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51章 全人类的期待

书名: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作者:千越南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2:21

“今天是最后一批零部件了,预计再有半个月,便能彻底完成征途号。”

2030年12月18日。

周三。

征途号星际飞船制造基地,伍德教授站在旁边,向徐源汇报。

距离九章六号量子计算机问世,已过去一年时间。

在此期间,量子计算机不但加快了飞船制造,还帮助国内其他高校实验室,解决了不少研究上的难题。

可以说不知道节省多少时间。

极大减少了试错成本。

可以这样说,因为九章六号的存在,以前花费数年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现在可能用一半时间,甚至更少的时间便能得到有价值的成果。

这代表的意义可想而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九章六号深受大家青睐,都希望能够申请到使用权。

为此量子创新研究院这边,这一年时间,几乎没有闲下来半点。

全力增加量子计算机的数量。

不过因为需要申请的缘故,海外方面至今还没能够使用上。

让很多公司实验室那叫一个眼馋。

徐源这边,对征途号星际飞船的打造,自然是非常的顺利。

如今抬起视线望去,已经能看到征途号星际飞船那庞大的外形。

虽要比国产首艘001号航母小点,两百多米对普通人来讲也是庞然大物了,何况这个庞然大物还搭载了最新型的核聚变引擎,能够让飞船最大飞行速度提升至百分之一光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称得上是比科幻电影还要科幻。

由于联盟其他成员,有些也参与了项目,负责一些零部件的制造。

眼下正陆续把这些零部件调过来。

和征途号的主体完成组装。

届时等这些东西全部完成,征途号便能正式进行全系统运行测试。

然后点火起飞。

想到人类文明对太空的探索,终于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饶是徐源,心里面也不由得激动。

“那就好。”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回过头说:“对于运送过来的零部件,可必须要严格把关,绝对不能有任何问题。”特意对伍德嘱咐了句。

话音刚落。

右手边的何鲁平笑着接话,“这点可以放心,相关要求可是徐首席你定的。”

“我会亲自负责的。”伍德教授也点头表态。

徐源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从征途号星际飞船立项,到今天一年多时间,联盟里的这些专家表现,他自然都看在眼里,可以说能被选择加入联盟,在态度和实力方面确实不需要担心。

尤其伍德更是纯粹,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亲眼见证征途号起航。

几人的交流进行到这里,徐源再次抬起视线,看向那艘即将睁开眼睛的飞船。

心中只觉得感慨万千。

同时不得不感叹,集齐了全球的力量和资源,确实让人无法想象。

以前单是制造一艘国产航母,都需要花费几年。

效率和进度之慢,让人有时候都会忘记,原来国家还有一艘新航母在制造中。

而现在能够在太阳系内航行的飞船,这么快便基本完成。

这他越发相信,属于人类文明的科技大爆炸时代。

就要来临。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并未直接离开,反倒是和何鲁平伍德等人,径直前往征途号内部,实地探查飞船的最后进展情况如何。

和下面人汇报的一样,目前飞船的核聚变引擎,反应堆和力场驱动装置,等重要部分都已就位。

加上其它的一些维持系统,可以让航天员能够像在陆地一样生活。

另外征途号不具备武器系统,相对还简单不少。

只剩下些许小部件,凭借大家的高超效率,估计用不到半个月就能完成。

确定飞船进度,正在按照预定的发展,接下来徐源便也不在飞船内过多逗留,以免影响到相关工程人员的工作。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

航天局方面也非常忙碌。

正在挑选下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

随着征途号星际飞船问世,以往使用的常规载人飞船肯定要退役。

如此以征途号的性能,每次能够乘载很多的人员。

不像之前那样,发射火箭就只有三位航天员,完全属于小打小闹。

况且这回征途号首次执行任务,需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

除运送一部分物资和太空机器人到月球外,还要完成月球核聚变装置,以及量子计算机的相关搭建工作。

使人类在月球上的首个基地,名副其实。

所以届时飞船不但会在月球停留,还会有航天员在月球基地短期居住。

实现人类文明征服太空的新成就。

待完成这几项重要任务后,剩下的那便自然是前往火星。

让火星表面,首次留下人类的脚印。

不过好在征途号属于全球太空探索联盟的项目,届时飞船上肯定不会只有国内航天员。

海外几个核心成员国,也会派遣自家宇航员。

当然名额上,肯定没法和国内比就是了。

至于是否同意,海外则根本不具备选择的权利。

转眼进入到一月。

在外界正享受着元旦假期的时候,此刻全球太空探索联盟基地,上百位世界知名专家则正严阵以待。

因为今天将对征途号飞船,进行全系统运行测试。

这关乎到征途号能否顺利下线。

进入到太空中。

这个时候大家都聚集在了飞船的核心控制舱内,目光牢牢注视着中间的显示屏。

尽管现场有将近一百多人,但以核心控制舱的大小却不显得拥挤。

“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完成,飞船随时可以开始进行全系统运行测试。”

何鲁平在这时率先开口,向徐源再次汇报,关于眼下征途号星际飞船的状态。

身后其他人虽没开口,却丝毫没有掩饰,脸上仿佛写着的四个字。

迫不及待。

徐源的心情自然和大家一样。

既然都到了最后一步,那肯定没必要浪费时间。

于是徐源立刻给出指令。

“开始测试。”

几乎是随着这项指令下达的瞬间,坐在操作台前的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

通过操控台下达一项项指令,让这艘似乎在睡觉的巨兽逐渐苏醒。

直到来自超环四号核聚变装置的能量,快速传递到飞船的每个部分,人类首艘星际飞船终于真正苏醒。

伴随飞船的各个部分还是运行自检,核心控制舱内也开始陆续响起系统播报。

“核聚变反应堆点火成功。”

“力场驱动运行中。”

“正在调试尾部核聚变引擎……”

“生命维持系统正常。”

……

“温控系统正常。”

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飞船便完成了一遍运行测试检测。

至于最后所得到的结果,自然是正常。

“徐首席。”

“征途号的运行测试结果出来了,各系统均没有任何异常。”

“符合点火起飞要求。”

何鲁平在这么大的喜悦之下,情绪不免激动,说这句话时能听出明显的颤音。

同样,站在旁边的伍德教授,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脸上的喜悦都快要溢了出来。

“我们成功了,人类拥有了第一艘星际飞船,这真是太美妙了。”

他当初在星舰项目上,做出了不少成果,每次试射星舰都变得更完美。

可几年时间过去,星舰却依旧没有登上月球。

更不用说火星这个终极目标。

但在加入全球探索联盟后,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就已经看到了星际飞船,甚至还有着百分之光速的太空飞行速度。

全速前进的话,只需要几个小时,便能到达火星。

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随着这些念头在脑海中浮现,他也更加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

毅然加入全球太空探索联盟。

关键这些时间他也学到了很多,水平有所提升。

不多时,待情绪稍微镇定下来后,他突然想到什么。

连忙开口对身旁的徐源说:“徐首席,现在飞船通过了全系统运行测试,接下来是不是该具体执行任务了?”

徐源将伍德的话悉数听进耳中,他自然理解伍德这时候的想法。

所以没怎么迟疑,便开口道:“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人类需要踏上火星,像太阳系证明,我们能够走出地球涉足宇宙。

这句话前脚才刚刚说完,紧接着又补充。

“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另外确定一个正式起航出发的时间,相信这次会让全人类振奋。”

“真是令人期待啊。”何鲁平笑呵呵说。

几人的交谈进行到这里,至于之后的事,自然有专门的人员去执行。

这使得几人并没有着急离开,接下来的时间,依旧待在核心控制舱内,继续对飞船其它小的功能进行更详细的测试。

征途号的整体性能虽然很强,可除了要在月球表面停留外,毕竟还要前往火星,要知道那里的环境可是更加的复杂多变。

所以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毕竟在徐源这里,向来都是百分之百。

——

官方这边的速度确实很快,差不多就在征途号完成全系统运行测试一小时后,各大媒体报社集体对征途号研发成功的事进行报道。

还特意放出了征途号的正面照片,充斥着科幻色彩让人移不开目光。

另外官方还公布了征途号将要执行的任务。

当大家得知,月球首个基地即将完善外,航天员还将前往火星表面之后,热度顿时便爆炸开来引起很多人的讨论热议。

尤其注意到飞船最快航行速度,居然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一光速。

更是被惊讶的合不拢嘴。

因为这是先前不曾披露出的消息,现在公布也算是个很大的惊喜了。

“我的天啊,征途号的速度居然有百分之一光速,我没有看错吧。”

“征途号这么快就完成了吗,太牛了。”

“不愧是徐首席。”

“有了这艘飞船,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会变得容易很多。”

“百分之一光速的话,岂不是几个小时就到火星。”

“真是越来越期待了。”

“果然还是星际飞船省事,只需要一趟,就把量子计算机和反应堆搞定了,以后月球上应该就会有航天员居住了吧。”

“到时候会直播吗,想要亲眼见证人类踏上火星。”

“听说到时候月球和火星上,还会留下很多太空机器人进行持续观察,说实话真有点科幻电影照进现实里的感觉了。”

……

在全网讨论征途号星际飞船的时候,飞船这边也变得忙碌起来。

最直观的便是大量航天物资被运送进飞船内。

这包括量子计算机和反应堆部件,以及建造月球基地的设备,用于科学实验的仪器等,总之数量非常可观。

如果还用新一代载人飞船运送的话,真不知道要发射多少枚长征十号才能完成。

恐怕单是成本便无法支撑。

不过最让徐源感兴趣的,还是科学院负责的太空机器人项目。

说起来这种迭代几次后的太空机器人,其中正是利用了徐源先前对数学难题奇异性的证明。

在量子计算机的指令下,各太空机器人车辆,能够实现互相配合。

分工合作。

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基地建设。

若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形容的话,那便相当于是把国人基建狂魔的称号,给搬到了月球上面。

就这样。

当时间来到一月底,也终于到了征途号点火起航的预定日期。

为此总台方面则是特意举办了特别节目,对整个点火过程进行全球直播。

其中还值得一提的是,等量子计算机在月球启用。

和地球建立量子通信。

届时还能来一场月球上的,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实时直播。

这个消息刚在网上出现,便让大家激动不已。

毕竟从直播兴起到现在,还没谁能有幸看到在月球上的实时直播。

足以称得上是见证历史。

因此总台地面的直播刚一开启,早就翘首以盼的网友们,便迫不及待进入直播间进行蹲守,尽管距离征途号预定的起飞时间,还有着足足几个小时。

至于徐源等大量相关人员,则聚集在基地的控制指挥大厅,他们将在这里全程关注飞船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