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三章 真乃神人也

书名: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大都督府前院闲置了十几年,大多人没进来过,以至于比城主府和屯城的大将军府都要神秘。

现在变成了叶勒城的捕贼署,徐浩然、黄博文等人的家眷不但得以从之前那低矮逼仄的土坯房搬过来住,并且按人口多少领到了五十至两百文不等的安家钱。

都是银钱,不是铜钱

过了那么久苦日子的女眷们喜形于色,孩子们高兴得欢呼雀跃,安顿下来之后主动帮着把第二进的十几间房收拾出来了。

天井右侧的这间最为宽敞,原来是叶勒王起居的地方,巨大的石柱、高高的拱顶,地面全是用玉石铺就,现在变成了捕贼署的内部议事厅。

白天能够通过天井采光,晚上想看清楚光靠几盏油灯是不够的,韩平安干脆让黄大富点上了二十几根蜡烛。

早上搬去米法台家办案的桌椅板凳全搬回来了,桌上堆满账册、书信和白天盘问时记录的口供。

较为平整的西墙上贴满一张张写有名字的字条。

韩平安站在一张板凳上,根据徐浩然等人的口述,用石灰块做成的笔画上一条条白线,将一个个名字连接起来。

不一会儿,一幅巨大的人物关系图呈现在面前。

“原本错综复杂的关联,竟变得如此条理清晰”徐浩然惊呆了,紧盯着西墙啧啧称奇。

黄博文一样为之惊叹,喃喃地说:“将千头万绪化为一目了然,真乃神来之笔,三郎真乃神人也”

韩平安噗呲笑了,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余望里手疾眼快,急忙一把扶住:“三郎,小心点。”

徐浩然缓过神,下意识问:“三郎,怎么了,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没事。”

韩平安放下用石灰块做的粉笔,笑看向黄博文:“黄兄前途无量。”

黄博文糊涂了,一脸茫然地说:“三郎真会说笑,我一个犯官之后,能有何前途可言。”

韩平安掸着手上的粉笔灰,笑道:“黄兄太会恭维人了,上次这么恭维别人真乃神人也的那位,很快便由县令做上了一州刺史。黄兄的起点虽没县令那么高,但做上一州司马指日可待。”

黄博文被调侃的啼笑皆非。

徐浩然更是好奇地问:“那位恭维人家真乃神人也的是谁”

“说了你们也不认得。”

韩平安从来没遇到过如此搞笑的事,想想又嘿嘿笑道:“等再过几年,我就该有表字了。二位,到时候取仁杰或怀英如何韩平安,字仁杰,或者字怀英”

徐浩然有些跟不上他这跳跃的思维,只能笑道:“我只是念过几本书,只是识几个字,并非真正的读书人。你还是问博文吧,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黄博文正准备开口,坐在边上欣赏盘陀画作的假道长抬起头:“三郎,取名取字应该问本道长啊,你刚才说的这两个字倒不是不好,只是表字不都应由长辈来取么。”

“一定要由我爹取”

“这是自然。”

“算了,我今年才十五,取表字早着呢。”

“对对对,说正事。”

今晚有很多事要做,明天一早又要继续忙,徐浩然不想再耽误工夫,拿起一份口供递了上来:“三郎,你看看,是不是毫无廉耻,是不是丧心病狂”

韩平安接过供词,走到蜡烛下看了几行,顿时惊呆了,一脸不可思议地说:“居然有这样的事,米法台竟是这样的人,这也太骇人听闻了,他真是死不足惜”

假道长下午就知道这件事,但受到的震撼和冲击比韩平安还要大。

因为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直到此时此刻仍不敢相信,可铁的事实又由不得他不信。

他觉得如此毫无廉耻之事把整方天地都玷污了,不由地对着晚饭前刚挂上的三清祖师像行作揖礼,嘴上振振有词。

“唵敕吽咤,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玄,八方威神。东方威神,青炁元君。杨方大将,木德之精。九万兵马,青龙将军。青旗为号,徧绕东方。诛灭青瘟之炁,馘戮腐木之精”

徐浩然心说正忙着查案呢,你竟又诵念起咒。

黄博文很想打断,可见他神色庄重一脸虔诚,只能默默地收拾起供词。

余望里站在边上偷笑,就差在脸上写着他又开始装神弄鬼了。

韩平安知道假道长这个道士虽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但他真有“道心”,真信奉三清祖师。

道藏七千卷,他只有黄庭经和太上三洞神咒,每天诵读,反复诵读。

虽然其中很多字他不知道怎么念,也不知其意,却能囫囵吞枣背下来。甚至能学以致用,遇到什么样的场合诵念什么的经咒。

韩平安觉得应该尊重他的信仰,毕竟他是方圆近千里唯一的道士,而且他是未来的安西道门威仪

正在诵念的是净天地咒,不短也不算长。

假道长很快诵念完了,觉得整个天地都干净了,又对着三清祖师画像作揖行礼,旋即回头问:“刚才说到哪儿了”

徐浩然的思路都被他给打断了,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这时候,黄大富敲门走了进来,把一封叠着的书信呈给韩平安,然后躬身退出议事厅。

“三郎,是不是陈驿长差人送来的”

“嗯。”

徐浩然急切地问:“他怎么说”

今天陈驿长没露面,但陈驿长并没有闲着,事实上比在场的所有人都忙。

韩平安看完信,低声道:“两个坏消息和两个好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黄博文想了想,起身道:“坏消息吧。”

“第一个坏消息,那个从龟疏来的大祭司,早上发现苗头不对就去了屯城,住进了大将军府。”

“这个我们早料到了,不然大将军府也不会派人来保那个史思强。”

“第二个坏消息,白扎伊从瓮城出来之后就直奔米法台家,可见死了的那个粟特武士确实托他给米法台捎我被突厥马贼给绑了,但可用三千银钱把我赎回来的口信。”

韩平安顿了顿,接着道:“可能是关了几天刚被放出来的,他见米法台家门口站了那么多边军差役,没敢靠近,竟掉头去了火神庙。”

徐浩然追问道:“后来呢”

“他见着了火神庙的祆祝,也就是阿史那山的弟弟阿史那赛,说了几句话便回家了。阿史那赛把他打发走之后,急急忙忙去了屯城,也进了大将军府,直到这会儿都没回来。当然,城门已经关了,他想回也回不来。”

“这么说那个大祭司也有份儿”

“何止大祭司,那个大祭司都已经住进大将军府了”

黄博文没想到查来查去,竟查到了安大将军头上,顿时忧心忡忡。

一直没机会也没资格开口的余望里,忍不住说:“赛祆那天我也去凑过热闹,听那些粟特人说麴度大祭司是安大将军从龟疏请来的,一到叶勒就被接去了大将军府,是在大将军府住了几天之后才去的火神庙。”

徐浩然终于知道“韩三疯”当时为何说查这个案子很凶险,迟疑了一下问:“好消息呢”

韩平安走到西墙前,指指上面的两个名字:“事实证明今天的敲山震虎是管用的,这两个人沉不住气了,刚才先后派人去找白扎伊,打听米法台家的那个武士究竟怎么死的,死前究竟留了什么话。”

“他们会不会杀白扎伊灭口。”

“没有,但这事越来越奇怪,陈驿长说这位看着像是打算找人杀我灭口。”

“杀你”

“不可能啊,你回来之后没公然抛头露面,甚至都没接触几个人,他们不可能看出破绽。明明晓得你很可能是他们的人,为何要杀你”

“三郎,他们会不会是担心你爹回来之后看出破绽”

“有这个可能,毕竟假韩平安想变成真韩平安,我爹必须死。现在我爹没死,我就得死,不然他们的诡计就会被拆穿。可我又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事恐怕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一时半会想不出个所以然,黄博文觉得还是想想怎么应对眼前的事,摸着下巴问:“他们真要是派刺客来怎么办”

韩平安沉思了片刻,无奈地说:“这事真有些麻烦,来一个抓一个倒是容易,可这么一来之前的戏就白演了,就等于告诉他们假韩平安早死了。”

徐浩然点点头,苦笑道:“又不能坐在这儿让他们杀。”

假道长沉吟道:“这有啥麻烦的,既然是假韩平安,那他一定会担心韩侍御回来,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倒是个办法,反正我又不是没离家出走过,随便找个借口避开,不给他们刺杀的机会,也不会暴露我这个真韩平安的身份。”

徐浩然低声问:“三郎,你打算找啥借口,打算去哪儿”

韩平安权衡了一番,笑道:“我哪儿都不去,就呆在这儿,待会儿放出风声,说我又不见了就成。”

徐浩然看看韩平安,再看看黄博文和假道长,说道:“这个风声怎么放,究竟放给谁,在放出风声之前要不要做些准备,我们得好好想想。如果筹划得当,或许能让那些没跳出来的人跳出来。”

黄博文举一反三地说:“而且来刺客我们可以照抓,三郎没了,我们安排几个人在西院守候很正常。”

“这事不能着急,我们要想仔细了。三郎,你不是说有两个好消息么,还有一个呢。”

“我爹拉着安大将军去巡视叶勒部的几个羁縻州了,没十天半个月回不来。他们是今天中午从白沙城出发的,大将军带了四十个亲卫,我爹带了四十个守夜人。”

韩平安笑了笑,举起手中的书信补充道:“我爹和安大将军担心白沙城有失,让李将军明天一早去白沙城坐镇。鉴于正值农忙,屯田比啥都重要,我爹和安大将军还让旅帅钱崇厚、火长刘三根等率先赶到白沙城的将士先回来。”

这哪里是去巡视,这分明是调虎离山。

至于换防,更是为了方便捕贼署查案。

徐浩然欣喜若狂,不禁笑道:“侍御明见千里,韩侍御真乃神人也”

韩平安一样没想到老爹这么厉害,更没想到徐浩然也学会了恭维,哈哈笑道:“徐少府,看来你早晚也能做上刺史。”

ps:票票呢,书单呢,本章说呢,恳请感觉韩三疯还行的兄弟姐妹支持鼓励,玩单机会失去码字动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01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