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01章 摩洛哥危机谢幕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卡布雷拉特使,非常抱歉,我国目前的状态,根本无法答应贵国的要求,还希望贵国能够理解。”

在王宫内的一间隐蔽房间里,身为意大利国王的卡洛非常罕见的,向一位秘密特使表达着歉意。让卡洛都需要放低姿态,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位卡布雷拉特使, 是德国秘密派来的外交使节。主要就是想让意大利在德法对峙期间,在意法边境做些小动作,吸引法国人的目光,为德国减轻部分压力。

当然,德国也知道不给好处使唤人根本不可能, 所以也给了不些好处, 那就是给予意大利在进口鲁尔煤铁矿时, 给予一定的优惠。

而面对德国人的请求以及给出的好处, 刚刚与法国人谈妥了的卡洛,又怎么可能接受。所以面对这位卡布雷拉特使,卡洛以目前意大利海陆两军过于虚弱,根本没有能力在意法边境上制造事端为由,拒绝了德国人的请求。

卡洛给出的理由非常合理,一点也没有推脱之意。因为目前意大利海陆两军,真的陷入历史最虚弱的时候。在陆军,目前意大利陆军总兵力才193万,哪有一点能进攻的样子。更别说目前意大利本土加上殖民地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十平方公里还轮不上一个士兵,可想而知目前意大利陆军的压力有多大,属于有心无力的那种。

至于海军,那就更别说了。去年大家就知道, 意大利主要战舰都被卖给了俄国人。现在唯一能挑大梁的只有一艘无畏号。靠这一艘跨时代战舰找法国人的麻烦,那只能说意大利海军飘了。

或许有人说,这怕什么, 反正还有德国海军呢。

问题的关键就是,德国海军在北海而意大利在地中海。看看地图就知道, 指望德国海军的救援,还不如祈求上帝降临,这个更容易点。而意大利本土漫长的海岸线,要是海军不占优势那可就难办了。

所以海陆两军都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意大利以自身安危为理由拒绝,怎么也说得过去。

面对卡洛的这一连串的理由,作为特使的卡布雷拉不由想起出发前,首相比洛侯爵的临行叮嘱。“卡布雷拉,你此行的目的虽然很重要,但是更主要是需要探明意大利人的态度。尤其是在我国与法国发生冲突时,其是否愿意站到我们这边,哪怕是不采用军事手段,但是至少也需要从其他方面表现出这股姿态。”

所以在面对卡洛婉拒的时候,这位卡布雷拉特使一点也不气馁,只见他开口道。“卡洛陛下,我能理解贵国的难处,但是如果贵国什么都不做,是否不妥当,贵我两国的同盟条约,贵国是否还愿意执行”

对于卡布雷拉特使的话,卡洛毫不犹豫的说道。“在这一点上,还请贵国放心,我国与贵国签订的条件必定会执行。只要贵国遭到俄法两国任何一个国家的进攻,我国将必定动员军队加入贵国对其宣战。”

卡洛这话也说的很明确,是遭到进攻的状态下,意大利才会履行同盟义务。至于签约国进攻对方,那么对不起,只能保持中立。当然卖一些盟友需要的物资,这还是很合情合理的。

作为外交特使,熟知外交规则的卡布雷拉子爵,当然也听懂了卡洛话中的意思。他知道该怎么给柏林回复了。

当然,意大利支持德国的态度消息,也很快就传回了柏林。虽然意大利以目前军备虚弱为由,拒绝了直接的军事行动,但是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与奥匈是一致的。

而对于罗马的表态,柏林方面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些年,柏林一直对维也纳更亲密有加,不管是交流或者是拉拢上,去维也纳的外交官更多。

谷烖

所以柏林方面这次对于意大利是否愿意履行同盟条约,其实还是有疑惑的。而这次卡洛毫不犹豫的回答,让卡布雷拉特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要知道关于意大利谁说了算这个问题,各国谁不知道答案就是这位卡洛君主,只要这位君主答应,那么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与意大利的爽快相比,维也纳方面的答复就有点磨磨蹭蹭了。不过还好,两国除了直接出兵这个条件之外,其他方面都愿意给予支持。

所以原本已经倾向和平解决争端的德国内部,此时又起了波澜。以一批容克贵族在内的激进派认为,此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法国盟友俄国如此的虚弱,德国东面防守压力大减,理应趁此机会发动对法战争,解除德国在欧陆最大威胁,法国人的武装力量。

面对这些激进派的提议,以首相比洛为首的稳重派直接对这又冒头的激进派进行打压。首先他们反驳了对方认为英国人不会参与的观点。

在稳重派看来,大英帝国不会眼睁睁看着德国成为中西欧霸主。如果爆发德法两国战争,那么大英帝国一定会参战。其庞大的海军将直接切断德国的海上贸易线。

而且英国的加入会带来连锁反应,首先两个盟国将很难下定决心继续支持德国。另外英国人的加入,也将让东面的俄国人蠢蠢欲动,如此一来,德国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这不是智者所为。

而正当德国人为此分成两派争执不休的时候,法国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作为法国对德强硬派,外交部长德尔卡塞提出辞职。外交部长一职由总理鲁维埃兼任。让法国突然做出换外交部长的原因,还是法国国内对德开战拥有较高的反对声。

此时的法国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利贷国家,其主要以对外资本输出而获利。虽然国内对德反感程度较高,但是如果爆发战争,又有多少法国人愿意看到呢。

再说,法国政府这边在面临英国人的施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呢。而且不少人也清醒的认识到,法国国力被德国超越的事实。如果英国人真不愿意插手,那么单凭法国人一家之力,完全奈何不了德国人。

没错,每一次战争的爆发,参与各方都是奔着胜利而去,如果一开始就看不到胜利的机会,又有谁愿意发动战争呢。

所以原本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就在法国率先做出让步动作之后,局面就此打开了。

而法国出来的消息,让德皇威廉二世也下定决心选择了和平。

而德法两国关系的缓和,让欧洲各国也是松了一口气。当然作为引起两国爆发源头的摩洛哥,在一番商讨之后,法国人做出了让步。法国撤回部分对摩洛哥实施的管制,不过与西班牙一道保持对摩国的警察控制权。

可以说法国为了不在摩洛哥上与德国产生争执,所以退后了一步。暂时放弃吞并摩洛哥的举动,但是依然掌控着其部分警察控制权。而德国方面则展现了实力,让各国看到德国在殖民地上的决心。

当然两国谁占便宜谁吃亏,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但是德法两国的关系,肯定会比以往更加糟糕,当然糟糕的还有英德两国的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9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