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91章 1892年的发展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将巴尔干小火苗平息之后,意大利终于能够全力开始享受战争的丰厚成果了。

在阿尔巴尼亚与科索沃,数万铁路建设者正在加紧对都拉斯至普里什蒂纳的铁路线进行建设。作为科索沃最主要的运输线路,同时也是山地载重铁路,这条铁路也是采用了最新式的建造技术,钢筋混泥土浇灌技术。

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桥墩与桥梁,有更大的承重力,更高的强度,以及坚固性。能够承载更重的列车行使,所以这项技术的出现,让工程界有了大发展。

不过虽然钢筋混泥土有着种种优点,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不算多。

其实,钢筋混泥土这项技术出现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1个法国园丁就浇灌了第一个实用的物件,钢筋混凝土花盆。

没错,就是花盆。

到1个钢筋混凝土建筑。

至于现在,钢筋混泥土用的也不算多,因为制约钢筋混泥土技术发展的原因还是成本问题。这项技术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以及水泥,而目前钢铁和水泥的价格可不便宜,要是大规模采用该技术,那会推高成本。

这也是在1900年之前,钢筋混泥土没有大规模运用的主要原因。

至于为什么意大利要在这条铁路上采用该技术,说到底还是为了运输。与推高造价相比,其带来收益更能惠及意大利工业的发展。这笔账,政府还是能算清的。

而且科索沃的矿产开发,让铁路建设更加迫不及待。目前科索沃有3个大型煤矿场正在建设,还有1个中性铅矿场、2个中性锌矿场、1个大型铬矿场,以及两个银矿场。如此多的矿场开发,都是得益于大量地质勘探队在科索沃进行的艰苦努力。

而这些矿场建设完毕后,除了在当地进行粗略的筛选加工之外,都需要运往本土。

没有这条铁路,那么运输将是一个大难题。

所以这条连接都拉斯与普里什蒂纳的铁路,是目前意大利交通部最为重要的工程。为此数万筑路工人,在此忙碌着。他们利用各种工具和机械,在这些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终于在1年半时间,将这条关系到意大利工业发展的大动脉修通了。

当然都拉斯到普里什蒂纳的铁路,并不是意大利目前在建的唯一铁路,还有其他铁路也在修建。

例如刚刚完成线路勘探的索菲亚至普里什蒂纳铁路,不过这条铁路更多是保加利亚人在修建,意大利只需要修建在科索沃的一小段。

当然,还有一条铁路,意大利政府同样没有忘记,那就是塞卜哈至利比亚港口苏尔特的铁路。该铁路虽说不用穿过山谷河流,但是却比都拉斯到普里什蒂纳铁路更难建设,因为其要穿过撒哈拉。

而线路勘探人员对这条铁路也是大为头疼,他们需要避开沙漠地形,尽量将铁路选择在戈壁,不然一阵沙尘暴过后,铁路维护工人会哭出来的。

另外站点的选择也是难题。要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牵引车头都还是蒸汽机驱动,这将意味着火车需要加煤加水,而撒哈拉是什么情况。所以为了合理的安排站点,以及平日的维护工作,线路勘探异常的艰难。不过还好,这一年多辛苦吃沙子也没有白费,终于将线路勘探完毕了。

在1月,这条就是为铁矿运输的铁路线,终于从苏尔特港开建了。

当然这条铁路的建设就没有巴尔干的铁路那么引人关注,而且时间上也宽裕不少。五年的建设周期,对一条八百公里的铁路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哪怕这条铁路需要在荒漠戈壁上修建。

意大利在92年可不有铁路建设,政府规划的南方三座钢铁厂,也在早已选好的地址上开始了建设工作,成千上万人为这三座钢铁厂而奋斗。

作为发展南方的重要支柱,这三座钢铁厂意大利政府同样付出大量的心血。意大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从国外采购的技术,为三个钢铁厂的立厂之基。

力争在120万吨,粗钢45万吨的规模。

别看这点钢铁产量放在现在连个小型钢铁厂都不如,但是只需要对比一下邻国就知道,目前法国生铁产量为200万吨,粗钢87万吨。哪怕是目前欧洲产量最强的德国,每年生铁也才435万吨,粗钢265万吨,加起来才700万吨的钢铁产量。

意大利至少十年之内,都不可能达到德国目前的产量。一方面是原材料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市场问题,生产这么多钢铁可是要用掉的。目前意大利国内根本吃不下那多钢铁,哪怕是用料最多的造船业,也分担不了多少。

所以意大利目前在钢铁业上的布局,就是尽量让钢铁业将其他国家的钢铁驱除出去。

当然,目前意大利的轻工业也没忘记,不过相比于更加能够体现国力的重工业,轻工业上政府花费的精力不多。毕竟手上本钱太少,好钢需要用到刀刃上。

当然大规模建设也为意大利带来了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意大利对外移民跌破了十万大关,史无前例的跌到了四万。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要知道之前意大利每年对外移民都是十多二十万人,要是遇到大灾之年,那么冲击一下三十或四十万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造成如此大规模移民的原因就是意大利留不住这么多人,或者说是没有养活这么多人的土地。

目前意大利本土人口为3万,由于意大利注重家庭的缘故,每年出生率高达334左右,在扣除死亡率22左右之后,自然增长率为114左右。这意味着意大利每年多出三十多万的人口。所以如果不移民,意大利贫瘠的土地与德法相比,意大利土地真的很差了将养不活这么多人。

这次之所以会将移民数量降下来,除了工业发展能够容纳更多人之外,那就是卡洛驱除新领土的行为,让人们有了更多一个去处。

漂洋过海讨生活,哪有就近安家落户过的爽。新领土那些无人打理的土地丢在那里多浪费,自然吸引了大量意大利人蜂拥过海。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前往新领土的意大利人就高达五十多万,立刻将原本阿族的地盘占了个干净。

至于为什么会比阿族人多出十多万,各种矿产的生产建设以及道路设施等建设,也需要人手。

当然意大利在92年的发展,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而随着93年的钟声响起,新的局面又出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6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