅斯特他们,胸膛都下意识挺直了起来,原本丢掉的底气又重新回到身上。

毕竟他们的鱼鹰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数量可是突破到了四位数。

在一群三位数里,岂不是通杀。

只是他们并没有发现,坐在前排的潘宪峰等量子创新研究院人员,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笑容,并发自内心为每位代表鼓掌。

怎么看都是成竹在胸。

很快,轮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代表上台。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彼得站起身,在镜头前整理了下自己的西服。

然后才迈步朝台上走去。

“很荣幸我能站在这里,参加全球量子计算大会,为人类量子计算的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今天我们商用机器为大家带来的,是全新一代鱼鹰超导量子计算机。”

……

当彼得说完开场白,便直接讲出了自家的最新量子计算机研究成果,并在接下来的时间,用较多篇幅去讲述关于新一代鱼鹰的情况。

而在实际参数上,他有意暂时卖了个关子。

直到现场大家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这才噙着笑容公布答案。

“在我们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目前鱼鹰超导量子计算机,可操控的量子比特数量已经突破四位数,并正朝着两千的目标前进。”

“另外。”

“鱼鹰的纠错能力,也没有因为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而出现问题。”

几乎是彼得最后一句话落下的瞬间,台下顿时便有许多人面露惊讶之色,其中大多数都是刚才已经发表完演讲的公司实验室代表。

本来大家都是在三位数的赛道上竞争,无论有多有少起码还在可接受范围。

结果突然冒出来一个四位数的。

心情可想而知。

“他们居然已经实现了上千个量子比特目标,这是我们的几倍之多。”

“还真是一个意外的消息啊!”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了吧。”

“商用机器能取得这种成绩,在国际上所起到的影响对我们是有利的。”

当会场内大家互相讨论的声音,传进彼得和梅斯特耳朵中,两人脸上的自信之色可谓是越发的足,似乎全然忘记了先前的担忧。

与此同时。

大会现场发生的事情,也被直播了出去,使得直播间内网友也惊讶了把。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徐源在场的原因,大家只觉得格外安心塌实。

并不认为鱼鹰真的会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比特都已经突破四位数了,感觉挺强。”

“真让人惊喜啊。”

“这是好事,起码说明我们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是在进步的。”

“照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很快就能用上量子计算。”

“我的建议是先别急,咱们的量子计算机可还没有正式亮相呢,如果不是非常有实力的话,恐怕徐首席根本不会来参加。”

“听你这么一说,已经开始期待上了。”

——

正如网友们分析的那样,在彼得演讲完下台,又上台几个代表后,大会今天的内容也终于来到了重头戏。

终于轮到量子创新研究院上台。

潘宪峰提前询问过徐源的意见,得知对方并没有要上台的想法,才只好由自己宣布九章六号。

而当潘宪峰走到台上后,台下所有人也都纷纷抬起实现集中注意力。

连那些媒体报社记者都同样如此。

自从可控核聚变问世,华方凭借空天战机和空天母舰实现世界大团结,相比其他人大家对华方的科研成果多了份期待。

想看看华方主动召开量子计算大会,是真的对自家产品有信心,还是最终为商用机器的鱼鹰做嫁衣。

在这一刻,台下的彼得梅斯特都紧张起来。

不知道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在座的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感谢大家今天聚集在这里,参加全球量子计算大会,为人类对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共同努力。”

……

“接下来……”

熟悉的开场白从潘宪峰口中讲出,在差不多过去的两分钟时间,其内容才总算是终于进入正题。

“在这里我有一件高兴的事,想要和大家分享,我们的‘九章’超导量子计算机,经过徐首席的指导后,目前已经完成全部升级。”

“全新的‘九章’超导量子计算机,所拥有的量子比特数量已经突破百万。”

“具备真正的量子计算能力。”

“且各量子比特之间保持着平衡,互不影响。”

如果说刚才彼得教授的话,让大家很意外,那么眼下则直接是鸦雀无声。

现场所有人,在听到那个数字后,便完全怔住了。

活像后脑勺突然被砸了下。

大脑短暂宕机。

愣住两三秒的时间后,待思维回过神来,脑海中又浮现出大量问号。

我听到了什么?

拥有百万量子比特!

这怎么可能。

先前大家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认知,还都停留在几百的量子比特数量,哪怕商用机器的鱼鹰跳出赛道,将量子比特数量突破到四位数,可起码还尚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但现在直接抛出一个百万量级的数字,相当于直接把桌子掀了。

自然会让人感到诧异。

其中彼得教授,更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下意识便站起身来大声喊道:

“这不可能,就算有常温超导材料,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也不会这么快。”

他虽然已经预料到,可能会有自家鱼鹰,被华方的量子计算机超过的情况发生,但这种宛如天堑般的距离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甚至不单单是彼得教授,现场其他海外专家,此刻也都议论纷纷。

不太敢相信,真有量子计算机,能达到上百万的量子比特数量。

并且还能保证正常的纠错。

不出现故障。

而和现场氛围不同的是,此刻直播间内,网友们早已激动的欢呼庆祝起来。

“我去,这太牛了。”

“真直接干到上百万了,我没听错吧?”

“这才是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啊!”

“本以为量子创新研究院有把握,结果没想到竟是捏着一个不输可控核聚变的王炸。”

“这下海外那些公司、实验室,都吓傻了吧。”

“我们能有一台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影响力确实和核聚变不遑多让了。”

“原来是徐首席进行了指导,那没事了。”

“什么叫首席的含金量,这就是。”

……

对他们来说,若只是量子创新研究院研发的这台量子计算机,在没有看到确凿证据前,那或许会有所怀疑心生诧异。

毕竟一台百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所带来的震撼确实太大。

可要是里面有着徐源的身影,那便在正常不过了。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大概如是。

就像网友们说的那样,徐源作为人类文明全球公认的首席科学家,本来就应该能研究量子计算机。

眼下,现场潘宪峰虽不知道,此刻网上的议论,却对质疑依旧保持着平静。

甚至嘴角还隐隐浮现着笑容。

显然是,对现在发生的情况,早有预料。

于是待现场重新平静下来后,他抬起手继续用平稳的口气继续往下讲。

“我知道,此刻大家有着很多疑问,为此我们特意把‘九章’超导量子计算机,带到了大会的现场。”

也就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有工作人员上台快速拆掉了旁边的一处遮挡,其后面正是量子创新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九章六号。

这时候再次提现出了常温超导材料的好处,因为不需要将核心冷冻到极低的温度,计算机体积变得轻巧的同时也相对方便移动。

虽说和传统的电脑还没有办法相比,却是胜过其它量子计算机太多了。

而当现场其他人看到九章六号,则直接被彻底吸引移不开目光。

因为他们还都是首次看到这种造型的量子计算机。

完全不同于有着标志性低温制冷系统的造型。

感慨常温超导材料强大的同时,脑海中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念头。

“难道这台量子计算机真有百万量子比特?”

潘宪峰将所有人的表现看在眼里,对大家的反应表示非常满意。

接着更是让人亲自体验量子计算,以此来证明这是台达到百万量子比特数量,真正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能来到这里,参加这次量子计算大会,毫无疑问都是此领域的佼佼者专家。

既然都已经把量子计算机搬了上来,那究竟有几斤几两还是容易判断的,起码在这块,他们的专业性不容置疑。

但包括彼得教授和梅斯特在内的众人,对九章六号研究后却是越发心惊,哪怕依旧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却也不得不承认,华方确实成功研发出了真正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我的上帝,这居然是真的。”

“这是一台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它能为我们解决很多的事情。”

“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人类很快就会迎来科技大爆炸的时代。”

“我输的心服口服。”

“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实离不开华方的引导。”

随着接连激动震惊的声音响起,这场大会后续的内容已然没必要继续,所有人都被九章六号的魅力吸引。

就连彼得他们,在认清现实之后,也坦然选择了接受这一切。

尽管他们的鱼鹰超导量子计算机,没能实现全球范围的领先,但能看到真正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也算是弥补心中遗憾了。

——

伴随这件事在全网范围持续发酵,很快量子创新研究院也发布了新公告。

表示全球的实验室高校,在通过审核后,都可以申请使用九章六号。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可谓让热度再次爆炸开来。

毕竟在很多项目的研究中,如果能有量子计算机进行计算排错,其研发进度无疑会加快很多。

事半功倍。

这也是为什么,说量子计算机能让人类文明,迎来科技大爆炸的原因。

不过在对九章六号的申请上,国内拥有优先权。

并且海外还需提前递交项目方案。

对于这样的规定,虽让一些实验室不满,却也根本不敢多说什么。

谁让他们自己,没有办法研究出这种真正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若是再直接禁止他们使用,那可就更麻烦了。

而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讨论九章六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时候,深藏功与名的徐源,已然回到了征途号星际飞船制造基地。

此次偶然研发出量子计算机,对星际飞船项目肯定也是有巨大帮助的。

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制造周期。

基于这件事,徐源也需要和何鲁平伍德商议,对现有制造方案进行适当修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月底的时候,科学院还新立项了一项新的项目。

核心内容是关于太空机器人的研发升级。

打算待征途号星际飞船完成后,把大量太空机器人运输到月球上,并在核聚变和量子计算机支持下,由机器人执行基地建设资源开采等各项任务。

甚至后面这项方案得到有效验证的话,还可以套用到火星上面。

开展火星的改造方案。

就这样在各项任务有条不紊进行下,伴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让所有人期待的征途号星际飞船,也逐渐展现在大家眼前。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6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