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5章 地拉那前哨站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轰”

一发炮弹落到阵地后方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同时参杂这爆炸声的还有飞绽的泥土以及木块。这些杂物在爆炸冲击波的推动下高高扬起,最后落在各处,有不少落到了战壕内正在躲避炮击的奥斯曼官兵头上。

像在这样情景在沃拉阵地上随处可见,来自第八师的炮兵部队,正不断用火炮对着阵地进行着炮击。

他们将一枚枚炮弹,不断打到守军阵地上,让防守该地的16师1旅,感到沉重的压力。

当然作为防守的奥斯曼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其炮兵阵地不断的反击,同样让第八师炮兵不敢全力轰击着守军阵地。

看起来两方打得势均力敌有来有回,不过对此阿布力孜上校有不同意见。

在沃拉的一处阵地上,身为阵地指挥官的阿布力孜上校,刚刚用高倍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对手的情况。情况看起来像是对其有利,但实际上却是很不好,因为他从对手火炮数量以及射速上发觉,对手基本都是轻型火炮。

“命令炮兵部队,注意对手可能的火炮压制。”

在阿布力孜刚刚对传令兵下达命令,立刻听到一阵不同的炮弹尖啸声。“不好,敌人大口径火炮,还是榴弹炮。”

身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他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来袭的炮弹类型。

他话还没说完,他立刻感到阵地后出现了爆炸声,从方位判断这是己方的一处炮兵阵地。“立刻命令,炮兵转移。”

虽然这句话来晚了,但是阿布力孜依然要说,这希望多少能够取得一些作用。

而在守军的炮兵阵地,遭到来自对手的火炮压制后,阵地上更是一片慌乱的景象,大量奥斯曼官兵,正忙着将火炮挂上马车,离开这里。

不过也有人对来自意大利的炮击感到恐惧,选择放弃自己心爱的火炮,选择了保护自己的做法。

“回去,都回去,将火炮给带出来。”

在阵地一侧,炮兵指挥官拿着手枪正带着人制止着手下丢人的举动,命令他们回去将火炮推出来。

面对炮兵指挥官的威严 同时也是考虑到其手中武器的威力 没能抗拒内心恐惧的人,只能又被赶了回去。

事实证明 炮兵指挥官的判断是对的。因为目前火炮都是架退炮 所以打一发炮弹后需要复位,所以目前火炮射击速度很慢 而作为大口径重炮,其射速更慢。目前正在向奥斯曼炮兵阵地射击的105、150毫米榴弹炮 只能做到12发每分钟的射击频率 再加上这些火炮数量不算多,只有二十多门,所以该炮兵阵地遭受的损失还能接受。

于是在经过奥斯曼炮兵的努力下,该阵地的9门火炮 被救出了5门 损失还不算大。

只不过在知道对方火炮口径以及射程都高过自己后,接下来炮兵要更加小心了,被人逮到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好运。

当然这也导致守军火炮做不到随时支援阵地,毕竟有敌人重炮盯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道这里 或许有人问,那么奥斯曼守军没有大口径重炮么

在这里可以负责任的说 沃拉阵地这里真没有,甚至是地拉那也没有。因为重炮这玩意虽然射程和威力都很强 但是其不便于移动缺点,对于目前并不打算死守的该地的16师1旅来说 就会是个巨大的麻烦。

这会造成1旅官兵在撤退的时候 带不走这些重炮。金贵的重炮不能带走 那不就成了一次性消耗品。啥家庭这么能败家,就是财力雄厚的大英帝国军队,也不能做到这么豪横啊。

所以在火炮数量和质量不如对方的情况下,那么与敌人硬对硬的拼消耗可不成,就第1旅那点家底,哪能这样用呢,于是火炮袭扰战术就是个很合适的选择。

接下来的战斗同样也体现了这一点,不过也让意大利火炮占据了战场的优势。

而在火炮有了优势之后,自然就是步兵上阵了,这也是各国一致的做法。在目前欧洲的战斗,基本都是一开场先来炮战,打完后优势一方发动步兵进攻。

在目前缺少改变战术的新式武器之前,意大利军队也不能例外。于是一个团的步兵,在火炮的掩护下向着敌人阵地发起了攻击。

面对意军发动的攻势作为防守一方的奥斯曼军队,当然不会就这样让敌人得逞。于是大量官兵涌上了阵地,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有手中的步枪对来袭的意军进行射击。

“啪”

一名奥斯曼军人在战壕内举着手中的步枪,瞄准着一名意大利士兵扣动了扳机。

只是过了一两秒,这名意军士兵依然在向阵地冲过来,知道没有打中的这名士兵,立刻推上子弹,又一次瞄准对方。

“啪”又是一枪,这次有了战果,该士兵的帽子被击飞,让其吓的立刻趴在了地上。面对这样的战果,奥斯曼士兵摇了摇头,打算重新选择一个目标。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颗子弹从其头颅中穿过,带着一脸惊讶和一丝不甘的表情,这名奥斯曼士兵倒在战壕中。

当然他的遭遇,并不是唯一,这次意大利士兵手中的88卡尔卡诺步枪展现了惊人的表现。

其在300600米良好的精确性,让依然采用普列文战术的奥斯曼军队遭到了重大的伤亡。大量奥斯曼士兵在用单发步枪进行远距离射击的时候,遭到更加优秀的88卡尔卡诺步枪的射杀。虽然奥斯曼军队是防守一方,但是意大利军队硬是凭借武器的优势,隐隐将守军阵地的火力给压制了下去。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让奥斯曼现任陆军大臣奥斯曼努里帕夏元帅名声大噪的普列文防御战,奥斯曼军队就是采用远距离单发步枪射击,近距离换连发步枪的战法,让俄罗联军在普列文除了苦头。凭借一个军的兵力,挡住了敌人三十万大军五个月之久。

不过这是十多年前的战术了,当时装备弹夹的连发步枪在精确性上,的确不如单发步枪,但是时代在进步,奥斯曼军队依然采用老式战术,自然要找苦头吃。更何况,这里是沃拉,也不是普列文要塞。

于是在意大利军队的猛烈攻势下,看到阵地有不稳迹象的阿布力孜上校,只能让炮兵开火,试图将进攻部队的气焰打压下去。

于是在奥斯曼火炮的轰击下,进攻的意大利官兵只能先退下去,在无遮无掩的空地中,遭遇到敌人炮击,这其中的伤亡没谁能够承受,所以退下去是最佳选择。

当然意大利士兵退了回去,这不代表意大利军队就拿其没有办法。来自炮兵的反击让守军火炮损失不小。

等到最后清点的时候,阿布力孜上校一脸便秘得表情,因为这损失太大,尤其是自己的炮兵。

“这仗不能在这样打下去,立刻派人向地拉那的哈舍姆少将汇报,我们需要增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2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