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41章 威海卫练兵?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被英意两国算计的日清两国,依然在远东这块土地上为各自的势力浴血奋战。

在山东战火平息了一个月后,新的战火又在辽东响起。

位于辽阳附近的海城,这是日军在辽东的前线。也是近卫一师在辽东第一仗开始的地方。

现在的近卫一师与在山东又变得不一样了,其目前有三个步兵团。第四团被要求在威海卫守卫特遣舰队,阿尔瓦罗中将不放心清军的能力。

与山东不同在于,近卫一师的炮兵规模持续增加。目前除了师属72门中小口径火炮之外,还多了55门大口径火炮,从120毫米到240毫米都有两门240毫米攻城臼炮,加农炮、榴弹炮等各式火炮身影都能被看到。

感觉近卫一师都快变成近卫炮兵一师,尽是各式火炮。

其实这也能理解,在有清国人买单的前提下,陆军现有以及正在研发有样炮的各式火炮,都需要进行测试。没有比战场更加真实的场景了,所以这也导致近卫一师的炮兵越来越多。

当然炮兵多对接下来的作战就显得非常游刃有余,那些日军精心设计的防御工事,都在这些火炮身影下被化为了灰烬。

在壕无人性的近卫炮兵一师面前,日军自身那点火炮根本不够看。更别说在日军中更多是落后于时代的青铜炮,这还是仿制意大利的70毫米口径山野炮,只有三千与五千米的最大射程。

归根到底还是日军固执的选择自造,因为不能自造炮钢,所以只能先用青铜炮凑合一下。

而清军正是被各种武器都不如自己的日军给击败,当了一次运输大队长。

不过遇到了意大利军队,日军那点家当就不够看了,虽然日军中也有少量远程火炮,但是与意大利庞大的远程火力相比,其就是一个弟弟。

在数次交锋之后,日军的远程火炮就偃旗息鼓了,而面对奢华到像是不要钱的炮击,就连日本的守军官兵也跪了。

密集的装着tnt炸药的炮弹将日军阵地摧毁的不成样子。然后再意大利军队的掩护下,清军官兵发出怒吼,冲向已经没多少敌人的敌方阵地。

还别说,连续打几场这样的仗后,清军的士气也上来了。从一开始只能打点残敌,到可以对敌人阵地发起进攻了。

当然,这是在近卫一师上百门各式火炮的支援下进行。

一旦离开了这些打的精准的火炮,这清军官兵还是那个样子,感觉像是患上了火炮依赖症。

不过不管清军是不是患上了火炮依赖症,但是在辽东的战斗却是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意清联军正在一步一步的将日军从辽东赶出,虽然时间上可能有些长,但情况不容置疑。

没看到每个星期都有从意大利赶到天津弹药运输船嘛,这就是其胜利的保证。虽然意大利弹药由于要的急时间紧为由,加了20的价格,但准时运到的弹药的确是这场战争的保障。

好吧,在这里需要多说一句,每周一艘的弹药运输船其中有一半都是运送的海军弹药。

现在恢复过来的特遣舰队每周弹药消耗量很大,它们需要例行巡视对马海峡,在对马海峡过往的船只,经常看到其对海峡两侧的港口进行炮击,基本上每次回来船上的弹药都消耗的厉害。

为此海军还让运输船将备用炮管都带来了,随时准备更换快接近使用极限的356毫米主炮管。

在意大利的努力下,李中堂借来的那五千万两银子,以远超以往的速度在消耗。

“东翁,仗不能再这样打了。”

从辽东赶回天津的周馥一进总督衙门,就忍不住抱怨起来。

“这每日军中所耗,光是炮弹就是数千发,遇到大战更是数万。光是运输这些炮弹,所需民夫壮丁过万。更别提加上其他物资,关外民力已经被耗尽,再这样下去这钱又不够用了。”

好吧,周大人最后这句话才是关键,想李中堂为了借这五千万两洋债,背负了多少冤屈,被多少人暗地指责。

所以这钱花的太快,才让周大人如此心急。

不过比起周馥的心急,作为当事人的李中堂倒是慢条斯理多了。

“现在每月消耗多少银两”

“辽东那边每月人员、粮草、弹药等消耗,需要近四百万两银子。”

李中堂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加上山东所需近三百万两银子,这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七百万两,手上的钱,能管半年多点,可以啦”

看到恩主一点也不急,这可不是急坏了周大人。

“大人,意人如此铺张浪费,必须应该制止。”

“那你认为该怎么做”

“行文,要求意人节约弹药,我们已经快供应不起了。”

“要是意人不理会该怎么办”

“要是不理会,额”

此时周馥才发现,他们离不得意人的帮助。

“知道为什么我不过问了吧,现在我李二因请来了意人助拳,让朝廷高看一眼。如若因此与意人翻了脸,顷刻间就能栽了跟头。”

听到这里,周馥忍不住道。“如此国之大事,竟被意国人占了先机,让我们欲罢不能,离不得他们,果真是好算计啊”

“说算计也没错,这不过是相互算计的过程,我等本事不够,算不过对方这也没什么好说的。现在只能指望这场仗不要太难看就好。”

很明显李中堂头脑更清醒,知道这事自己根本没办法解决。一切都要看意国人脸色,但当时能救自己的只有意国人,哪怕是毒药他也必须喝。

不过除此之外,他也看到了希望。只见李中堂拿出一份折子摊开道。“这袁慰亭还不错,头脑灵活知道多看多听,这不给我上书想要以西式练兵之法,练新式军队的主意。”

周大人当然知道这袁项城,作为翁主看好之人,他又哪能忘记呢,再说,两人在山东也曾经共事一场。

“慰亭这是何想”

“我也不知,听他说在威海卫笼络了意军一名统兵大将,愿意将意国禁军练兵之法尽相传授。”

“这不错啊,竟有如此机缘”

“所以我想啊,先让其按照西式军队编法,先练一团人马,让我等看看成效。”

“大人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04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