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56章 无题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随后的时间里,以刘家为首的几大华人家族突然发难,以债务纠纷为由,强行要拿林、张等几个家族的产业抵债。

面对发难的几大家族,林、张等家族不甘示弱,积极筹措资金想要保住产业。

不过可惜,林、张等家族的抵抗并没有什么用,准备充分而且实力雄厚的几大家族最终还是拿下其产业。

元气大伤的林、张等家族,经此之后元气大伤,已经不足以成为婆罗洲知名华人家族。

而发生在婆罗洲这场突然的收购战,让民众们也是看花了眼。不过不管怎么说,生活还要继续。

卡尔拉森穿戴整齐手拿着西服外套出了家门,衬衣夹克在近三十度的天气下,其实有点不适的。

不过卡尔拉森对此一点也不介意,因为今天他需要见一个重要客人,必须要正式点。

“黄包车”

远远看到一辆空闲的人力车,卡尔拉森字正腔圆的粤语就冒了出来。

来婆罗洲已经三年了,卡尔拉森已经能说很多日常粤语了。

没办法,坤甸的华人太多了,作为一个日常要与人打交道的商人,卡尔拉森更是学了不少口语。

随着卡尔拉森的招呼声,这辆黄包车立刻赶了过来。

“早上好,先生。”

同样是字正腔圆的意大利问候语,从黄皮肤的车夫口中而出。

“贾福路拉森商行。”

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商行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卡尔拉森也不例外。

“好嘞”

确定地址后,车夫拉着卡尔拉森穿行在街道上。清晨的街道上异常的繁忙,人来人往的场景到处都是,而且道路上也是相当的拥挤,马车、人力车贯穿其中,道路两侧自行车一样不少,甚至还能看到汽车的身影。

当然在街道两旁,商店也是络绎不绝,招牌上交相呼应,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而作为在坤甸待了三年的卡尔拉森,对此早已没有了欣赏的心情,满脑子都是面见客户的注意事宜。

“先生,到了”

一声招呼声将他从沉思中唤了回来。

“给”

“先生再会。”

卡尔拉森的商行不大,与其说是商行,不如说是大一点的商店,只不过隔出了一个房间作为办公室。

目前商行还是发展初期阶段,除了拉森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店员加助手莫里和亚吉尔上将清洁员厨娘兼服务员宋女士。

没错拉森的商行就三个人,小的可怜。

不过商行虽小,但是对卡尔拉森来说却是全部梦想,也是他的全部身家。

卡尔拉森之前只是一个修补裁缝机的匠人,在看到别人在婆罗洲发了财后心生羡慕,一咬牙变卖家当来婆罗洲打拼了。

考虑本钱以及熟悉程度,卡尔拉森来坤甸依然做起了自己老本行缝纫机生意。当然不再只是给人修裁缝机,而是贩卖起裁缝机。

卡尔拉森眼光很不错,他选择的这行业在婆罗洲竞争不大,而且前景也不错。裁缝机别看不太起眼,但是基本是家庭必需品,哪怕不能做到每个家庭都有,四五个家庭共用一台也是要的。毕竟要做衣服和缝缝补补,怎么能少了缝纫机。

再说婆罗洲民众一直以来收入都不错,花费一两个月薪水买台裁缝机,还是能够做到的。而卡尔拉森在三年时间里发展的不错,从一个人跑单帮到现在有自己的店面和雇员了。

“莫里,我这身怎么样”

“棒极了,完全符合你的身份。”

莫里的称赞让拉森整理了一下裤子上的皱褶。“李先生有没有打电话过来说,他什么时候到”

“说了,他大概上午十点的样子。”

“噢,这都九点半了,只有半个小时李先生就要到了。莫里,我们再来排练一下接待流程,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好吧,拉森先生。”

“欢迎李先生的大驾光临。”

拉森一脸笑容迎接着大主顾的到来。他口中的大主顾也的确当得起,李明坤在高坪也是有名的华人家族,当然这也与高坪不大有很大关系。但是再怎么比,也比拉森强太多,简直就是鲲鹏与麻雀相比。

“客气了,拉森先生,我们开始吧。”

面对李明坤的话,拉森赶紧将其领到店内。

“李先生请看,目前我们店出售的裁缝机就一下几种”

拉森目前出售的裁缝机就五种,其中一款德国、一款英国、三款意大利裁缝机。因为这里是意大利殖民地,所以德式与英式裁缝机需要缴纳高昂的关税,更多更多是满足中产以上阶层所用。

而拉森销售主力,则是三款意大利裁缝机,织女星牌、牵牛花牌,还有皇冠牌。

“这三款裁缝机最低售价是多少,你知道我需要多少台的。”

在听完拉森的介绍之后,大主顾李明坤开口问起了价格。果然直接就抛弃了英德两款,虽然性能的确好,但是太贵了,一台都快要换两台最便宜的皇冠牌了。他可是要拿回来开成衣工厂的,用不到那么好的机器。

“织女星牌最低能降低460里拉。牵牛花牌,最近能降价45里拉,卖你150里拉,皇冠牌只能降低40里拉,卖你140里拉。当然这是你最少买500台的售价。”

面对大主顾的询问,拉森迅速开口报出自己的价格,最后他还接了一句。“李先生,这价格在坤甸不可能有比我更低的了。”

一说完,拉森就只能期待的看着大主顾。而李明坤很明显之前了解过,在沉思一阵后,开口道。“皇冠牌裁缝机,我需要一千台,不过必须免费保证一年的维修。”

“没问题,我到时候专门安排一个维修人员守在贵厂。”

得到订单的拉森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就做出了保证。这是他做生意接到的最大一单,虽然单价利润很低,但是如此数量足够让他赚取不菲的利润,或许在本土的妻儿也可以接过了。

婆罗洲生活日复一日,像拉森这样赚到钱的人很多,当然亏本到将自己卖给种植园的也不少。当然不管是谁,婆罗洲的发财梦一点也不缺失。

而那些赚到钱的人就是最好的广告,激励着发财梦的人奔向这片热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8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