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五章 最后的折冲都尉

书名: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李成邺不但意气用事阵前反水,还口无遮拦大放厥词,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韩士枚看着他那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心想这个亲家不能要了,至于三郎那边也不是很难办。

三郎只是喜欢钰儿,又不是喜欢他这个死不足惜的混蛋,大不了砍了他脑袋之后,把他那几个侍妾和钰儿罚为奴婢发卖,到时候再把钰儿买回来。

就在韩士枚琢磨着怎么把处置李成邺的皮球踢出去,以便将来能以恩人的身份出面搭救钰儿的时候,韩平安也被这个不省心的老丈人搞得很头疼。

身为军城主将,他不弘扬正能量,净传播负能量。

平时没少在部下面前发各种牢骚,连长安曾打算把安西让给吐蕃的事都是从他嘴里传出来的,军城里的将士几乎个个知道。可以说钱崇厚等人造反,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换作别人,韩平安能怼得他无地自容。

可他不是别人,他是钰儿的亲爹,是自个儿的老丈人。

作为晚辈不能说长辈的不是,韩平安探头看了看,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顿时眼前一亮。

“陈老头,别躲在后头看热闹了。过来,跟他们说道说道。”

“喊我做啥子,我又不会说话。”

陈驿长嘴上虽嘟哝着,但还是骑着匹老马从私自出城的队伍后头不缓不慢走了过来。

这个老狐狸什么时候混进来的

钱崇厚对陈驿长很忌惮,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向身后,确认一起出城的兄弟并没有乱,这才稍稍松下口气。

“六叔,钱崇厚,陈老头你们应该很熟悉吧。”

“三郎,这儿没你的事。”

面对女婿李成邺竟有些心虚,想想忍不住解释道:“六叔没发疯,六叔说的是心里话。能有这帮兄弟,六叔没白来这世上走一遭。反正快死了,还不让你六叔一吐为快”

“骂也骂过了,是不是很痛快。”

“痛快,从来没这么痛快过,死了都值。”

李成邺洋洋自得,大有“引刀成一快”的意味。

韩平安彻底服了,心想老爹说的一点都没错,真不晓得他这个千牛卫中郎将是怎么做上的,干脆回头道:“陈老头,刚才我六叔和钱崇厚说了那么多,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

“狗屁道理”

陈驿长岂能不知道韩三疯喊他来做什么的,何况本就窝着一肚子火,指着李成邺咆哮道:“几十岁的人,你是不是活狗肚子里去了老子告诉你,这是大唐的西域,也是老子的西域,一样是你李成邺的西域”

李成邺被骂得一头雾水,禁不住问:“陈驿长,你究竟想说什么。”

“你以为就你李成邺有兄弟,老子一样有兄弟。老子当年从山东老家带来的五百儿郎全战死这儿,真要是把这儿让给吐蕃,老子的五百儿郎岂不是白死了”

“陈驿长,你带过兵”

“你刚才说你征战沙场的时候安大将军还在龟疏守城门,老子带兵打仗的时候你李成邺还在娘胎里呢。好汉不提当年勇,还是说说你吧,人不能忘本啊,想想你这官是咋做上的,最开始是不是荫补上的,想想你祖父是怎么死的吧”

“你见过家祖”

“没见过,但听说过。”

陈驿长放下胳膊,转身看向黑衣大食的方向:“当年,我带儿郎们千里迢迢赶到这儿的时候,人家告诉我这么一大片地方,都是你祖父他们从突厥人手里抢回来的。让我保证一定要守住,不然对不起包括你祖父在内的那么多战死的将士。”

李成邺鬼使神差地问:“后来呢”

“老子无能,从老家带来的五百儿郎全战死了也没能守住。你祖父他们拼死打下的地方,老子的五百兄弟为守住全部战死的地方,你他娘的说不要就不要,你对得起你祖父吗,对得起老子那些战死的兄弟吗”

陈驿长回想起当年,老泪纵横。

李成邺被骂了个狗血喷头,却无言以对。

钱崇厚终于知道眼前这老头以前是做什么的了,原来他就是叶勒城上次失陷前的镇守使。不是说全军覆没了么,他这个守将是怎么活下来的

“三郎敬重你是长辈,不好意思说你,我来帮他跟你说道说道。”

陈驿长擦了一把老泪,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着他们:“你刚才诉了一大堆苦,好像很委屈,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是来做什么的,安大将军又是来做什么的”

李成邺低声道:“镇戍边关。”

“我以为你不晓得呢,那我再问你一句,你身后这些部下都是什么年纪,有几个能上阵打仗的,又有几个能以一当五不多吧,估计能以一当三的也没几个,指望你们能守的住吗”

“”

“大将军为何在本地招募亲卫,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守住叶勒么。说白了就是让你们屯田出力,用你们种的粮招募操练本地士卒去拼命,这个买卖很公道,你们还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可是”

“可是什么,是不是有两年没发饷了我可以告诉你,长安已有三年没给我们安西发过布帛。安大将军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让他拿什么给你们发饷”

陈驿长深吸口气,接着道:“我晓得你们想家,可你们晓得现在关内啥情形”

关内的情形是不大好,不然府兵制也不会名存实亡。

钱崇厚尽管觉得陈驿长的话有一番道理,但还是不服气地说:“人总得要叶落归根。”

“什么叶落归根,我敢打赌,你们这些人真要是回了老家,大多会被饿死,死了连埋骨的地方都不会有呆在这儿虽苦点寂寞点,终究有口饭吃。至少死了有人料理后事,有个地方埋。好好想想吧,哪里黄土不埋人啊。”

老卒们纷纷放下兵器,有人在低声抽泣,有人默默流泪。

陈驿长趁热打铁地说:“这儿就是我们的家,只要能守住,别说让老子去种地,就是让去做牛做马老子也愿意”

钱崇厚嘀咕道:“可天子和朝堂上的那些人都不打算要安西了。”

“三郎,这个你跟他们说。”

“六叔,这件事是陇右的一个中郎将写信告诉你的吧”

“是。”

韩平安从怀着取出书信,追问道:“这封信是不是陇右的那个中郎将托粟特行商白硕德捎给你的”

李成邺一把抢过书信,气呼呼地问:“信怎么在你手里”

“你是我六叔,也是我岳父,又不是外人,这信是我在你房里找到的。”

韩平安嘿嘿一笑,接着道:“其实这个消息是人家故意让你知道的,至于这件事确实有,但信里说得不全,时间也不对。”

李成邺急切地问:“究竟怎么回事”

“三年前,朝堂上的确有人觉得每年都要给我安西那么多布帛,只有付出没有回报,加之吐蕃频频来犯,打算以此与吐蕃媾和,但朝堂上的大多人是反对的,天子最终也没同意,不然吐蕃早来接管叶勒了。”

“这是三年前的事”

“六叔,想想,明明是三年前的事,人家为何这个时候告诉你,又为何话不说全只说一半”

李成邺懵了,傻傻地骑坐在马背上不再吭声。

陈驿长不失时机地问:“李成邺,该说的都说过,老子再问你一句,这地方要还是不要,守还是不守”

李成邺浑浑噩噩地说:“要,当然要,要死守。”

陈驿长点点头,调转马头往帅旗方向走去。

王将军认出了陈驿长,不禁喊了一声“陈都尉近来可好”,随即驱马上前相迎。

安大将军松开缰绳远远地拱手致意,韩士枚则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只是个品级最低的驿长,甚至都不入流,怎么就变成了都尉。即便曾做过都尉,两位将军也不至于对他如此敬重。

前来平叛的龟疏士卒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连自认为对陈驿长很熟悉的守夜人都目瞪口呆。

那些违抗军令出走的老卒都放下了兵器束手就擒,钱崇厚和那个刘三根也没再作妖,龟疏士卒在崔瀚示意下围上去了。

大局已定,韩士枚心情舒畅,不禁给自己当了十几天亲卫的守夜人正式介绍起陈驿长。

“他真只是都尉,但不是不酬勋五六七八转的都尉,而是折冲都尉。他守过叶勒,只是没守住。那次战死在叶勒的五百府兵,全是他在折冲府时一手操练的,也全是他从山东老家带来的。

他之所以活着并非贪生怕死,是因为伤势太重晕死在城墙上。吐蕃首领以为他死了,敬重他是英雄,让当时被虏的假道长收尸,假道长开始也以为他死了,后来发现他尚有一丝气息,于是来了个偷梁换柱”

几十年前的折冲都尉,那是真正的带兵人。

那会儿将军只是领兵打仗的,打完仗就要把来自各地的府兵交由折冲都尉带回。而现在的折冲都尉已经不再带兵了,或者说无兵可带,几乎成了有名无实的散阶官。

守夜队的陈旅帅感慨万千,苦笑道:“我终于晓得他为何总说打死也不回老家了,原来他一手操练的儿郎全战死在这儿,唯独他自个儿活着,回去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韩士枚点点头,看着正在远处跟王将军寒暄的陈驿长叹道:“谁能想到这么个糟老头子,极可能是我大唐最后一个活着的、真正的折冲都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01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