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92章 日俄战争结束

书名:我的意呆利 作者:黄油烤馒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5

时间来到则消息轰动了整个世界。远东进行的那场战争,俄国人承受不了打算议和了。

没错就是这个消息让世界瞩目,因为两者实力并不匹配。俄国可是有欧洲压路机的美誉,虽然几十年前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大输特输,但是那是英法两国联手,老大老二联合起来打老三,这能不输么

而随后俄国又把奥斯曼爆揍一顿,展现了自己依然是那支让人无法忽视的毛熊。

不过这次,俄国却被一个新兴国家给击败却让欧洲各国感到意外。而且这个新兴国家日本还是在没人直接出手帮助的情况,下击败了毛熊,让各国对日本对高看一眼。

其实让毛熊被逼无奈求和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之前,他们在海战陆战都是大输特输,根本就没有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由其是在旅顺沦陷之后,对俄军是更加的不利,因为被旅顺牵制的日本第三军解放了出来。

而对于日军而言,获得战略优势,当然就必须扩大战果,尽早让俄国站到谈判桌前。以为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政府已经耗不起了。到旅顺攻克为止,日本政府已经为这场战争花费了152亿日元了,国库早已空空如也,要不是英国政府暗中支持日本在伦敦发行战争债券,日本早就可以宣布破产了。而根据大藏省的估算,哪怕现在和谈,日本光是背负的债务,就需要大藏省每年拿出财政总收入的35左右用于还债和支付利息。

所以尽快击败俄国,结束这场战争已经成为日本政府上下的共识。

而作为满洲军的指挥官,大山岩大将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刚刚结束了旅顺攻防战的第三军也来不及喘口气,就被命令赶往奉天一线,准备将俄军赶出奉天。为此日军在2月底,在沙河一线集结5个集团军235万人、火炮982门,并完成进攻准备。

而在他们的对面,则是由库罗帕特金上将率领的俄军29万人,火炮1437门,在奉天以南150千米正面上组织阵地防御。

从兵力以及装备上来看,日军处于劣势,居然敢于率先发动攻势。

当然日军敢于进攻肯定有原因的,俄军内部腐败无能,其官兵士气在几场败仗下来之后,更是非常的低落,反观日军虽然兵力装备不占据优势,但是士气高昂。战争自古以来都是两军实力差距不太大的情景下,士气高涨的一方更加有优势。所以从3月2日开始,两方围绕着奉天周围展开了一场大战。

经过长达16天的战斗,俄军落败,在付出了9万余人的伤亡代价之后,被迫撤离奉天一线,一路退到了四平。

而获胜的日军也不好受,伤亡7万余人,也无力追赶败退的俄军。

造成日军比历史上更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来是日军训练装备的原因,因为日本财政比起历史上要低一些,所以分配给陆军的就更少了。而在经费减少了的情况下,又要为此大规模的扩军,所以很多地方就是能省则省,训练力度也减少了不少。甚至在战争后期的补充兵,训练三四个星期枪还没摸几下,就拉上战场的也不少。

另一个方面,则是俄军装备了不少机枪。鼎鼎大名的马克沁机枪,在奉天一线的俄军就装备了超过三百多挺,这些充当火力支撑点的机枪,让冲锋的日军尝够了苦头,以至于发生操作马克沁机枪的俄国士兵投降后,被激愤的日军官兵杀害的情况。

陆地上,现在日俄两军都打不动了,面对这种局面,俄国只能将希望放在海上,因为一切都只能指望海上,因为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率领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终于赶到了远东。

庞大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总吨位高达36万吨,拥有11艘战列舰、5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在内的59艘作战舰只,其规模接近联合舰队的两倍。

虽然在这些战舰中,有不少滥竽充数之辈,但是如此庞大的战舰规模,让联合舰队压力山大。为此联合舰队指挥官东乡平方面加紧催促造船工人尽快将两艘热那亚级战列舰修复,补充自己联合舰队的实力,一方面对俄国舰队的路线进行判断和分析。

此时因为旅顺港已经落入日军的手中,所以俄国舰队只能驶向海参崴。而到海参崴的航道有二条:不是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便是取道宗谷或津轻海峡,由北海道附近使入日本海。

东乡平定会取道对马海峡,所以将联合舰队集中在对马岛屿与朝鲜的镇海湾,等待战争的到来。除此之外,他还派出了4艘武装商船及2艘旧式巡洋舰在东海上侦察,以便于确定俄国舰队的方位。

而在东乡平八郎等待俄国舰队到来的时候,罗杰斯特文斯基率领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则正在马尼拉进行修整。

因为俄国舰队数量过于庞大,该港口的船坞没办法对所有战舰进行维修保养。罗杰斯特文斯基只能让较为先进的战舰优先进行保养维护,所以三艘热那亚级、两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以及三艘加里波第级装巡优先进行保养维护。另外早就疲惫不堪的俄国官兵也得到一个修整的机会,这些差不多已经要崩溃俄国海军官兵,更是在酒馆、妓女和赌博花费了自己的仅有精力。

当然随着大量俄国官兵涌入马尼拉,一些腌赞事也不少,什么抢劫、勒索、打架、强和谐奸等不少事情,都是这些俄国毛子做的,为此马尼拉警察一天之内抓捕了30多名俄国官兵。以至于马尼拉总督为此给罗杰斯特文斯基发来严重警告,如果他不制止的话,那么就将他们赶出马尼拉。

面对马尼拉总督的威胁,罗杰斯特文斯基派出随舰宪兵,将这些老事的水兵抓回来处罚一顿,才好不容易让这些放肆的水兵们知道收敛。

不过在马尼拉的美好时光没有待多久,从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就打乱了罗杰斯特文斯基的好心情。沙皇命令他们尽快赶到海参崴,以便于从海上对日本发动攻势。

面对沙皇的严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也没办法只能命令官兵回舰,至于被警察局抓捕的官兵,在缴纳了高额的保释金之后,才被放回了船。

罗杰斯特文斯基随后起程,带着庞大舰队向海参崴而去。不过期好歹还是有海战常识,知道庞大的辅助船只只会拖累自己的脚步,所以在离开马尼拉之后,除了留下四艘速度较快的运输船以及两艘医疗舰之外,其他辅助船只都放行了让其离开。

而俄国舰队从马尼拉出发的消息,很快就被日本得知。

联合舰队集中所有战舰早已摩拳擦掌,等待东来的俄军并给予痛击。在这里多说一句,两艘热那亚级战列舰,终于在俄舰从马尼拉出发前被修复了。多出两艘战列舰的东乡平八郎当然是喜出望外,这下他把握更大了。

6月12日夜,罗杰斯特文斯基带着俄国舰队悄悄的打算穿过对马海峡,不过日本武装商船却发现了俄国舰队斯基下令实施灯火管制,可是这一艘带着贵妇的医护船却因灯火辉煌而被日舰发现。经过一番仔细的判定后,这艘武装商船发出了发现俄国舰队在向东北航行的电报。

而得到俄舰消息之后,联合舰队全员出动,最终在13日清晨发现了俄国舰队。于是在对马海峡,一场二十世纪最大海战就此展开。

接下来东乡平八郎在旗舰日本三笠号战列舰上升起了z字旗,下达了那道著名的命令,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同奋励努力。

这场海战从上午十一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入夜。经过一番艰苦的海战,联合舰队获得的这场海战的胜利。击沉俘获俄舰四十多艘,人员死亡537人。

由诺伯加托夫少将率领俄舰鹰号原意大利加里波第级弗朗西斯科号、奥斯利雅维亚号原意大利热那亚级博洛尼亚号、尼古拉一世号、奥瑞尔号、阿普拉克辛号、辛亚文号、伟大的西索伊号、纳瓦林号、纳希莫夫将上号及巡洋舰绿宝石号向海参崴方向逃逸。

而安克威斯特少将在入夜前早已脱离战场,率领奥尔济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珍珠号航向南方,最后驶到马尼拉被解除武装。

庞大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剩下的战舰总吨位不过九万多吨,而且基本都是一些老旧的战舰为主。可谓大输特输,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

当然联合舰队获得这场海战胜利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敷岛、八云、浅间、高千穗、镇远等十余艘战舰,在该海战中被击沉。日军伤亡2741名官兵,损失吨位4万多吨。

造成联合舰队比历史上伤亡更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俄国舰队因为在马尼拉修整时间较长,所以士气得到一定恢复。二来俄国战舰数量较多,而且也吨位也占优,所以有一试高下的想法也纯属正常。

而海陆两方面遭到重创,让俄国已经看不到获胜的希望。而此时俄国内部也出了问题,原本俄国国内就革命情绪高涨,俄国政府本意是想用一场战争的胜利缓解内部矛盾,但是接连在战场上失利,导致国内问题更加突出。

1903年12月,圣彼得堡发生了罢工,随后各界认同罢工的民众不断增加,罢工人数攀升至八万人。

1904年1月12日,东正教神职人员盖庞神父带领为数约三万人的工人组织,到冬宫外广场和平示威,目的是向沙皇递交请愿书,以表达劳工阶层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

尼古拉二世从日起已移居在皇村,和平示威当天不在冬宫。当时负责守护宫庭的武装士兵,列阵与示威群众对峙,而聚集的民众已渐渐增加到二十万人。士兵后来对空鸣枪示警,不久之后便向群众射击,民众在惊慌中逃亡而争相推挤。保守估计当时约1,000人伤亡。此一血腥镇压事件,引起公众的愤怒,俄国人民不再寄望沙皇,一连串大规模的罢工在各地发生。

在波兰的工业重镇罗兹,工人以“打倒独裁打倒战争”为口号,进行大罢工,同一时间,在华沙与其他工业中心,陆续发生罢工、示威或游行。同年的日,在波兰社会党与波兰王国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的策动下,呼吁大规模罢工,波兰全境超过40万工人加入,持续了4个星期。

当时示威民众同时要求改善工人环境,以及给波兰人更多的自治,2月开始波兰的大学生加入示威,后来甚至有中学与小学的学生加入,学生抗议俄罗斯化并要求学习波兰语的权利。

其国内接连发生动荡之际,哪怕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还想继续打下去,也力不从心了。

所以最终只能在美国的调停之下,俄国不得不提出和谈的要求。

于是从9日,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于9月9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宣告了这场进行一年多的日俄战争的结束。

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

另外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

这场战争的意义除了确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

当然获得这场胜利,日本也不容易。

在这场战争中,两方可谓倾力而出。

俄国共投入兵力120万人,伤亡、被俘27万人,损失舰船103艘,军费开支23亿卢布;日本参战总兵力109万人,伤亡276万人其中战死97万人。损失舰船96艘,军费消耗193亿日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02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