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统一思想

书名:守捉大唐 作者:卓牧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5

“神乎其技,神来之笔,栩栩如生,能得此画,老夫此生无憾矣”

林使君高兴,韩士枚更高兴。

他赶紧扶着高脚椅爬起来,解开钱袋递给盘陀:“画得好,这是画钱,不够回头跟三郎要。”

盘陀急忙躬身婉拒:“禀侍御,小的本就是捕贼署的人,拿捕贼署的月俸,为使君作画乃小的份内之事,不敢再要钱。

“让拿着你就拿着,这是本官赏你的”

“拿着吧。”

韩平安拍拍盘陀肩膀,示意他收下钱,收拾家伙什先出去。

林使君简直爱死了这幅画像,围着画板啧啧称奇。

韩平安正准备说等过几天看看效果,颜料干了要是开裂,到时候再想办法调制不开裂的颜料重新画,老家人竟回头道:“三郎,帮爷爷把这幅画像收好,跟大都督印一样暂由你保管。”

“使君爷爷,您不带走”

“不带了,此去长安太远,带太多东西不方便。”

“听中丞的,等干了之后好生珍藏。”

老爹这么一说,韩平安猛然反应过来。

老人家是把这幅画当作遗像,又不知这次回长安是福是祸。如果是祸,那这幅画像肯定会被政敌毁掉,留在叶勒反而稳妥。

“三郎,传召爷爷回长安的天使今晚不到明天一早也会到,跟你爹早些去白沙城,免得离别伤感。”

“我想送送您。”

“别送了,爷爷最见不得别离。”林使君轻拍着韩平安的手,转身看向正欲言又止的韩士枚:“士枚,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就此别过吧,若有缘自会再相见。”

“中丞保重。”

韩士枚微微点点头,深深作揖,躬身三拜。

韩平安热泪盈眶,正准备开口,老人家就示意刚进来的老仆送客。

带上用丝帛罩着的画像走出白云寺,韩平安清楚地看到老爹泪流满面。

“爹,咱们真不送”

“中丞不让送,自然有他老人家的道理。”

“使君爷爷不想让天使看到你”

“或许吧。”

“人家误以为你和使君爷爷一样是太子的人,但一定不认识我。您不方便送别,但我可以。”

“也好,你代爹送送。”

韩士枚擦了一把老泪,回头看向夕阳下的白云寺。

屈通牵着马正准备上前,隐娘知道老爹心情不好,一定有许多话跟弟弟说,立马踹了他一脚。

屈通反应过来,咧嘴一笑,停住脚步,跟隐娘一起远远地跟在后头。

韩平安看得清清楚楚,但现在却顾不上感叹屈通患上了前世常见的流行病“妻管严”,一边陪着老爹慢慢往山下走,一边不解地问:“长安的那些人为何不担心大将军,还让大将军做节度使”

“你岳父经历过四个节度使,本就不是中丞的人,更不是太子的人,长安的那些人为何要担心。”

“可使君爷爷对他很好啊。”

“你要是做节度使,对麾下战将也会很好。”

韩士枚觉得有必要跟儿子说清楚其中的关系,喃喃地问:“三郎,你有没有想过,安西四镇为何只有叶勒有监军,另外三镇却不设使府那么多幕僚,又为何让为父来做这个监军”

韩平安真不知道,下意识:“为何。”

“因为你使君爷爷想让长安的那些人,觉得他对你岳父不好。但要是让别人来做这个监军,你岳父一定误以为中丞不相信他。而让为父来做这个监军,你岳父就不会误会了。”

韩士枚顿了顿,接着道:“我与你岳父早在送你公主姨娘去小勃律和亲时就认识,跟他是十几年的好友,但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为做好这个监军,我只能与他很默契地装作不和。

你岳父驻屯城,我驻叶勒城,再加上个本事不大却心高气傲的李成邺,在所有人看来我们三个横眉冷对,根本不可能是一路人。”

韩平安从偷看过老爹书信的那一刻,就晓得老爹跟大将军私交很好,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些隐情。

他想了想,追问道:“既然使君爷爷很看好大将军,为何又要举荐大将军做节度使照理说他举荐只能帮倒忙,长安的那些政敌应该不会同意的。”

“中丞年事已高,即便没有被召回长安这件事,他一样要举荐个人。这是国事,不是政争。至于长安为何让你岳父做节度使,不是因为中丞的举荐,而是因为你岳父是胡将,既好掌控,也不用担心他将来会入阁。”

“胡将好掌控我晓得,不用担心他入阁怎么回事”

“我大唐讲究的是出将入相,也就是文官可以做武将,做几任节度使之后便有机会入阁为相。而想为相又讲究出身,你岳父连读书人都不是,自然不会有机会。”

见儿子似懂非懂,韩士枚又耐心地解释道:“左相心胸狭隘,不想让林中丞这样的疆吏入阁。天子也不喜欢来自高门大族的臣子,所以这些年重用胡将,结果却重用出安乐山这么个祸害。”

“明白了,可使君爷爷又为何对我们这么好,难道就因为我娘是她的学生。”

“有你娘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在安西,除了为父之外他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

“爹,你跟使君爷爷一样想辅佐太子”

“不是爹想不想,而是爹早被你岳父说过的那个吴大人捧成了太子的人,爹是身不由己啊,早就没得选了。”

“这么说使君爷爷把你当作后手,万一他老人家遭遇不测,你就可以跟大将军一起帮他辅佐太子,甚至帮他老人家报仇。”

“他老人家这么想,无可厚非。毕竟爹根本解释不清,在长安的那些人眼里早就是太子的人,无论想翻身还是想回长安,都只有与太子同舟共济。”

“那大将军什么意思”

“你岳父何等聪明,他又怎会卷入这些纷争。”

“如此说来,使君爷爷的一番苦心白费了”

“安西距长安那么远,就算你岳父愿意帮太子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韩士枚轻叹口气,再次回头看向白云寺:“怎么说呢,你使君爷爷想的和做的这些事,有那么点像病急乱投医。他老人家不甘心啊,所以这几年总是求神拜佛。”

一个人陷入绝境,自然会胡思乱想。

韩平安总算搞清楚来龙去脉,不禁苦笑道:“看来使君爷爷让我做这个叶勒王,未尝没有让我将来帮他老人家和太子报仇的意思。”

韩平安拍拍他肩膀,凝重地说:“或许吧,谁让我儿这么聪慧呢,连那么曲折离奇的大案都能查得明明白白。”

“如果他老人家和太子真遭遇不测,那等咱们翅膀硬了,要不要帮他老人家和太子报仇”

“爹老了,只想安度余生。况且正如你所说,爹亏欠你大娘和你两位兄长太多,要用余生好好弥补。”

“这么说让我自个儿决定”

“你翅膀能有多硬”

“现在当然不硬,再给我个十来年,一定会很硬很硬。”

“我儿果然志向远大,爹很欣慰,爹只想说一句,不管将来翅膀有多硬,在做什么事之前要先想想你娘生前的交代,也要想想咱们这个家。”

事实证明老爹虽很感激林使君的知遇之恩,但哪些事能掺和,哪些事不能掺和,他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能有这么顾家的老爹,韩平安也很欣慰,转身看向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峦:“爹,你对这片地域是咋看的。”

韩士枚没想到儿子会问这个,沉默了片刻,无奈地说:“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使君爷爷呢”

“他老人家自然不想安西落入吐蕃之手,可这不是他老人家所能左右的。边事糜烂到如此境地,只要没丢在他老人家手里,他老人家便可问心无愧。”

“那大将军呢”

谁会在乎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鬼地方,安伏延同样如此。

韩士枚又不好明说,只能敷衍道:“你岳父志存高远,一心为天子效力,对天子忠心耿耿。”

“其实我早看出来了,安乐山要是造反,天子真要是调兵去长安平乱,大将军定会二话不说带兵去,也只有去长安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这没什么不对,再说他是你岳父。”

“爹,他有九个闺女,有十几个儿子,将来可能会更多。”

“哪有这么说自个儿岳父的”

“我是实话实说。”

韩平安顿了顿,分析道:“他之所以把云儿嫁给我,之所以默认乃至支持使君爷爷让我做叶勒王,那是因为在他即将做上节度使的节骨眼上,发生了大祭司米法台兴风作浪这档子事。要不是我们爷儿俩,他跳进赤河也洗不清,所以他要报恩。

况且太子只是处境危险,并没有被废掉。不到最后一刻,天晓得使君爷爷的那些政敌会不会得逞。要是太子能转危为安,他到时候就能通过你这个亲家和我这个女婿摇身一变为从龙之臣。”

韩士枚跟安伏延认识那么多年,对安伏延很了解,深知安伏延确实是这么想的,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

“即将上任的新镇使王将军估计也不喜欢这儿,崔明府同样不喜欢。至于军城屯城的那些从关内来的将士,人家早想家了。要是晓得这一切,恐怕会烧香拜佛,盼着安乐山早些反。”

“叶落归根,谁不想家”

“我不想,因为这儿就是我的家。爹,看来今后只能靠我自个儿。”

韩士枚没想到儿子分析的如此透彻,更没想到儿子真把这儿当家,禁不住问:“我儿想守”

“这么一大片地域,既然给了我,那便是我的。我不点头,谁也拿不走”

韩平安紧攥着拳头,掷地有声。

都说一件事能改变一个人,韩士枚万万没想到大祭司米法台兴风作浪、曹都满勾结边军叛乱这些事,竟让之前只晓得吃喝玩耍的儿子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这么大一片地域谁不想守,何况现在已经变成了韩家的基业。

可四面环敌,长安又顾不上这边,甚至连本就不多的布帛已有两年没拨给,想守谈何容易。

韩士枚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韩平安转身走到屈通和隐娘身边,抬起胳膊指指四周:

“姐,姐夫,你们瞧瞧,这方圆近千里地域都是咱家的。跟这一比,百十车嫁妆算个啥你们说说,咱们要不要守住,能不能让人家把咱家地盘抢走”

“都是咱家的”

“嗯,连叶勒城都是。”

隐娘凭着朴素的情感,脱口而出:“都是咱家的,肯定不能让人家抢走。”

屈通觉得疯婆娘的话有道理,早上还想着那一百车嫁妆啥时候给,现在觉得那一百车嫁妆没那么香了,不假思索地说:“当然要守,谁敢抢,砍死他”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监军老爹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连在送亲路上睡公主的事都敢干,简直是宝贝中的宝贝、人才中的人才。

叶勒正值用人之际,他不能总想着长安,更不能因为林使君离去而意志消沉。

上阵不离父子兵,现在最需要的是统一思想。

韩平安回头问:“爹,听见没有”

“既然你们想守,爹就帮你们守,再说爹本就是守捉使。”

看着儿子、女儿和女婿意气风发的样子,韩士枚不由想起当年去长安赶考的情景,想起中举时的豪情万丈,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8175s