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34章 袁慰亭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在意大利政坛换新首相的时候,远东的战事没有受到其影响,依然还在继续。

黄海那场世界瞩目的海战之后,意大利远征军动作根本就没有停下。就在海战打完八小时后,特遣舰队就光顾了日军的青龙湾登陆场。在炮击两个小时之后,等到发泄一空的意大利舰队离去,只留下一派修罗场一样的画面。

虽然日军登陆场很多东西已经转移,但是对日军士气的打击却是巨大的,毕竟有退路和没退路,这怎么能一样。

当然对登陆日军影响更大的是增援部队的抵达,在炮击后的第二天,近卫一师四团就在威海卫上岸了。虽说洋大兵在海上飘了这么多天还腿软,但是这对守军鼓舞士气却比什么都强,开赏银都比不了。

而在登陆日军这边,接连遭到后路被断,敌人增援已至双重打击,那还能有士气继续攻打威海卫,在意大利援军抵达当天,日军就没能再继续进攻,第二天就撤离了,威海卫之围宣告结束。

在日军攻打威海卫这十余天里,清军损失近万,日军损失三千余人。虽然日军损失较小,但是其弹药消耗相当不菲,尤其是需要从登陆场一步步运送过来,更是加大了日军的进攻难度。也幸好如此,要不然守军也难以抵挡日军的攻势。别问为什么日军见到援军就退了,为什么不决死突击,甲午日军还不是后世我们熟悉的那个日军。

而在日军退却之后,在随后十余天中,意大利远征军近卫一师陆续都抵达了威海卫,一万多人马以及其装备,不仅让威海卫固若金汤,更是成为清军集结点。没错,这场战争怎么说都是清国与日本的战争,要是不出现清军,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李中堂深谋远虑,怎么能让别人说这等闲话。于是在其的命令下,原本增援威海卫的淮军,被统一在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指挥下。

李中堂选了个水师提督来统帅陆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淮军中虽然营头很多,但是能够服众的就没几个。卫汝贵、叶志超因被日军打的丢盔弃甲,已经被押解进京等着治罪。至于聂士成其资历不够,再加上目前需要防守盛京,也不能成行。所以只能点了丁提督的将,由其负责指挥众将士们了。

好吧,这也算物尽其用,丁提督虽然海战玩的不好,但是陆战还是很拿手的。虽说这都是十余年前的事儿了,但至少在管理这各路营头的时候,丁汝昌还是很能服众。

当然光靠丁提督,这事也不好办,这不作为中堂大人的左膀右臂的周馥就被临时加了山东巡抚一职调了过来,协调与普列夫少将统帅的近卫一师事宜。

“周高官,我们的粮食准备好了没有”

在自家指挥所内,普列夫少将询问起周馥来。别怪普列夫少将不知道巡抚一职,因为让一名外国人具体了解中国的官职有些难为人,尤其是才来不久的普列夫,更是如此。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理解的官职,套在周馥身上。

等到翻译将普列夫少将的话传给周馥之后,只见其开口道。“普列夫将军,你需要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三万枚炮弹,还有三百万发子弹,我们搜刮天津城已经运过来了。另外米面五千担,还有牛羊一千头,马匹三千匹也已经到了大半,请放心,一定会在规定的时间给你运来。”

周馥的话,让翻译有些头疼,毕竟担这种计量,不知道该怎么翻译。不过还好,他换算一下以吨为标准表达了出来。

普列夫少将听完周馥的回答后很满意,只见他点了点头道。“很好,只要贵方能够按时将物资送达,那么对日军的进攻将如期进行。”

听完普列夫的话后,一旁的丁汝昌欣喜道。“如此正好,我军定不会放过这群东洋倭寇。”

丁汝昌的话,让普列夫少将看了其一眼,虽然他很不想承认,但是经过数日的观察,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友军拖累的话,近卫一师会打的更加轻松一些。

别怪普列夫会这样认为,因为在抵达威海卫之后,他除了处理近卫一师的事物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观察自己的友军。结果让他非常不满意,自家的友军实在是太烂。要是依照他的意见,这些人都应该全部解散,一个不留。

据统计这些友军有60以上都是入伍不到三个月,有三分之一的人还是用的是冷兵器,另外使用热兵器中,有自制的土枪,还有数百年历史的火绳枪,另外单发步枪同样不少,当然使用先进步枪的也有,但是数量不多,只有大约两千人左右。

而且这些人除了训练不足之外,还有一个相当要命的问题,那就是不懂现代军事理论,学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战术。

排枪击毙的训练,他在威海卫见的太多了。这还算好的,使用冷兵器的士兵还训练古老的冷兵器战法。

当然威海卫守军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个不错是在拥有坚固工事的情况才行,要是脱离了工事,其训练以及技战术不足的毛病一样严重。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一万多友军,他只需要一个加强团的部队就能将其全部击溃。因为哪怕给他们足够的武器,这些人依然不会使用,不会正确的使用达到想要的效果。

普列夫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日军会在清军表现的那么有战斗力了,这完全就是友军的衬托嘛。

当然普列夫是这样想,但他不能这样做。只见他微笑的对丁汝昌道。“丁将军,到时候希望阁下军队能够保护好我的侧翼,另外为了提高贵军的训练水平,我希望能够派出一个团,帮助贵军在战前整训一番。”

普列夫话中的意思,两位哪能不明白,这明显是不看好他们。不过不看好也正常,能有一个团两千余洋兵助阵,那些丘八多少也能有些底气。

“感谢普列夫将军的帮助。”

周馥拉着丁汝昌一同向普列夫少将道谢了。

随后普列夫少将叫来了科森茨。

“科森茨中校,你的第四团负责去训练我们的友军,等到我们进攻的时候,负责保护我军的侧翼。”

虽然被发配到训练友军保护侧翼的烂活,但是科森茨还能说什么,他只能接受。

毕竟他的四团战斗力最弱,而且自己资历也最浅,不做这些还想干什么。

“遵命,师长。”

带着一肚子的郁闷,科森茨团长离开了。

没想到刚刚走出师长的房间,就被人叫住。

“科森茨中校,等一等。”

只见一名军官带着一位名微胖的清国人走到其面前。

“科森茨中校,这位袁中校是清国派来与你对接的人,以后你有什么要求,可以通过这位袁中校传达。”

好吧,还是那个问题,这位袁姓军官的职务师部这位军官也没搞懂,不过鉴于对等原则,其随口就给其按了一个中校职务,也不管清国军队有没有中校军衔。

科森茨一听是与清国对接的军官,立刻露出了一脸笑意。“你好,袁中校。”

“你好,科森茨中校,你可以叫我袁慰亭。”

这位叫袁慰亭的中校,一口意大利语让科森茨有些惊讶,在清国能说意大利语的,除了翻译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次科森茨笑容真诚多了,“袁中校,你的意大利语说的不错。”

“谢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4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