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起刑三年

书名: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夜幕降临,城主府华灯初上。

韩平安在大将军府和城主府的一帮奴婢伺候下,穿上红色长袍,双手执笏,头戴冕旒,褒衣博带。

这是王侯规制的衣着打扮,也只有在成婚这一天才能以高于原来身份的礼仪穿着甚至行礼。

隐娘同样按王妃的规制,头戴凤冠,身穿绿衣,坐在城主夫人的房里等屈通来迎亲。

屈通的婚书是假道长写的,守夜队来接亲的时辰也是假道长算的。

虽然都要在大都督府拜堂,但在韩平安强烈要求下假道长又算了一次,把屈通来接亲时间跟他“送货上门”的时间错开。

让屈通先过来,只有这样才有嫁姐的感觉。

爬上梯子,趴在墙头上等了好一会儿,屈通穿着大红袍,骑着战马,在一群守夜人拥簇下来了。

迎亲队伍前头有一个守夜人举着火把,这叫作“执烛前马”。后面五人骑五匹马,叫作“五马迎亲”。

这是太守出行的仪制,已成太守的代称。跟前头的“执烛前马”,以及超出规制的穿着一样,都谓之“摄盛”。

值得一提的是,屈通也是入夫婚。

身份地位相差太悬殊,必须是入夫婚,不过屈通跟韩平安一样不在乎那些。

他可能太过紧张,到了大门口竟忘词了。

韩平安差点笑岔气,跑到大门口喊道:“本是何方君子,何处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来”

一个守夜人凑过去提醒,屈通急忙道:“本是长安君子,进士出身。选得刺史,故至高门”

他当然不是长安人氏,也不是君子,一样不是进士出身,更不可能是刺史。

但今天百无禁忌,可以尽情地吹牛皮,只要不说自个儿是皇帝就行。

韩平安笑道:“既是高门君子,贵胜英流,不审来意,有何所求”

屈通其实并不笨,不然早死在瀚海了,刚才只是有些紧张,现在进入状态立马放开了,咧嘴笑道:“闻君高语,故来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西域迎亲真的很好玩,韩平安玩的正嗨,突然被两个衣着同样光鲜的彪形大汉拉到一边。

“做什么,我还没跟他们要钱呢。”

“要啥钱,你今天也是新郎,衣裳都弄脏了。四丫,赶紧帮姑爷擦干净。”

“来了。”

“马呢,快点牵过来,再不走赶不上吉时了”

韩平安没办法,只能跟木偶似的被他们扶上马。

刚走出大门,“执烛前马”的彪形大汉就回头道:“三郎,给我听仔细了,不许欺负云儿,不然我打断你腿”

“我怎会欺负云儿,对了,你是哪位”

“你连我都不认得”

“看着有点面熟”

韩平安只晓得他们是傍晚来的傧相,相当于伴郎,刚才光顾着嫁姐,没顾上问他们是谁。

彪形大汉气得牙痒痒,举着火把咆哮道:“我是云儿的大哥,是你的大舅哥”

“啊”

“我是云儿的二哥。”

“看清楚了,我排行老三,叫三哥”

原来是安老丈人的几个儿子,韩平安对他们真不熟。

一是年纪相差太大,玩不到一起;二来这些将门虎子很早就要去军中效力,根本不可能跟他这个疯子那样吃喝玩耍。

韩平安没想到他们竟会来做伴郎,笑道:“想起来了,大哥好,二哥好,三哥好,哥哥们好。”

“还有五哥、六哥、七哥、八哥呢,待会儿见着别再问他们是哪位,不然挨揍别怪我没提醒。”

“不说这些了,赶紧想想词,别到大门口跟那个屈通一样忘词。”

“哦。”

叶勒城本就不大,转眼间就到了大都督府门口。

安老丈人很能生,五、六、七、八哥守在大门口,分别扮演李钰和“曹云儿”的兄长,跟他刚才在城主府问屈通一样对起台词。

韩平安已经作为男方亲友实战过一次,对答如流。

象征性给完钱,被拥簇进大都督府正堂。

林使君笑眯眯地端坐在中央,安老丈人和曹勿烂分坐在他老人家两侧,然后按官职大小分别为监军老爹、王将军和崔瀚等人。

白羡宁、白佐尖和阿史那山等有钱的粟特商人全来了,白云寺的胡僧也来了,连陈驿长都坐在靠门的条案后面笑得合不拢嘴。

曹勿烂面露笑容,事实上他也不敢不笑。

韩平安这是头一次见他,本以为他年纪跟安老丈人差不多大,没想到他竟那么老,看上去比使君爷爷小不了几岁。

安云儿和李钰一个头上插满花钗、一个头戴凤冠,一个穿着华丽的叶勒部礼服、一个按大唐王妃规制身穿绿袍,在一群伴娘的引领下,手持扇子遮挡住半张脸,满面羞涩的从两侧走了出来。

怎么都穿绿的,究竟想绿谁

韩平安正觉得她们的礼服颜色不好,扮演“曹云儿”哥哥的安六哥又抑扬顿挫地问:“何方所管谁人伴换次第申陈,不须潦乱。”

韩平安连忙道:“长安县摄,公子伴涉。三史明闲,九经为业。”

“夜久更阑,星斗西流。马上刺史,是何之州”

“金雪抗丽,聊此交游。马上刺史,本是洛州”

“英髦荡荡,游称阳阳。通问刺史,是何之乡”

“三川荡荡,九郡才郎。马上刺史,本是洛阳。”

尽在吹牛,林使君却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微笑着点头。

老人家都点头,曹勿烂赶紧跟着点,笑得比之前更灿烂。

接下来是拜堂,因为是入夫婚,新郎地位不如新娘,男拜女不拜,在司仪抑扬顿挫的主持下行男跪女揖礼。

安云儿和李钰双手敛于胸前作一揖,韩平安跪下来一拜。

拜堂礼成,行奠雁之俗。

将一对大雁拋到两位新娘身后,由新娘的伴娘接住大雁,理论上礼成之后新郎要用钱把大雁赎回将其放生。

大雁每年春天飞到北方繁衍,秋天又飞回南方过冬,且在迁徙时按长幼排成人字形或者一字形队伍,飞行有序,不相逾越,正合准时嫁娶、不误吉时,按次嫁娶、长幼有序之意。

总之,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管关内还是西域的婚礼都少不了大雁的身影。

只是这婚结的太过仓促,实在找不着活雁,只能用木头雕刻的大雁作为替代。

“礼成,共入青庐”

随着司仪一声高喊,胡乐响起,十几个胡姬鱼贯而入,翩翩起舞。

韩平安三人被伴郎伴娘送入“青庐”,也就是之前住的小院,相当于送入洞房。

必须赶紧入洞房,因为后面还有一场呢,要把场地让给老姐和屈通,只是看不到屈通跪拜老姐有些遗憾。

“三郎,云儿,钰儿,我们就送到这儿了。”

“云儿,放心吧,有哥在,谁也不敢闹”

这是什么哥哥,不闹就不闹呗,废什么话。

不回一声不好,可现在是新娘,怎么回你

安云儿暗暗腹诽着,装作没听见。

李钰俏脸通红,看着胡桌上的美酒佳肴,心想该行“同牢合卺礼”了吧。

所谓的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共同食用同一盘牲畜之肉,这是婚后一起吃的第一顿饭,代表即将开始共同生活。

卺是其实是酒杯,合卺是指新婚夫妇各取一瓢喝酒漱口,然后各自倒上交杯而饮,寓意夫妻合二为一,永结同好,同甘共苦。

韩平安对了半天台词,早渴了,摘下巾子便去倒酒。

安云儿窃笑着喝完酒,用眼神一个劲儿示意他赶紧去扇,就是把扇子拿走。

韩平安正准备伸手,李钰嗔怪道:“没吟诗呢”

“去扇也要吟诗”

“不信你看”

李钰从枕头下拿起一张写满小字的流程。

韩平安接过一看,笑道:“青春今夜正方新,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

“这还差不多。”安云儿噗嗤一笑,不等他动手就把扇子扔远远的。

李钰急切地说:“到我了。”

“哦,差点忘了。”

想想唐人挺浪漫的,结婚少不了花,不但用花把婚礼点缀得更加美丽。还用花朵的艳丽烘托青春的美好,用花朵的浓香象征人的生活之甜美。

韩平安暗暗感慨,又照着流程单念道:“一花却去一花新,前花是假后花真。假花上有衔花鸟,真花更有采花人。”

“好了,累死我了。”

“三郎,钰儿姐,晚上怎么睡。”

不等李钰开口,韩平安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我跟钰儿睡了。”

安云儿急了,一把揪住他:“为什么不一起睡,我也是你娘子,你也是我夫君”

“你才十四,你还小。”

“三郎,别逗云儿了,你们一起睡,我去隐娘姐以前住的那屋。”

韩平安一把拉住她,回头道:“云儿,我不是逗你,更不是不喜欢你,只是你太小了,把你肚子睡大了很危险的。”

“你欺负我,我去告诉我爹”

安云儿眼泪都气出来了,撅着小嘴楚楚可怜。

韩平安赶紧搂住她,苦着脸道:“真不是吓唬你,你要是怀上娃真的很危险,我可不想你难产而死。听话,再过两年。”

“再过两年怀上娃就不会难产”

“也可能会,但没现在怀娃危险。”

“钰儿姐就比我大一岁,为啥钰儿姐可以我却不可以”

这不是岁数的事,这是要看发育的

韩平安很想解释却不能解释,解释的太明白会伤她自尊。

可是不圆房别说她不高兴,安老丈人要是晓得了一样不会高兴。

万恶的旧社会,该死的政治联姻,简直是逼着人起刑三年。

韩平安心想好在我懂点常识,早有准备,嘿嘿笑道:“想一起睡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要先告诉我有没有来过月事。”

安云儿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气呼呼地说:“不告诉你。”

“这么说没来过”

“谁说的,我前年就来了”

“告诉我来的日子,我有办法让你暂时不怀娃。”

李钰想到他前些天说的那个“安全期”,涨红着脸凑到安云儿耳边窃窃私语。

安云儿楞了楞,欣喜地问:“还可以这样啊。”

韩平安点点头:“这样安全系数比较高。”

安白云吃吃笑道:“太好了,我都没玩够呢,我也不想生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7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