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五章 究人阴私

书名: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神经紧绷了十几天,韩平安很累也很困,等林使君在内宅安顿下来便回之前躲避刺客的前院洗澡上床睡觉。

李钰担心爹爹的安危不敢回军城,更不敢哭哭啼啼打扰如意郎君歇息。

生怕三郎嫌她烦,到时候不去找林使君帮着求情,更担心三郎又会不搭理她,唯一能做的是把如意郎君伺候好。

见隐娘朝正在胡床上辗转反侧的三郎努努嘴,她猛然反应过来。

赶紧拿起几件三郎的干净衣裳跑去打水洗澡换上,在隐娘的目光鼓励下,带着几分羞涩地爬上床钻进被窝。

隐娘反带上门,心想终于不用再哄弟弟睡觉了,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他的睡相太折腾人,打呼噜,流口水,手总是乱摸。

现在有李钰陪他睡觉,他想怎么摸就怎么摸,就算生出个娃也没啥事。

想到弟弟还是个娃,很可能就要有娃,她禁不住笑了。

这时候,身后突然有动静。

下意识回头,没人。

再往上看,房顶上竟闪过一个身影。

她根本顾不上多想,在本能驱使下冲过去踩着架在墙头上的梯子,飞快地跳上屋顶。

她身轻如燕,反应极为迅速,整个过程只用左手扶了下墙头,没丝毫多余的动作,也几乎没闹出响动。

刚爬上屋顶的人愣住了,傻傻地看着她,一脸不可思议。

隐娘缓缓松开刀,低声问:“你上来做什么。”

屈通缓过神,连忙指指内宅:“使君在后头歇息,三郎让我们加强戒备。”

隐娘想起弟弟好像跟他交代过,探头看了一眼,追问道:“那为何不去内宅。”

“内宅有使君的亲卫,他们不让我进。”

屈通本就腼腆,又极少跟女子说话,面对韩家小娘子真有那么点紧张,甚至都不敢与她直视,犹豫了一下,又忐忑地说:“这儿地势高,能看得清楚。”

想到那晚他是躲在西院儿的葡萄架下面埋伏刺客的,隐娘探头看看四周,好奇地问:“你打算蹲在那堵墙根儿下面。”

屈通点点头,没再说话。

从第一次见着他,隐娘就莫名地觉得他给人的感觉很熟悉。

后来得知他是在瀚海的马贼窝里出生,是在守夜队里长大的,终于明白那种熟悉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外头凉,多穿点,别冻着。”

隐娘低声叮嘱了一句,默默转身顺着梯子回到院子,轻轻推开门走进自己的屋。

想到房顶上有个在瀚海上拼杀了那么多年的守夜人盯着,竟油然而生起一股安全感,搂着刀坐下不大会儿就睡着了。

这一夜,她没再做噩梦。

睡得很安心、很香、很踏实,并且睡了个弟弟所说的自然醒,不是自个儿醒的,竟是被黄大富给吵醒的。

“少爷,林使君让亲卫来问粥有没有熬好。”

“熬好了,来,帮着端过去。”

“诺”

“钰儿,等姐醒了,你们先吃,别等我。”

“三郎,我哪有心思喝粥”

“你爹是我岳父,我能眼睁睁看着老丈人被砍头放心吧,有我在他不会有事的。”

“嗯。”

林使君昨晚睡的很香,今天起的很早。

听安伏延、韩士枚二人禀报完处置结果,见韩平安跟端着砂锅的亲卫进来了,不禁笑道:“诸位,饿不饿,饿了一起尝尝三郎熬的皮蛋瘦肉粥。

这皮蛋乃三郎独创,这粥也是三郎琢磨出来的,他教过老夫的厨子如何熬,可老夫的厨子就是熬不出三郎熬的这味道。”

安伏延起身笑道:“谢中丞赐粥,三郎,给叔也盛一碗。”

韩平安拿起勺子,一边帮着盛,一边笑道:“使君爷爷,其实您的厨子熬得也挺好,味道喝着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样东西。”

林使君接过碗,好奇地问:“少了什么。”

“少了孙儿的一份孝心。”

“哈哈哈,好,说得好,爷爷闻出来了,这里头真有孝心的味道。”

“有点烫,您慢点喝。”

“好的,先搁这儿凉凉。”

林使君放下轻轻放下碗,感叹道:“三郎,你爹和大将军通宵达旦审了一夜,总算把曹都满叛乱其中的隐情审明白了,跟你昨晚说得分毫不差,这案子查得不错。”

韩平安得意地问:“使君爷爷,这案子精不精彩,离不离奇”

“精彩纷呈,曲折离奇,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爷爷一定不会相信。”

“既然连使君爷爷您都觉得精彩纷呈,那我就放心了。”

“放心什么”

“我打算请几个妙笔生花的读书人,把查办这桩惊天大案的经过,写成一部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话本,暂定名为韩公案。写成章回体的,比如昨晚发生的一切,就叫作使君挑灯审宵小,拨云见日保忠臣”

林使君被逗乐,噗一声笑骂道:“你才多大,还韩公,你爹都不敢自称韩公。”

“等我老了再找人写。”

韩平安嘿嘿一笑,眉飞色舞地说:“等写出来之后,跟白云寺印佛经那样,多找些工匠刻版拓印装订成册,印上十几二十万册,运送到长安、洛阳等地散发,不要钱,白送,让天下人广为传阅。

秘书省啊,弘文馆啊,崇文馆啊,著作局啊,司经局和集贤院啊,都要各送几册过去。

如果到时候我有很多钱,甚至可以雇些能说会道之人去酒肆妓馆照本宣讲,一定有人喜欢听。”

林使君老泪都快笑出来了,指着他问:“你想著书立说,想名垂千古”

“使君爷爷,我是想著书立说,但更想让你们名垂千古。使君挑灯审宵小,使君就是爷爷您啊。拨云见日保忠臣,这忠臣就是安叔。”

“这主意不错,到时候爷爷肯定不在了,记得烧几册给爷爷瞧瞧。”

“您老能活一百二十岁,一定能看着我的鸿篇巨著。”

“又哄爷爷开心。”

眼前这位老人仕途坎坷,都快油尽灯枯了还被贬到西域,甚至都不能告老还乡,不然朝中的政敌一定会说他对天子心存怨念。

这几年一直郁郁寡欢,也就韩三郎能哄他老人家开心。

安伏延暗叹口气,忍不住看向昨晚刚结的亲家。

韩士枚一脸笑容,但目光却时不时看向手边的那幅贼人画像。

林使君早看出他在担心什么,喝了一口粥,笑问道:“三郎,这个贼人的画像是不是那个小画师依照你口述画出来的。”

“是啊,他又没见过乌昆,只能照我说的样子画。”

“如此说来,这个小画师果然天赋极高。”

“使君爷爷,您不是想让他帮您画一幅么,我觉得用炭笔画不够好,今天一早就让他去琢磨颜料了。只要能配制出颜料,再给他几天练练手,到时候一定能画出更栩栩如生的。”

“有心了,这趟叶勒爷爷真没白来。”

林使君欣慰的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三郎,你昨晚说让那个名叫黄博文的行官去长安,能不能告诉爷爷,你究竟让他去长安做什么的。”

老爹看着有些紧张,连安伏延那个老丈人的神情都很怪异。

韩平安猛然意识到林使君为何问这些,干脆来了个将计就计。

“有传言说我是公主姨娘跟我爹的私生子,怎么说我无所谓,人家说我是疯子我都不在乎,但不能由着他们污蔑我爹和公主姨娘。

为以正视听,我让盘陀把我娘和我姨娘的样子画出来了,让黄博文顺便带到长安去打听打听。”

“胡闹”

韩士枚蓦地站起身,呵斥道:“逆子,你竟敢你竟敢”

韩平安一脸无辜:“爹,我看过你的笔记和书信,早晓得你跟我娘伉俪情深,不可能与传言中那般与公主姨娘有私情,我只是想还你一个清白。”

看来有个太聪明的儿子也不全是好事。

安伏延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知道亲家真急了,连忙一把拉住韩士枚:“人没走多远,现在快马去追应该来得及。”

韩平安憋着笑明知故问:“安叔,追谁啊”

不等安伏延开口,林使君便抬头问:“三郎,知不知道爷爷昨晚为何没答应让你继续跟那些妖魔鬼怪周旋。”

“为何”

“爷爷知道你聪明,对付那些妖魔鬼怪易如反掌,但你年纪尚小,今后的路长着呢,犯不着因为几个妖魔鬼怪去做那些事。”

“使君爷爷,我做错了”

“没做错,并且做的很好,爷爷很欣慰,只是推勾狱讼、究人阴私终究不为君子所喜,不然也不会有尉之曹、兵法居末之说。”

林使君看了看正气得浑身发抖的韩士枚,接着道:“其实爷爷很后悔让你爹做推官,也不该让他来叶勒做监军,不然哪会有这么多事,还差点害你们父子丢了性命。

总之,你真若想入仕,要做就做美官,不要做人人提防走哪儿都招人厌的官。即便有些事一定要做,也大可让别人去做。你那么聪明,一定明白爷爷的意思。”

在县尉中,捕贼尉地位最低。

在长安的六部中,刑部也是士人最不想去的地方。

仔细想想,你动不动挖人隐私,把人家查个底儿朝天,确实不讨人喜欢。

毕竟士人讲究的是君子坦荡荡,你不管因为什么去“究人阴私”,都不符合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更别说挖亲爹的“阴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1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